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列印

馬祖兵點名



另一角度看坂里灘
早年這裡佈滿反登陸的軌條砦及雷區
哨所外的警語也歷歷在目
其實不只這裡
除了白沙午沙等有船舶靠岸或登陸艦搶灘的沃口
及橋仔等運補離島的漁村外
其他海岸線都是密密麻麻的障礙工事或雷區警告區
現在很難把兩個畫面連在一起吧...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葱花兄第5張是塘沃灘??
難道那個島礁是黃官嶼?
真是看走了眼!!!
一直以為那是蛇島哩...
不過像42砲一樣的老北竿
大概也很難立刻判斷這是塘沃灘
畢竟那時我們可沒有那麼大的膽子敢隨便亂瞄...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圖檔轉摘自馬資網)

前北竿831
現在改為官兵休閒中心
不過42砲怎麼看都像忠烈祠....
葱花兄上北竿有沒有到此一遊?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這是幾年前42砲初到軍友站時所繪
當年的北竿環島夜巡路線圖
那時除了由雄獅堂下風山到塘岐
再爬上北高沿著璧山走到上村這段路
是稍微好點的柏油路外
其他都是車轍或石板戰備道
甚至更差的路面
而且上下起伏
一個又一個好漢坡
夏天夜巡還算勉強
冬天冷的要死再次碰上下雨
那可真是要命
現在如果教42砲再徒步走一次
就算是沒有當時全副武裝的戴滿全身
大概也沒辦法了吧...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馬祖地區夏天真的很熱
印象中如果沒有颱風來搗蛋
白天天氣大概都是炎熱晴朗
不過由於四面環海
只要有遮蔭的地方
海風吹拂下比起北台灣的悶熱
還是好的多
我們在北竿坂山綠樹成蔭
知了的鳴叫吵的人頭昏腦脹
常常太陽下構工整天
渾身又髒又臭卻沒水洗澡時
整間寢室味道簡直像垃圾掩埋場
不過大家也習以為常
等黃昏時收工回來用過晚飯
暫時沒事可幹的弟兄們點著煙
或蹲或坐的在自己陣地前眺望海面金蛇飛舞
沐著徐徐涼風
各自想著心事等待夜幕降臨
戰地的一天又將結束

看到照片
記憶又鮮活起來了....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記不清當年塘岐的中正堂原本是甚麼模樣
但可以確定漆成白色是後來的事
因為當時戰地環境考慮下絕不可能塗成白色
至於是否是迷彩或者其他已經不太記得
那時我們叫它擎天大戲院
是北竿島唯一放電影的地方
都是放些在台灣沒人看的老片
椅子硬的要命不說
地板都是垃圾也沒人管
但放假能溜到這裡看場電影
算是很不錯了
這裡也是師長每個月室內訓話的地方
每次都搞的大家昏昏欲睡
還曾見過某營少校副營長打瞌睡
被孫老帥當眾院叫起來罰站的趣事
福利站在對面
但是開門營業時間少的可憐
吃閉門羹的機率高到離譜

葱花老弟,不知道這次有沒有打聽到坂山的消息?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北竿精誠連的位置在那裡?
看起來不像在塘岐
不知道與原來的擎天幹訓班有沒有關係
42砲那時期還沒有精誠連
而幹訓班就是在塘岐往風山戰備道上去的左手邊
831的斜對面
在往上走就是雄獅堂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現在的坂山是否能上去還是未知數
根據馬資網消息來推敲
坂山應該禁止進入了
以前由上村到坂里時
坂山大道就在往坂里下坡路段的右邊上去
如果現在已經沒有駐軍而且還能進去
可以往上走看看42砲陣地還在不在
坂山頂雖然山勢不高
但視野極好
對面的南竿
北面的高登
高低綿延的里山尼姑山
突出海面的后浪坡
腳下的坂里沙灘
當年被火砲打的千瘡百孔的蛇島
天氣好時還能看到莒光
如果真的可以上去瞧瞧
一定不虛此行

但是要注意長虫及蜈蚣
如果久沒有駐軍整理
這裡肯定有它們出沒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可以用孤狗地圖來看整個北竿島
尤其解析度可以調很高
現在的道路與周邊的開發已經和25年前有極大不同
但掩蔽在林木間那條若隱若現
成髮夾形狀通往山頂的坂山大道還是可以辨認
中間頂上白色部份就是坂山頂
下面有塊沒有樹木的一整片坡地
好像依稀可以看出有圓形結構的地方
大家可以猜中這是甚麼東東了吧...

[ 本文章最後由 42砲 於 2009-07-20 21:16 編輯 ]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借用三毛兄的北竿照片
進嶼
也就是我們叫它蛇島的海上礁岩
位置就恰好在南北竿水道西側中間
為兩島海上交通往來必經之地標
在戰地政務時期
為砲兵校射的檢驗點
頂上被轟的亂石崩裂
就是當年挨105及42砲的結果
我們還對它打過黃磷彈哩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劉泉礁是南竿-莒光水道的中間點
距離離兩邊都蠻遠的
應該是大傢伙的校射檢驗點
以前這些近海的島礁幾乎無一倖免
都被當成各式火砲射擊的標靶
而南莒水道也是一天到晚打驅離
現在倒成了海釣的絕佳漁場及燕鷗的棲息地
已經聞不到煙硝味了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除了隱蔽絕佳深藏不露的大傢伙外
像這些近海礁岩形成的射擊目標
一般都是在砲陣地內可以直接目視的標靶
以蛇島為例
印象中直線距離大概3K
由我們的陣地就可直接俯視
第一發由黃磷彈標示彈著
只要命中就是衝天火光加上濃煙竄起
然後就是榴彈上場
不過聲光效果就差很多
爆炸聲倒是聽不見
因為在陣地裡聽覺被火砲發射的響聲
震的耳鳴好半天...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北竿擎天大戲院本來就有天然的冷暖氣供應
為何還要花錢裝
浪費公帑不是
一般就大家知道的
冷氣開放在當年11月到隔年4月
包管冷的過癮
暖氣供應從6月到9月
絕對熱的冒汗

6月某日師長訓話
大小軍官齊聚聽講
外頭溫度32
裡頭飆到36
椅子硬到不像話
裡頭像大蒸籠般悶熱
撲鼻的汗味薰的我們坐後排的人
簡直無法呼吸
坐姿還不准吊兒郎當
因為剛剛某營副營長才因稍微打了個小瞌睡
眾目睽睽下被師頭當場叫起來罰站

不過會後也還有驚喜的時刻
就在師頭訓話結束離去
大夥收拾完畢步出中正堂準備回連上
看到對面原來一直大門深鎖的營站
竟然開門營業了!!!

各位可以想像
幾十個校官尉官一起同時擠進小小營站的場面...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三毛兄這張是大沃山最外側的岬岸
再過去是螺山及蚌山
據了解這些地區在當時可是閒人莫入
看到現在還生長茂密的瓊麻
這可是以前反登陸的土製必殺利器
所有一線上據點前方除了鐵絲網雷區
最多的就是瓊麻
還列入據點環境重要督導項目

那時大沃山只到過兩次
但是沒有跑到這麼遠==也不許我們隨便逛進來
現在整個地區大部分已成為戰爭公園的範圍
還有步道通到盡頭
不過走起來應該蠻累的吧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這張如果42砲沒記錯的話
應該是現在由芹壁到橋仔環島北路的一段
背景那座山就是芹山
也是以前旅部所在地

很難想像以前這段路全是由兩道石板
沿路鋪成的簡易戰備道
石板兩旁還用空酒瓶一路排列
路面窄小小的只能讓吉普車勉強駛過
如果夜巡時碰到下雨
查哨車又非要開過去不可時
那大家只得站到爛泥地上等它經過
心裡邊暗罵還要邊擔心泥水濺上來
晚上徒步查哨走這條路時
心裡可是直發毛的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