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鬼相片

引用:
原文由 剛A 於 2011-06-09 23:50 發表
隔天,遠在法國的表弟打電話回台灣,跟阿姨說昨晚阿嬤有去找他,
因為表弟有在修密宗,他跟阿嬤說安心的放下一切,好好的去跟菩薩修行之類的話,
表弟覺得奇怪怎麼會在那天夢到阿嬤,所以隔天馬上打電話回台灣問是怎麼回事
結果一問才知道:原來那天晚上就是阿嬤的頭七   
雖然是至親的阿嬤,但是聽了還是會起雞皮疙瘩,因為阿嬤竟然能穿梭時空,一下子從台灣變到法國去
根據藏傳佛教經典中陰聞即解脫(西藏度亡經)的說法:從今生到達來世中間,會經過一段稱為「中陰身」的過渡時期(臨死中陰、法性中陰、投生中陰),在投生中陰引介明示篇就提到一段密續中的偈頌:

「過往將現輪迴身形具,諸根齊全通行無阻礙,具足業感神通變化力,同類清淨天眼所得見。」

這段偈頌主要說明:往生者到了投生中陰不但會現起如同往昔一般的身軀(不是實體的身軀),還會顯現出未來將要投生哪一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的境相。

另外,無論往生者生前軀體有任何殘缺,此時所有的感官不僅了無缺陷,還可以無障礙地穿透須彌山、房舍、土石、岩山等一切處所,唯除母親的子宮與佛陀的金剛座。

而且,此時的意生身具備了相應於業力的神通,能夠極為迅速地到達想去的地方(在「想到」的同時,便到了那裡,經典說:「如士夫屈伸其臂那樣迅速。」),也具備了近似於修持清淨禪定所獲得的清淨天眼一般,看見與自己同類將要投生六道某一道的眾生。

我前陣子與一位研究藏傳佛教的研究生討論:「往生者到底在投生中陰之前,是否也具備了投生中陰時的神通力?(例如:剛A學長的阿嬤在頭七的時候,到底能不能一下子從台灣變到法國?)」

我們推測:無論哪一時期中陰身,都是沒有實體的身軀,應該或多或少都會具備一些神通,只不過這還得進一步請示藏傳佛教的師長、仁波切。

[ 本文章最後由 排長兼軍醫官 於 2011-06-10 15:09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Bandit豐 金錢 +6 讚!建議對佛教觀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聖嚴法師的"正信的佛教&quo 2015-06-23 00:11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cccyt 於 2011-06-10 10:39 發表
不同宗教  對生前身體有殘缺 在死後的情況解釋都不同
我大嫂因為看的見 能溝通 所以我們家人知道很多事
我阿嬤是缺一隻腳的  就黏了一隻紙的給她 放棺材裡
再看到她時 腳就跟生前是一樣的!
關於中陰身所具備的神通境界,在中陰聞即解脫投生中陰引介明示篇提到:「這各式各樣的神通是離奇而非同尋常的,若沒有想到就不展現,只要任何想到的事情,沒有不能成辦的。」

所以,我覺得:即便經文中說中陰身是「諸根齊全」,倘若往生者「執著」自己生前的殘缺、病痛,而「覺得」自己在中陰身時也應該如此,他就可能因為業感神通力而「心想事成」。

這時陽上眷屬若為往生者舉辦道教的「跑藥懺」法事,或是像學長家人在阿嬤棺木中放入紙糊的義肢,也能夠協助往生者「往好處想」,而不再執著生前的殘缺、病苦。

這讓我想到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提到:玉泉山的老僧普靜在靜坐時看見關公於空中大呼:「還我頭來!」而告訴關公:「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醜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於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

既然關公可以「稽首」,那就表示在「轉念」之後,關公就已經有頭了!

[ 本文章最後由 排長兼軍醫官 於 2011-06-10 15:10 編輯 ]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sniper 於 2011-06-10 13:45 發表
一個人往生後,如果用不同的宗教儀式來做 "快活" 或其他法事有用嗎?
舉例來說 : 在台灣雖然有點 佛、道不分,但事實上還是有點差異的。想請問的是
如果一個人往生前,是一般拿香的,應泛指廣義的道教信徒,但如果其往生後,家屬用的
是佛教儀式來做的話,請問有用嗎(因為沒正式剃度或在家修)?  換個差異更大的方式來講,一個人如果沒有受洗,如果往生後,用基督教的方式來做,那做的儀式應該就沒意義了吧?
在中陰聞即解脫投生中陰引介明示篇提到:中陰身依於微細的業感神通,任何在不清淨、昏沉、散亂的狀態下舉行的法事,都能輕易被他察覺到,而且察覺行法者的行儀、戒律不清淨,會使亡者內心極度不悅、而心生邪見、投生惡道。

因此,以基督教儀式來追念往生的佛教徒,或以佛教儀軌來超薦安息的基督徒,只要動機是「真正為亡者好」,而且是用最大的誠心與追思來營辦,不是故意在與往生者的宗教信仰「唱反調、鬥法」,其中的「誠意」就能夠讓處於中陰身階段的往生者輕易察覺,而令往生者心生喜悅、投生善趣。

在中陰聞即解脫投生中陰引介明示篇也提醒往生者:「不論人們在你死後造作了什麼,肯定於你皆是助益。」只要能有這樣的心理建設(淨觀),就會對於眷屬所做的一切生起極大的歡喜心,縱使原本即將墮入惡趣,也能因此返回善道。

[ 本文章最後由 排長兼軍醫官 於 2011-06-10 15:45 編輯 ]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