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24 12
發新話題
列印

國防部長高華柱: 除外島和戰鬥部隊 哨點都將委外

引用:
原文由 迦羅帝 於 2012-03-23 09:28 發表
 因應推動募兵制,國防部長高華柱昨天在立院表示,未來除外島和戰鬥部隊,國軍哨點都將委外,同時若預判有戰爭,前一年將恢復徵兵。

     他也保證,絕不會為了募兵賣地籌錢,另原訂裁減到二十一點五萬的兵力結 ...
有辦法嗎?民意啊.缺錢都往國軍這塊挖..預算也從這塊砍
久無戰事.大家都已缺乏危機意識
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說也無奈

陸軍206師618旅7營1連
金防部584裝甲聯兵旅野戰砲兵營砲二連
國防部後備司令部後備幹部訓練班400期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副砲長 於 2012-03-24 00:56 發表
有辦法嗎?民意啊.缺錢都往國軍這塊挖..預算也從這塊砍
久無戰事.大家都已缺乏危機意識
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說也無奈
曾經聽過一個長輩這樣說過,歷史上,南宋跟明朝末年,都是偏安許久,但明明
面對強大不懷好意的外敵,卻天真的以為用經貿金錢攏絡可以換來和平,低估
了敵人的決心,換來的就是政權的滅亡,原因就是國家從上位領導者開始就是
一股失敗主義彌漫,反正怎麼樣都無法戰勝,也沒有決心跟對方玉石俱焚,只想
著如何保命,乾脆就先卸下自己的武裝,看能先要點保命的籌碼...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東莒57一兵 金錢 +1 很不幸,歷史往往不斷重演..... 2012-03-24 12:28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flymonster 於 2012-03-24 11:23 發表


曾經聽過一個長輩這樣說過,歷史上,南宋跟明朝末年,都是偏安許久,但明明
面對強大不懷好意的外敵,卻天真的以為用經貿金錢攏絡可以換來和平,低估
了敵人的決心,換來的就是政權的滅亡,原因就是國家從上位領導者開 ...
得罪了,但是,那位長輩所述不合史實

南宋末年,面對的是當時世界無敵的蒙古帝國,還存在了幾十年,那是世界其他國家(包含金國)都做不到的。南宋確實很不強,但並不如想像般弱。
明朝末年,朝廷腐敗是腐敗,但對清一直都是想要根本解決的。明朝滅亡並不是亡在要籠絡清朝,相反的,不顧一切自己已經沒有足夠實力還暴衝亂發兵,才是明朝亡的原因。(此可見金庸碧血劍的袁崇煥評傳)

引用 TOP

節省人力資源是好事,但以國防部的作事風格來觀察,真的會讓人不免質疑那下一步的動作還要再精簡甚麼
一年前的徵兵也沒問題,但重點是要徵甚麼兵,一場國中基測,國中生要奮鬥三年,以三年的基礎拼一次考試,但是戰爭呢?平時的訓練一期已經縮短到無法形容的地步,再加上媒體、人權團體的大肆報導後,訓練方面可能連以前的新兵訓練都還不如,這樣的徵兵,要徵甚麼樣的軍隊呢?而且還會想到會不會連服從性都比童子軍還差呢?

引用 TOP

要外判衛哨勤務亦不是不可能的。記得英國於1997年左右,就曾設立一名為"Military Provost Guard Service" 的「衛哨部隊」,僱用曾役至少三年,而且離營六年內後備役、退役軍人,或轉任員警的後備役、退役軍人,站各兵房的衛哨,專職士兵即可集中於演訓戰技磨練。

[ 本文章最後由 軍友之友 於 2012-03-24 13:54 編輯 ]

「冠絕東方」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flymonster 於 2012-03-24 11:23 發表


曾經聽過一個長輩這樣說過,歷史上,南宋跟明朝末年,都是偏安許久,但明明
面對強大不懷好意的外敵,卻天真的以為用經貿金錢攏絡可以換來和平,低估
了敵人的決心,換來的就是政權的滅亡,原因就是國家從上位領導者開 ...
提供各位學長另類的觀點

大凡中國人看歷史書, 斷代史, 編年史等等, 幾乎都是在背哪幾個朝代,
有哪些皇帝, 有哪些會戰, 然後誰又被誰取代, 除了春秋戰國還有啥思想史外,
漢以後的兩千年, 除了 "奴" 家還是 "奴" 家, 只是在比較誰當奴當得比較自我感覺良好,
這種歷史觀, 看久了真以為自己是政治上的高層, 可以一呼百諾, 帶兵甲百萬逐鹿中原.
中國人都叫自己漢人, 漢這名字多親切啊, 更何況, 漢武帝武功超強,
犯強漢者, 雖遠必誅.....

可是, 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劉家的人, 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在漢武帝手下帶兵打戰的,
漢武帝初即位當年, 西漢的人口據估計是 5000 萬人, 等到漢武帝死掉那年,
西漢的人口只剩 2500 萬人.


這樣漢朝很強?

我先承認我不是搞政治和帶兵打戰的料, 所以我在那個時代, 我不過只是黎民百姓之一,
漢武帝在位 54 年, 簡單隨便算的人民死亡率就高達 50%, 你要不要活在那個時代?
54 年之內人口剩下一半, 表示漢武帝時代的經濟是很嚴重的既通縮又通膨,
只要國家一打戰, 糧草鹽鐵動物礦石就因為生產力不足而價格飛漲, 可是因為人不夠,
你所擁有的資產因為沒有承接力道而價格下跌, 工商業因為反覆的通膨通縮發展不起來,
所有的人民都跑去種田, 然後工商業就更衰弱下去, 國家沒有被侵略, 結果十室九空.

非自然死亡率超高, 然後經濟體系破產, 人民清一色只能種田.
當這種國家的人民, 有啥好幸福的? 你又不是漢武帝, 為了汗血寶馬,
你離鄉背井, 離開老父老母和妻女兒子, 戰死他鄉, 而家鄉的老父老母因為農村破產而重病死掉,
妻女幼子沒有足夠勞動力種不出東西活不下去, 連農田賣掉後都不值錢,
賣掉後也不知有啥工作可以養活自己...

這就是奴家口中的 "犯強漢者, 雖遠必誅" 的大漢盛世.....

於人民來說, 真正幸福的朝代是哪一個? 是宋朝.

爲什麼  下一篇騙文章數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這篇文章讓你覺得

1.金機歪 2.哩金變態 3.金豪洨 4.幹 5.零分 6.舊排球 7.這啥洨?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白目東 於 2012-03-24 13:55 發表


提供各位學長另類的觀點

大凡中國人看歷史書, 斷代史, 編年史等等, 幾乎都是在背哪幾個朝代,
有哪些皇帝, 有哪些會戰, 然後誰又被誰取代, 除了春秋戰國還有啥思想史外,
漢以後的兩千年, 除了 "奴" 家還是 ...
人民會幸福, 就是人人有工練, 人人有錢賺, 人人有奶摸  然後經濟發達生活過得好.

宋朝被 "奴" 家學者笑積弱不振, 那是因為 "奴" 家思想發展在宋已經是唯君論,
主子丟臉, 所以臉上無光, 反正奴家學者從來就沒有為人民想過.

宋朝最被人詬病的就是向北方蠻族捐獻的歲幣, 本來從澶淵之盟的絹二十萬匹, 銀十萬兩,
逐年增加到絹三十萬匹, 銀二十萬兩, 這些看起來很丟臉, 可是有沒有想過,
宋朝的絹要怎樣來? 是不是要上中下游發展出ㄧ整套的產業, 這些會產生多少工作?

而宋朝給出去的銀子, 這些銀子給了外族是要幹嘛的? 當然是要花的,
問題是要花在誰身上? 遼和金的生產力和產業有比宋朝發達嗎? 所以給出去的銀子,
反而沒多久就又被遼和金拿來購買宋人生產的產品, 結果促進的是宋朝的工商業,
因為遼和金的產業, 以及貨幣系統根本就是變相被宋朝摧毀.

你說遼和金可以不買啊, 是啊, 銀子太多, 遼金的生產力不足, 產生的就是惡性通膨,
遼金的經濟一樣得垮.

你說宋朝的財政會有影響, ㄧ個佔當時全世界 GDP 70%, 全球都在和他貿易的國家,
年歲收一億兩的國家會被 1% 的財政支出拖垮, 這誰信, 真為了戰爭,
軍費動輒幾千萬兩的, 又資源配置混亂的國家會多強?

可惜中國一直是政治和 "奴" 家當道, 反正國家窮兵黷武只要能開疆闢土,
人民死多少都不管, 這就叫武功?

--
寧作宋朝狗, 不當大漢人....


順便給大家知道 中國清朝時候疆域最大 盛世一年歲入 只有幾千萬兩...............大概只有宋朝的5-6成 最高不到7成

清明上河途爲什麼研究價值這麼高,不是沒有原因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東莒57一兵 威望 +1 '寧作宋朝狗, 不當大漢人',請東哥明示.. 2012-03-26 02:11

  • 東莒57一兵 金錢 +1 '寧作宋朝狗, 不當大漢人',請東哥明示.. 2012-03-26 02:11

  • 快樂烏樹林 威望 +1 讚!讚!讚! 2012-03-24 14:43

  • 快樂烏樹林 金錢 +1 讚!讚!讚! 2012-03-24 14:43

--
這篇文章讓你覺得

1.金機歪 2.哩金變態 3.金豪洨 4.幹 5.零分 6.舊排球 7.這啥洨?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白目東 於 2012-03-24 13:55 發表
提供各位學長另類的觀點
大凡中國人看歷史書, 斷代史, 編年史等等, 幾乎都是在背哪幾個朝代,
有哪些皇帝, 有哪些會戰, 然後誰又被誰取代,  ...
忘記是在哪裡看過的評論... 中國人看歷史幾乎都是在背 皇族家譜 族譜
我曾以 x姓家譜族譜 搜尋, 果然是只有曾做過皇帝的那一脈家譜資料最多

引用 TOP

這樣一點都不會省錢
提高志願役薪資和這些委外成本 全部花的預算絕對比給不願役6千元的多好幾倍
那堆不願役呆在軍中 本來至少還能美化一下失業率
現在全部投入就業市場 22K只會變更低 失業率只會被拉高

花大錢養一堆志願役來掃樹葉不知在幹嘛?

這種腦殘政策不知誰想的.....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呂ㄚ家 威望 +2 沒錯 失業率真的很可怕 2012-03-24 17:38

  • 呂ㄚ家 金錢 +2 沒錯 失業率真的很可怕 2012-03-24 17:38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