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後備司令部延革

「後備司令部」是一個負有光榮使命、歷史傳承的軍事單位。自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一日於重慶市成立「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起;主要任務是負責日本戰敗遣返在台日俘、接收台灣與維持台灣治安事宜。
1947年,奉命改為「台灣全省警備總司令部」,由彭孟緝擔任總司令,並正式於台北辦公。
1949年初,台灣全省警備總司令部改名為「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1949年秋季,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奉命裁撤,分別成立「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及「台灣省保安司令部」,任命彭孟緝為保安司令。
1958年5月,為精簡機構及統一指揮,陸軍總部將戒嚴業務轉移至新成立的警備總部,將「台灣防衛總司令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台灣省民防司令部」及「台北衛戌總司令部」等四個單位,以「台灣省保安司令部」為基礎合併編成「台灣警備總司令部」,由原台北衛戌總司令黃鎮球將軍擔任台灣警備總司令。 
1964年7月1日,調整後備軍人動員體制,國防部裁撤動員局,新編成立「台灣軍管區司令部」,台灣軍管區司令由台灣警備總司令兼任,高司機關雙全銜遂為「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台灣軍管區司令部」。
1977年「靖安一號」專案,憲兵司令部納編原警備總部北、中、南三個警備營為憲兵239?241營。
1992年8月1日因應動員戡亂時期終止,整編憲兵(「忠愛專案」移編憲兵212、214、215、216、219、221、230、319、328營)、陸軍及海軍陸戰隊部分兵力,成立「海岸巡防司令部」,全銜為「台灣軍管區司令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取代原本警總於行政院治安會報的海岸巡防主導地位。海巡部任務為「反走私、反偷渡、反滲透」,後期加上「反突擊」。
1992年11月1日「台灣軍管區司令部」更名為「軍管區司令部」,全銜改為「軍管區司令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此單位為參謀本部直屬單位,不隸於陸海空軍。
1999年因港口安檢任務需求,再移編憲兵224、241營。
2000年1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海巡三法」,同年2月1日軍管、海巡分置,海巡署成立後,司令部全銜即改為「軍管區司令部」,以歷史沿革而言,軍管部繼承了警備總部以來的歷史,海巡署則是被視為新的司法警察單位。
「國防組織法」於2000年1月29日公佈後,軍管部更名為「國防部後備司令部」。2002年3月1日配合國防二法實施,國防部後備司令部全銜修訂為「後備司令部」,「師管部」修訂為各地區「後備指揮部」;「團管部」修訂為各縣市「後備指揮部」或「後備服務中心」。
2008年11月依「精進案」規劃,後備司令由二級上將降編為中將。後備司令部
歷任司令...
<金恩慶上將>  
<陳邦治上將>  
<謝建東上將>
<薛石民上將>
<陳體端上將>
<余連發上將>
<李銘藤中將>
<陳良濬中將> 現任

引用 TOP

引用:
原文由 帥中士 於 2010-05-07 22:36 發表
「後備司令部」是一個負有光榮使命、歷史傳承的軍事單位。自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一日於重慶市成立「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起;主要任務是負責日本戰敗遣返在台日俘、接收台灣與維持台灣治安事宜。
1947年,奉 ...
李銘藤其實不算是後備正規的司令
他其實是暫代(余連發轉調總統府戰略顧問後後,到八軍團指揮官陳良濬接任前)司令,
以中將副司令代理上將司令(不過後備司令在余連發下台以前都是上將缺)約半年多.
當時軍中各種新聞刊物提到他時,都叫"代司令李中將"或"李代司令",
各種文案上的頭銜則是"副司令代理司令"
陳良濬來了以後,他又恢復原來的副司令頭銜.
後備司令也正式降為中將階級.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