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列印

顧立雄擔任部長後 將官異動

除了階級服從,還有職務服從,今天他坐上次長位子,就算還沒掛上第二顆星,他的職掌和權柄是一絲不少的。如果底下的人因為他是少一顆星的次長就不服從甚至不尊重,那只能說這幾十年軍人都白幹了,也沒資格讓他坐在那個位子上。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192.235.226.x 於 2024-06-22 04:13 發表


我認為即任即升是最合適的,
否則讓低階占高階職缺會出問題的
比如一個空軍少將占缺擔任聯二次長,在正式掛階前,次長是少將,助次是少將,下面的處長也是少將,到時都是少將,誰聽誰的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黑龍 於 2024-06-17 13:01 發表
未來的陸軍司令絕對不可能是十軍團指揮官章元勳中將,他至少還要歷練陸軍副司令或國防部常務次長,不然就是陸軍副参謀總長或副参謀總長兼執行官才有可能啦!
軍團指揮官直升上將的例子也是有的
曾金陵上將
十軍團司令直升國防部上將副參謀總長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118.168.20.x 於 2024-06-22 10:23 發表


軍團指揮官直升上將的例子也是有的
曾金陵上將
十軍團司令直升國防部上將副參謀總長
當然啦,在還沒有公布人選之前,我們外人,也很難說誰一定沒機會!但這個也不能解讀成,假設我們用一些比較合於常情或可能的脈絡,例如個人屆退時點、其它上將連動時點、任職位階、年輕化態勢…..等等來推斷,就是沒有意義的!或者用一些各軍種以往,甚至是比較早期曾出現的「個案」來佐證類比,或許也不盡然適切,不過,這真的也沒有所謂對錯就是了!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49.216.189.x 於 2024-06-22 12:32 發表

當然啦,在還沒有公布人選之前,我們外人,也很難說誰一定沒機會!但這個也不能解讀成,假設我們用一些比較合於常情或可能的脈絡,例如個人屆退時點、其它上將連動時點、任職位階、年輕化態勢…..等等來推斷,就是 ...
曾金陵軍團直升上將副總長,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而且當時副總長全部都是上將位階!當時和現下上將的名額,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個人」結論,章晉升上將的機會不大!如果是循副司令接司令的路徑,他很可能在鍾樹明下來之前,就會屆退了!估計鍾樹明年下半年(甚至第四季)才下司令!梅家樹、唐華、鍾樹明….都有青壯派的概念了,稍微久任應是合理推測!
如果是接下來的執行官(今年第四季或明年2/1前),猜想他機會不大,我看不出他有「特別領先」的地方,就算章真的接了執行官,也不盡然就會是接之後的司令!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49.216.189.x 於 2024-06-22 12:45 發表

曾金陵軍團直升上將副總長,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而且當時副總長全部都是上將位階!當時和現下上將的名額,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個人」結論,章晉升上將的機會不大!如果是循副司令接司令的路徑,他很可能在鍾樹明 ...
鍾樹明下司令,估計是「明年」年中之後,甚至是明年第四季!章元勳76年班,理論上「今年」10/1-「明年」9/1都有可能屆退!所以用「機率」來看,章是蠻有可能在鍾下來前就屆退的!

引用 TOP

近年陸軍司令除鐘樹明外 都是由副總長(執行官)調司令
自王信龍 陳寶餘 徐衍璞 再早先的嚴德發 邱國正 第一個上將位子也都不是司令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118.168.20.x 於 2024-06-22 10:23 發表


軍團指揮官直升上將的例子也是有的
曾金陵上將
十軍團司令直升國防部上將副參謀總長
曾當年能直升 那是因為湯要命感恩蔣以前對他的照顧 所以特別拉了曾
這事連對岸的百度百科都有寫
https://baike.baidu.hk/item/%E6%9B%BE%E9%87%91%E9%99%B5/10242729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118.161.6.x 於 2024-06-22 13:52 發表
近年陸軍司令除鐘樹明外 都是由副總長(執行官)調司令
自王信龍 陳寶餘 徐衍璞 再早先的嚴德發 邱國正 第一個上將位子也都不是司令
陸軍司令由副司令直接轉正的情況本來就很少
應該說陸軍副司令是個雞肋的缺 常常是養老待退
21世紀以來鍾是唯一一個能直接轉正的
再之前是李楨林 湯曜明由副總司令直接轉正
相較之下 海空軍的副司令就常直接轉正 主要還是因為通常老陸的上將位置多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jcll 於 2024-06-22 20:29 發表


陸軍司令由副司令直接轉正的情況本來就很少
應該說陸軍副司令是個雞肋的缺 常常是養老待退
21世紀以來鍾是唯一一個能直接轉正的
再之前是李楨林 湯曜明由副總司令直接轉正
相較之下 海空軍的副司令就常直接轉 ...
其實前面那個論述,主要是在說明,認為章由副司令接任上將司令的機會很低!
至於接執行官,機會應該也不大!認為用曾金陵的案例來類比章,或許時代背景和上將名額都有很大的差異了!就算章真的接了執行官,也不見得就會是未來的司令!因為明年下半年,陸軍回到3席的「動態可能性」是存在的,例如空軍鄭調漢翔或戰顧之類的……例如空軍就是軍備副劉、司令曹(或黃)2席!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jcll 於 2024-06-22 20:25 發表


曾當年能直升 那是因為湯要命感恩蔣以前對他的照顧 所以特別拉了曾
這事連對岸的百度百科都有寫
https://baike.baidu.hk/item/%E6%9B%BE%E9%87%91%E9%99%B5/10242729
湯要命跟蔣仲苓上將的淵源,豈止在蔣任國防部長任內拔擢湯要命,蔣早年擔任26師少將師長時,湯要命就是其麾下營長,兩人相識甚早。爾後湯因個人能力問題,在步訓部不受到張偉少將的賞識,才會轉任軍訓主任教官。
蔣因與郝不和(郝太過霸氣),即使是擔任陸軍總司令並不得意,俟郝與老李肝膽破裂後,老李起用蔣後,想培植台籍將領入主大漢,蔣相助調走比湯資深的郝系將領,才有湯的崛起。

引用 TOP

想要請問一下,我去查停年相關的法規,上校、少將、中將要當幾年它沒有寫。在維基百科上面,上校升少將6年、少將升中將6年、中將升上將5年。但是有些人可以4∼5年少將就升中將、3年升上將。請問一下上校、少將、中將的晉升有停年限制嗎?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27.53.120.x 於 2024-06-23 11:33 發表
想要請問一下,我去查停年相關的法規,上校、少將、中將要當幾年它沒有寫。在維基百科上面,上校升少將6年、少將升中將6年、中將升上將5年。但是有些人可以4∼5年少將就升中將、3年升上將。請問一下上校、少將、中將 ...
停年都是有規定的
但規定也是用來打破的
為拔擢特別優秀領導人才,得視將官編制與現員狀況縮短為三年,其應具條件,由國防部定之。
上面的要升你
絕對不會因為停年這種鳥東西
還有一個點應該是考績
如果5年內有一個特優
似乎也不受停年的限制
7/1的調動
下禮拜揭曉了
這波調動完才好推測接下來的異動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27.53.120.x 於 2024-06-23 11:33 發表
想要請問一下,我去查停年相關的法規,上校、少將、中將要當幾年它沒有寫。在維基百科上面,上校升少將6年、少將升中將6年、中將升上將5年。但是有些人可以4∼5年少將就升中將、3年升上將。請問一下上校、少將、中將 ...
沒什麼打破規定 憑感覺升這種事情吧 更精確應該說法律規定的原則及例外
至於停年我在現行法規上來看 中將以上似乎就沒有強行規定年限 維基百科來源有疑慮 應回歸法律規定
至於所謂「例外」應該是「事前」公布要點 符合所列特殊情況 始得晉升
不太可能「先晉升,再想理由」應該是「先看規定,再看你是否符合規定」
根據陸海空任官條例的第5條第1項就有寫出原則性停年規定,但同條第2項也寫明為了拔擢特殊優秀人才,得視情況縮短(至於縮短條件由國防部定之,授權給「行政的國防部」,而非由「立法的立法委員」規定)
Ex.大法官任命一定要寫是根據第幾條「第幾款」提名,有「實任法官十年」「法學教授十年」也有方便提名者瞎掰的「富有政治經驗、聲譽卓著者」

引用 TOP

如果第一位專科班上將都去戰顧一年八個月
那第一位原住民上將去八個月也不是很意外
畢竟
一個上將在位子上屆退才升一個才異動一次
這樣專屬統帥任命權似乎太被動了
所以
若沒有新增上將位子(國安軍政)沒人去戰顧
代表心態上沒因為新政府而要有一番新氣象
將公布的七月的異動幅度就會蠻小了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115.43.52.x 於 2024-06-23 14:01 發表
如果第一位專科班上將都去戰顧一年八個月
那第一位原住民上將去八個月也不是很意外
畢竟
一個上將在位子上屆退才升一個才異動一次
這樣專屬統帥任命權似乎太被動了
所以
若沒有新增上將位子(國安軍政)沒人去戰 ...
前輩的論理非常清晰與中肯,確實應該「先」回到法律面的實質規範來看,再去看「例外」狀況是如何,其界定因素是什麼!而非一概認定,只要上面要升你,根本可以不用管什麼規定!但是,如果用比較正面的概念來看待那樣的說法,或許某些前輩的意思是指「反正就是會找到符合規定的方式來升你」吧?
另外,我知道非常多的前輩會先從維基的資訊去理解,大致上問題也不大!但事實上維基是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提供或更改資訊的,正確性有時候值得商榷,如果僅憑維基的資訊,做為往下詮釋的依據,有時(不是全部)可能判斷分析的脈絡上,比較有偏差!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