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為何萬善祠無天公爐?

引用:
原文由 老楊 於 2011-01-26 20:46 發表
正如你所說,台灣人很會創造神明.
我有一次在台北泰山鄉遇到一間包公(拯)廟,當下我便覺狐疑,包公的北宋時代距離今日已千年之久,
其神靈果真安在?也許不知投胎轉世到那裡去了? ..
除了歷史人物,我發現有的人會把自己的祖墓上尊號,如"河南公"或"三聖公"之類的,
並在墓上蓋廟的屋頂,弄的像普通的土地公廟,根本是魚目混珠 .
實在是千奇百怪無奇不有..
根據禮記祭法的記載:

夫聖王之制祭祀也:
法施於民,則祀之;(若神農及后土,帝嚳與堯,及黃帝、顓頊與契之屬是也)
以死勤事,則祀之;(若舜及鯀、冥是也)
以勞定國,則祀之;(若禹是也)
能御大菑,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若湯及文、武也)

所以,包青天受到祭祀應該符合禮記的「祭法」。

站在佛教輪迴概念,倘若包公捨報後投生天界(行十善即可投生欲界天),當然就能和其他天神一般接受祭祀,並運用其威德力為信眾服務。

另外,土地公廟的名稱多與「福德正神」有關,例如:福德祠、天德祠、廣德祠......等等,如果裡面沒有供奉神像,也會很清楚地以「福德正神」或「后土」(用紅紙書寫或石碑刻字)作為祭祀對境,應該不易與墳墓發生混淆。

[ 本文章最後由 排長兼軍醫官 於 2011-01-28 12:16 編輯 ]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一生懸命 於 2011-01-28 13:44 發表
報告排長,我看過的土地公廟大多是以福字為開頭,
福德宮,福安宮,福全宮,福豐宮,福永宮,福興宮...
彰化縣有個福興鄉,不知跟土地公有沒有關係
彰化縣政府網站上關於福興鄉的介紹為:

本鄉位於彰化縣西部平原。本鄉漢人多移民多源自福建,加上對本地開發興盛的期望故名曰「福興」。福興鄉建立酪農專業區,年產量為全縣之冠,搶先供應中部地區的消費需求。另外粘姓宗祠,有族群聚落之特色。



不過,這也不代表福興鄉跟土地公沒有關係,因為凡是有「土地」的地方,皆由當地的土地公守護。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