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5月31日晚間,小瓜呆上電視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5月31日(星期六)晚間八點首播(十一點重播)三立新聞台「福爾摩沙事件簿」,好像是要介紹台灣戒嚴時代的國語推行運動,還有布袋戲被禁以及改用國語播出的歷史。

前天三立新聞台來公司採訪我,所以我又上電視了。也許再過不久,戒嚴時代許多外島的故事也會被報導,我是希望系列報導,讓大家一起回顧歷史。

請其他軍友多多指教。

引用 TOP

Cccyt大

不是大膽砲兵大來採訪的,人家已經是專訪馬總統那一等級的,偶是只能「講古」兼賣藥的。

如果能拿到帶子,我會po上網的。請等候。

引用 TOP

大膽砲兵大:

是三立新聞台福爾摩沙事件簿製作小組汪承羲來採訪的。

引用 TOP

砲長兄:

沒有酬勞啦!現在媒體經營很困難,連記者能穩定拿到薪水都不容易了,何況偶幼不速詡蠢鎂,上電視還能拿扣扣,小瓜呆沒有這麼好行情啦!

媒體喜歡報導我們這些中年男子的回憶,其實也事件不錯的事,時間允許我總是盡量配合。

其實我還是希望他們能報導當年軍中的故事,慢慢努力,未來會有機會的。

引用 TOP

排兄:

發生什麼事了?

引用 TOP

不過說真的,我對三立這個節目的內容還是有點意見,很多訪問內容還是應該要查證,因為有些受訪者的說法,根本就違反基本歷史常識。(即使說話者是什麼教授或什麼委員也一樣,這年頭胡說八道的名嘴與政客到處都是)

說什麼民國初年國語之爭是廣東話與北京話,這簡直就是歪曲事實。很多本土偏狹者喜歡把國語說成是「北京話」,這既違反語言學常識,也違反歷史常識。又不是找人說相聲,國語怎麼可能是「北京話」?誰會覺得我們說的國語等於魏龍豪、吳兆南、古小兔那種捲舌捲到誇張的「北京話」。

民國初年由於革命者都出身南方,辛亥革命後支持民國的督撫也都是南方各省,北方幾省是因為袁世凱的倒戈才歸順民國的。老孫要堅持立都南京,要叫袁世凱來南京就職,那是政治現實。

制定國語的會議裡,有支持南方官話的,也有傳統支持北方官話的,因為元明清三朝數百年來的政治中心都在北方,稍有理智一點的人也知道,國語當然還是以北方官話為主,這就像今天也有人主張遷都高雄,但這種主張說說無妨,真要做起來有這麼簡單嗎?國家經得起這麼大的變動嗎?政客腦中照樣有算盤的。

官話是經過近千年的演變而成,各地口音容或有差距,但總還能溝通。怎麼可能有人會主張把廣東話拿來當國語?把哪一種口音的「官話」當成共同標準來注音或拼音,是當時討論的題目,至於是誰主張要把廣東話當國語的,有什麼證據?這不是胡說是什麼?

至於注音符號為什麼在大陸無法推行,結果反而只在台灣一個地方通行。當初注音就是模仿日本片假名50音,在漢字旁邊用一到三個符號拼音;而現在中國用的漢語拼音是用英文字母。台灣因為已經被日本統治50年了,這個方法基本上與學日語一樣,當然比大陸簡單。不是國民黨太有辦法,那是歷史的因緣,讓台灣被日本統治了半世紀。

我只想討論真實的歷史,很厭惡許多違反基本常識的說法,漢語有不同的語系,一個閩南人、客家人、廣東人,雖然不同語系,但要猜官話說什麼卻比較容易,可是你要一個閩南人去猜廣東人說什麼,這有可能嗎?孫文有可能會提這種主張嗎?人家也是能搞垮一個大清帝國的領袖,會跟這種教授一樣的智商嗎?

引用 TOP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廣說官話。大家都聽過港星葉蘊儀把「十九歲」說成「洗腳水」,但無論如何,終究還是「港式國語」,不是真的廣東話。

老孫說廣東官話、老蔣說寧波官話、老毛說湖南官話,雖然口音很重,但認真聽總能聽懂大部分。他們真要說廣東話、寧波話、湖南話,除非是他的同鄉,否則要怎麼溝通?

即使台灣大多數人說的是福佬語,但要把福佬語當國語還是難度很高,光是會議紀錄就可以折騰死人。

說岀民國初年有人主張用廣東話當國語的人,應該提出更可靠的證據。

引用 TOP

二寶大

你說的現象絕對正確,禁方言當然有因地制宜的寬嚴不同標準。

像是國語實小等台北市中心的明星學校,日治時代就是國語家庭的台灣小孩才能就讀,戰後變成一些外省權貴第二代的學校,這種學校哪裡會有禁方言的需要。

話說回來,像呆嫂那樣住在客家莊,全校從校長到老師,從學生到家長,都是客家人。是要禁方言,但她也不知道什麼叫「狗牌」。這些人不相信當年有「狗牌」,是符合他們的成長經驗,他們也絕對沒說謊。

會出現「狗牌」(就是說方言的掛上,要抓到另外一個人說方言才能換人帶)的學校,都是市郊或衛星鄉鎮,這種本省小孩與外省小孩比例接近的學校,而且主要時間是60年到68年。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受刑人家屬參選,只要用哭的加上說台語,就能換來選票,執政者到這時才發現民怨已深,停止「禁方言」,以及開放電視台語布袋戲。

我有一句很重要的話,禁方言惹來的民怨,成了黨外運動的溫床。甚至大過美麗島事件。今天民進黨的鐵票,不就是小時候掛過「狗牌」的那些人嗎?

1970年代台灣人大多在拼經濟,什麼民主制衡,這與升斗小民的需要差太遠了。可是國民黨錯誤的語言政策,讓被統治階級的台灣人(尤其是學校裡的小孩),連那一點說母語殘餘的自尊都被踐踏,因而造成日後黨外運動的快速興起,民粹領袖取得在野黨領導權,讓國民黨垮台的時間提前,但也讓台灣失去理性討論事情的空間。

引用 TOP

老楊大

其實台灣媒體的生態就是那樣,製作經費太微薄、時間又太趕,加上經營階層希望用聳動的畫面或言論去刺激收視率,所以會出現腳尾飯、俗仔亮槍、上海灘變基隆港,大家輪流「出包」的鬧劇。誰也無法笑誰,大家都比零分高不了多少。

其實以台灣的國民所得與教育水準,如果新聞台能降到兩家,給第一線記者合理的待遇與工作時間,我相信他們會製作出更好的專題節目。

對岸除非是涉及當權者的統治基礎,否則只要不牽扯政治或意識形態,其實他們的新聞專題報導,水準是高於我們的。他們的國際新聞,因為比較沒有政治牽扯,無論質或量也都比我們好很多。(他們不是直接翻譯外電,而是自己詮釋,有第三世界觀點)

台灣在文化上由於自由開放,比對岸進步甚多,獨獨新聞專題的水準遠遠不及。

引用 TOP

我外公是日治時代的福州人,福州人與閩南人不同的是,他們死後要歸葬大陸。我母親也生於日治時代。

小時父親因為受傷,母親要照顧他,就將姊姊與我送回萬華的娘家。起先我們一句台語也聽不懂,但那年代電視不普及,我的表哥表姊又沒讀幼稚園,只會說台語,就這樣我們也學會了台語。

外婆與舅舅發現我們會聽台語後,他們交談就改用日語。但那年代日本電影還能演,半猜半聽的也搞懂了一些,外婆與舅舅又改用福州話了。

那年代的台灣人韌性還真強,什麼話都能講。

禁說方言在我們那一代是撕裂親子關係,到我們的下一代是斷絕祖孫關係。其實語言是很自然的產物,推行國語為何要禁方言?兩蔣的錯誤政策,也斷絕了他們子孫入成大統的機會。

引用 TOP

砲長兄:

我的觀察與您略有不同,國民政府要查禁的是高收視率的台語節目,因為他們覺得對政權有威脅,至於台語節目的水準,政府是沒興趣管的。像「保鑣」這種國語連續劇,劇情與史豔文一樣天馬行空,拖拖拉拉,但政府不管。另外我也有舉例,「寒流」「蔣總統密錄」,這些用國語播收視率就很低了,用台語更低到不行,可是政府不會管,政府是擔心台語的影響力,用台語撥收視率低的節目,政府就不管。

當時電視台主管都是高官轉任或政治酬傭,他們有兩個任務,一是宣導政令,二是創造業績,但這兩項任務卻是矛盾的。不配合政府會下台,但業績不好也要下台,於是電視台就像妓女戶,警察來了升國旗、警察一走就拉客。小蔣一罵,電視台就播淨化節目,鋒頭一過,又是收視率掛帥。

台語節目會低俗,也有時空背景。民國60年代的電視廣告,當然不可能有汽車、房地產、珠寶化妝品等高價商品,出現的都是成藥,尤其鄉下醫療不發達,「掛藥包」的藥袋,成了藥商競逐的市場。而鄉下人最重要的娛樂,就是看電視,而且是台語節目,熱門節目的廣告時段還要配合冷門時段一起上才行(不能單買),藥商所買的節目,當然也要配合消費者。台語節目的日漸低俗(到今天依然問題嚴重),真的搞不清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了。

黃俊雄布袋戲與霹靂布袋戲不同,雖然也有荒誕不稽的劇情,血腥的打鬥,淫穢的對白;但也有忠孝節義,還有詩詞歌賦,劉三還動不動就要「作謎猜」,但是被禁止之後,日後出現的台語節目,其實是更糟糕。

引用 TOP

古德林大大

其實您說的現象也有剛好相反的,因為四川這個例子比較特殊,抗戰時遷都四川,所以四川官話成了軍中的國語,台灣眷村裡通用的國語,其實不是北京話,而是四川官話。真正住在四川鄉下的人,也不會去說四川官話(除非是對外地人)。

家父到台灣來,根本沒機會說山東土話,所以完全沒有被國語污染。等40年後他回到山東,一開口年輕人都覺得他是老土,怎麼說的他們都聽不懂,這其實就是孔子說的「禮失求諸野」。菲律賓華僑說的閩南語其實更道地,因為沒有被國語污染。

當時政府禁的確實是福佬語,在學校裡講四川官話是不會被罰的,至於四川土語與其他各省方言一樣(包括老蔣家裡說的寧波土話),因為不會有「台獨」的疑慮,政府不會去保護,但也不會去打壓。

福佬語在日治時代就是對抗殖民政府的重要武器,戰後又被黨外人士接收,加上兩蔣的「狗牌」政策,其實隨著都市化與教育普及,無法與文字配合的非官話母語(如福佬語、客家語,更別提原住民各族母語),一定都會衰微。共產黨沒有說母語掛狗牌的政策,普通話也逐漸取代各省方言(大都市更嚴重)。

說方言掛狗牌是很嚴重的人權迫害,哪個小孩有辦法決定父母在家說哪種語言,我的父母雖用國語交談,但我小時候住過外婆家,親眼看到表哥表姊們的處境,國民黨其實是為反對者建立了「眷村鐵票」。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