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歷史上的今天

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是抗戰八年中規模最大,時間最持久的戰役之一。交戰雙方總共投入近百萬兵力,在三個多月的時間內激戰於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震驚世界。

據史實記載,1937年7月17日,日本駐上海的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長谷川清在給日本海軍司令部的報告中強調:「為置中國於死命,須以控制上海、南京是最要者。」

日本參謀本部給天皇的奏摺也把日本通過戰爭摧毀中國的經濟中心上海,進而控制富庶繁榮的江蘇、浙江兩省,使中國喪失抵抗力的侵略目的暴露無遺。

8月初,日本海軍迅即有計劃地組織長江沿岸各城中的日本僑民遷移到日本租界。

1937年8月9日,駐上海日軍一中尉率一士兵,乘軍用汽車企圖沖入虹橋中國軍用機場進行挑釁。機場的中國守軍忍無可忍,開槍將日軍官兵2人擊斃。事件發生後,上海市市長俞鴻鈞即與日方交涉,表示希望以外交方式解決,日方一面派員與中國政府談判,麻痹中國,一方面則加緊向上海增兵。

8月13日晨9時,6000餘名日軍在第三艦隊司令官長谷川清指揮下,以租界為依託,突襲閘北,佔據八字橋和持志大學,並以日艦猛烈炮火濫炸上海市區。

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的兵力是日軍的近3倍,但裝備上的巨大差距,造成了中國軍隊只能在淞滬正面、縱深均不足20公里的地區,與日軍反覆拚搏,築起血肉長城。

曾任第三戰區司令官的馮玉祥表示:「我們的部隊,每天一個師又一個師投入戰場,有的不到3個小時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5個小時死了三分之二,這個戰場就像大熔爐一般,填進去就熔化了!」

據何應欽在回憶錄中記載,淞滬會戰中「我軍消耗竟達85師之眾,傷亡官兵333,500餘人」。

1937年8月31日至9月7日,寶山城記錄下國軍500壯士的慷慨悲歌。8月31日晚,18軍98師292旅583團3營500餘名士兵,在營長姚子青率領下擔任寶山城防。在敵人陸、海、空軍三方的夾擊下,姚營憑城惡戰,死傷慘重。

7日早晨,東門城牆被日軍坦克攻破,日軍潮水般湧進城。姚子青和僅存的數十名官兵與敵人展開了激烈巷戰。10時,姚子青與剩餘官兵全部壯烈殉國,姚子青身中數彈,死前仍然拼盡全力大喊:「弟兄們,殺身成仁,報效國家的時候到了!」

王楚英老人至今記得陣地上的一幅景象,早晨炊事員送了一大桶飯到陣地上,晚上再去收拾碗筷的時候,幾個炊事員都哭著回來了:人都死得差不多了,沒有人吃我的飯了啊……

11月12日上海市區淪陷。

85個師......三個多月就沒了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工蜂火箭兵 金錢 +1 2013-08-14 21:41

  • HHK 金錢 +1 更慘的是當時精英的中央軍德裝師幾乎都在85個師之中 2013-08-14 11:33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