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28 12
發新話題
列印

「老兵還給國家的,比政府給的多得多」

先總統 蔣公在「軍人魂」的相關講題詞提到:

軍人的基本觀念,就是「愛」與「死」!
軍人之「愛」,為對國家同胞及歷史文化之愛,為完成主義和信仰之愛。
軍人之「死」,在一旦國家危亡,人民陷溺,歷史文化將被毀滅時,能不惜犧牲生命來挽救他保衛他。

所以,如果沒有軍人魂,即便在階級上「生毛長角」,也是披著軍服的稻草人;相反地,只要「心存國家社稷」不管是老兵還是新兵,通通都是堪受讚揚的「好兵」。

引用 TOP

引用:
工四火箭砲長 威望 -1 偏離主題 扣分 哈哈哈~~~拍謝~~~ 2010-10-22 12:52
小弟無心頂撞學長,該說的還是要說:

誠以為:「老兵還給國家的,比政府給的多得多」正是令人欽佩的老兵們:不僅能將「軍人魂」的理念聽進去,更能將其化為實際行動,難道吾人不該為其喝采?這哪裡「偏離主題」?

另外,孔子說過:「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君子不因某人話說得好就舉用他,也不會因為對某人印象不好,就將他說的話視為一無可取。)

因此,無論 先總統  蔣公的個人修為如何?這也無損於秉持「軍人魂」思想理念的老兵、新兵,為國家社稷所貢獻的心力。

引用 TOP

引用:
輕鬆 威望 +1 排長還保有小時候寫老蔣時 作文空一格習慣耶... 2010-10-22 14:03
古有云:「死者為大。」既然個人功過都已蓋棺論定,看在 先總統 蔣公是已故元首的份上,多少給點尊重也是應該的。另外,因為我有收集 先總統 蔣公的特殊癖好,想要收集更多,當然就得加倍尊敬 先總統 蔣公。
引用:
輕鬆 威望 +2 老蔣的「軍人魂」的相關講詞...照常理推斷.應該是幕僚寫的... 2010-10-22 13:55
管他誰寫的,重要的是內容中肯。

[ 本文章最後由 排長兼軍醫官 於 2010-10-22 14:58 編輯 ]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白目東 於 2010-10-22 17:27 發表
我在台灣生台灣長 我認為我是台灣人這是我的理念,
榮民們認為他們在大陸生台灣長他們還是大陸XX人,這也是他們的理念
在蘇東坡的定風波說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來台老兵那種「有家歸不得」的心情絕非我能感同身受;不過,為了讓這群老兵在台灣安身立命,政府也不是無所作為,在全體台灣人繳交的稅賦當中,不就有老兵受用的一部份嗎?

如果來台老兵選擇抱持:「人在曹營心在漢」或是「人在番邦心在漢」的心境在台灣生活,這只會是永無止境的自我折磨。

[ 本文章最後由 排長兼軍醫官 於 2010-10-22 18:58 編輯 ]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grizzle_13579 於 2010-10-22 21:27 發表
真的要評價他們對國家的付出及國家對它們的照顧.
應該只能說那些老兵們是國家虧欠他們的多.而國家對它們照顧的少吧.
這就牽扯到的「認知」的問題了!底什麼是「多」?什麼是「少」?

若真的要這樣計較,無論老兵、新兵,大家的青春都是無價的,義務役士兵是否也可因為「時薪八塊半」去嫌棄國家的照顧太少?

每個人因生長時代不同,當然會有不同的遭遇,既然一切都是既定的歷史,國家除了生活上的照顧,到底還要給榮民榮眷什麼交代?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jcll 於 2010-10-23 11:01 發表
倒是不少星星組團到對岸去 還不少三星 四星的
像羅本立就放棄他的四星退伍也要回故鄉
2005年,因為礙於中華民國高級軍官不得前往大陸地區的法令限制,生於中國大陸,想要回安徽祭祖與探親的羅本立主動申請卸下戰略顧問與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職位。
出處:http://zh.wikipedia.org/zh-tw/%E7%BE%85%E6%9C%AC%E7%AB%8B

無論退役將領選擇到哪裡定居,只要他們不放棄「中華民國國軍退役將領」的身份,中華民國政府是寬大為懷的,凡是「該給的一點都不會少」,絕對保障他們的生活不虞匱乏!

[ 本文章最後由 排長兼軍醫官 於 2010-10-23 13:05 編輯 ]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工四火箭砲長 於 2010-10-24 10:55 發表
全世界國家的福利政策
都是照顧弱勢的人
只有台灣
特別照顧軍公教
造成福利不均  
形成不同的階級
軍公教、弱勢的人多少都有受到國家的照顧,反而納稅替國家照顧別人的人,都沒有受到國家的照顧。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工四火箭砲長 於 2010-10-25 18:36 發表
政府給軍公教的  不會少~~~
同樣是在工作,軍公教不用繳稅,退休後還有我們繼續繳稅照顧他們。

還有另一群人,完全不用工作(或是無法工作)、也不用繳稅,需要我們這些有工作的人,照顧他們一輩子。當然,我不反對照顧需要幫助的人。

只不過,我們繳了一輩子的稅,同時照顧了「需要幫助」與「不需要幫助」的兩群人,在我們退休了以後,誰要來照顧我們?

[ 本文章最後由 排長兼軍醫官 於 2010-10-25 19:56 編輯 ]

引用 TOP

引用:
amosyou 金錢 +2 報告火箭砲長,我只是在敘述一段歷史,並未提出政府是否照顧老榮民的議題,故本人認為 2010-10-26 11:24
事實上,這幾天個人與火箭砲長進行的討論內容,也沒有背離「老兵還給國家的,比政府給的多得多」這個主題。

我是誠實納稅人,我同意:「政府確實應該照顧『需要被照顧的人』。」政府對老兵的照顧也有我的一份,我以照顧他們感到光榮,至於老兵不願以「需要被照顧的人」自居,而一點一滴地將國家的供養攢下來、回歸國庫轉讓給更需要的人,這與那些:「明明不需要被照顧、有能力可以照顧別人,卻又要接受政府照顧的人」相較之下,實在有如天地雲泥。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阿三 於 2010-10-26 13:20 發表
另外繳稅的問題..
的確.
早年  軍公教  跟一般民間企業  薪水比起來
的確清苦 經過多年來調薪  已經超越一般企業囉  
所以.我們也想繳稅啊..
為何繳稅談不攏..真是莫名其妙..害我們又要繼續揹負沒有繳稅的罵名..
好像有些離題了..抱歉...
個人覺得 阿三學長 說的並沒有離題,反而相當「切題」。

因為「老兵還給國家的,比政府給的多得多」的現象,就像誠實納稅人一生繳給國家的稅款,往往比國家照顧納稅人的還要多。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老楊 於 2010-10-26 19:52 發表
所以說啊!日本時代真的樣樣好嗎?
每個人感受不同吧!
以前是否定掉,現在似乎過度美化,其實都是不太正確的心態吧?
無論哪個時代,必然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歷史」實在不應出現「報喜不報憂」或「報憂不報喜」的狀況。

文天祥正氣歌有云:「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其中說的即是「史官」的「職業道德」。

春秋時代齊國當權者為掩蓋「崔杼弒其君」的事實,不惜連續殺了三位史官,還是無法影響後續接替者留下錯誤的歷史。晉國史官董狐詳實紀錄「趙盾弒其君」的史實,更得到孔子的讚揚。

反觀我們研讀的「歷史」,也是秉持「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的浩然正氣編寫的嗎?文獻若因個人好惡而出現「隱惡揚善」或「隱善揚惡」的狀況,實則不堪被稱為「歷史」了。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工四火箭砲長 於 2010-10-27 13:08 發表
是的~~~中國近代史  台灣近代史
也因為資訊時代  許多史實都攤在陽光下
已經不是某一政黨  可以掩蓋  歪曲嚕~~~
就像這個議題  大家都可以探討
偶們老前輩  昔日在部隊的[老芋頭]資深士官
年齡到了  非退不 ...
誠如學長提到:「也因為資訊時代,許多史實都攤在陽光下。」同樣地,一些遭到歪曲、掩蓋而「改裝過」的歷史,也會因為資訊時代到處傳遞,所以「攤在陽光下的」未必都是「史實」。

如果當代文獻作者無法秉持「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之浩然正氣「為歷史負責」,只能仰賴我們這群「資訊接受者」能夠明辨是非而「為自己負責」!

無論哪個年代、什麼樣的制度,必然都會有「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情況發生,同樣入伍當兵不也存在著:「同梯不同運、同單位不同命」的狀況嗎?所以老兵在政府的照顧下,也是:有人過得好、有人過得不好。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工四火箭砲長 於 2010-10-27 14:45 發表
可是.跟一般沒榮民身分的老人比起來.
老榮民起碼月領.13500元新台幣.
一般老人.65歲起才有中央政府的3000元老人年金.....
想想看.老百姓一輩子.繳了多少稅金啊.....
真的....國家對老榮民照顧得超好.....
這不就又回個人提出的:
引用:
原文由 排長兼軍醫官 於 2010-10-26 13:41 發表
「老兵還給國家的,比政府給的多得多」的現象,就像誠實納稅人一生繳給國家的稅款,往往比國家照顧納稅人的還要多。
反正學長快要可以領到老人年金了,等我65歲時不曉得又能領到什麼?不如替自己為國家的付出感到「驕傲」吧!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白目東 於 2010-10-27 15:42 發表
一萬三千塊 勉強溫飽都有困難吧!這些人一輩子都在軍中幾乎沒有學到其他維生技能!不然要怎麼辦?
這句話怪怪的......

一個月13500元勉強溫飽都有困難?那麼,老人年金3000元該怎麼活?

就因為退伍老兵一生戎馬沒有其它維生技能,1個月就可以領13500元?所以,沒有榮民身份的65歲以上的老人,仍然需要靠自己的「維生技能」去賺取老人年金3000元以外的生活費?這樣倒不如乾脆不要退休,一直工作到往生好了!

無論退伍老兵,還是65歲以上的老人,有些人需要被照顧、有些人不用被照顧;社會資源應該要平均分配給真正需要被照顧的人,而不是因為「身份」不同而厚此薄彼。

[ 本文章最後由 排長兼軍醫官 於 2010-10-27 17:03 編輯 ]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酒色夫 於 2010-10-27 16:35 發表
雖然老兵有了點錢,但那些孤苦的單身老兵也是孓然一身,少了親情的財富也是沒溫暖的!
就算老兵有了點錢,但娶了老婆生了小孩後也是挺辛苦的,缺銀子的日子下也是要苦著過!
這些人已經愈來愈少了啦!!能再為這社會增加多少的負擔呢??
死了之後不是把遺產分給子女就是還給國家,那還不夠嗎?????
多朝正面一點的方向來看待這些曾經真正為國家打過仗的長者吧!!
禮運大同篇有云:「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因此,最理想的社會福利政策應該是:讓一切在生活上有困難的「人」,全部都受到政府的照顧,而不是給予「特定身份」的可憐人「特別的關懷」。

對於為國家社稷立下汗馬功勞的長者,舉國上下令其:衣食無缺、頤養天年,這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吾人也該「多朝正面一點的方向來看待」:終其一生誠實納稅的市井小民。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