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馬祖出土7900年前亮島人

怎麼馬祖當年構工那麼多人都沒挖到.
如今才被中研院史語所陳仲玉給挖到.
只能說時機到了.

馬祖亮島出土 7900年前 完整人骨骸
2012-04-02 01:12 中國時報 【呂昭隆卅馬祖報導】

  人類學珍寶 ▲馬祖亮島發現珍貴7900年前完整骨骸,是南島語族新石器時代最早人類。圖為中研院研究員陳仲玉率領的考古隊,在亮島「島尾一號」遺址挖掘的情形。(王遠茂翻攝)

     台灣考古界取得驚人的重大發現!去年十二月,在國防部與連江縣政府協助下,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陳仲玉在馬祖的軍事管制區亮島,成功發掘出一具約七千九百年前的完整人骨骨骸,命名為「亮島人」。「亮島人」不但是台灣所發現最早的人骨,也是閩江流域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骨,更可能是南島語族所發現最早的人骨。此一重大考古成果,無論對台灣、兩岸及國際考古學界,均有非凡意義。

     馬祖考古隊計畫主持人陳仲玉說,「亮島人」的骨骸完整,有頭骨、四肢,連胸骨、鎖骨、肩骨均清楚可識。另根據清大邱鴻霖教授考古隊所做研究,「亮島人」為男性,有Y染色體,年紀約三十到三十五歲,身高一六○到一六五公分,手臂相當強壯。

     據了解,馬英九總統對「亮島人」此一重大考古發現極度重視,已於上周聽取軍方簡報。

     「亮島人」發現位置在亮島「島尾一號」遺址,其墓葬方式為古代普遍常見的「屈肢葬」,即人剛死之時,將其下肢向上卷曲,如同嬰兒在母親子宮內形狀,然後埋葬。台灣原住民直到百年前,仍有「屈肢葬」習俗。

     陳仲玉表示,「亮島人」不僅是台灣所發現年代最早的「屈肢葬」骨骸,可能也是南島語族最早的。台灣最著名的「屈肢葬」骨骸,是新北市的十三行遺址,但僅約一千餘年,而「亮島人」則有近八千年歷史。

     「亮島人」是去年十二月十九日於「島尾一號」遺址的第一號洞挖掘出土,隨後運至馬祖民俗文物館進行研究。文建會上周赴馬祖深入了解挖掘成果,將指派專家進行骨骸清理,再做3D掃描,重建「亮島人」形貌,並淬取DNA做人種學研究。

     島尾一號遺址有一層厚度約三十至四十公分的貝塚,即古人堆積垃圾的地方,肉眼可見,「亮島人」即在貝層之下出土。經過台大相關單位的三次碳十四檢測,貝塚上層年代約七千五百餘年,下層更高達七千八百餘年。

     陳仲玉說,「亮島人」依國際考古標準程序挖掘,於貝層下挖出一個長兩公尺、寬一公尺、高六十公分的坑洞。該遺址同時發現骨器、石器與陶片等常見的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但物件不多,且均破碎。

     陳仲玉說,「亮島人」與島尾一號遺跡,比大陸福建的磹石山文化遺跡還要早約二、三千年。磹石山文化約在五、六千年前,中國大陸考古界認為,磹石山文化是福建與台灣文化的源頭,亦是閩人最早的起源地。

     陳仲玉說,亮島形勢險峻,「亮島人」應是在七千多年前,季節性地前往亮島,而不是終年住在島上。此外,由亮島貝層顯示,「亮島人」在該島活動時間約在七千五百到七千八百年間,且持續長達三、四百年之久。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2040200061.html

考古驚奇 軍方與連江縣長牽成
2012-04-02 01:13 中國時報 【呂昭隆卅馬祖報導】
     埋藏七千九百年的「亮島人」之所以出土,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考古界前輩陳仲玉居首功。而國防部長高華柱、馬防部指揮官任季男中將,與連江縣長楊綏生也有催生之勞。

     「亮島人」考古緣起於去年七月十五日,馬防部在亮島舉辦登島六十周年紀念活動。受邀出席的楊綏生登島後,看到島上遍布貝塚,認具考古價值,活動結束後,楊綏生把發現告訴陳仲玉教授。軍方與連江縣聯手配合陳仲玉調查。

     八月九日,經碳十四測年法檢驗,測出亮島貝層超過七千五百年,陳仲玉嚇了一大跳。再經三次檢測確認,校訂貝塚上層為七五七八年,下層年代更達七八七三年之久,於是決定登島挖掘。

     自此軍方與縣府兵分兩路,馬防部指揮官任季男中將,循序向陸軍司令李翔宙、國防部長高華柱報告,克服軍事管制區限令,楊綏生負責籌措考古經費。

     任季男說,由於亮島從未讓平民登島,更別談讓考古學家大隊人馬進駐,他形容自己是抱著「戴鋼盔向前衝」的心情,層層向上級請示。出乎意料的是,高華柱等人全力支持考古隊登島。至於經費,楊綏生幾經努力,最後決定動用縣府第二預備金贊助,終讓陳仲玉成行,完成這項考古壯舉。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2040200394.html

貝層天然防護保住了亮島人
2012-04-02 01:13 中國時報 【呂昭隆卅馬祖報導】
     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陳仲玉表示,近八千年歷史的「亮島人」骨骸之所以能在地底保持完整,一是受到貝層的保護,不至讓雨水侵蝕;此外,亮島土壤性質以及氣候冷熱差距不大,骨骸才未被分解,得以保存下來。

     陳仲玉分析,像亮島這種小島,生態環境脆弱,冬天寒冷,風又大,而且含澱粉與蛋白質的食物不夠,人類很難長久生存。所幸亮島有地底泉水,「亮島人」可季節性地到島上,捕食魚類與貝類生活,但無法終年長住。

     陳仲玉研判,「亮島人」是在夏季天候與海象較佳時,搭獨木舟到島上,以貝類為主要食物,而且吃的很多,剩下的貝殼集中堆放在一處,才會形成貝層。

     由於「亮島人」是採「屈肢葬」,這說明「亮島人」不是一個人迷航上島的,而是一群人上島,死後才會有族人幫忙埋葬。

     陳仲玉並且肯定地指出,「亮島人」是南島語族。他說,南島語族分布很廣,北從大陸閩、浙沿岸,南到紐西蘭、澳洲,東、西則從復活島到非洲馬達加斯加,都屬南島語族範圍。南島語族指的是語言相近,但人種不盡相同,非洲黑人也有南島語族,亞洲黃種人、紐澳白種人,都屬南島語族。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2040200396.html

[ 本文章最後由 祭司蔡 於 2012-04-02 07:54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210師少尉 威望 +3 讚!讚!讚! 2012-04-05 21:23

  • 工蜂火箭兵 金錢 +1 2012-04-02 16:11

  • 陸一特 威望 +1 讚!讚!讚!這種新聞我喜歡! 2012-04-02 12:11

  • 陸一特 金錢 +1 讚!讚!讚!這種新聞我喜歡! 2012-04-02 12:11

226師-677旅(台)/284師851旅(金)5B3C野戰步兵-- 57機槍射手
虎嘯南雄師步5營陸軍陸戰隊 226 + 284 = 510   
隸屬我家安全局--局長(兼管君事情報).0069情報員.首席分析師
下部隊南勢埔營區當天4 天3夜250公里行軍操場集合.我留守.
金門全島大演習第二天半夜尚義機場反空降連部集合.我退伍.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