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3冬下5次基地可能嗎??

本來很想繼續潛水,可是好像大家都惜言若金?資深一點服役早一點的應該還是會有人知道的。
所謂的三冬兵我應該只碰到非常非常末期的,因此若以版大所下的題目:三冬兵下五次基地?這點我可能無法舉出實例。
就我個人當時印象中所及提出幾點:
1.官士兵都有補給證,除志願役之外..士兵的大多是連隊集中收繳。
2.補給證的效期為三個會計年度,前幾頁為級職、姓名、單位番號;後幾頁則為餉條,若沒記錯..每頁為6個月也就是6條有註記年度與月份的餉條;餉條之上還在驗證發放時便已蓋上了無法清洗的橘黃色兵籍號碼。
註:真無法清洗?曾幹過行政者皆知其撇步!
3.因為年代久遠無法確定的是...是補給證的最後一頁還是翻開的第一頁,基地訓練時會蓋上相對印的藍色戳記!此戳記有註明年度。
三冬兵有沒可能下五次我提不出實證,但我認為非常有可能!
因為我曾經在輪調來之後看過本連資深士兵的補給證被蓋上三次、兩次基訓的人大有人在!有沒四次?請原諒我當時根本不當一回事,印象中並沒有將這件事情牢牢記在心上。
不可能啦...
我當時的想法也是這樣的!國軍是有紀律、有相關規定的。
可是事實上在經過與幾位大兵的閒聊之後他們對幾次基訓不是充滿了愉悅,反之?則是抱怨連連!直呼自己倒楣透頂抱怨連連。
我所知道的認知是...
基訓部隊沒有所謂的支援人員,所有的人員都是連隊編制內的建制人員;也就是行政口中的行話...有上線的(線上傳輸作業),一直以來這是我所認知以及所清楚記得的規定。
另一方面進訓部隊必須依規定補實...
在經歷此事後的幾年到了金門的南雄精誠連,連精誠連都只能依規定達到85%的滿員率;回頭說回基訓部隊...我不記得確實要求的撥補滿員率數據為多少%?但應該少於或接近85%。
雖說進訓部隊必須依規定補實,但是事實上當過兵的都曉得不論在哪裡?在何種狀況?這是根本辦不到的事情!
全師報到新兵都撥入進訓的基地營?
師部參一科科長不會打這種簽呈報告,師長大人也不會同意!
所以就會有倒楣鬼被拉去支援。
先是支援,繼之則正式上線!行政士隨即依更上頭的命令(旅以上)完整的線上傳輸。
這些大兵都沒有背景,縱然是志願役如我?雖然不曾碰到此事,但是服役中還是碰到很多委屈也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去跟誰申訴去?
而且認知上認為這事或那些鳥事是不行的!因此也不敢去申訴,連我都這樣想..大兵就更不要說。
直隸我手下有個倒楣大兵為了怕我不相信?休完假還未統一由值星官收齊交還給行政之前,特地拿補給證到我寢室來翻閱那幾個被蓋滿的戳記!好像是三個?留意之後後來還看了幾位蓋了兩次的。
沒想到真有這種倒楣鬼!
他表示一直被「改分配」一直被調動當基訓「公差」心中很肚爛,卻又無力能怎樣。
從駕駛兵變成機槍兵、再從機槍兵變成步槍兵,你還沒來之前部隊才剛出基地不久...
這不用他講,當職業軍人的我到部後自然會去瞭解了連隊的過去;這是常識也是慣例。
我不知道除了嚴重肚爛之外,如果是我可能會幹到沒力;除此之外沒見過還一直以為部隊是照「規定」在走?
因為版大的開版,而想起這件往事。

[ 本文章最後由 Gary 於 2010-11-21 08:19 編輯 ]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這兩句話代表我對陸軍難忘的情懷!
謙遜、沉穩、內斂。
這是對已邁入不惑之年的自我期許!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