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
衛福部安心專線:一九二五(廿四小時免付費心理諮詢服務專線,手機或市話均可)
全台設有卅七處心理衛生中心,可提供免費一次的心理諮商服務。
老朋友專線:○八○○─二二八五八五
生命線協談專線:一九九五(手機或市話直撥四個號碼,可與當地生命線服務專線聯繫)
張老師專線:一九八○
==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459197
百歲孤寂 ─憂鬱篇/老年憂鬱難察覺 也無足夠資源
2023-09-23 聯合報
常有類似求助個案,以為失智來看診,後來發現是憂鬱症
老年憂鬱症除了和失智症症狀高度重疊外,也常以身體病痛的方式呈現,許多長輩因為反胃、心臟不舒服、胸悶發抖,什麼身體檢查都做了仍找不出原因,直到轉到精神科才發現是憂鬱症。
憂鬱症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電刺激療法。相較於年輕人,老年人治療效果會比較差,因為身體的退化,藥物要比較大劑量、心理治療和電刺激療法也要比較多次才能達到效果,服用藥物的同時,還要考慮他已經在服用慢性病藥物。但是只要好好治療,效果依然看得見。
目前比較大的問題是老人精神疾病的相關資源不足,在初級、中度及重度的治療上,都有努力空間。
在初步篩選出需要幫助的長者部分,若家醫科及社區醫師可以扮演守門員角色,找到輕度或疑似憂鬱症長輩,即時做一些協助或治療,對於避免發展成中、重症的憂鬱症有正面意義。但是可提供中重度憂鬱症治療的老人精神專科並不多,就算有,也很難掛號。
若進到重症、需要安養階段,年老的精神病患(包括憂鬱症)是找不到安養機構的,因為目前收治慢性精神病人的護理之家不收老年人,而老人安養機構不收精神病者。蔡佳芬就有病人因一直找不到安養機構,雖然已不需要住院治療,但家人也無力照顧,就長年在各醫院間流浪。
年心理健康這件事,需要社會更多關注,也要系統思考,投入對的資源去處理。
==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459200
百歲孤寂 ─憂鬱篇/衛福部:篩檢後轉介 未來透過AI介入
老年就是一個一直經歷「失去」的生命階段,孤獨是必然,因此該如何在孤獨中沒有害怕、痛苦,成了生命課題。
國健署近年推行的「量六力」(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憂鬱),其中有二力與心理健康相關,特別是憂鬱,國健署協助透過量表,篩檢社區長輩有疑似憂鬱症的個案,一旦被認定有憂鬱,則會轉介資源協助。
目前亞洲的長者對於心靈的需求,仍不太願意說出口
--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459193
百歲孤寂 ─憂鬱篇/獨老孤單 高齡憂鬱就醫率低
老年人的憂鬱症部分,雖然比率不是最高,但必須被重視的是低診斷率。相較於成人及兒童青少年,罹患憂鬱症的老年人更難發現。
一來,老年憂鬱會出現失眠、沒有活力、心情低落、記憶力變差等現象,常被認為是老化表現、身體病痛所致,或是罹患失智症。失智門診中,大約有二、三成民眾以為是失智來就診,診斷後發現其實是憂鬱症。
二來,老年人對於心理疾病的求助意願低。同樣是精神科的疾病,長輩疑似失智症都不一定願意就診,憂鬱症的汙名化比失智更為嚴重,防衛就更深。
政府應該有系統地做預防性的訪視,而分布綿密、且了解社區長輩狀況的社區關懷據點很適合扮演這個角色。她認為,據點除了舉辦長者的健康促進課程,還要走進社區,找到因為身體或心理狀況無法出門的長輩,為這些長輩創造人際連結。
==
不加"瀨"成為村里的班隊會員,就不是樁腳的票源,理都不理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