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32 123
發新話題
列印

追思懷念砲戰前輩們

想起來了!
823砲戰期間,有一架次,似只差一點時間,就走不了了,跑道被炸毀!
也算命大!起飛後跑道才損毀,沒在滑行期間!
至於拖曳與空投部分,這有進出口時間與斬斷繩索與投放時間問題!
砲戰中後期,能不能執行拖曳作業,及落地搶救傷患後送,不得而知?

引用 TOP

當時為滿足前線緊急物資需求,國軍以空投與海運互補建置多元即時補給能量,在當年的九月二十一日策定了「中屏計畫第一號」,由空降團抽調一個加強連支援作業。空軍第十大隊及第二十大隊每日各有十五架次C-46型運輸機進行整補,每架載運八千磅物資,以尚義機場為主要空投場,以增加金門的後勤補給量。

 其後,空投物資的包裝機器全面改用機器作業,以增加裝載面積,充分運用載運空間及噸位使用。空軍第三聯隊及第六聯隊所有可用的C-46型運輸機,由第六聯隊統一調配,並會同策定代號「中屏計畫第二號」的空投任務。「中屏二號」空投,自九月二十一日起至九月底止,共計出動飛機二百零三架次,空投軍品五十五萬三千多噸補給物資,成果豐碩。

 另外,為考量金門地區每月所需補給品數量大增,且在敵砲火阻撓下,更提高運補難度,因此,在十月一日起,再增擬「神鷹計畫」,加大每日對金門空投補給品六百噸,且在該次計畫中,美軍C-119型運輸機也參加作業。當時,為確保金門守軍物資不虞匱乏,全體空地勤作業人員,均日夜工作,運輸機亦不分晝夜執行空投任務。

 「神鷹計畫」十月一日至十月七日間,運輸補給品使用的車輛,計達二百二十輛,飛機出動最多時一天達九十三架次,總計出動空運機三百八十八架次,空投物資共一百一十四萬二千四百多噸,與前「中屏計畫」相比,不論是飛機或是補給品,均打破紀錄,可有效支援前線戰事持續防衛金門。

 除了金門本島空投外,空軍也針對金門外圍島嶼,如大膽、二膽及東碇等距離敵岸過近,且面積過小的離島,以奇襲方式在砲火密集下展開空投作業。

 當年九月二十七日,空軍以B-25型飛機對大膽空投兩架次,也曾使用AT-6陸軍輕型飛機對東碇實施空投二十一次,空投軍品計五十二包。雖然小型飛機較不適用於空投,但對孤軍戍守在最前線的官兵而言,空投所帶來的士氣鼓舞與精神慰藉,卻發揮最大效果,使官兵仍堅定意志,死守到底。

 八二三戰役空投任務中,空軍在多次失敗與成功之間,逐漸建立作戰經驗,且不斷改進,尤其每位執行任務的飛行員發揮過人勇氣,以英勇機智的飛行,突破砲火封鎖,始終維持外島補給量,與當時海上運輸補給作業相互媲美,同創八二三戰役中補給光榮的戰績。(轉載自軍聞社蔡宗恆先生)
====================================
在諾曼地大空降電影中,空投物資也是片尾才出現顯現不出其重要性。除了傘兵空降敵後奮勇作戰,地面部隊士氣也得靠空投連弟兄空投物資才能維繫士氣。世人只知道海軍與陸戰隊鴻運作戰、轟雷作戰,海軍與陸戰弟兄LCU登陸艇與LVT水陸戰車奮勇運送物資,卻忘了還有一群空軍與傘兵弟兄冒著低空火網空投物資。逝世的傘兵名人艾管寧艾叔也曾參與過八二三砲戰空投,與空軍飛官穿越火網將物資空投地面部隊。

傘兵空降只帶著輕裝武器突擊敵後,後續的彈藥、物資得靠空投連空投補給才能確保、擴大戰果!傘兵第一仗、空投一半功。
http://tw.myblog.yahoo.com/jw!9A ... Q--/article?mid=124
八二三戰役空投人員回憶錄

或許這只是個人或單位當時的片面認知,可能還有疏漏之處!

關於護航補給船團,艾森豪總統指令,授權當地指揮官,護航至金門3海哩,台灣協防司令部承擔台灣防空任務,若中共空軍對金門,馬祖空中攻擊,國軍空軍可有權驅逐,追擊中共戰機至其基地,亦可攻擊該基地的飛機。

9月7日美政府發表聲明,台灣與金門安全關係日增,而蠻橫的使用武力對付金門,將構成威脅到美國安全。

9月7日美艦開始護航國軍的補給船團,此日共補給272噸物質,未遭中共炮擊,9月8日第2次補給,據葉飛回憶錄,毛澤東決定,「只打蔣艦,不打美艦」,當時中共炮擊金門53000發,國軍補給72噸,損失一個中型登陸艇。

從9月7日到10月6日,總計補給19次,國軍補給船損失7艘登陸艇。9月8日總計8次空戰,擊落米格機10架,傷F86一架,空投補給金門時被擊落兩架C46運輸機。



找不到一部電報機的故事紀載!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