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九鵬試射飛彈 規模歷來最大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14/today-p4.htm
九鵬試射飛彈 規模歷來最大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昨天到屏東九鵬基地視導飛彈試射,規模可說是歷年來最大。據了解,操演的飛彈為中科院的新三彈,包括雄二E巡弋飛彈、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與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由於屬機密行程,僅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國防部長高華柱與參謀總長林鎮夷等少數人隨行。

據指出,國防部不了解馬政府對民進黨政府所留下的攻勢裝備的態度,由於蘇起幾乎左右馬政府軍事戰略的決策方向,蘇起對攻勢武器未非常支持,昨天的試射也有遊說蘇起的味道。

軍方內部認為,這次大規模飛彈試射也有出口轉內銷的意涵,就是透過飛彈試射壓制台灣內部質疑馬英九親中的聲浪,也是某種程度對中國十一國慶展現大規模境外投射武力的反應。

昨天的試射管制海域相當廣,從九鵬基地往東延伸超過綠島與蘭嶼海域,再向北延伸到花蓮台東交界處外海。空域高度落差頗大,從三千呎(約九百多公尺)到二萬五千呎(約八千餘公尺)、六萬九千呎(約二萬三千公尺)和七萬五千呎(約二萬五千公尺)不等。

軍方指出,由於試射飛彈屬不同類型彈種,所以管制空域落差就很大。

據指出,如果部署得宜,雄二E巡弋飛彈可打得到上海,而弓三飛彈所屬的層系計畫,更是傳聞許久,秘密發展射程達二千公里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的掩護計畫,昨天試射的飛彈是否包括中程地對地飛彈,引起外界高度好奇。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5193000.shtml

馬總統密赴屏東 視察中程飛彈試射

【聯合報╱記者李志德、羅紹平、王光慈/連線報導】 2009.10.14 02:47 am



二○○七年陳水扁主政時,雙十國慶的「國防表演」中,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首度亮相。
(本報資料照)
可靠消息透露,馬英九總統昨天下午前往位於屏東的中山科學研究院九鵬基地,視察中科院自製的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試射。在大陸剛舉行建國六十周年大閱兵之後,馬英九緊接著視察這項攻擊性武器的研發成果,意義非比尋常。

依一般國際分類,如果稱為「中程飛彈」 ,射程約為三千到五千公里,以三千公里計算,射程遠及甘肅。換言之,包括華北、華中、華南的重要城市,都在射程範圍內。如果和解放軍相比,台灣自製彈道飛彈的射程,約和東風二十一型相當。

據指出,馬英九昨天中午搭乘福克一百型總統專機,飛抵空軍台東志航基地,軍機落地後,馬英九低調在基地與隨扈用餐,並表揚日前風災中救災有功的官兵,全程僅基地聯隊長朱安楠陪同。

馬英九用餐後,立即與隨行人員分乘兩架海鷗直升機轉往九鵬飛彈基地,結束視察後,下午四點左右再搭直升機回到志航基地,隨即搭總統專機回台北。

馬英九返回台北後,原訂在下午五點接見傳統基金會訪問團行程延誤,馬英九一見訪客就為了遲到而開口道歉,使得下午視察九鵬基地行動曝光。

據了解,昨天陪同馬英九視察中程彈道飛彈試射的有國防部長高華柱、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中科院院長金壽豐等極少數國安、軍事首長。

台灣在蔣經國主政時期,曾經以「天馬」為代號,發展地對地飛彈,後來受到美國壓力中止。近年來,在解放軍以上千枚東風飛彈對準台灣的壓力下,中科院重啟地對地飛彈計畫。

據了解,台灣地對地彈道飛彈計畫,一直隱藏在「天弓防空飛彈」和「探空火箭」計畫中。二○○七年陳水扁主政時,雙十國慶的「國防表演」中,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首度亮相
=======================================================================================
今天聯合與自由都刊登台灣有可能試射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的消息了,
對照之前太空中心說要在2010-2012發射自制的小型運載火箭來看
彈道飛彈門檻更高的小型運載火箭都打算在2010-2012發射,現在傳出試射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其實也沒什麼 ,
不過現在是馬統執政所以統報的訊息來源會比自由多一些。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0-02-22 16:24 發表
據指出,國防部不了解馬政府對民進黨政府所留下的攻勢裝備的態度,由於蘇起幾乎左右馬政府軍事戰略的決策方向,蘇起對攻勢武器未非常支持,昨天的試射也有遊說蘇起的味道。


這是舊聞吧!蘇起已經打包回家吃自己了 ...
蘇不起的確是對台灣的主權傷害很大,他卻是掌管台灣國家安全的人,難怪是外交休克,國防休兵,對敵人卑躬屈膝一面討好,這種人還是早點下台的好,但換上來那個姓胡的,其實也是差不多的人,台灣危矣!

引用 TOP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 ... 99067092/47ac2a.cfm
灣總統馬英九在十月十三日到飛彈(導彈)試射基地屏東九鵬視察,當天軍方主要提供「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的衝壓引擎點火,及代號「擎昇」射程超過一千公里的地對地中程飛彈的簡報。由於「擎昇」明年即將進入試射,這也是台灣發展中程飛彈以來最具體的成果,也意謂台灣在遭受大陸攻擊時,擁有射程達北京的報復能力。

由於中程飛彈的發展極為敏感,一方面有美國的關注,另一方面又因台海關係緩和,所以相關測試和研發,馬英九均要求軍方嚴守秘密,不要因外洩而引發美中不必要的關切與誤會,與扁政府大相逕庭。

台灣研製地對地導彈始自七零年代,當時以「青蜂」為代號由中科院研發完成,不過因射程太短而作罷。八零年代則以「天馬」為代號,但在美方施壓下,天馬專案最後沒有進一步整合。直到九零年代,中科院以「逖靖」為名,全力突破一千至二千公里射程的導彈,其中主要是為了突破火箭固態燃料火藥片的研發,期間甚至派員遠赴俄羅斯和烏克蘭,以獲取相關火藥片的方程式及製作程式。經俄方與烏克蘭的大力協助,台灣終於解決固態燃料的技術問題。

到了二零零零年,中科院再以「層系」及「擎天」專案為名點火測試;二零零三年始,軍方即以「擎昇」為代號,表面上是以反彈道靶彈為由,及探空火箭測試,進行最後的整合測試。

明年將是台灣近四十年發展地對地導彈要進入實質整合測試最關鍵的一年,而「擎昇」所代表是超過一千公里、可以直接攻擊到北京的中程導彈,也是馬英九政府上台以後,在國防戰略上展現最具攻擊性的部署,明年也將宣示台灣擁有遭受打擊後仍具報復能力的戰略格局。

二零一零年將是「擎昇」整合所有中程導彈研製的戰術測評最為重要的時刻,台灣會把研製的彈體由九鵬射到一百公里外太空,並以反彈道防禦的理由,射出飛彈在一定高度後,模擬來襲飛彈,以靶彈名義進行導引,實際上就是測試精準度,如順利即量產部署。

不過兩岸和緩之際,台灣不願過於張揚中程飛彈研發完成,另外美方態度也是台灣一大顧慮。十月台灣高層將領赴美遊說,表達台灣急需發展部署中程飛彈的戰略需求,可是美方沒表態支持台灣要求,而未來中程飛彈的量產時,美方掌握著相關零組件的關鍵性決策。沒美方默許,台灣仍難進入實質量產階段,這正是馬英九政府急需突破的瓶頸
==========================================================================
第一次聽到代號叫「擎昇」的飛彈計劃報導,明年終於要首次試射,希望試射成功。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