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萬金龍」重現! 國軍「武」龍多傳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7/8/2xnki.html


過去有地方廟會,或是國家重要慶典,國軍擁有的5條「武」龍,經常會出動表演,但是隨著時代改變,軍方保留的「武龍」,只剩下屏東的「萬金龍」,可以離開營區到外面參加地方活動。陸軍的萬金龍全長有60公尺,一次表演要由21人操作,是軍方和地方交流最好的橋樑,不過在前總統陳水扁任內,軍方一度打算裁撤「官田青龍」,但民間盛傳,軍方的「武龍」代表國家和元首運勢,在立委的請命下,陳水扁老家的官田龍最後獲得保留。

龍珠帶領著龍身舞動,這條全長60公尺的金龍,是國軍少數保留,還能公開對外表演的國軍屏東「萬金龍」,萬金龍是由故總統蔣經國,在國防部副部長任內指示聯勤總部製作,一次出動就要21位官兵操作,駐守在屏東萬金,已經有47年,是國軍「武」龍中少數的大龍,更是唯一可以離開營區表演的戰龍。
這條駐守在台南官田的官田青龍,一度因為陸軍官田旅要裁撤,差點也被軍方裁掉,但當時的總統陳水扁就是官田人,加上軍中傳說,「武龍」的活躍程度代表總統和國家運勢,在立委和地方集體請命下,獲得軍方保留。
陸軍摩步旅營長李秉彥:「青色的為公龍,黃色的為母龍,那通常在舞龍的時候,舞單條龍的時候,要舞母龍。」記者:「青龍不能單舞對不對?」李秉彥:「這是一些地方的傳說跟傳統。」
國軍最大的武龍,其實是過去由聯勤保有的中華巨龍,現在因為任務調整沒有定期維護,龍頭和龍尾分離,不再公開演出,過去國軍舞龍要提振士氣,現在仍保留的金龍,除了能和地方交流,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
我覺得這個記者滿GY,總統會管到舞龍隊企?依常識來說,多半是軍方要裁,地方民代找立委企跟軍方關說的吧?這種事用不到總統來決定

偶度爛貪汙扁,但是也別什麼都要跟他牽到,記者這樣寫對官田龍不公平,也有誤導讀者的嫌疑

**********************************************************************
回題。以前本島師級單位都會有這樣的任務編組,因為台灣宮廟越往南越多,小弟所在營上也有舞龍隊,都會挑卡乖卡耐操的兵去練龍陣,畢竟要帶出去給鄉親看的,但是小弟沒記錯的話,沒天子點眼的都不算正宗龍,所以大部分都是黑牌龍(笑),正宗龍以前國慶還要去總統虎前廣場。

除了龍隊還有舞獅隊,這就不一定都有了,到小弟這代作兵,獅隊道具都是丟倉庫,因為已經開始裁軍,人不夠。

現在看到國軍舞龍舞獅照片感覺現在連縫製這個都委外了,作工精細豪華鮮豔,跟以前印象中樸拙但有陽剛味不同,也算是時代變遷吧!


[ 本文章最後由 a4816705 於 2011-08-28 13:54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架設士 於 2011-08-29 03:17 發表


巨龍隊早已裁撤.裁撤原因真的事人員不足嗎.一直搜尋不到巨龍ㄉ相關資料
只知道今年國慶中華巨龍好像會由某大學學生重新操練表演
(名稱是否還是中華巨龍就不知道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還記得剛下部隊時,跟著學長走進廠部大樓的大廳,就被樓梯口兩側的巨龍震懾住,且蹲踞在那兒的不僅一條龍獨鳴,而是兩條巨龍橫隔著階梯張牙舞爪地對視。如今,在單位也待了一陣子,每回經過一樓大廳時,即使趕著辦緊急公務,仍會駐足欣賞它們的神氣與無懼。
原來這兩條巨龍已有近五十年的歷史。民國五十三年,聯勤四四兵工廠自製「四四巨龍」,後更名「中華巨龍」,共襄風靡國軍一時的舞龍盛舉。除了主龍外,另有二、三、四與五號龍,做為練習之用。聯勤的這條巨龍與官田後備旅的「官田金龍」、陸戰隊的「陸戰金龍」與「陸戰青龍」各稱霸一方,在過去數十載的歲月裡,參與無數次表演與勞軍活動。母親在今年春節懇親會時也來參觀,原來媽媽和外婆以前都是四四巨龍的忠實粉絲。民國八十五年,「中華巨龍」進行最後一次公開演出後,便退隱江湖,始終未在世人面前昂首炫耀它的光芒。
曾經有過輝煌的年代,「中華巨龍」彷彿沉睡於時間的長流之中,漸為眾人所遺忘。巨龍的絢鱗褪色,眼神不再銳利,無精打采地蜷縮於倉庫一隅,無人聞問。所幸單位長官記起巨龍曾有的英姿,決心讓巨龍重現天日。我們單位不愧是國軍各型輪車的「再生天使」,即使再破、再舊、再難修的車輛,這群經驗老到的專家都有辦法讓它們起死回生。他們將這項「化腐朽為神奇」的技術運用在修復巨龍這項大工程。
我先花了一點時間,找到前任學長留下的修復工作紀錄。每一張照片中,弟兄們無不滿頭大汗,聚精會神地先從修整巨龍骨幹開始,俗語說:「萬丈高樓平地起」,骨架若堅實,巨龍自然挺拔得起來。其次是修補龍鱗,即使是條較小的練習龍,也是需要五、六個人以上操作,可想而知鱗片的數量是非常大。這項工程非常講究,統籌的士官長對最初巨龍的配色進行詳細的考究,堅持以百分百的修復率重現巨龍的身影。若能將這些修復照片按時間快速播放,必定可見到巨龍彷彿重生般,神靈活現起來,看那映著斜陽而閃耀金光的紅鱗,還鑲著高貴的金黃,火焰般的龍尾述說它可以多麼威風,銅鈴般的巨眼找回過去的霸氣,俯視著大廳熙來攘往的人們,就連雪銀的獠牙、龍鬚等細節,都賦予巨龍應有的神性。
修復巨龍的工程未曾停歇。專家們馬不停蹄地在巨龍身下鋪上木板,巨龍矗立之處過去是類似花圃或水池的造景,原以為此舉只是為了遮掩下方的空洞,豈知另有目的。先是在木板漆上天藍色的油漆,再利用無數個回收寶特瓶堆積成立體形狀,緊接著用揉皺過的大地色牛皮紙包覆這些寶特瓶,鏡頭拉遠,原來是座假山造景,不論近看遠望,這「群峰」的質感幾可亂真,極具巧思的專家再繪上雲朵、在山上噴上白漆。如今的廠部大廳,可以見到兩條巨龍盤踞在千層山巒之中,遨遊在萬里雲霧,增添了靈性,而不減威風。
無數個夜裡,當我經過大廳時,弟兄們仍埋首於修製任務,他們專注於工作,聚精會神地注意每一個細節。修製團隊的成員有人擅長木工、上漆、縫製與美工,他們肩負起這項浩大且十分有意義的工作,正是這種默默行事、追求完美的「達人」精神與態度,如同過去數十載歲月舞龍的前輩們,體現在表演的完美上,我相信舞龍的「達人」精神將會傳承,且永遠傳承下去。
(作者為聯勤汽基廠政戰部少尉)
http://news.gpwb.gov.tw/newsgpwb_2009/mags.php?rtype=2&nid=13626
*****************************************
四四巨龍早年都是四四南村子弟義務擔任隊員
後因眷村改建四散後繼無人就中斷了

圖:民國七十一年國慶,來源:
http://icgd.nutn.edu.tw/index.php?mod=blog

小弟剛查了一下,由於龍隊繞境時鄉親們常會給紅包求吉利,因而被審計單位盯上,於是在民國八十三年湯曜明部長令下,僅准許高屏地區保留少數龍隊可以外出參與廟會活動,其餘因國軍要作戰訓練一律禁止,也乏人保養了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架設士 威望 +1 讚!讚!讚! 2011-08-29 04:46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71 於 2011-08-29 10:21 發表
記得以前的印象中 聯勤的那條龍是最長的 但是不知道 牠是金龍還是黃龍 我到現在才知道 龍還有分 武龍和文龍 請問弟兄們有誰知道 這兩種龍要怎樣分辨
龍陣

舞龍,即龍陣,民間叫「弄龍」,名稱繁多。如:神龍陣、金龍陣、飛龍陣、飛龍隊…幾乎都隸屬廟宇、社區和部隊。龍陣可以分文龍、武龍。文龍就是僅配合鑼鼓舞弄龍身而已,並沒有打拳,而武龍以上皆有。

http://philsu.tw/tanjohn/inner/culture/dragon/dragon.html#top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671 威望 +2 多謝講解 2011-08-29 10:33

  • 671 金錢 +2 多謝講解 2011-08-29 10:33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小P 於 2011-08-29 12:59 發表當時民國85年1月第一次在小金過農曆年,就在金防部體能戰技測驗後以為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沒想到庫房內除了木槍外居然藏了一隻龍。現在是什麼狀況阿,菜鳥們接下來要練習[practice]學長還撂英文哩 說穿了就 ...
目前外離島國軍剩東引還有龍獅隊配合觀光活動表演,金門現在都是對岸由廈門到金,現在的金門兵不舞了,剩下中正國小學生在練,圖為安東坑道(小弟我不知道在哪)




國軍舞龍隊從民國五十三年第一次國軍體育比賽由聯勤四四龍隊奪得第一名中華巨龍之後,到民國八十五年達到頂峰期,三軍計有40餘隊,僅僅陸戰隊每一團就有一龍隊(此時陸軍已先裁成聯兵旅);甚至還分出軍校組來比。(較有名是海軍官校龍隊,現已裁;戰鼓隊是陸軍官校,現仍存,大旗與獅隊部分小弟沒查到)。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