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列印

邱國正擔任部長後 將官異動

111/01/01@6

陸官校長 侯嘉倫 少將
學歷:
 陸軍官校正82年班(62期)
 陸軍指參學院92年班
 戰爭學院99年班
 國防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
經歷:
 陸軍裝訓部總隊長
 陸軍裝甲五六四旅參謀主任
 陸軍司令部人軍處人管組組長
 陸軍裝甲五四二旅旅長
 陸軍關渡地區指揮部指揮官

可能是60年次。現是111/01/01。是50.5歲。

在111/01/01,晉升是陸官79年班。
在114/01/01,晉升是陸官82年班?
還有三年的時間?裝甲兵科

引用 TOP

111/01/01@6
請問下面的將軍,晉升為陸軍中將的機會大嗎?

萬文卓78
作計室聯戰處長林文皇
79
六軍團參謀長劉暐欣80
陸軍司令部人軍處長
邵智君
陸軍司令部戰訓處長
連志威81
陸官校長侯嘉倫82
八軍團副指揮官孫序華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1.200.251.x 於 2022-01-01 10:27 發表
111/01/01@6
請問下面的將軍,晉升為陸軍中將的機會大嗎?

萬文卓78
作計室聯戰處長林文皇
79
六軍團參謀長劉暐欣80
陸軍司令部人軍處長
邵智君
陸軍司令部戰訓處長
連志威81
陸官校長侯嘉倫82
八軍團副 ...
先不考慮三軍適用的職務
2022年有73年班3 位中將缺/劉 姜 郭
2023年有74年班5 位中將缺王興禮, 傅正誠 ,賀政,馬英漢,黃金財+ 陳寶餘退= 6位
2024年有75年班6 位中將缺楊海明,鍾樹明,羅德民,周廣齊,王紹華,張  捷,+ 王信隆退+ 73年專科班/房茂宏 ,何啟鎮=9位
所以79 ~ 82, 這幾個年班少將, 確實有比較多晉升中將機會.
其中聯合作戰處長 ,司令部戰訓處長, 陸官校長, 這幾年幾乎都是中將保證班.司令部人軍處長,也有直升中將的可能.
套一句學長說的"只要不退伍 萬事都有可能".
以上幾位都是優秀將領, 預祝他們更上層樓∼

陸軍後勤司令部運輸署43群群部作戰士

引用 TOP

111/01/02@7

陸官侯嘉倫82
海官陳道興78
空官唐洪安76
空官副校長謝慶源
國防大學
政治作戰學院陳育琳77
管理學院林振裕
理工學院崔怡楓81
國防醫學院查岱龍
空軍航技學院荊元宇76
陸軍專科學校周國健79
中正預校吳松齡

林振裕理工學院畢業
崔怡楓理工學院畢業
荊元宇理工學院畢業

陸官,海官,空官三位校長,以後比較有機會晉升為中將。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1.200.251.x 於 2022-01-02 06:28 發表
111/01/02@7

陸官侯嘉倫82
海官陳道興78
空官唐洪安76
空官副校長謝慶源
國防大學
政治作戰學院陳育琳77
管理學院林振裕
理工學院崔怡楓81
國防醫學院查岱龍
空軍航技學院荊元宇76
陸軍專科學校周國健7 ...
管理學院林振裕-理工學院81年班
理工學院崔怡楓81-理工學院82年班
中正預校吳松齡-陸官81年班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1.200.251.x 於 2022-01-02 06:28 發表
111/01/02@7

陸官侯嘉倫82
海官陳道興78
空官唐洪安76
陸官,海官,空官三位校長,以後比較有機會晉升為中將。
其實只有陸官校長較會升中將
三軍官校降成少將後 扣除現任
陸官:陳良沛→全子瑞*→劉得金*→張捷*→陳忠文*→陳建義* 升中將率:5/6
海官:王長銳→陸經緯→王昭舉→陳新發→胡展豪*→袁治中→蔣正國*→林中行 升中將率:2/8
空官:廖榮鑫*→唐齊中→田在勱*→柯文安*→朱玉志→張延廷*→彭明陽→王天祜→楊靜瑟* 升中將率:5/9

目前空官唐洪安也確定升不了 76年班已有4位中將 目前也升到77年班
海官陳道興難說 海軍78年班還沒人升中將 應該是陳道興 吳立平 王國強 3搶1/2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jcll 於 2021-12-31 16:46 發表


畢學文 10/7升中將
10/01/16∼11/07/31後備事務司長
11/08/01∼12/12/31後備副司令
13/01/01∼13/12/31國防部參事
14/01/01∼15/05/31後備指揮部指揮官
他接後備副司令時 當時還是中將缺
降成少將之後的副 ...
後備指揮部指揮官姜振中中將今日主持新任政戰主任吳淑如上校新職介紹典禮,除肯定新任官在任內卓越貢獻外,並期許持續努力,共同將後備整體戰力向上提升,帶領同仁戮力完成各項任務與挑戰。

據了解,原任後備指揮部政戰主任莊惠安少將調升全民防衛動員署處長,政戰主任由副主任吳淑如上校升任。並於元月1日生效。不過,後指部政戰主任職缺同時降編為上校。

軍聞社報導指出,姜振中期勉全體後備同仁,在新的一年,持續精進各項工作,落實推動作戰區全民防衛機制及強化教召訓練重大任務,有效提升全民防。

完全沒有提到副指揮官羅籯洋少將,今天是兩人的新職介紹。

引用 TOP

後備指揮部1/1併入全動署,後備指揮部的維基介紹,姜振中指揮官任期只到2001-12-31,變成末任指揮官..

全動署維基介紹也把參謀本部的聯三納入,查參謀本部維基在參謀單位也已經沒有聯三了...

作戰及計畫次長一直都是陸軍中將重要的指標位子

怎麼陸軍一下少了2個中將缺..

引用 TOP

更新..我是1/3查的...今天上去看後備指揮官到2022-12-31末任拿掉了

聯三次長是過去全動署上班..

往後聯三次長還會是陸軍中將的指標位子?

引用 TOP

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是中華民國國防部直屬機關,2022年由
(1)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室、(2)參謀本部作戰計畫室與(3)後備指揮部合併成立
編制署長1人(軍文併用,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或中將),後備指揮部改隸全民防衛動員署.
所以國軍中將員額編制由52名 增加到53員.
如果沒有意外全民防衛動員署長,未來都會是由陸軍將領擔綱.
歷任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也都是由陸軍將領出任, 應該沒有所謂 "陸軍少了2 名中將缺" 的問題吧?

陸軍後勤司令部運輸署43群群部作戰士

引用 TOP

今年政戰有3位76年班少將屆退, 勢必有一波調動,
文天佑/陸軍政戰副主任
武立文/國防大學政戰主任
劉慶斌/政戰副局長
簡士偉/政戰局長2023屆退, 77年班, 是不是有機會占中將缺?
莊惠安調動員署處長後, 這讓其他2位同學離中將又更近一步.
陳育琳/政戰學院院長.
蘇世霖/政戰副主任
如果陳育琳接國防大學政戰主任, 她很有可能成為第一位政戰中將?
簡士偉和楊安都是由國防大學政戰主任後坐上中將位置.

[ 本文章最後由 Kenny1596T 於 2022-01-04 22:53 編輯 ]

陸軍後勤司令部運輸署43群群部作戰士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116.241.1.x 於 2022-01-04 14:44 發表
更新..我是1/3查的...今天上去看後備指揮官到2022-12-31末任拿掉了

聯三次長是過去全動署上班..

往後聯三次長還會是陸軍中將的指標位子?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F0010069

作次還是在的 那個應該是wiki亂改的
想也知道不可能
作次的業務範圍比後備多很多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jcll 於 2022-01-05 01:53 發表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F0010069

作次還是在的 那個應該是wiki亂改的
想也知道不可能
作次的業務範圍比後備多很多
聯三光是每年搞漢光和督導各軍種的戰訓業務,陸戰隊聯訓基地
就快爆肝了,應該不會再去支援全動署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jcll 於 2022-01-05 01:53 發表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F0010069

作次還是在的 那個應該是wiki亂改的
想也知道不可能
作次的業務範圍比後備多很多
應該是把掌理業務第八項後備部隊作戰運用之指導與後備部隊作戰編組、管理之協助及軍事動員之建議移交全動署。
聯三是參謀本部最重要的單位,不可能併入全動署的,想太多了,那次長葉國輝去那?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114.198.161.x 於 2022-01-05 09:57 發表

應該是把掌理業務第八項後備部隊作戰運用之指導與後備部隊作戰編組、管理之協助及軍事動員之建議移交全動署。
聯三是參謀本部最重要的單位,不可能併入全動署的,想太多了,那次長葉國輝去那?
110/12/17修正的主要原因是
鑑因國防部參謀本部組織法業於一百十年六月九日修正公布,並定自一百十一年一月一日施行,為整合動員機制運作及後備部隊編組,參謀本部有關後備部隊編組、
管理、召集訓練之規劃及執行事項,移由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辦理,參謀本部則改為職司後備部隊運用之指導與後備部隊編組、管理及召集訓練相關之協助,

所以你說反了 參謀本部現在只負責出張嘴的指導和建議 至於動員和執行是全動署的事

作次室關於後備的任務原來是
"後備部隊軍事動員召集政策、編組、演習之規劃、督導與動員令、復員令之簽核及下令作業。"
修正後變成
"後備部隊作戰運用之指導與後備部隊作戰編組、管理之協助及軍事動員之建議。"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