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南雄育樂中心

引用:
原文由 小蜜蜂 於 2015-07-20 21:13 發表
chien,這不是我拷貝的,是我正在籌備的新書,我目已寫的一段
不好意思,提早透露我的計畫

不好意思,請教您以下幾個問題。

1."第七軍團於7月大舉進犯舟山島"
似乎應該是"三野第七兵團"。

2."國軍指派第87軍第221師第661、662團駐防登步島,第67軍與第87軍主力則在舟山本島待命。"
除87軍外,當時駐防舟山群島的還有75軍、獨71師、陸戰第1旅,以及總預備隊67軍(軍長劉廉一,轄67、75兩師),海軍則為第一艦隊,空軍為第1、4大隊,上級為舟山防衛司令部(司令官石覺)。

3."38年11月3日夜間,共軍砲兵掩護第61師第182、183團約一萬二千人搭船進襲登步島"
依戰後擄獲共軍所述,當時共軍61師每連約110人、每營520餘人、每團2,000餘人,全師約8,000餘人。(資料來源:登步戰役,國防部史政處編印,民45年,頁38附表。)因此首撥登陸的共軍61師182、183團約5000人。

4."由於情勢危急,舟山司令官石覺遂派遣第67、68軍增援登步島。"
增援的75師224團及67師的199、200、201等3個團都屬67軍,68軍這個番號應是錯的。

5."反敗為勝,並將共軍逼至退守砲台山後殲滅。"
依國軍戰史,砲台山在11月4日下午即已收復,但共軍仍佔有登步島南半大部,國軍直到6日凌晨才將殘餘共軍趕出登步島。請參考下圖:


6."這場戰役,國軍有1919位官兵犧牲、954名官兵負傷;共軍傷亡約3700人、被俘虜1500餘人。"
您所說的俘虜共軍1500餘人,請教出於何處?
登步之役的地面戰鬥,國軍先後有3個師的6個團(欠)參戰,兵力約8,000人;共軍61師則是先登陸2個團,後又增援1個團,3個團約7,000人(共方資料稱僅2個團,181團或教導團未參戰;另有資料記載共軍尚有23軍之一部參戰)。
戰損傷亡的情形,雙方說法不一:
國防部史政局民國45年編印的「登步戰史」統計,國軍傷、亡、失蹤共2,928人;共軍傷、亡共3740人。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0年編印的「國民革命軍青年軍軍史」載:國軍營長以下軍官陣亡150餘人,士官兵傷亡3,000餘人;共軍遺屍5,000餘具,被俘300餘人。
87軍軍長朱致一回憶:「綜計是役我傷亡軍官121員,士兵2704名,斃傷匪官兵3660餘人,俘匪279人。」
維基百科引共軍三野戰史稱:「登步島戰鬥共擊斃、擊傷、俘虜國軍3,394人,解放軍陣亡380人,傷953人,無一人被敵軍俘虜。」

7."民國72年移駐金門南雄,稱為金南師,金中師裁編後改稱南雄師"
"金南師"似乎應該更早就不存在了,823砲戰結束後,參戰的6個師陸續輪調回台,48年4月第9師回台灣,沒有相對移防的部隊來金門,金防部也調整布署,原來金南師防區由金東師接手,從此25年都是5個步兵師(金西、金東、金中、南雄、烈嶼)在金門,直到民國72年金中師撤編。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60砲長 金錢 +8 2015-07-22 11:06

  • 小蜜蜂 金錢 +3 這些資料,是青年日報上寫的 2015-07-22 07:28

  • 軍醫二級 金錢 +1 讚!讚!讚! 2015-07-21 11:17

  • 金東師班長 金錢 +2 讚!讚!讚! 2015-07-21 08:42

  • 三木 金錢 +2 讚!讚!讚! 2015-07-21 06:06

  • 上尉後勤兵 金錢 +1 活字典耶~ 2015-07-21 01:59

  • SkyBlue 金錢 +5 讚!讚!讚! 2015-07-21 01:06

  • 大山 金錢 +4 76年我在金門,士官長們就沒說過我們以前是金南師..但說過我們駐地金南。. 2015-07-21 00:52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大山 於 2015-07-21 13:34 發表
登步戰役:
  在76年當兵時時284師,隊徽上的倒三角裡的"登步島"一直是代表著登步戰役!
  當年在284師步三營,對於登步島戰役的傳說與高層的說法不太一樣。
  基於政策的宣導說是"勝利",但是當年度部隊與老士官長裡的說法-說勝利太沈重!
  說應該說此戰役是付出慘重的代價,國軍"慘勝"與共軍的"小敗"。
政府撤台初期,舟山群島原被定位為反攻作戰的前進基地,登步之役後至民國39年上半年,共進駐5個軍及3個獨立師12萬餘人,為當時陸軍總兵力的四分之一;海面有海軍第一艦隊封鎖上海港;定海島上耗費4,000萬銀元趕建大型機場,戰鬥機、轟炸機經常出擊南京、上海、杭州。
   39年4月2日,空軍F47螺旋槳戰鬥機在舟山空域巡邏時,遭共軍米格15噴射戰鬥機突襲擊落,證明共軍已有蘇聯援助的先進戰機。海島作戰沒有制空權,制海權也難保,舟山距離台灣補給線太長,無制空制海能力,地面戰力再強也是困獸之鬥。在共軍優勢兵力的威脅下,民國39年5月13日起3天內,舟山群島陸海空軍及配屬部隊、軍眷等14萬餘人全部撤回台灣(只留下最南端的上、下大陳與一江山島為前哨,直到民國44年1月撤守),5月16日共軍才發現國軍撤走,終於得以進佔舟山群島。
    金門古寧頭大捷與不到10天後的登步大捷,兩次成功的反登陸作戰是戡亂後期國軍難得勝仗,更是國軍固守台灣的轉捩點,然而因半年後舟山撤守,登步大捷遠不如金門古寧頭大捷廣為人知。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工蜂火箭兵 金錢 +1 2015-07-22 21:52

  • 龍友 金錢 +2 精品文章! 2015-07-22 20:23

  • ali692752 金錢 +2 我很贊同! 2015-07-21 23:55

  • 大山 金錢 +1 讚!讚!讚! 2015-07-21 23:04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猛沃營參一 於 2015-07-21 00:45 發表
7."民國72年移駐金門南雄,稱為金南師,金中師裁編後改稱南雄師"
"金南師"似乎應該更早就不存在了,823砲戰結束後,參戰的6個師陸續輪調回台,48年4月第9師回台灣,沒有相對移防的部隊來金門,金防部也調整布署,原來金南師防區由金東師接手,從此25年都是5個步兵師(金西、金東、金中、南雄、烈嶼)在金門,直到民國72年金中師撤編。.
在金門縣志中查到了金南師的下落。

48年後金門從6個師減為5個師,但仍分為6個守備區(金東、金西、金中、金南、烈嶼、太武),其中太武守備區是原來布署在太武山周圍,擔任總預備隊的那個師。少了1個師之後,改由大金門的4個師各派出1個團級戰鬥群組成總預備隊。

54年6月24日"擎天演習",金東、金南守備區合併,稱金東守備區,各師派出的戰鬥群歸建,原金南師專責太武守備區總預備隊之責,南雄師即源自於此。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工蜂火箭兵 金錢 +2 2015-07-22 21:51

  • ali692752 金錢 +1 讚!讚!讚! 2015-07-22 19:07

  • 大山 金錢 +1 76年間二線的南雄師防區應是粉大的。 2015-07-22 18:02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