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F16C/D有望?白宮:考慮售台新戰機

引用:
原文由 貓哥 於 2012-05-07 21:25 發表
殲二十已凌空 別再買二代機
作者: 吳明杰╱特稿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5月7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吳明杰╱特稿】

時空會轉換,敵我會消長,六年前因國防預算充足,國際環境對台有利,F-16C/D戰機案原是天時 ...
中國的軍力在完全不透明下,華文軍事雜誌往往淪為解放軍宣傳文宣的窘境。而這樣的觀點當然一定會惹來許多人的不快,不過事實就擺在眼前,這樣的文章在今日可謂唾手可得。隨意從架上抽出一本在二手書店買的過期軍事雜誌,總能翻到一兩篇這種文章。這次就舉篇好笑的來當例子,以免枯燥乏味的軍事文又衝低了部落格的流量。這篇吹捧中國新型戰機殲11B的文章,刊登在某本關注亞洲、太平洋地區防衛事務的雜誌上,字裡行間充滿許多中國文革式的報喜語法,頗有喜感,因此特別恭錄於下。


作者說「完全採用中國航空科技打造的殲11B多用途重型戰機已經研製成功,這是繼殲10之後中國軍用航空技術的重大突破」、「其生產工藝與質量都優於俄製原裝戰機,並為進一步改進 Su-27 奠定了堅實基礎,也使瀋飛的生產技術與戰機性能躍進數十年」、「隨著殲11B的定型量產,顯示中國已經大幅縮小與國外先進強國之間的航空技術差距」、「殲11B的定型顯示,中國已經完全消化Su-27的技術,其各類國產改良型號未來勢將陸續問世」、「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進步快速,殲11B的定型量產與大行II發動機完成階段性試驗,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可是當作者如此沾沾自喜於殲11B的改良性能時,卻拿了殲11與Su-27SK來作為比較,還不小心透露了幾句真話,作者表示:「由於Su-27/殲11缺乏人因工程設計,航電設備竟然比新型殲 8還要落伍,而且可靠性低,解放軍對此抱怨日深,結果瀋飛在組裝95架後被迫停產。」同時還指出「頭盔瞄準具和光電傳感器,原來的俄製系統可靠性不佳備受劣評。」且俄製的R-77飛彈性能還比不上中國自己仿製研發的霹靂十二型飛彈。只是作者似乎忘了,中國目前還擁有超過150架被他眨低為「落伍、不可靠」的Su-27SK/UBK 與殲11,這批第一線的主力戰機在殲11B大批量產前,仍然是中國空中戰力的重要骨幹,而且在未來二十年內恐怕都還很難退役。

所以我們只有在這些宣傳文章開始吹噓改良型戰機時,才能發現過去也被捧上天的Su-27SK/UBK 竟然是這麼落伍,過去一樣號稱「完全消化俄方技術」、「中國航空技術重大突破」的殲11竟然有這麼多的問題。當時俄羅斯的新聞報導,中國的殲11戰機出現許多問題,俄羅斯的原廠技術顧問指責起因是中方的組裝技術太過粗劣,才導致了這些問題,現在看來也不是空穴來風。連使用單位解放軍自己都看不下去,中途要求停產,可見問題之嚴重。而這些問題重重的戰機過去被視為神兵利器,不可一世,今日才知道,原來竟然還差殲8一截啊。

台灣軍武雜誌出現這種「自婊文」的頻率其實非常高,甚至不下於左岸,每個月都有數篇可以拿來在茶餘飯後引為笑談。如果今天這篇吹捧殲11B的文章,所講的內容都是真的,那過去吹噓Su-27SK/UBK 與殲11的文章豈不可笑。如果過去那些文章講的都是真的,那今天這篇談殲11B的文章就是假的,因為兩者不可能同時都是真的。會相信這種誇張宣傳文章的人只有兩種,一種就是對軍武新聞並不熟悉,偶而翻到某本軍武雜誌而被影響,另一種就是長期閱讀軍武雜誌,對武器系統有一定瞭解的人,他們選擇相信只是因為「意識形態」在作祟,矇蔽了他們的邏輯判斷能力。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Walker629 金錢 +2 我很贊同 2012-07-11 22:53

  • 60砲長 金錢 +2 讚!讚!讚! 2012-07-11 22:14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2-07-11 20:33 發表
一般來說只有使用於航空母艦上之戰機會要求使用雙發動機,主要是安全考量.如果台灣能獲得像
F16使用的F100發動機,因採單引擎設計結構比較簡單.(F100最大推力23000磅)可能也採單引擎設計.
在美國尚未伸出援手前,航發 ...
在從殲七、殲八以後,在殲九、殲十、殲十一、殲十二、殲十三中,只有殲十最後定型生產,成了中國近幾年來軍事宣傳的主力。但事實上這款「新」戰機,發展的時間非常早,甚至遠在台灣的IDF之前數年,而在IDF生產完畢服役十五年後,殲十才進行量產,其發展的坎坷與梟龍、殲八一樣曲折。在文革後,中國開始構思需要一款新戰機以取代早就老舊的殲七系列。於是開始了所謂的「十號工程」計畫。一開始是走向自我研制的方向,但是不久後出現了新的轉機。以色列因為種種原因被迫放棄研發多年的少獅(LAVI)戰機,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IAI為了避免損失過大,積極向國外尋求合作夥伴以求翻身之機。當時也正想要發展IDF的台灣成了首選。但是不久後台灣尋找到美國的本土軍火公司支援,發展IDF所得到的條件遠優於IAI所能提供的技術轉移,於是就中止了與IAI的接觸。在IAI與台灣的接觸碰壁後,適逢美國聯中制蘇政策下的美中蜜月期,IAI於是亦向中國兜售少獅戰機。中國的戰機設計局如久旱逢甘霖的很快的就簽定了意向書,並且與以色列進行先期的研究,打算將少獅改為中國的殲十。






以色列的少獅其實就是F-16A/B型的近親,這從少獅亦採用F-16系列獨一無二的下方進氣道,就可以得知其氣動力外型是一脈相傳的。但是中以合作下的殲十,其發展亦隨著中美蜜月期的結束而結束。在美國開始對中國展開禁止軍武輸出的政策後,由美國提供許多技術授權的少獅戰機亦被限制輸出技術到中國,殲十的第一次發展計畫遂胎死腹中。但是由於氣動力外型的發展已經接近完成,這也讓後來殲十的繼續發展沒有揚棄最開始的下方進氣道構型,整體與少獅戰機的神似度極高,但是也因為原始設計的以色列團隊撒離,讓後來的殲十發展倍感艱辛,許多地方要靠土法練鋼與修修補補硬撐,這也才會出現爭議性極高的六根加強筋,與對一架定位為輕型戰機而言卻高到不合理的空重。

在殲十第一次的發展受到挫折後,殲十也差一點成了被封存的計畫。但是隨著前蘇聯解體,中國開始購買許多俄製武器,同樣的中國也開始能夠購入俄製航電與發動機。在這樣的契機下,延宕許久的殲十計畫再次復活。這次使用了俄製發動機AL-31FN與俄製的雷達航電系統,加上從歐洲軍火公司獲得的一些零零總總的電子零組件裝備。在經歷了近十年的拖延後才開始定型量產,目前的數量大約有60架。由於中國目前自製發動機的計畫仍然落後,WS-10短期內能投入殲十組裝線的可能性並不大。整體來說,殲十的性能與IDF在伯仲之間,整體空戰能力較F-16A/B型為佳,但是略遜於F-16C/D型。對地攻擊能力遠遜於擁有藍盾筴艙的F-16C/D型戰機。殲十雖然晚了IDF近十五年投產,但是延宕的理由在於政治因素,雖然在十五年後採用了較新穎的俄製雷達與少量歐洲電子裝備,但是由於公認的俄製航電系統一直以來就較美製系統落後,加上前蘇聯解體後,俄製系統的發展時程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加上IDF背後有美國軍火公司撐腰,進行過多次的軟硬體升級,特別是部分IDF進行Link-16的改裝後,在與預警機的配合下,將遠較於還未擁有資料鍊的殲十佔有優勢。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670G2 金錢 +1 同梯的喔! 贊...... 2014-08-18 17:19

  • 貓哥 金錢 +2 讚!讚!讚!我很贊同 2012-07-18 19:43

  • 60砲長 金錢 +6 精品文章 2012-07-12 00:41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