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最後的小金門海鵬憶往代敘

我們在金門真的是這樣打靶的,一輛兩噸半載不到十個人,卻滿滿的都是已經裝滿子彈的彈夾,每個人一天下來都打到一千發以上。

我們真的用25公尺打十塊錢硬幣,要打到剛好從硬幣中間穿過,但邊緣是完整的才能停下來,所以一天下來要損失很多硬幣,因為大多是邊緣壞了,也不能再用。

我們打靶最後整裡彈殼,是用掃把大致掃一掃,裝進麻袋,就送回去了。沒有像台灣時要一個一個數到剛好。

引用 TOP

kuda1994大:

158師從此沒有再回來,你可能誤會了這段歷史。

本來金門是「三角移防」,就是從本島去金門的重裝師,第一年先在金西或南雄(算後方預備隊),第二年才去小金或金東,第三年回台。

林正義事件發生後,金門全島緊急大調動,從此之後就沒有三角移防,而是兩年一次的本島與外島互調。

1984年的「陸精四號案」,金中輕裝師調回後,就由金西師的一個旅接手,沒有輕裝師;而在金門的四個重裝師,不再用師移防,而是營移防。

例如1984年我從金門回台後,146師這一番號改為預備師(新訓中心),我們整個則砲兵營連官帶兵,被分配到292師頂替另一個營。

隔年1985年,我們這一營連官帶兵被派往金門,到了金門的金東,就成了319師的砲兵營。也就是說,319師這個番號沒變,但裡面的官兵都是台灣的292師調來的,原本319師的官兵兩年一到,也回台灣去了,只是319師這番號就固定留在金門。

後來到了1986年,陸一特取消,也沒有營移防了,也就是你下部隊在外島,就在外島退伍。但役期縮減了,當兵就不到兩年了,當然也不可能在金門超過兩年。

真正當兵在金門超過兩年的,是146師在1981年年底移防金門,因路經四號案遲疑不決,有些營拖到1984年才移防,那些營裡面的三年兵,就真的在金門超過兩年。

另外我們這些146師被調到292師的,則是部隊移防回台才一年,又移防去金門了。部隊移防一次有多麻煩,玩過的老兵就知道。我們這種才當一年十個半月的大專兵,也會遇到人家三年兵才會遇到的,只能說當兵就是運氣吧!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蔡店連 金錢 +3 沒錯沒錯!!我在319退伍!!民國77年. 2014-12-24 18:20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1-03-29 22:04 發表



林正義事件後,金門還是有三角移防.

金西,烈嶼,台灣三地換防.我到金時,158是金西師,333是烈嶼師.

隔年127由台移防金西,158移駐烈嶼,333師回台.

72年292跟319換防後,金門駐軍番號不變,人員以營為單位換 ...
60砲長應該記錯了,你70年到72年在金門時是292師,調回台灣時是帶著292師這一番號回台的,所以苗栗大坪頂是292師的師部。而我72年年底在金門時,金東師的番號是319師。(這一點可向大約同時期的292師阿信大求證)

我73年隨146師移防回台後,整個營連官帶兵一起編入292師的砲兵營,原來292師砲兵營則連官帶兵一起編入成為新成立的109機械師的砲兵營。

所以我們很倒楣,74年我們隨292師移防去金門,但這次就是營移防,不帶槍、不帶鋼盔,只帶小帽與S腰帶去金門,變成319師。這是互換番號營移防,但75年後不用移,也沒三年兵了,抽到哪裡就在哪裡退役了。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1-03-30 13:40 發表


73.4年輕裝師裁撤,146師人員合併到裝甲旅成為裝甲師.有的輕裝師則調整成新訓師.

至於292師砲兵營編入109師.這不太對

146師是輕裝師,只有一個砲兵營,重裝師則是4個砲營,人數裝備差太多,不可能取代

有可能 ...
60砲長大

重裝師是有一個砲指部,砲指部下的每個砲兵營,分別支援一個步兵旅。

我們輕裝師只有一個砲兵營,卻有五個步兵營,所以我們砲兵營下除了營部連,編制是五個砲兵連,每一砲兵連支援一個步兵營。

但輕裝師的每個砲兵連,只有四五十人,重裝師則上百人。我們去接292師在台中圳堵(現在58砲指部)的兩個砲兵營。圳堵營區裡有兩個砲指部,一個是292師的砲指部,另一個是20軍的軍砲兵砲指部。師砲兵用的是105榴砲,軍砲兵用的是155榴砲。

我們輕裝師的砲兵營來接圳堵重裝師的兩個營,營部連加砲一砲二連接292師的砲一營(1165)這個比較簡單;砲三砲四與砲五要成為一個新營,來接292師的砲二營(1166)就很麻煩了。因為砲連接砲連容易,砲連要轉營部連就麻煩了。

我們是先從砲三砲四砲五這三個連裡,找出能接營部連的兵,例如大專兵接業務、射擊指揮所,營參一至參四文書;通信排找有線無線,這樣重新編裝成一個砲兵營。

但輕裝與重裝師每個連的人數差很多,這個沒關係,反正在台灣各連隊員額本來就不足,但差了一半也太離譜,292師就從步兵營裡補了一些兵過來。

不過這樣人數雖然勉強夠了,但編來的都是老兵,也從未摸過砲,剛開始也是一團混亂。不過146師的傳統老兵制,也就這樣完全被瓦解了。(因為老兵不懂砲)

我確定是只有圳堵的兩個砲兵營去接新的109機械師,因為清水的292師砲三營(1167)的醫務士是我們五專同班同學,他一下部隊就在那裡,直到74年移防金東換成在319師退伍。至於砲四營是警總海防部隊改編(292師的第四個步兵旅也是那樣來的)

引用 TOP

60砲長大

70年初期郝柏村的陸精四號案,所裁撤的輕裝師,官兵都是整個營連官帶兵的一起編入重裝師或機械師,不會留在預備師的。

那只是因為陸軍裁軍的壓力很大,每個番號都有光榮傳統,不然前幾次裁軍就裁了。國軍來台後就一直在裁編,也不是民國70年才開始的。有打過仗的番號材有機會留下,這些番號都是大陸時就有的。

郝柏村也擋不住那些老將領的抗議,才會用這個方法安撫,就是將輕裝師的番號保留,交給新訓中心,但人不會跟著一起搬的,因為新訓中心裡本來就有幹部在練兵。而且我們輕裝師的士官兵,真的調去新訓中心,一來太多,二來也沒用。

要組織一個基層連隊,大家完全不認識,不太可能。總要有一些骨幹,再加一些邊緣的非技術兵力,再編一些新兵。

但有例外,花東那個輕裝師,人員與番號非但沒裁撤,還擴編成重裝師。

現在裁軍就沒這種問題了,士官兵役期滿了就退伍,職業軍人一直在輪調,就不會出現當年那種軍可裁,人可調,番號不能取消的怪現象。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kuda1994 於 2011-03-30 13:18 發表


請教前輩
您說"146師移防回台後,整個營連官帶兵一起編入292師的砲兵營,原來292師砲兵營則連官帶兵一起編入成為新成立的109機械師的砲兵營"

小弟資質魯鈍
146師砲兵營為何不直接編入成為新成立的109機械師 ...
【郝柏村日記】裡是提到過陸精四號案執行不順,其實裁軍也真的很難。

對146師的基層官兵來說,我們只想趕快移防回台。那些陸一特都已經在金門兩年以上了,其實回去後被編入機械師還是重裝師,我們這些小兵根本沒差到哪裡。但對職業軍人(尤其校級主管)前途就差多了。

我們不想被分到重裝師,是因為機械師不用移防,但292師當時在台灣已經一年了,再過一年又要回金東了。當兵一年十個半月要移防兩次,這種事很少見的。

為什麼我們是去重裝師,而不是去機械師,這樣調動花更多錢,原因我猜有兩種:

一是輕裝師員額太少,我們一個連才四五十人,就算編入機械師,還要補一半的新兵也麻煩。

二是因為移防延宕不決,我們在金門多待了幾個月,也許上面會想直接拿本島部隊去撥補機械師比較簡單吧!

當時台灣的國防情勢很糟糕,817公報說要逐漸減少軍售,軍方對未來要如何獨立抗敵也有不同看法。

有的希望加強火力與機動力,所以會出現機械師與裝甲師;但也有人認為,萬一沒有美方承諾的裝補,這些武器與車輛都會變成玩具,還是應該特戰化,就是強化官兵體能戰技比較實在。

那幾年就在父子騎驢的窘境下,大家邊罵邊做,還好也都平安退伍了。

引用 TOP

更正:

1168營不是警總兵,但為何重裝師有四個砲兵營,尚待考證。

輕裝師也105榴砲,我在金門時,146師就是用105榴砲,這些砲是70年從151師手上交接來的。

警總海防兵被改成步兵,是因他們包庇走私。我們在292師時,也去通宵守過三個月海防(輪調),去之前先看槍斃警總兵錄影帶。

292師那些老兵嚇得要死,146師的就還好。現場的都看過了,錄影的小意思。

引用 TOP

小輝大與kuda1994大:

感謝賜正。你們說的都沒錯,重裝師應該是三個105榴砲營,各支援一個步兵旅。另一個155榴砲營,就是砲指部裡的「另類」,直屬師長指揮。1168營大概就是這樣一個營。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