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713事件62年了 軍方首度承認錯誤

退役上將王若愚(前中)、王文燮(前左)、李楨林(前右)昨天到澎湖,弔祭62年前在「七一三事件」中被迫害的師長與同學。


713事件62年了 軍方首度承認錯誤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卅澎湖報導】
       
2011.07.14 03:16 am


退役上將王若愚(前中)、王文燮(前左)、李楨林(前右)昨天到澎湖,弔祭62年前在「七一三事件」中被迫害的師長與同學。
記者程嘉文卅攝影
一九四九年,澎湖發生號稱「白色恐怖時期最大案」的「七一三事件」。五千多名從山東躲避赤禍撤到澎湖的中學生,在當地駐軍以機槍與刺刀威迫下強徵入伍;奔走搭救這些學生的校長張敏之與鄒鑑,被誣指為「匪諜」遭槍斃。

昨天國防部由副部長趙世璋陪同幾位後來在軍中升至將軍的當年流亡學生,到澎湖馬公的「七一三事件紀念碑」獻花致祭。這是軍方首度面對六十二年前的不名譽事件,正式承認錯誤。

趙世璋說,邀請經歷過這段歷史的前輩回到澎湖,是一場有意義而溫馨的活動,彰顯對人權和法治等普世價值的重視,也是對受害者家屬表達關懷。他強調面對歷史不應迴避與掩蔽,政府要記取教訓,「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攝於澎湖觀音亭海邊的「713事件紀念碑」,身歷其事的老將軍們坦言,看不懂設計背後的意義。
記者程嘉文卅攝影
出席致祭者包括三位退役上將:國防部前副部長王文燮、海巡部前總司令王若愚、陸軍前總司令李楨林。大家看著碑文回想往事,都還感慨不已,很多人忍不住拍一拍石碑才移步離開。

王若愚說,張敏之校長從十七歲就加入國民黨,一輩子和日本與共黨鬥爭,一心一意要把青年從共黨手中救出來;這種人居然最後被當成匪諜槍斃,真是冤枉到極點。

李楨林回憶,校長被處決的消息傳回澎湖,所有人都難過得說不出話來。

王若愚夫人曲敬鄉也是流亡學生,當時也被逮捕,關在馬公天后宮的後樓,其他同學在樓上被刑求慘叫的聲音聽得一清二楚,至今心有餘悸。

曲敬鄉後來一直不敢再踏足澎湖。直到老同學王文燮當上澎防部司令,向她保證,才敢去澎湖,面對年輕時恐怖的記憶。

而王若愚一直到陸官畢業,才獲准加入國民黨。

王文燮指出,許多文章描述七一三事件「開槍掃射,血流成河」並非實情,當天只有兩名不滿強行編兵的同學發聲抗議,剛開口就被士兵用刺刀刺傷手腳。這時操場四周都是士兵,司令台上還有兩挺機槍瞄準,所有人嚇壞了,根本沒人敢再反對,只好乖乖接受改編。

王文燮也說,當時並沒有學校師長在現場,但張敏之校長事後動用各方人脈想救回學生,軍方就把匪諜罪名安到張敏之頭上。

三位上將(都是軍種總司令)親身之經歷 當年國軍不只在大陸拉伕 剛到台灣初期 還是沿用在大陸的手法 只不過這次換成了拉流亡學生

[ 本文章最後由 kaiwang530 於 2011-07-14 13:02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1546T 空降特戰62旅精誠連 (步四營四連60砲組一砲下士砲長)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