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這次回澎湖拍的照片

[img][/img〕

從這張照片看起來,很高興這顆大榕樹又長大了不少,旁邊的馬路也遮了一半了,我最後見到這顆榕樹身影,距今也有七、八年了,這中間都從後面的馬路直接上跨海大橋回家,今年有空回家再去走走。

從成功嶺走向成功之路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71 於 2012-05-08 19:45 發表

報告班長 我是覺得榕樹都是往橫向發展 在通梁附近吃了小捲米粉和蚵仔煎 真好吃 這次去澎湖 很常和當地人和店家聊天
這顆大榕樹往橫的發展,這都是東北季風的影響,我看不用多久就可以成為綠色隧道。說到吃的,聽你的形容我幾乎要流口水了,去年底回去了一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回來那天一大早夫妻倆殺到第三漁港買了一箱的鮮魚小管,親朋好友也送了兩箱,去到機場托運行李都超重,冰箱的冷凍庫塞得滿滿,還得拿到左鄰右舍寄存在冰箱。這樣省省著吃在兩個月前就把冰箱給清空了,現在只有吃些淡水魚養殖魚來解讒,現在這個季節剛好小管的季節,也正好吃的時候,反正新鮮怎麼煮都好吃。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671 金錢 +2 讚!讚!讚!我最愛吃小管了 2012-05-09 01:20

從成功嶺走向成功之路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sjim007 於 2012-05-08 20:49 發表

不是我說的那個吧...
感覺那4張...不是東台就是東昌....
那4張裡有一張疑問....
水泥地後面的山????
東台跟我說的那個營區都是在最高點....
應該沒有山才是...

確認了...一張是東台(大門)...
另外3張是東 ...
這個營區的確是有,問題這個營區廢棄了很久,可能與西台古堡同一時期棄置的,這個營區不只是我,相信很多當地人對這個營區都是陌生的,當時兵多的時期西嶼派駐的兵力也不少,看你的年紀比我年輕許多怎麼知道有這麼一個營區?早期在那裡好像也設了一個車站的站牌,沒有你的提起我幾乎也忘了那個營區,應該我還在讀國中時後,那裡還有兵再出入,我從GOOGLE看衛星地圖還能看到長方形營區的樣子,小時候在赤馬村的廟前還有一個戰車連,往往聽到戰車的引擎聲就急忙的跑到馬路邊看著戰車從眼前經過,廟前演歌仔戲時大人是看戲,我們小朋友就是看戰車,常常被衛兵趕著跑,當年只有營房沒有圍牆,戰車很好出入我們小朋友更好玩,唯一的壞處就是地上都是油污。

[ 本文章最後由 1076班長 於 2012-05-08 23:21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sjim007 金錢 +2 報告學長...那是我連上在東台時奉命去清理才知道那還有一個營區的... 2012-05-09 00:46

從成功嶺走向成功之路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71 於 2012-05-08 21:33 發表

雷霆 你說的地方已經拆掉了 早已不見了
去年底我回去沁樂園還在,現在位置剛好在十字路口,如果拆了莫非老闆要蓋大樓了,這家歷史悠久小時候它就存在了,這家讓砲兵團增加了些許的回憶。

從成功嶺走向成功之路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71 於 2012-05-10 00:19 發表
今天在臉書又有增加幾張照片(有一張有比YA我覺得很可愛) 有一個景點是以前沒聽過的叫 五孔頂 有興趣的弟兄可以看一下
[img][/img〕

老弟:看來你是從這赤馬村進入走濱海道路經牛心灣再從東台經內垵往外垵的方向走,這五孔頂也是個古砲台,沒東台與西台那麼出名,所以也比較沒人去注意,鮮少人知道又這麼一個古砲台,幾年前也開發建了歨道,如果沒經過這條道路,也不會發現這個景點,這個景點剛好在該村的東碼頭旁邊。

[ 本文章最後由 1076班長 於 2012-05-10 17:06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671 金錢 +2 班長 就在漁港旁 2012-05-10 19:31

從成功嶺走向成功之路

引用 TOP

[img][/img]
這是從中正橋上所拍的雁情嶼。這在舊版我也發表過,再借幾張照片貼一貼
[img][/img]
[img][/img]
[img][/img]
[img][/img]
[img][/img]


  雁情嶼位在連接澎湖縣湖西鄉與白沙鄉中屯島的中正橋旁,距離中正橋約50公尺,僅海水退潮時可以步行登島。先前有網友在「沿著菊島旅行」網站留言說,雁情嶼懸崖峭壁間有像人工挖鑿的洞口,網站副站長顏江龍為釋疑,獨自帶著手電筒於中秋節假期期間,登上雁情嶼一探究竟。

  顏江龍說,雁情嶼地勢陡峭,攀爬困難,一進洞內發現是條有上下樓梯連接的地道,空間狹窄,僅容一人行走,地道裡空無一物,僅接近入口處,有一個廢棄的疑似木製床架,洞口其實都以地道連接相通,全長約15公尺。

  他說,地道口立有一座刻著「發揚大膽精神」的石碑,上面並寫著建造年代是「民國57年10月31日」。

  澎湖文史工作者林文鎮說,雁情嶼在三、四十年前確曾有軍人駐守,據他了解,當時是為了維護中正橋的安全,島上的官兵撤守後,交由附近的中西營房駐軍接替。

  澎湖防衛司令部政戰主任黃邦印說,從戰略位置來看,雁情嶼其實不是非常重要的軍事據點,不可能由金門大膽部隊來澎湖駐守,而且如果真要守望中正橋,附近的中西及中屯營區部隊就能看守,似乎不需要大費周章到雁情嶼去挖個碉堡,澎防部近期將派人登島探勘,了解這些地道的用途。
此段文字摘自聯合報2006年的報導

從成功嶺走向成功之路

引用 TOP

[img][/img〕

老家的所在!
  


西嶼為澎湖屏蔽,語出臺灣通史,自中國有史三國以還,隨、唐就有中國人經略跡象;迨至元,始設澎湖巡檢司,「西嶼頭」亦涵括在內,隸泉州晉江縣。昔日舟行澎湖,必繞循本島航駛,每到西流海面之旋渦流域,激流澎湃,必先經西嶼頭,停泊內垵沙灣,拜祭觀音、媽祖,祈求保佑航行平安,添加淡水並問知水性,始發帆入馬公港,或轉駛臺灣,為先史時代,大陸渡海至臺灣之中途站。

光復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佈臺灣省縣政府及省轄市組織規程,縣下設鄉鎮村里,村內按戶編鄰,初期設八村,為:合橫村(合界村、橫礁),竹灣村(竹篙灣,小門),大二村(大池角、二崁),池東村、池西村(小池角分為二村),赤馬村(緝馬灣),內垵村(內垵),外垵村(外垵),並於民國三五年一月舉行公民宣誓,設村民大會。民國二九年,臺灣省政府公佈「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實施地方自治選舉迄今。雖選舉法規屢次修改,至七四年修正達十一次,惟西嶼鄉村莊,為地方自然聚落,自昔少有變動,至今仍然界址分明,循天然地形毗鄰而居;小門原為一離島,昔名丁字門嶼,民國七二年承前總統李登輝榮任省主席時德政,允建跨海小門橋,使本鄉行政區域歸為完整,交通往來賴以暢行無阻。

[ 本文章最後由 1076班長 於 2012-05-14 17:55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明日記憶 金錢 +1 讚!讚!讚!這張我也有照。 2012-06-01 18:36

  • 猛沃營參一 金錢 +2 報告班長,請補足25個字,謝謝! 2012-05-11 00:35

從成功嶺走向成功之路

引用 TOP

[img][/img]

菊島,天人菊的故鄉,就在此!

澎湖縣花-天人菊  
鮮橘嫩黃的天人菊,有著強韌的生命力,正如島民在惡劣環境下百折饒的精神一樣,因而被選為澎湖縣花。 澎湖縣花『天人菊』堅強獨立,艷麗動人,不怕風雨吹襲,不需灌溉照顧,一年四季都開花,表現了澎湖民風純樸,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更象徵著澎湖居民堅忍不拔、艱苦奮發的工作精神。

[ 本文章最後由 1076班長 於 2012-05-13 20:36 編輯 ]

從成功嶺走向成功之路

引用 TOP

[img][/img]
這是再往外垵燈塔的馬路旁的(餌砲),還有一座餌砲就在五德營區附近。
671老弟:只有這些照片嗎?怎麼你沒有去到澎南一帶走走嗎(山水、五德、風櫃)那一條路線?差了那裡沒去就差很多了。

從成功嶺走向成功之路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71 於 2012-05-11 20:47 發表

學長 因為只去兩天時間上不太來得及 這次去澎湖已經請假一天了能玩這些地方就很不錯了 那個餌砲就在馬路轉進去就到了(在一個大凹地裡) 真的很大 西嶼還是有很多地方有守軍 記得到西嶼不久右轉直走有個營區 路上兩旁 ...
哦!那個營區也廢棄了一段時間了,當年可是海軍陸戰隊的營區,我在此有個朋友當年就是剛建好時首批進駐的,是個連單位,一到冬天是標準的喝西北風,冷的要命。

從成功嶺走向成功之路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671 於 2012-05-13 01:21 發表
班長 我說的那個營區現在還有單位在駐守 我就是騎到快接近大門時看到衛兵才折返的 那條路看起來很像戰備道
這麼我也迷糊了,從203公路進你所謂的戰備道,路口可有公車站牌或候車亭,因我說的哪個營區是剛過跨海大橋順著馬路右灣就在公路的左邊(是合界村,正確的地名是后嫘),很明顯的營區,再來就要到竹灣的還有一個營區,路口就有候車亭,印像中是繼光車站,(繼光)就是那個營區的名字,接著就是池東的生明營區,這個比較有名好像70年前後開始成為新訓中心(現在也廢棄了),這兩個營區都有像你說的戰備道聯外道路,最後就是牛心灣東台附近與燈塔旁的營區了。

[ 本文章最後由 1076班長 於 2012-05-14 00:41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大毛 金錢 +1 合界? 2012-05-14 00:26

  • sjim007 金錢 +2 內垵到外垵路上還有一個新的營區...但...我私訊跟您說... 2012-05-13 23:58

從成功嶺走向成功之路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