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智者.仁者.勇者

引用:
原文由 大山 於 2010-08-08 13:14 發表
   
有創意!

那長期潛水的 像我一樣…    封一個"呆者"......
報告學長長期潛水應該封為忍者較為恰當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引用 TOP

摘自http://haoluen.spaces.live.com/Blog/cns!C3BAB8BDD82C94AC!699.entry
「智者無憂,勇者無懼,仁者無敵。」

這名言常遭到曲解,尤其是那最後一句。

古語多是倒裝句,寫成現代語是這樣:

「無憂者,智;無懼者,勇;無敵者,仁。」



遠慮則無憂,做到無憂的境界,然後稱得上智;

有備則無懼,做到無懼的境界,然後稱得上勇;

大愛則無敵,做到無敵的境界,然後稱得上仁。



無敵二字,常常曲解更甚。

這兩字多半在被用在王霸思想中解釋成「無人可敵」,

以為形容項羽、呂布等戰無不勝的英雄狀態。

而在孔子仁恕精神中,應解作「無人為敵」,

仁愛天下者,心中沒有敵人。這一點,孔老夫子親身力行。



「當別人打你左臉時,右臉也給他打。」

然而這句出自於宗教界的名言常被世人拿來說笑,

世上能做到此一境界的人物少之又少。

前不久聖嚴大師辭世,便是一位近代胸懷仁愛,廣受大眾認同的這般人物。

若有人真的打了聖嚴一個耳光,你認為大師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回應?

我相信人們心中的答案會是令人感到溫暖的。

什麼人會去與聖嚴為敵?



孔子不被重用,當然。

孔子思想的境界是用來治世的,但諸侯一心相爭,滿腦子王霸主義,何來治世之心?

所以孔夫子用力把思想教下去,讓世人從王霸鬥爭裡走出來。

兩千多年過去了,人們走出來了嗎?

無敵,先要做到無爭,這一點就極難。

可別小看這一點,至今仍有某些組織以神的名義高舉制裁之劍。

升斗小民每日出門即為了交通心煩意亂,無爭之境,談何容易。



真正的仁者不多。

劉備僅管將「仁」字這塊招牌擦得發亮,樹敵卻是不少,

有學者評劉備賣草鞋出身,江湖氣息遠高過於血脈裡可能有的帝王氣息,

劉備真正抱持著的是「義」字。

當他傾全國之兵要為兩位義弟報仇的時候,什麼扶漢室、救蒼生,已經九霄雲外了。

真正的仁者,多半在面臨大難時為世人而犠牲,很難在君主將相中找到完整的模型,

但歷來開創霸業的帝王,說心中沒有仁愛,那個位子也坐不長久。

當今有幾位大有為的國際企業主依然以仁字為本業核心,天下有幸。



僅管困難,孔子還告訴了後世一件事:

仁者,須登上高處,致力將仁愛推及於天下。這一點,他也親身力行。

所以周遊列國,說諸侯、求高官。當官不成,有教無類,弟子三千。

如今社會功利主義當道,友人曾感嘆:「仁者無用」。

不然,社會需要大量的仁者。

每當看見一些政客、企業主、領導人如此那般黑心無良、手段骯髒卑劣,

但願致力用兵道,把真正的仁者推上高位。

友人駕車遠較我溫和,其仁恕之心,值得我反省。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阿桂 威望 +5 寫得真好! 2010-08-18 22:17

  • 浪花 威望 +5 有學問 2010-08-08 23:47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emily玥 於 2010-08-18 23:45 發表
我還以為是喜歡爬山的叫做仁者,喜歡去海邊游泳抓魚的叫智者咧!!~~~孔夫子說的
孺子可教也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