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27 12
發新話題
列印

漫談國軍槍械與火砲

引用:
原文由 M2_4.2 於 2010-02-27 10:15 發表
歡迎飛指部老皮長官註冊加入




(現在才注意到 )
早期勝利女神與後來的天弓皆屬固定陣地,在現今戰場環境裡存活性不足,因此必須於陣地附近勘選設置發射模擬輻射波之欺敵裝置因應,鷹式系統雖舊,但數年前已購置具電子環境中作戰性能的新彈,該系統具備機動變換陣地功能,配賦兩部控制中心,當敵情威脅升高時,可任務編組突擊排(一部控制中心、脈波搜索雷達、高功照明雷達與三具發射架)利用夜暗機動至戰力保存點,爾後視情況向預備或野戰陣地變換,原陣地仍有半套裝備擔負戰備,並伺機變換,如此不僅可在火力不中斷下行梯次變換,且靈活運用戰力保存與機動變換陣地手段,使敵導彈無法一擊摧毀,而鷹式飛彈命中率超過百分之八十以上,通常採兩發漣波射擊,系統本身具電子反反制能力,戰術軍官可於控制中心內直接實施模擬接戰訓練,三級保修廠可以保修車箱開設前進支原點,整體而言系統雖舊,但訓練、維保扎實、定期實施戰場經營與機動作戰演練,仍能發揮有效戰力的,不過現今義務役役期太短,該型部隊戰訓、維保工作繁重,生活設施老舊不良,召募志願役士兵困難與軍士官缺員頗多,且移編空軍防砲指揮部,人員培育升遷運用未受對等重視,或有刻意排擠現象,士氣低落與軍紀危安事故不斷,部隊整體氣勢大不如前矣!

引用 TOP

阿扁幹總統是強勢蠻幹,誰不聽、不做就換掉,義務役役期縮減沒有任何配套,召募志願兵沒有先期準備空間,又用了個毫無見識、顢頇不重法治亂幹的李傑做部長,其後又接續了兩任無為而治的部長,部隊措手不及敷衍了事;輪到小馬總統雖重誠信,但競選期間所提國防白皮書,論其內涵不過是篇專題報告,而且屬急就章方式撰擬,有無可行性根本未經實際查證評估,等到當選後為落實政見要求貫徹推動,卻用了個愛做官沒素養內涵的陳肇敏為部長,國防部在部長異動頻仍政策被動訂定狀況下,本屬人才召募中心的任務,轉嫁到本該專注戰訓本務的基層部隊身上,基層簡直焦頭爛額一片叫罵聲,因為繁瑣無比的日常行政業務與戰備演訓已忙不過來,還要抽騰人力任務編組去召募志願兵,豈會不干擾戰訓本務與增加負荷;又隨便想想,現在有幾個年輕人家裡沒有自己的房間、冷氣、電腦,到了部隊隱私全無、生活設施品質不能相比、行動又不自由,還要負荷一堆永遠做不完的工作,在身(心)理上便不能負荷承擔,諸多在部隊適應週便反悔由家長領回,故後來國防部又檢討提出要耗資數億改善部隊生活設施,這才其中之ㄧ,但國防預算總有上限吧,推動募兵制要花的錢太多了,三軍還要買新戰機,又還有更多落伍不堪的船艦飛彈大砲戰車排隊等著換裝,在國家財源不足赤字不能打消情況下,行政院主計處是說什麼都不會點頭答應的,因此就這麼耗著、拖著。軍隊是講服從的,軍隊又是為政治服務的,政治人物沒有道德、遠見與務實態度,軍隊必然成為受害者,反過來看,國防若耗弱不振,最終影響的還是國家本體競爭力。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0-02-27 18:43 發表


下文為"兵器戰術圖解"第35期內容.

陸軍於1963年成立鷹式飛彈營

1972年引進改良型.

1985年換裝再改良型.

1995年再全面換裝改良第三代,具低空接戰及對逃逸目標接戰能力.

目前共4個鷹式飛憚營,合計1 ...
在沒有採購換裝新裝備前,必須掌握有什麼打什麼要領,鷹式飛彈年代雖久,但基本設計就是為滿足野戰防空運用,因而該型飛彈不需像戰機飛彈必須儲存於環控彈庫內,或運輸必須在平緩道面上避免藥柱斷裂,而且每年排定時間飛彈及射控裝備都要進廠檢測的,陸軍飛勤處尚保有全部飛彈性能數據資料,飛彈以外控制中心、雷達、發射架....等設控系統維修所需料件,仍保有完整存量,並向美採購補充,若能訓練扎實、維護保養確實仍具戰備能力,真正問題是軍士官缺員與經驗不足,士兵役期太短訓練困難,況乎以鷹式連概等於步兵連的人數,在戰訓任務與行政差勤外,還得維保專用系統裝備、飛彈、60KW發電機、通信裝備、載重車廿餘輛,以及一般部隊皆有各類裝備器材補給品,且移編空軍後無畏行政干擾太多,負荷之大超乎想像,如果認真做事可能全連跑光光,這種部隊哪裡召得到幾個志願兵,這種情況看來,根本就是自己打垮自己。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0-02-28 14:23 發表
國軍裁軍已經裁到見骨

防砲原有之鷹式飛彈營,40高砲營,也將進一步縮減

相關報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224/78/20xbh.html


http://tw.f14.yahoofs.com/myper/pS0XmMGTQk4SH7cEY ...
防空武器部署上,必須向前部署、火力部分重疊、及早接戰,火力涵蓋防護地區(目標)周邊敵可能進襲航路之高、中、低空域,國軍諸如重要指揮所、雷達站、觀通站、港口、機場、飛彈陣地.....等數十個重要防護目標,均規定必須部署飛彈、防砲提供所要防護,愛國者、天弓、鷹式屬區域防空提供間接掩護,防砲與短程飛彈則屬野戰、要點防空提供直接掩護,過去在要點防空部份,包括外島、核電廠、台北衛戍區、海軍要港等皆還是由空軍防砲部隊擔任,任務不可謂不重要,但受兵力精簡政策影響,上述這些原則要領與重要性也就不必拿出來談了。
空軍在心態上皆認為飛行部隊主宰空優,空優喪失完全不必打了,根本不認為地面部隊有何重要性,尤其看不起陸軍,卻從沒去想飛機停在地面上形同無戰力一般,機場若無有效安全維護豈有發揚戰力空間,自己的警衛與防砲部隊簡直是多餘的,但又怕基地安全不保丟官,不願花錢裝備訓練警衛部隊,搞到移給憲兵,空軍再趁小李幹總長建言要求陸軍派部隊進駐機場支援,讓陸軍吃個啞巴虧,憲兵見獵心喜又在精銳案作業中,將接收的警衛部隊大部員額充作裁撤繳交員額,少部份回編給空軍,從中佔了大便宜,上述這種作法那有任何道理可言。
再講空勤人員參謀作業能力與軍事素養相對較弱,優越感與主觀意識卻又過強,只站在自己立場想問題,因此在員額精簡上簡單了事直接裁減地面部隊交差了事,從不會向國防部爭取,飛彈部隊移編空軍後,因共機出海而下令戰機緊急起飛次數顯著減少,但這是便宜行事,改下令交付飛彈部隊追監,故常有剛下戰備部隊又受令立即復戰的情況出現,人跟裝備不需休息與保養嗎,況又冒然將防砲幹部交織歷練飛彈戰術軍官與營級主官職務,如此外行領導內行造成一遍混亂,另者中科院、202廠防空飛彈快砲研發搞了一場騙術烏龍,弄得部隊苦不堪言不能換裝,故當精銳案要裁撤部隊繳交員額時,地面防空部隊在無作戰立功機會下,就只好發揮剩餘價值拿來裁撤墊背了。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cccyt 於 2010-02-28 22:13 發表
砲長:
不止如此   當年空軍防砲改由陸軍接管後  原本高砲連的爽日子
變成慘無人道
空軍內部管理本就鬆散,外島防砲移編陸軍,一年後所有志願役軍官均回任空軍,那裡消受得起陸軍的管理方式,前幾年聯合後勤體制案,三軍通用後勤廠庫(補、保、運、衛、油、彈)全部移編聯勤司令部,原屬陸軍的倒還能適應,但海空軍移編者那裡受得了,因以往聯勤總司令與諸多長官皆來自陸軍,管理模式一模一樣,後來在各作戰區內編成之聯勤地區支援指揮部主官,初期全數是來自陸軍系統內的步、砲兵科調任,行事作風本就強硬,管理這些來自三軍屬性各不相同的單位、人員與作業,霹靂手段自是難免,諸如位置偏遠獨立的那些海、空軍油彈庫自由自在慣了,一移編後各種督導檢查會議與罵聲、懲罰令不斷,辦公室、寢室再也不能家庭化了,那些較資深人員不到兩年都快退伍光了,這是不同文化融合過程必然的現象。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0-02-28 19:57 發表
看過老皮的文章

才知飛彈部隊改編到空軍後的慘狀

當年不是空軍力爭才納入嗎?

飛彈部隊的兵員,除少數用關係喬進去之外

其餘均經過考試篩選

可說是陸軍裡頭素質最整齊的單位

沒想到現在如此淒慘

...
剛成軍或是使用新式複雜武器系統的部隊,選員嚴格是必然現象,等過了幾年沒新鮮感也就馬馬唬唬啦,飛彈部隊如此,使用瑞士奧力崗產製的天兵防空彈砲系統的空軍快砲部隊亦是如此,但飛彈部隊是廿四小時擔任第一線防空,交付追監與接戰均優先於空軍戰機,基此重要性,在義務役士兵員額補充上有別於一般部隊先退後補,各連均於編制以外另編給部分管制員額,這些員額可用以預先選員完成專長訓練以銜接即將退伍梯次,因而各飛彈連並不會有缺員現象發生,但移編空軍後,空軍並不去了解原因,反刻意歸咎說飛指部亂搞不重人事紀律,可是自己的空軍儀隊連不也是如此嗎,卻又為何視而不見呢,人事制度講求紀律外尚要保持彈性,但因管制員額仍要納計人事維持預算,運用上必須合理謹慎國防部與三軍皆知,這根本是本位主義心態作祟,後來果然取消管制員額運用,後果如何不難想像,但訓練、戰備與紀律變差是事實,最終受害者還是防砲指揮部與空軍,曾有報導鷹式連執行飛彈上下架失慎造成飛彈摔落意外,損失不貲,這事已發生四次啦,何以不能杜絕,不重專業、外行領導內行與排擠傾軋不公就是原因;此外飛彈部隊移編也非空軍爭取所致,實乃預算佔用太高會有排擠效應,陸軍為維持飛彈部隊運作,延宕諸多武器裝備換裝,且步砲裝工通...作戰都在一起,只有飛彈自打自的,郝柏村總長任內即有此倡議,後來總算移到國防部,然後又再轉一手丟給空軍,反正機彈砲整體防空是空軍負責的,空軍也沒理由說不!
M61A1火神砲改防空機砲也是個笑話,裝在飛機上,高空氣溫低加空速快,機砲射擊沒啥問題,當戰機汰除時,這些機砲砲曆記載射彈數非常少,唐飛認為汰繳是浪費,問後勤單位可否改裝為地面防空用途,後勤一指部指揮官直接回答沒問題,後將四0防砲砲座底盤與之合併組裝出廠交付防砲司令部所屬屏東216營使用,在靶場驗證射擊時,射速快與外界氣溫高衍生故障,且瓦斯氣體大量噴洩造成煙霧與灰塵瀰漫,射手無法目視瞄準目標,於是這幾門不能擔負戰備的機砲就這麼擺在該營,進基地時還得帶著,唐飛還在軍中時誰也不敢提出汰除意見,後來防砲有任司令楊學人趁著開會總司令陳肇敏問起時,直接回答說前人好大喜功累及後代....(那位一指部指揮官此時是總部主管後勤的副參謀長),於是這幾門該退不退的砲終於可以走入歷史了。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0-02-28 23:30 發表
國軍曾試作多型火砲,可能性能比不上先進國家.

但每一個國防自主的國家,誰不是從0開始.

國人自行研發的裝備,如果連國軍自己都不用

那所謂的國防自主,根本是笑話

這是國造XT-86A1"半自走砲"

http://f23 ...
砲長兄向來十分關切軍武自力研發,敬佩、敬佩,沒有軍種或部隊不願換裝新穎實用武器裝備的,但軍購也有外界不知層面,尤其是高價位者,會插手其中干預的也不見得一定是國防部,總統府往往也有不少嫌疑,曾經辦理某項彈藥建案作業,當撰擬運用購想蒐集相關資料時,立即就有不識得外商代表來關切,當正考慮選項時,總統府便有某顧問前來拜會主官建議某外製產品,而美國在台協會某組長恰巧此時也來拜會,很禮貌的告知可提供特定選項,更客氣的告訴你有關做需文件撰擬還可代勞,甚至分析採購這型彈藥不會引發中共太多抗議,因為可以空地共用,先多買一些,當要與大陸作戰時,在台協會可攜電腦赴各空軍彈庫將數據輸入彈體存取轉為戰機空對空使用,最後告知美方廠商近日將來台簡報,後來細想不妥,經向長官報告說明予以婉拒,不料事隔沒兩個月,部長湯曜明大發雷霆,明令部隊層級不得與美方直接接觸討論採購建案,我想這講的應該絕對不是專對我們單位而已,後來老湯辭職是否與此有關連也不得而知,但總覺當時推動軍購積極程度前所未見引人疑竇,例總政戰局長親赴各作戰區召集主官管宣導,連基層部隊官兵都會接到國防部抽詢電話,這與他們何關啊,看來好似不知軍購何物是無可赦之罪,但一次軍購如此龐大項量,總預算外另編特別預算也還是要用歲入節餘,寅吃卯糧總有倒店關門之日,政府豈可能不知,立院某黨憑藉優勢跳出來反對阻擋,搞得美方十分不悅,陳阿扁也在軍方諸多成軍、畢業典禮場合大罵,後來仔細對照各種場景想想,這根本是場政治鬥爭嗎,有某黨已從過程中獲取掌握民心向背的實值利益,不必花大錢亂買武器可找到擋箭牌了,但最終還是弄到美方發覺被騙衍生外交不信任後遺,另某黨因軍購態度反覆無常造成延宕,則到今日還在被罵,但真正被騙到今日還不知個里真相的,應是全體倒楣的小國民吧。(以上所述存屬個人觀點)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0-03-01 15:55 發表
M163,將火神砲裝在M113上並加裝射控系統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 ...
有時候好看不見得好用,火神砲裝在履甲車上越戰時期便有,一次接觸戰鬥擊斃越共數十名,但目標明顯存活性不足,又有以四管防空50機槍裝設於卡車上擔任車隊護運任務的,這些都屬過度性裝備,防護與機動力不足,敵人一旦找出克制對策,很快便會因不適用而消失,火神砲對空有效射程僅1200公尺,若無雷達導控僅憑目視追瞄命中率有限,且無法與戰機視距外精準彈藥攻擊相比擬,韓國何以會作為部隊野戰防空採用不得而知,但合理推斷應是有其他射程較遠之飛彈或管式防空武器作長短搭配。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sam 於 2010-03-01 16:22 發表
[img]http://i.imagehost.org/0239/200px-Close-In_Weapon_System.jpghttp://i.imagehost.org/0006/10000000_074_006L.jpg[/img]
國軍海軍的康定級上配備-方陣快砲近迫武器.
此種近迫武器主以艦船反彈為主,接戰區域一旦採開放射擊模式,不管任何目標飛進該區域都會遭到系統自動射擊,我國海軍在老陽字號艦便已有配備,老陽汰除後,方陣系統拆卸無用可惜,李傑指示裝到部分雷達站去了。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0-03-01 18:54 發表



成功級在1994年漢光11號演習,將僱用的民間拖靶機擊落,造成4人死亡

http://www.mdc.idv.tw/mdc/navy/rocnavy/FFG1101.htm
金鷹公司飛行員心態老大,對近迫系統功能並不熟悉,參予實彈演習前不願預演,以致造成意外慘劇。
漢翔公司承包空軍35快砲射擊靶勤業務,這已民營化公司有時也有難理解之處,譬如已排定射擊課目,該公司臨時通知說飛行員要休假,要求基地取消射擊,本末倒置毫無經營理念。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0-03-01 19:53 發表





南韓飛虎K30自走防砲車

其上裝配的30mm火砲為奧利崗授權南韓生產

軍備局搞了一門回來,準備仿照後裝在雲豹甲車上.

聽說國外產商密切注意中,不排除提出告訴 ...
只要是仿造的裝備,很難不涉專利權法律糾紛,那些具專利權的關鍵組件若要另行設計開發,會牽一髮動全身的,軍備局202廠與大幅兵試場內陳放一堆未成功的仿製火炮(包含35快砲),就是這原因。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sam 於 2010-03-02 13:28 發表

服役時.86年漢光演習國軍第一次展示國外引進的銅斑蛇155-半主動乘波導引砲彈.
也就由砲彈發射後地面人員(類似砲兵觀測官)用雷射標定目標後導引砲彈指引砲彈擊中目標.
這次演習還有不為人知小插曲,也就是除了以前進觀測人員雷射標定導引外,亦可由OH-58機空中標定導引,直升機買了這麼久,我們陸軍竟然不知,還得經美方提醒。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0-03-01 19:53 發表





南韓飛虎K30自走防砲車

其上裝配的30mm火砲為奧利崗授權南韓生產

軍備局搞了一門回來,準備仿照後裝在雲豹甲車上.

聽說國外產商密切注意中,不排除提出告訴 ...
圖中這款自走防砲車是有配備雷達的,說起防空武器雷達憶起一件事,當雷達開始輻射脈波時,人員是不能立於週邊的(各型皆有安全距離規定),有熟析天兵系統操作之軍士官為修理長官,趁長官在雷達車廂附近時偷偷開啟輻射,然後以標定閘標定其重要部位,有數位過去曾在快砲單位服務的軍官,都有婚後妻子不受孕情形,大家私下開玩笑說一定是被人以雷達標定過了,你覺得有無可能呢!

引用 TOP

空軍防砲部隊使用的瑞士奧瑞岡天兵彈砲防空系統性能不錯,雷達部分已完成性能提升,過去在測試時,搜索追蹤雷達可捕捉到90防砲砲彈,當然也可捕捉反制巡弋飛彈的,但火砲部分尚未性能提升,現有砲彈殺傷效能還嫌不足,國防部軍備局當初為推銷國造L70 40快砲,聯手主計局硬是不准空軍35快砲性能提升案過關,但自製快砲通過繁複建案程序與戰術性能鑑測後竟無疾而終,弄得部隊兩頭落空,有那種服務於舊式M1 40防砲部隊同事曾感嘆道:自軍校畢業超過廿年都快退伍了,竟沒換裝過武器。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0-03-03 18:29 發表
L70-40快砲

http://link.photo.pchome.com.tw/s08/jsou/20/124680815442

這裡有性能簡介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6662302

沒有投產的原因,眾說紛紜...反正就是繼續用M1.60.40高砲就對 ...
透過與新加坡合作模式研製,但後續要進入量產,關鍵組件未獲得德國政府核發許可證明,只得停擺。造成彈砲混合營各連只有半套射程嫌短、系統可靠度不足的箭一飛彈系統,其他40砲營將全數裁撤,屆時台澎各重要機場除前項箭一外,只有數量不足的天兵彈砲系統擔負低空防護任務。這裡邊也還有諸多問題存在,後人對前人經營整備的成果顯然並未保持與精進,實在慚愧不該!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