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韓國人竟然要起訴武當山!!

其實個人對韓國的觀感是有點複雜的,以前在國外念書時就有不少韓國同學,大家相處相當愉快,尤其是一位念博士班的學長,雖已失去聯絡但至今還很懷念他。

韓國地理位置夾在列強之間,並不幸地成為雙方勢力消長的緩衝地帶。在明朝末年最顯著的例子是打了八年的壬辰倭禍,這一場戰爭中國明朝雖慘勝但也導致國力大減以及滿清入關﹝日本則是退回去開始長達300年的德川鎖國﹞,所以19事紀末到20世紀出中國人腦後的豬尾巴才會愰進世界舞台﹝我有一兩位很熟的旗人朋友.. 不好意思﹞;50代是美蘇兩強在二戰後的衝突開端,但也只是兩強的代理人互咬,不過也是韓國倒楣。

韓國的不幸是真的不幸,這要平衡報導一下。

引用 TOP

說到這中日韓三國錯綜複雜的關係,基本上文化也可以說是一體的,連語言其實也是韓國跟日本比較接近,而這語言體系又跟蒙古通古斯語系一脈相傳﹝滿文不知道算不算?﹞。

小弟比較有興趣的韓國斷代史是1590~1600 年這段,李氏朝鮮王朝對每一位國王都有以漢文書寫的實錄流傳後世,前面所說的這大約十年,光從當時在位的宣祖之「宣祖實錄」就節錄了五大冊﹝中研院出版品也作為明清史的一部份收錄販賣﹞。這五本書是用漢文文言文書寫,而且沒有標點符號,但內容詳實記載這400年前發生在東亞的第一等大事,書中記載從朝鮮國王跟軍臣籌辦軍糧的細節,及跟明軍援朝將官的來往對談,還有每次戰役前後的準備跟傷患擁塞在往北的道路上的悽慘情景﹝明兵大量受到日軍鐵丸傷及鋒利日本刀的重創﹞...略,是五本道盡那辛苦十年之忠實紀錄。( 實在應該請老楊大幫忙句讀一下,小弟閒暇無事翻閱這五本書時就像神遊400年時光一樣的有趣﹞

而近代的韓國人也企圖在這十年中的諸次海戰資料中尋找太極旗飄揚在龜甲船上的蛛絲螞跡,近代韓國人可能真的是陷在一種集體的催眠意識中,努力想要翻轉過去,但似乎也很容易滿足,就像當年中國人常常在被船堅炮利打的灰頭土臉時就掛在嘴上琅琅上口的「指南針、造紙、火藥.... 」的「專利權」之微弱呼喊。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