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經濟寒冬國片春天

講電影...我想我算是看的算是比較"龜毛"的人...感官上的接受度跟道具史實上對比都是我個人很在意的.
海角七號:
  看了,打破條子故事票房紀錄突破三億,這是一件好事!台灣也是可以拍出好片就是要看是以哪種角度去切入主題.我很想知道大家稱在這部片好是好在哪裡?還有這部片給台灣整體到底帶來什麼啟示? 墾丁...是我一個去了會難過的地方,國家公園區域內有夜市跟辦沙灘演唱會,路上就是夜市...把墾丁搞得變成一個海洋版的夜市(台灣為什麼到處都要裝南洋VILLA跟地中海希臘風哩?不能真正的台灣自我風格些嗎?),這是我很難接受! 這部片裡的台詞有幾句我真的贊同"山也BOT,海也BOT...",當地人到底有獲得到什麼宏觀性的經濟效應?當地人能自主什麼?
   片中人物,都可能出現在你我生活中,這些人的生活態度又給你什麼樣的感動?若只是跟著一群人在吶喊著"茂伯!茂伯!國寶!國寶!"其實那跟那些在機場追著明星跑的人是一樣,你...到底是在"哈"人家哪一個特點?那個特點是虛華的外表還是樸實的本色?是否能學到人家的一招半式能耐?
擔心電影的效果反而給地方帶來無息的破壞..........
柯俊雄:
  拿五七甲亂噴的是在八百壯士裡面的前半段裡,鏡頭是拍拍他左半面,那個場景好像是是他片中後來提到的"鐵拳計畫"(台詞好像是:一個鐵拳計畫死掉一堆人).片末,四行倉庫守軍度過垃圾橋集合,他上馬時背候背把湯姆森出鋒槍,姑且不說當年守軍是真配有湯姆森(配衝鋒槍類倒是真的),但是在民國27左右,中國境內就有仿造的湯姆森出現(槍身上還有中文打印,山西軍人工藝所一類的字體).這個廠景上的質感就比片前拿五七甲亂噴來的感覺好多了.
柯最後嘗試從政,大概一年多前選立委時吧.有天我在台北一間澎湖海鮮料理包廂裡跟同事吃飯,突然有一個說是發福檳榔嘴大塊頭的人說自己是農民黨的候選人莫名其妙品進來握手拉票...一看就是當年拿五七甲亂噴的人
辛亥革命:
  以前也有拍過這電影,凌風在那划船唱"微~~風兒啊吹度我船帆~~",然後就看見在岸邊操課休息中的的新軍瞬時一堆人掏出手帕擦汗(掏手帕擦汗者表示要參加革命...).其實清末的新軍單兵裝備已經有一定水準(這也是我看舊照片知道的),服裝很像明治時期的日軍(請參考1895連結片段後段),配漢陽造步槍.漢陽造步槍在國共戰之期間還被使用(韓戰,老美擄獲中共義勇軍裝備就有發現).國軍撤台時也有隨部隊帶入漢陽造才對.辛亥革命這部片記得是我在小學還初中時代的片,當時對步槍沒啥印象,片中應該是拿30步槍來權充漢陽造步槍吧!
(武昌起義第一槍據信就是漢陽造開的)
一八九五:
   這片有聽說一直不知太楚哪時上映,剛看一下連結片段,發現有句台詞有些疑問"改東洋名字,說東洋話...",一班在我印象裡面(也是書籍上看來的),要台灣人取日本名的舉動是在二戰期間,取日本名講日文的話會在門口標示為"國語家庭"有較多的配給食物.清末年間,開台北城(沒法度,城內暴動,清軍自己都在搶殺了..)迎日軍進城的"辜顯榮"(後受日封為"御用紳士",也就是台語裡面講的"太平紳士"),也沒看到當時有日本名,所以讓我覺得這句台詞有些過於戲劇化效果.

再來...
有誰是那麼喜歡提藍藍綠綠的話題?喜歡講這個會自己不會去旁邊開張明義另開話題噢?
不管梯次不管熟不熟,話題扯遠就是在違背這版的用意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