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各位軍友對於"替代役"的看法?

http://5i01.com/topicdetail.php?f=37&t=757722&p=1

上面這個網址 是我剛才無意間看到的

裡面一般兵役與替代役 戰的很厲害

兩方都有各自的看法 有一些話也是滿有道理的

不知道 各位軍友對於替代役有什麼看法與感覺?

引用 TOP

我是不知道替代役的徵召過程 一些好像是體格判定較差的人才能服替代役

服役的時候 是沒有替代役 不然應該有不少人想去服替代役

常常在台北街頭 看到某一些替代役的儀態 真的是不佳

我還曾經看過一位替代役男 耳朵竟然戴著一個耳環 在街上閒逛

現在的一般兵役 雖然也很爽 但也不至於敢戴耳環

引用 TOP

跟一般兵役相比 替代役還是比較輕鬆

不然當初替代役期 就不會比一般兵役長

我以前有位同事的弟弟 就是消防替代役

他所分配的單位 就離家裡很近 常常回家

最重要的是 發生火災 他們長官也不敢要替代役支援

以前在金門服役的時候 因為擔任彈藥士的關係 所以有認識金防部未爆彈處理小組的士兵

我就跟小組一位二兵閒聊 這位二兵的薪資加危險津貼就快16000元

可是大家知道多危險嗎?常常要在海灘處理銷毀八級品彈藥

所謂"八級品"彈藥 就是彈藥已經狀況很差 無法後送回台灣 要在金門當地銷毀

我看這位二兵還要將黃色炸藥安置在欲銷毀的彈藥上 然後再引爆銷毀八級品彈藥

因為我在現場看過 感覺真的很危險 一不小心 真的是屍骨無存

講真的 我不相信替代役會比他們危險

而且一般兵役的死亡率比替代役高出太多了

引用 TOP

台灣軍隊的「信心危機」/龍象/【大公報】1999/11/23、24

   80年代末以來,台灣社會處於轉型期,價值觀念紊亂,唯利是圖、及時行樂、投機取巧等頹廢思想蔓延。軍人作為台灣社會中的一個龐大群體,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響,以致台軍出現了軍紀鬆懈、死亡命案頻生、舞弊等不良現象,加之武器裝備嚴重老化、新舊武器交替、缺乏有效管理,導致安全事故頻生,不僅嚴重影響軍人在台灣民眾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一、離奇死亡、自殺、惡性犯罪事件頻繁發生

  軍官體罰、毆打、凌虐士兵是國民黨軍中的傳統惡習,歷經50年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變本加厲,導致命案一樁接著一樁。前民進黨「立委」朱星羽公布一項材料,台軍官兵在1990年度到1994年度死亡人數達2355人,其中因公殉職988人,意外死亡792人,自殺245人,病故2人。平均每年死亡471人,每天平均死亡1.29人。1995年1月,陸軍馬祖「莒光指揮部」少尉排長李朋峰離奇失蹤;9月,海軍新兵謝坤倉因多次不假離營遭軍方送入「明德管訓班」,但卻在再一次逃離之後,遭軍方逮捕,3天後被活活打死。同年,還有海軍917艦隊士兵黃國章落海失蹤,屏東訓練中心的彭德水下落不明,海軍左營第一軍區港務隊士兵李正中落海死亡等。

  1995年9月,台北市研考會公布了一項調查報告,在有關役男在軍中服役時是否受到不當管教或者發生老兵欺侮新兵情形上,認為有的為 13.5﹪。這些離奇死亡事件的發生,暴露台軍在管理、紀律和體制上存在著種種弊端,更重要的是造成軍中「更大的信心危機」,使軍中幹部信心動搖,領導階層無所適從,戰力受到衝擊。

  自殺傷亡案件也不斷增多。大體上,自殺傷亡案件約佔軍內傷亡事件的一至二成,如1994年的953起傷亡案中,自我傷害為187起,其中死亡65人,自殺率與地方相比約高出5倍。其他如集體度假、逃亡、吸毒、持槍行兇、勒索、盜竊、抗命、恐嚇、妨害風化事件也有增無減。僅1991年6月間,就連續發生上尉飛行官縱火勒索案、上尉後勤官盜賣大批軍用器材案、海軍軍官唆使士兵結夥殺人案等案件。1995年度,台軍中意外死亡佔死亡總數的66.12﹪。1996年9月,發生了軍營士兵強姦營外少女並棄屍野外的惡性事件。1997年4月14日,陸軍第三三三師第七營步一連士兵高志宏,利用在彈藥庫執勤之機,偷竊一箱24枚手榴彈欲作尋仇報復用,後被發現而在家畏罪自殺;5月4日,海軍的侯福陽冒充警察臨檢強姦一女生;5月4日,空軍現役軍人許榮州強姦6歲女童;7月25日,駐桃園大園鄉空軍三零一導彈混合營第二連獨立排一等兵江清謀因不滿排長管教方式,利用站崗之機持槍射殺排長致死後自殺身亡;8月12日,駐金門第一二七步兵師下士葉志勇,因執勤時睡覺被查哨軍官發現,擔心遭禁閉而於次日凌晨舉槍自殺;12月2日,成功嶺陸軍第一零四師三一二旅一等兵洪榮顯因延遲上哨與另一士兵發生爭吵後,憤而持槍尋仇不成,轉而自殺身亡。1999年6月19日,軍史館警衛士兵郭慶和姦殺台北市景美高中女生張富貞,並棄屍公園。

  對於各種意外死亡事件,台軍刻意予以掩蓋或縮小數字。台「國防部」曾公布1997年度與部隊管理、訓練工作直接有關的死亡人數為83人,較1996年度100人相比,有明顯下降與減少趨勢。但一些社會團體則指出,以軍方慣於報喜不報憂、隱瞞事實真相的心態,軍中意外死亡遠不止上述人數。據由受難役男家屬、婦女團體等共同組成的「媽媽請你也保重」行動聯盟統計指出,軍中每年都發生數起役男死難事件,光是台中市一個市,就有50多名役男死亡。

  二、軍人綜合素質下降。台軍存在兵源嚴重不足問題,每年缺口約為近五分之一。一些社會青年對軍營緊張而枯燥的生活望而生畏,想方設法躲避兵役,或不願投考軍校。但為了充足兵數,當局只好降低徵兵標準,致使劣質者進入軍營的比例逐年大。1991年9月,時任「國防部長」的陳履安表示,軍中每年犯有前科的青年入營服役者高 6000餘人,1991年更高達7500多人,入營後再犯罪者有800至900人。而1998年入伍的新兵中有前科者高達1.9萬人,佔當年應徵12萬兵員的15.8﹪,數額不能不說龐大。另外,還發現了精神病患者170多人。在台北某戒毒中心,10個病人中有5個是軍人。據陸軍 818 醫院篩檢新兵藥物濫用的一次調查,1994年有約五分之一的新兵曾有服毒品的經驗,入伍後仍有藥癮者佔1﹣2﹪左右;軍中毒品使用案件也快速增長,以致部分軍中醫院不得不設立專門的「藥癮治療病房」。即使是已服役或考入軍校者,也不安心軍營生活或軍校學習。1999年1月1日,海軍「蘭陽艦」1995年接艦期間發生接艦官兵走私槍械、私藏煙毒事件,但為軍方封鎖之黑幕曝光,引起了島內各界對軍方的強烈質疑。軍中「等待退役成為最普遍的心情」;軍校生遭退學、開除者數量驚人。

  三、逃兵增多,槍械外流嚴重。80年代以來逃兵已成為台軍棘手的問題之一。不但基層士官逃亡增加,連軍官逃亡也有逐年增加之趨勢,其中以馬祖防衛司令部結訓之下士王建國等6人、六軍團二一砲兵指揮部禁閉室士兵古鑫強等4人集體逃亡,以及陸軍第八軍團13名士兵集體逃亡最為嚴重,而軍官逃亡則以空降特戰司令部勤務指揮部少校情報官王淳逾假不歸為代表案例。以陸軍六軍團為例,1994年7月至10月即有 87 件官兵逃亡案件,其中軍官2件、士官6件、士兵高達 79 件;尤有甚者,僅北部二二六師就有 28件。據民進黨「立委」1995年7月公布的一項材料顯示,台軍 1991 年度就有1396件逃亡事件,平均每天有3.8名服役軍人「投奔自由」。據1997年台灣軍方的統計資料顯示,台軍各部隊逃亡的官兵共達1300餘人,若再加上基層連、營隱匿待報的數字當不止此數。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官兵攜械逃亡,導致槍械大量流入社會,甚至與黑社會分子勾結,盜賣軍火。1991年11月24日,台北發生一起警匪槍戰案,警方繳獲黑社會分子大批軍火,其中大部分係陸軍第六軍團官兵與黑社會分子勾結,監守自盜而流入社會,涉案者有少校以下官兵5人。1991 年11 月14日,甫自陸軍官校六十三期畢業的現役少尉高原,利用向部隊報到的休假時間,涉嫌從陸軍步兵學校竊取15枚手榴彈和其他軍械,企圖販售,被警方逮捕,並從其家中起出煙幕手榴彈、練習火箭彈、步槍零件等軍品。軍械大量流入社會,危害社會的穩定,引起台灣民眾與輿論界對軍方的強烈質疑。

  四、舞弊風氣盛行,黑幕接連曝光

  台灣由於很少生產武器、裝備,因而主要靠對外採購來滿足軍事需要。為了提高戰鬥力,台灣從80年代後期起決定全面更新武器裝備,大量採購武器,採購預算金額高達1萬多億台幣(300多億美元)。這麼龐大的金額,島內外軍火商自然對它垂涎不已,島內主管軍事將領也伺機攫取好處。這樣,在採購過程中,發生了許多舞弊事件。1993年12月,海軍總部武器獲取室執行長尹清楓被人勒死後棄屍於宜蘭蘇澳外海,經查證與台軍事採購舞弊有牽連。案發後,台灣輿論界紛紛揭露軍方在武器採購中的種種舞弊現象。1998年3月8日,法國《世界報》透露,台灣花費28億美元向法國採購的「拉斐特」護衛艦,其中有5億美元是給法國高級官員的傭金。3月10日,法國媒體再次透露,台灣以76億美元從法國購買的幻影戰鬥機及其配套的導彈,有15﹪的錢是用來行賄的。

  武器採購舞弊案多

  台檢調單位也透露,聯勤工程署在辦理各空軍基地抗炸機堡工程、海軍新型戰艦浮碰工程、導彈基地工程、指揮管制中心工程以及空軍抗炸彈彈藥儲藏工程的發標過程中,有高達1000億元新台幣的「利益輸送」問題;陸軍採購的40萬頂防彈頭盔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3月11日,新黨「立委」林鬱方、郝龍斌揭發三起採購弊案。3月15日,台北市議員林瑞圖揭發台軍副參謀總長夏瀛洲於 1997 年3月為掩飾舞弊事件而指使聯勤工程署李錚中校變更、刪毀相關文書。4月5日,台「國防部」宣布中山科學研究院系統製造中心主任錢築萍少將涉有貪污罪嫌。4月6日,台「國防部」再次公布聯勤二零二工廠的「砲彈頭生產機具自動化設備」採購案存有舞弊現象。4月7日,林瑞圖又揭發中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汪興度以變更批號的方式,購買有瑕疵的「過氯酸氨」(AP)作為台「天弓」、「雄風」導彈的推進劑,造成「天弓」導彈爆裂。4月11日,民進黨籍「立委」蔡同榮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出,有兩位中將以上軍官涉嫌砲彈生產自動化設備採購案。自 3 月8日至4月11日的一個月時間內,共有10多起舞弊案遭檢舉揭發。據島內輿論界及學者指出,可能還有更多的弊案因其隱蔽性和軍方的遮掩而未能曝光。

  五、飛機頻頻墜毀,機械事故不斷

  1987年以來,由於管理不善、技術不過關等多種原因,台軍各種安全事故頻繁發生。1987年至1989年,共有9架軍機墜毀,14名飛行員死亡,3名受傷。進入90年代以後,台灣軍隊墜毀事故更是頻繁發生。1990年共8架軍機墜毀,共造成25名飛行員與空服人員死亡。1991年軍機墜毀事件更高達9起,6名飛行員在空難中死去。1992年至1997年,共發生18起軍機墜毀事故,共有28名飛行員死亡、7名受傷。1998年共發生5起軍機墜毀,其中1架為F﹣16戰鬥機,共有7名飛行員死亡、1名受傷;另有1架E2﹣T預警飛機在降落過程中機腹摩擦跑道,造成飛機前部嚴重受損。1999 年1月至 8月,有4架飛機墜毀,其中3架為F﹣16戰機、1架AH﹣1W攻擊直升機,7名飛行員死亡、1人受傷。自 1987 年5月至1999年8月的近12年時間,共 50 多架軍機墜毀,傷亡飛行員及空服人員高達近百人。

  除了空軍連連摔機,飛行員頻頻傷亡之外,台軍其他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1994年11月,小金門駐軍在檢修完火砲後,未經上級主管金門防衛司令部核准,即實施實彈試射,由於彈藥老舊,空炸信管失效,致使砲彈落在廈門市郊,造成4人受傷,構成兩岸自1987年開放交流以來首次嚴重事件。1996年10月上旬的一個星期內,就發生了金門防衛司令部軍車彈藥起火、澎湖防衛司令部一名士兵操練榴彈砲時遭撞擊死亡、烏丘守備區第六五四團第三一四營支持連兩名士兵因迫擊砲藥片引燃而嚴重燒傷、東引指揮部第三營第一連上兵蔡正華落海失蹤死亡、馬祖防衛司令部第五七八旅第五營兵器連下士黃彥盛因車翻死等五起重大意外傷亡事件。

  管理不善士氣低落

  1997年3月28日,海軍「萬安號」艦艇人員運輸艦在執行前線運補任務時,被韓國貨輪撞擊,造成右舷嚴重破襲進水受損。 4 月10日,海軍「陽」字號驅逐艦「萊陽艦」與「諾克斯」級導彈護衛艦「汾陽艦」在左營外海進行戰術測驗成果驗收訓練時,未同步執行轉向動作,造成兩艦相撞重大事故,兩艦艦體及中央控制室、電信室等嚴重受損。1998年3月19日,海軍「諾克斯」級軍艦與「佩里」級軍艦在左營外海擦撞。8 月4 日,海軍編號 926 的「綏陽」艦在左營外海12海里處因加速更換後爐艙鍋爐油頭不慎大量漏油噴到碳渣,迅速起火燃燒,當場造成 7名操作士兵缺氧被燒死。

  除了以上諸多弊端之外,台軍還存在將官不和、省籍矛盾、人才外流等現象。種種不良現象表明,台軍管理不嚴、思想混亂,自然士氣低落,戰鬥力要受到相當程度的削弱。對此,美國國防部在今年年初向國會提交的《台灣海峽的安全形勢》報告中指出,「據評估,台軍士氣普遍低落」。台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不攻自破。再加上台灣武器裝備量少質不優、承受戰爭能力脆弱、台灣民眾反對「台獨」、國際社會認同一個中國,台灣若因「台獨」與大陸進行武力對抗,其結局肯定是失敗。

1999年
神仙、老虎、狗
http://www.wretch.cc/blog/chaoyisun
這篇文章 是我在網路找到的 這已經有十年以上的資料

可以看到裡面寫到1996年國軍死亡人數有100人 那時候我還在服役

還有一件這篇文章沒有提到 我在1996年11月退伍沒多久

就發生一件八堵空軍警衛連士兵持槍掃射同袍事件 也死了好幾個人

由此可見替代役危險性怎麼可能比一般兵役高

而這篇文章 後來也被對岸引用 後段寫的八股文章就可以不用看了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