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台灣 F-16 A/B MLU V.S 中國 SU-27/J11

小弟爬網爬著爬著.看到了一篇中國網友提出的"SU-27曾飛到台灣上空繞一圈"的文章.姑且不論這是不是真的.(個人是覺得該文中許多的論點頗多質疑之處)但是文中形容SU-27 VS F-16時.F-16的不堪覺得有點誇張.

SU-27/J-11在"對等條件"下與F-16對決的確F-16是落於下風.畢竟這兩種戰機的先天設計訴求不同.對等條件下連F-15都不是SU側衛家族的對手.只有F-22能夠電它.但是冷戰結束後.現今世界幾乎都是處於"不對稱戰爭"的條件.以台灣的防衛環境下.F-16要對付來襲的SU-27/J-11並不是完全的不堪毫無勝算的.

如之前看到某篇空戰討論的文章所提.越戰時擁有絕對視距外及機動性空戰優勢的美軍F-4面對絕對劣勢的北越MIG-21初期只有1:1的交換比.因為北越採取守勢.在測得敵軍來襲時先在低空集結.然後突然上昇以奇襲的方式進攻來襲的F-4機群.完全抵銷F-4的視距外攻擊優勢.又例如以色列的F-15與F-16搭配戰略.F-15在高空採空優態勢吸引敵機注意.F-16在低空突然上昇奇襲.甚至有機會攻擊敵方後半球.台灣也可以以電子戰/視距外優勢的M-2000搭載MICA飛彈擔任類似F-15的空優戰機任務.(M-2000擁有相當優秀的電戰能力及雷達.同時追蹤/鎖定/攻擊數目還多於SU-27.MICA的射程也還比中國空軍現有的視距外飛彈要遠.連擁有F-15的日本也相當忌憚台灣的M-2000).F-16/F-CK-1機群在低空採取奇襲攻勢.且F-16也搭載有AIM-120先進中程飛彈.F-CK-1也有類似AIM-120的劍二飛彈.都具有一定的視距外攻擊能力.

不對稱環境的戰爭環境常常不能以SPEC上來比較優劣或是勝敗.美軍的裝甲車在戰車大決戰狂電伊拉克的T-72後在市區被簡易的IED及RPG轟得七暈八素哭爹喊娘是一例.當初F-CK-1搭載兩近兩遠飛彈模擬台海空戰下慘電F-16也是一例.在台海的防衛環境下未必SU-27在初期來襲時就能夠取得類似SPEC比較上的絕對優勢.造成空戰一面倒.除非拖到後期以數量優勢來抵銷台灣的奇襲優勢又是另一回事.

以上是小弟的觀點.台海空戰環境SU-27/J-11可以完全一面倒的擊倒台灣空軍的這種說法.小弟不敢認同...

陸軍步兵重裝長城師
雁門三之二
發射手+伍長副砲長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08-08-08 15:13 發表
SU-27的衍生型多到連俄羅斯人都分不清

中國買到的好像是"陽春款",性能不如印度所買到的.

兩岸真是有志一同,專用高價買次級品.

飛機再好,也要飛行員的素質夠

台灣飛行員的素質,連日本都不敢小看,月飛行時 ...
如60砲長大所說.當初中國買的是最原始的SU-27.跟後續的衍生型號相比非常的落後.所以當初中國買到SU-27的時候周邊的國家沒有很當一回事.只是中華民族畢竟是很"聰明"的.大大的超出列強的預想範圍之內.在生產了約百架的SU-27之後隨著中國以和平崛起的身分.又兼有廣大的市場白花花的銀子.西方開漸漸的解除武器限制.中國在接觸了西方的航電科技後了解了SU-27的航電系統是落伍的.因此在完全的吸收了SU-27的技術可以自行掌握之後便中止了SU-27的生產.一方面拿可能向西方國家(尤其是友好的法國)購買武器一事來壓俄羅斯改賣先進的SU-30MK2.一方面秘密的將西方航電技術轉移在現有的SU-27/J-11上研發出了比SU-27進階版的SU-27SK更先進的J-11B.J-11B保留了SU-27原先的優異氣動力外型沒做變更.但是換裝了吸收西方航電科技自行研發的火控系統.還有自製推力更大的太行發動機.戰力不遜於更高檔的俄羅斯現役SU-27SMK.其後續更進階的計畫是增加對海/地/面的攻擊能力使J-11B脫離純空優戰機的角色變成可以對抗SU-30系列的全能戰機.現在中方又拿這點來逼俄羅斯出售更先進的SU-30MKI.但SU-30MKI是俄羅斯賣給印度的專用機種.系統採開放式.若中國也取得了SU-30MKI.在整合了西方航電科技後會連俄羅斯現役的SU側衛家族都不是其對手.印度也極力的反對.因此這個可能性不大.但這場角力目前還在進行中.

"俄帝"對中國只有比"美帝"對台灣好一點.俄羅斯還記得50~60年代中俄邊境衝突時中國拿俄製武器打俄軍一事.不可能賣給中國等同俄羅斯等級的武器.俄羅斯也希望藉由武器販售賺中國的錢的同時也將中方的軍事進展納在自己的管轄/可控制範之內.只是中國不同於台灣.中國的市場/銀子/人才/資源都比台灣多得多.因此在先進戰機上面中國巧妙的矛盾及策略在縫隙中找到了脫離列強掌握的方式(以色列之於少獅/J-10,俄羅斯之於SU-27/J-11)而走出自己的路.台灣當局在過分依賴外製武器之餘其實也該仔細的思考國產武器的未來.唯有走出自己的路才不會處處受制於他人之手.

至於日本對台灣.除了裝備大部分好過台灣外.其他大概是沒得拼的. 台灣的三軍臨戰意識都比日本的各自衛隊強得多.要不是有可惡的美帝撐腰.日本也不敢總是在海上欺負我方的漁民吃台灣吃夠夠.沒事F-16+魚叉/F-CK-1+雄二就飛去釣魚台海域周邊他晃一晃就夠嚇得日本神盾艦幾百級戰備了

陸軍步兵重裝長城師
雁門三之二
發射手+伍長副砲長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大膽炮兵 於 2008-08-08 20:08 發表
小弟也是亂爬文,偶然碰上了這篇   http://blog.pixnet.net/sophist4ever/post/18796003

IDF原來是設計對付幻象2000與F-16的!

小弟覺得寫得蠻平實的,很就事論事
耶...原來如此...感謝大膽學長提供.這篇文還有其部落格的其他文都不錯.

照這樣看來...台灣空軍特有規格的A/B MLU Block 20其實也不錯嘛.反正視距外空戰能力跟C/D同級.近空纏鬥機動性還高於C/D.(近戰纏鬥用的頭盔瞄準器+AIM-9X就算買到C/D Block 50/52也不見得會給我們.終究還是得仰賴機動性)對地攻擊能力反正美帝本來就GGYY不想給.到時對地攻擊能力一定又打折扣.那好像其實也沒什麼必要去求美帝賣C/D Block 50/52了說.C/D的好處該有的有了.沒有的他也不給封得死死的,還不如乾脆把預算拿來搞在次代IDF的對地/海/面及其性能改良上.支持自有裝備又可以免於漢翔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人才流失.甚至再找歐洲or蘇聯開發IDF用的頭盔瞄準具+近戰飛彈算了= ="

PS.
該文中.其F-16來源結最後有提到:"臺灣當局一直致力於 F-16A/B Block20 戰機掛載其自研“天劍二”主動中遠距空對空導彈的研究.一旦成功.則該型戰機的超視距空戰能力將得到最顯著的加強."的說明看起來怪怪的.劍二不是跟麻雀同級的嗎?怎麼變成可以拿來跟AIM-120C比了= =?

陸軍步兵重裝長城師
雁門三之二
發射手+伍長副砲長

引用 TOP

其實在美軍與德國MIG-29還有印度的SU-30MKI多次以F-16與F-15對抗演習的結果證明的確在"對等"的條件下.F-16/F-15面對MIG-29/SU-27系列是輸多勝少的.北約的F-16經常被德國的MIG-29電得慘兮兮(現在這批30架的MIG-29以一架一歐元的徵性價格"賣"給波蘭了)這是不爭的事實.相信也許多朋友都知道這個結果.不過現今的區域衝突大多是不對稱的條件作戰.因此才會在這裡紙上談兵談談個人不同的看法而已.當然和平最寶貴.戰爭是很殘酷的.不只是兩岸.希望世界都不要有這種殘忍的流血屠殺才好.

的確如您說的.沒有一方確定必勝.只能以"勝率"來判斷.像俄羅斯的教範中很明確的顯示出.除了中低空中速域F-15的勝算會大於SU-27以外.其它的空域速域都是SU-27占優勢.因此光以紙上談兵來論.SU-27的勝率是優於F-15的.但是真正要對決的時候駕駛員的技術.戰法戰略.天候等都會造成變動的因素.這點就不是光看戰機的規格就看得出來的了~

陸軍步兵重裝長城師
雁門三之二
發射手+伍長副砲長

引用 TOP

以前就很莫名的喜愛IDF戰機.雖然SPEC上比不過其他的先進戰機.但是總是很希望這次的IDF改進方案能夠把我們的IDF改得更強.

國防自主除了政府要有心支持外.也還需要軍方的多多捧場...

陸軍步兵重裝長城師
雁門三之二
發射手+伍長副砲長

引用 TOP



堪稱是側衛家族最強機型的SU-35BM.

SU-35BM的氣動力設計上與一般SU-35不同.回歸到類似於SU-27的外型.配備三維向量噴嘴後取消了前機身的小三角翼.同時亦縮小了尾椎的體積.發動機型式為較AF-31F推力更大的117S.雷達為改良型雪豹AESA相位陣列雷達.可以追蹤400KM外30個雷達截面積僅3平方米的目標.對雷達截面積為0.01平方米的目標探測距離為90KM.在對空模式時可以同時導引2枚半主動雷達導引或是8枚主動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進行攻擊.並允許其中4個目標距離大於300KM.代表著SU-35BM有使用R-37/KS-172等超遠程空對空飛彈進行飽和攻擊的能力.武器掛載重量同SU-27為8000KG.但掛點增為12個.

SU-35BM在高度數位化的座艙及大幅提升的航電系統下僅需1名飛行員.雖然並非全匿蹤戰機.但是配有局部電漿匿蹤的設計.整體的實力大幅超越SU-27/SU-30系列.也超越幾乎全世界各國現有的戰機.據信目前只有F-22能與之一博.俄羅斯空軍將於2015年前換裝SU-35BM形成戰力.中國也對此戰機表示了極大的興趣.但由於性能比目前號稱最強SU的印度SU-30MKI強大甚多.印度對於中國獲得此型戰機勢必會從中阻擾.

SU-35BM被認為是80年代科技產物下的SU-27衍生系列中最強也是最後的極致發展機型.(另一個SU-27衍生的改良機型SU-37只生產了一架沒量產).俄羅斯空軍在此之後的目標應該是有全匿蹤功能的MIG-1.44或是SU-47等試作機所開發出來的量產機種.

陸軍步兵重裝長城師
雁門三之二
發射手+伍長副砲長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