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憶難忘已故前陸軍副總司令童兆陽中將

童兆陽將軍的確是陸官三十四期之翹楚,(我個人覺得比陳鎮湘更優秀)以下是童將軍生平之簡介         

童兆陽 第二十一任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籍貫浙江蘭谿。師大附中、陸軍軍官學校第34期畢業,美國密蘇里大學數學研究所畢業,猶他州立大學電子計算機研究所碩士。留美期間曾組織反共愛國聯盟,歷任各級指揮官。              

童兆陽出生於軍人世家,叔祖童元亮畢業於保定軍校6期,先後擔任淞滬警備司令部參謀長及通訊兵學校教育長;母舅則是1958年八二三炮戰殉職的趙家驤將軍。童於對日抗戰時期出生於貴州貴陽,在江西上饒、上海等地短暫就學,1949年隨家人抵臺,輾轉就讀於高雄與臺北。1961年進入陸軍官校,1965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自官校畢業後擔任少尉排長、中尉聯絡官,隨即在1970年赴美進修。

1971年值海外保釣運動高潮,當年4月10日華府舉行保衛釣魚臺大示威,9月3日隨即由左派、毛派留學生主導於密西根安娜堡(Ann Arbor)召開國是會議,童兆陽等右派支持國府的留學生於會中與左派決裂,除了與魏鏞、劉志同、陳鵬仁、陳長文等人共同反對大會擁戴中共進入聯合國的決議,9月21日參與反對中共進入聯合國大遊行,在當年12月於華府召開「全美反共愛國會議」,由甫自聖若望大學取得學位的劉志同擔任總籌備人,童兆陽出任美加地區總聯絡人,童並與張京育、邵玉銘、魏鏞、李本京、沈君山、劉志同、胡志強同任主席團成員。大會決議成立反共愛國聯盟,童除了與趙林共同草擬宣言,並且與劉源俊共同編輯了紀錄片「留美中國同學反共愛國大會」,該片因值國府動盪危難之際,獲得1972年金馬獎「最能反映愛國精神特別獎」。972年返國,繼續在基層部隊任職,1974年因在美留學期間從事敵後工作,獲選「戰鬥立功英雄」。1977年經作戰次長宋心濂拔擢,擔任參謀官及其辦公室主任。爾後歷經數職,1986年調升陸軍226師師長,鎮守關渡,受蔣經國器重,曾囑其「留在軍中」,不要輕易退伍。1989年調任成功嶺指揮官兼大專集訓班主任。

成功嶺班主任任內與長官不諧,1991年調任國防管理學院院長,本已屆仕途終點,後因總長劉和謙力薦,1992年升任作戰參謀次長。1994年再轉任六軍團司令,總攬台灣北部軍務,任內適逢總統大選與中共飛彈演習。1996年接任陸軍官校校長。1997年因病轉任增設陸軍副總司令。1998年提前退休,轉任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講座教授及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並於過世前短暫擔任國軍暨家屬扶助基金會執行長,2000年因肝硬化逝世,享年59歲,同年葬於國軍五指山公墓。

童為少數的留洋將領,早年受宋心濂提拔,爾後又受郝柏村器重,同時也獲劉和謙肯定,得以一展長才,1983年任職陸軍總部作戰署長任內,協助籌畫「非正規兩棲聯合大演習」,此即後來「漢光演習」之濫觴。作戰次長任內曾數度處理大陸劫機來台事件,並規劃保安、救難等工作,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還曾受劉兆玄之邀組織救難與規劃相關政策。現今之國防醫學中心亦在童任內開始規劃。

童在90年代末期被認為是陸軍總司令的不二人選,但仕途發展自1996年起卻不如預期。某些人聲稱童自郝柏村、劉和謙相繼離任後,已遠離核心,而他與愛盟的關係也使他受到國民黨主流派的猜疑。1996年他由軍團司令轉任陸官校長,即有傳言是因國民黨參選人指控他輔選不力,從而使他由軍團司令平調陸軍官校校長一職,在此之前,軍團司令才是陸官校長歷練後的出路。童在陸官校長任內發現肝疾,使他不得不接受增設副總司令的閑職,但到今天為止,尚無法說明他為何沒有屆齡退伍,而是提前離開。一個較駭人聽聞但未經證實的傳言,是主官未經童允許,呈遞了他的退伍報告,使童在無可挽回的情況下退伍,部分人士相信這使他抑鬱以終。                                        以上為維基百科所述

[ 本文章最後由 kaiwang530 於 2011-08-26 03:58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陳班長 金錢 +1 辛苦您啦!資料很詳細 2011-08-26 01:12

1546T 空降特戰62旅精誠連 (步四營四連60砲組一砲下士砲長)

引用 TOP

這篇是童兆陽公子的網路貼文                                                                          你們相信天忌英才嗎?我是不相信的,我覺得英才的生命都是自己掌控的,他們都知道事件的後果,但是都有一股力量能讓他們拋開個人,努力去做,所以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其實他們都已經知道了。
我父親名叫童兆陽,民國31年生,浙江蘭谿縣人,幼年時期跟著家中東奔西跑,當時正處於抗戰時期,我爺爺亦是軍人,時常需要移防或是行軍至各處,我奶奶便帶著一家大小跟著軍隊四處奔走。
來到台灣後,生活也沒有就此安定下來,一樣是四處搬遷,換過許多居住地,這就是當時的情況。
聽人家說,我爸當初第一志願是台大電機系,但是多次聯考總是率取台大數學系,所以便轉而進入當時位於高雄鳳山的黃埔軍校第34期就讀。
台大與黃埔的差別,是十萬八千里的,如此的決定真的是令人訝異,但是我爺爺依然批准了我爸的決定,讓我父親順利進入黃埔軍校。
在當時,進黃埔軍校是必須有相當的覺悟的,兩岸還處在軍事對抗期,衝突一觸即發,所以便有一句話告訴所有想就讀黃埔軍校的學子「貪生怕死門莫入,升官發財請回頭」,我父親既然進入黃埔,當然也有這樣的決心,所以我說,他的一生就在他進入黃埔之後決定了。

[ 本文章最後由 kaiwang530 於 2011-08-26 01:15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1546T 空降特戰62旅精誠連 (步四營四連60砲組一砲下士砲長)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chocho55 於 2011-08-26 01:52 發表
跟長官不合? 不知道是跟誰,在成功嶺的話應該是十軍團司令才夠格,看了一下那時的十軍團司令是毛夢漪,大家大概都知道另一位將軍跟毛也不是很合,所以也許童也是跟毛有問題? 那這人還真是顧人怨
前兩年有次去探望朱老爹,聊沒幾句朱老爹就同我說:小王阿,這幾天有時間的話陪我到毛夢漪家打牌,我回老爹說好,不過想想坊間一些傳言,終究沒陪朱老爹去!!只好在電話中回說有事不克做陪,我想老爹應該不會放在心上才是!!其實我知道老爹得心事,他把我當子弟兵,奈他年事已高,所以想將毛副總介紹于在下,以便日後有個照應,我算是辜負老人家一番好意了!!

1546T 空降特戰62旅精誠連 (步四營四連60砲組一砲下士砲長)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chocho55 於 2011-08-26 03:00 發表


毛副總在幹什麼呢? 他那麼資深,24期的人,應該早就退的乾淨了吧? 現在都不是應該四十幾期的人在當軍方轉業的幾個公司的頭頭嗎?

其實也不知道是不是毛,我只是猜的,那時的童當成功嶺班主任時是陳燊齡跟劉和謙 ...
文中所述應該就是毛副總,朱老爹已是九旬高齡(民國十一年生)毛副總也已是八旬有一了吧,目前皆賦閒在家養老,朱老爹去年八月還動了一次小手術(在榮總開攝護腺)大半時間都待在家裡,毛副總還有些社交活動,偶爾打打高爾夫,參加些飯局什麼的!!上次和49期任X芬談到現存知老將,任也是一口就說朱老爹是他見過最仁厚的長者了,至於毛,他倒沒說什麼,可能不熟,或不想言及太多!!

1546T 空降特戰62旅精誠連 (步四營四連60砲組一砲下士砲長)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龍哥 於 2011-08-26 21:57 發表
所以我印象中自己上成功嶺時
開訓時班主任童兆陽中將
結訓好像換李建中 且還掛少將
老弟,你可能記錯了吧,李建中(陸官28期)他任成訓中心指揮官,是民國七十五年至七十七年的事,而童兆陽(陸官三十四期)當時是師長,怎麼可能李建中接童兆陽得指揮官職務,牛頭對著馬嘴,錯得離譜!!童之後接班主任的是吳其樑(陸官三十三期)請仔細確認一下,謝謝!!                                 李建中(1986.08.01∼1988.01.09接聯訓部督考室主任)→陳鎮湘(1988.01.10∼1989.05.31空特司令接楊學宴)→童兆陽(1989.06.01∼1991.08.31國防管理學院院長接袁豪)→吳其樑(1991.09.01交軍團參謀長∼1993.10.15軍管部參謀長接陳鎮湘)→宋恩臨(1993.10.16交十軍團副司令∼1996.07.31)→高華柱(1996.08.01交金門防衛副司令∼1997.12.31後勤次長接謝抗建)→張林生(1998.01.01交總司令部後勤署長∼1999.02.07大專集訓班結束)→1999.07.01改制陸軍初級軍官訓練中心   還有一點成訓中心指揮官尚兼后里軍軍長,絕沒有少將去佔缺晉升的,一般是到澎防部或花防部

[ 本文章最後由 kaiwang530 於 2011-08-26 23:24 編輯 ]

1546T 空降特戰62旅精誠連 (步四營四連60砲組一砲下士砲長)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