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連上的老芋仔士官長!

小弟那時各連都還有鄉音濃厚
來自大陸的老士官長
可是推算年齡不對啊
二十年前還能呆在軍中任軍職的老士官長
算算必須是二十六年次以後

大陸淪陷時十二歲以內就從軍
或被抓丁可能性不大

桑品載先生大作"岸與岸"有提到
他十二歲隻身來台流落基隆街頭
被一位易姓老兵介紹當兵
因為陳誠那時正在雷厲風行抓部隊吃空缺
還未被盤點的部隊急需補兵
可謂需兵若渴來者不拒
才十二歲的桑品載先生就這樣被連長大筆一揮
虛報年齡憑空多長幾歲以符合當兵資格

不只士官長
我同學父親山西人上校退伍
身份証是二十年次
可是大陸還有三十三年次的哥哥
他父親還曾是印度遠征軍
十出頭歲小學生如何從軍遠征印度還生下兩個兒子
這不是很扯

所以小弟推論
來自大陸有濃厚鄉音的老士官長
很可能是更改年齡
既然可虛報年齡
當然以後可能再更正回去以便延役
不然就是來台以後才從軍的娃娃兵

[ 本文章最後由 kuda1994 於 2011-03-18 09:52 編輯 ]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163.23.118.x 於 2011-03-18 09:33 發表



20年前為民國80年
依舊的陸海空軍士官服役條例
士官長58歲限齡退伍
所以他們可能是22年次前後的

先父為21年次
38年在青島入伍隨劉安祺部隊徹至廣州後來台
行伍幹了8年後考入政工幹校七期(民46~民48)
...
謝謝前輩撥戎指正
小弟還以為當年士官長服役年限是五十五歲
回想起來
當年本團各連的老士官長年齡真的是在大陸已經從軍
因為我是營部參一收發
知道這些老士官長學歷清一色寫
私塾或識字兩種

來台才從軍的娃娃兵學歷
至少有比照國高中的同等學力吧
------------
歷史奇蹟 台灣奇遇 幼年兵奇緣

【聯合報╱桑品載/作家(台南市)】 2011.03.18 03:16 am

  
民國卅八、九年,國軍撤台,軍中有群幼年兵。他們有的是父兄為官兵,隨父兄一起生活;有的是與家人離散,遇好心軍人收留在部隊裡;有的則是父母託付給認識的官兵帶來台灣。

孫立人將軍在高雄任陸軍訓練司令時,到部隊視察,發現這個狀況,便集中成立幼年兵總隊。年紀最小六歲,最大十六歲,共一千三百多人。先駐在鳳山灣子頭,後遷到台南三分子。

幼年兵還是「兵」,有軍階、軍餉,出操、上課,與大兵無異。民國四十年三月十八日成立,四十二年因爆發孫立人案解散。

解散後分到三個單位:人數最多的一群八百多人,去學開軍車,學成後當駕駛兵。有幾十人派去士林官邸站崗。年紀最小的兩百多人,分到政工幹校(即今政戰學校)成立教導大隊,改名為「學兵」,經學力鑑定依成績分班接受「文學校」教育,最高班是初一(即今國一),依序向下,直到高中畢業。我是其中之一。

一幌六十年,昔日童顏,今皆白髮。其間相遇,最關注的莫過於「活得如何?」冒出頭的,成為將軍,大學校長、教授、公司老闆;亦不乏活得泛泛如我者。聊堪告慰的是,大家都有口飯吃。

我們和親人分散,雖不能稱為孤兒,沒有家卻是事實。故而,長官若父兄,部隊成為家。曾經因為被管得太嚴恨過他們,現在則只有感謝。

今天,三月十八日,是幼年兵總隊成立六十周年,全台三百多人將在台北國軍英雄館聚會。馬英九總統以國家元首身分和大家相聚;龍應台專程趕來,要找六歲的郭天喜。

大家舞文出版紀念冊、文章或非傑作,照片卻是珍品。胡佛教授為紀念冊寫序,文中說:「一千三百位幼年兵的出現,固然是歷史的奇蹟,更是歷史的奇遇,人生的奇緣。…」正是這番奇蹟、奇遇、奇緣,胡教授說他在深深的感動裡,熬夜寫文章,竟不知東方之既白。

民國四十一年間,美國「時代」雜誌曾派記者到台南採訪幼年兵總隊,後成為「封面故事」,有人保存了部分照片,我看到了戴著鋼盔的自己,不禁呆住。每人為充實活動內容踴躍提供珍藏的照片,在團體照和活動照片裡大家熱烈分辨影中人的名字,被指出的人凝視了許久還不敢確定;當確定了,即熱淚盈眶。

建國一百年,我們這群幼年兵傍在中華民國身邊達六十年。生命如飛絮,被時代的狂風吹起,再被無端摔落,來不及擦眼淚,爬起來向前行。我們,被稱為「外省第一代」嫌小,「第二代」嫌老,一千三百個人有一千三百個生命故事;故事發生在台灣,不知有誰愛聽?

【2011/03/18 聯合報】@ http://udn.com/

[ 本文章最後由 kuda1994 於 2011-03-18 09:49 編輯 ]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163.23.118.x 於 2011-03-18 10:07 發表


不要稱我前輩啦,我年紀可能比你小一些。
先父算是你陸戰隊的老學長,有在陸戰隊學校「候補軍官班」受訓,之後好像幹到上士才去讀政工幹校。
他們來台灣的兵有些去考鳳山陸官,所以他的朋友或軍中同袍有些是24 ...
前輩太客氣了
當年陸軍總司令陳上將的公子
剛好是小弟海陸同梯
在下恆春基地身受重傷哀嚎
沒有直升機外送傷患的我們陸戰隊
破天荒
有陸軍武裝直升機前來支援
火速緊急降落
並封鎖屏鵝公路
http://blog.udn.com/kuda1994/3965252

[ 本文章最後由 kuda1994 於 2011-03-18 12:51 編輯 ]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djelvis 於 2011-03-18 14:09 發表



你同學的父親應該是晚報年齡吧

33年生老大...至少也要是15年左右出生...16-7歳就生下來老大來
所以我才說很扯
當年國軍倉皇轉進台灣
許多人哪有時間帶身份證或出生證書
都是自由心證自己報的個人資料
學歷也可由同學具保補發學歷證書

六四那時同學姐姐是一跨國企業家小主管
到北平市出差
同學父親還急著連絡他姐姐千萬不可到天安廣場
安全第一呀
結果同學他姐姐孝順的遠離政治回到台灣
反而同學他父親不久後第一次回大陸山西探親
本來只是好奇去天安廣場看看
結果竟然坐在哪裡靜坐支援抗議學子
說如果他不以行動支持
大陸未來會如何如何

消息傳回來台灣
我同學全家嚇都快嚇死了

[ 本文章最後由 kuda1994 於 2011-03-18 14:27 編輯 ]

引用 TOP

故事未完
同學父親在六四前回老家探親
那是1989年
留在大陸的兩位哥哥
竟然都已經有孫子了
加上同學說他父親抗戰時在印度的見聞
忽然想起不對啊
同學父親不是才上校退伍不久
推算年齡不符啊
我才反問同學父親幾歲
同學不假思索說二十年次
說完他也覺得兜不上來
不覺莞爾
兩人相視微笑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