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全民國防動員當兵 退伍 打了幾發子彈

引用:
原文由 精誠連大帥 於 2010-10-03 18:34 發表
全民國防
光說不練
紙上談兵
有戰鬥(未除役)能力
都需要定時定量訓練
有多少後備軍人拿槍射擊過(中心不算)(在役時)有多少人射擊超過十發以上
全民國防(All-out Defense)的定義:係由全民共同積極參與,以「正面活動」(positive campaign)配合國家軍事力量,在經濟防禦戰、社會防禦戰、心理防禦戰等建設性層面,保護國家,阻絕侵略。

所以,「民眾以『正面行動』配合國家軍事力量」並非在於讓後備軍人打多少子彈?而是在於讓「民間力量」如何成為國軍堅實的後盾?當然,「精簡常備,廣儲後備」是全民國防的一環;不過,大帥所論述的部分應該已經接近「全民皆兵」了!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精誠連大帥 於 2010-10-03 20:42 發表
全民國防
就是
全民皆兵
事實上,全民國防教育的考題、教材,都有特別強調:我國的全民國防不是全民皆兵。小弟並非有意頂撞大帥,只想釐清國家現行政策內容。

根據我「這幾年」參加教召經驗:在現行政策下,即便後備軍人接受教育召集,接訓單位能否將召員「視為軍人」,都還是個問題。弔詭的是:報到的時候,接訓單位竟然還不斷提醒召員:「你們的身份視同現役。」當然,這只是要讓召員明白:「如果你們鬧事,就會受到軍法嚴辦!」並非肯定召員的「軍人」身份。

既然參加教召的召員都很難被當成軍人了,現役軍人又如何看待「後備軍人」呢?不就通通是「老百姓」嗎?由於在現行「全民國防」政策下:民眾只能以「正面力量」配合國家軍事力量,如果「民眾」不甘於「配合」,而想為國防事務(軍事方面)多盡點心力,除了「從軍報國」一途,還可以考慮出來「從政」,以參與相關政策的擬定。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