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文由 陸軍野戰砲兵 於 2024-10-12 20:43 發表
每每看到對岸重型殲擊機飛來,就希望中華民國空軍也早日有重型戰鬥機,双引擎、重掛載、長距離暫備,保護領空,有了重型戰機也能稍壓制對岸囂焰,
F18E艦載機設計,聽說起降距離稍佳,適合台灣,
F ...
台灣無法像對岸一樣用在軍備上的預算金額可以無上限的花
反正明細完全不透明,不夠用就再從人民身上挖就好
空軍現在需要的是能夠接替幻象機的高空攔截任務,不一定
只有雙發重型戰機才能勝任,F-15的問題在於它的飛行成本高
需要的維修工時長,扣掉錢的問題,空軍近年除了飛官,地勤人力
不足的問題也很嚴重,如果一架F-16飛一小時可能需要4小時跟4名機工人員維護
F-15同樣飛一小時,需要的維護工時大概是8-10小時起跳加上8名機工
光是那個人事成本可能就會壓垮空軍...
F-18的短距離起飛那是因為老美的航空母艦有強大的彈射器
如果改到陸上機場起降,其實跟F-16差不多
空軍想要的是F-35B這種能短場跟垂直起降的
F-18跟F-16其實是同時代產品,當年原型機同時競爭美國空軍的空戰戰鬥機案
以產量來說,F-16的成績當代幾乎沒有幾款能超越它,F-18相對使用數就少很多
後續的研發持續改進也是F-16一路領先,F-16最新款的許多裝備水準早就超越
F/A-18E了
如果不考慮現實跟國際政治,韓國雖然採購了F-35戰機但是仍然自力研發了一款
輔助機種KFX戰機,性能水準介於4代跟5代間,還找了印尼投資
(不過印尼沒錢,已經有在傳要撤資放棄了)

KFX倒是很能符合台灣在取得F-35前的輔助機種
不過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成真,台韓兩國心結太深,韓國政治上傾中明顯
台灣就算明知道中科院做不出來也會嘴硬說國造也能做出同等性能
社會與論更不會接受用韓國人的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