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34 123
發新話題
列印

馬祖遊記

期待砲長兄第一手圖文並茂的戰地視察報告
p.s.
你們不會晚上也搞徒步夜巡吧.....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老天!!
真羨慕各位能一睹240
25年前沒有少將砲王的點頭
一般菜官阿兵根本連砲陣地週邊50公尺內都無法接近
更別說目睹其廬山真面目了
不過現在應該不太可能"有機會"
再叫這幾門老前輩出射擊任務了
如果好好保養
轉換做為馬祖吸引觀光的重要指標
還是可以為老兵不死的傳說寫下新的一頁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那門57戰防應該是據點展示"道具"吧??
擋板塗成那樣子
該不會也是各位的"劫"作吧...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只要沒人發現A的出來
將腳架砲身座鈑分別拆開
各放入幾咖大旅行箱中
再通過安檢....
OK的啦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在台灣我們砲排的老上兵大概都可以
將整門120扛著走一段距離

但是對於42砲
能將座鈑扛上背的
自從上梯5月份退伍後就後繼無人
之後選班兵時士官長會叫他們扛42砲管(71公斤)
來回走上幾步看看體力腰力如何
如果能將整門三百多公斤的42砲扛的起來
那簡直是超人了....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砲長兄說坂山無法進入
是封閉還是道路已經沒了?
以前我們下山都是抄山上小路
由廚房後面直接下到坂里
知道的人只有我們連上
現在一定也不見了
不過芹山應該可以居高臨下俯瞰坂山
不知道大夥有沒有瞧見?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多謝猛沃兄
42砲只在北竿待過
所以比較想看看今昔的對比變化
看到此行大家收穫滿載
可能要對以前的窮山孤島印象要修正過來
不過沒了以往戰地肅殺氣氛
就沒有那種原汁原味的感覺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42砲建議有武器展示的先別貼出
免的造成該單位可能的困擾
已開放的據點或風景應該沒問題

北竿的陡峭山路以前我們經常全副武裝趴趴走
夜巡就繞島一圈
師部旅部甚麼鬼週會
就要下坂山衝好漢坡到上村
再走到塘岐
結束後再原路走回
現在教我再去走
叫救護車比較快...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北竿是否各位繞了一圈
那個好漢坡印象最陡?

我個人推薦是橋仔上風山那段(夜巡必走)
還有坂里往上村(走幾趟已無可數)
另外午沙大道也蠻陡的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剛在猛沃兄的部落格相簿看到坂山大道
與印象相比現在的路顯得窄蠻多的
當然以前沒有電線桿
右側山壁的植物也沒有佔據那麼多範圍
而且現在路面蠻破舊的
應該是沒人員維護
二十多年前這條路可算全島最好的路面了
當時每天都要清掃除草
整段幾乎都是我們連上責任區
如果被上山視察的長官說話
那結果就會很淒慘

現在有崗哨處是中段轉彎處
坂山大道在此轉個大彎後直接上山頂
舊時中山室就在轉彎處後方下面
42砲排還要往上約在半山位置
當時阿彬排長就是在此"教育"新進弟兄
陪他們衝山頭的集合處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紅線表示原本坂山大道下半段原來寬度
白色箭頭處位置是原106砲排寢室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這次事先忘了向猛沃兄報告
如果無法上去坂山
要瞄到42砲的舊地盤要由里山方向回看比較清楚
(想像應該是這樣...)
由坂里方向向上只能看到山頂
(現在這些建築物不曉得是作甚麼用
以前山上絕不會蓋這些毫無隱蔽的建物)
不過還是非常感謝大家
至少坂山大道是別來無恙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摘自猛沃兄相簿
雄獅堂與幹訓班

說老實話42砲不知道雄獅堂是否後來有改建或翻修
甚至是移動位置
印象中的雄獅堂差別蠻大的
雖然門上的牌子是雄獅堂
不過怎麼看怎麼不對勁
當時我們在此上了6星期的職前訓
應該不是長這個樣子...

幹訓班位置是沒變
外頭的圍牆不知何時蓋的
當年北竿幹訓班可是出名的操
退訓率蠻嚴的

[ 本文章最後由 42砲 於 2009-08-19 20:27 編輯 ]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上:北竿鄉公所
倒沒有太大變化,當時可算全島最氣派的建築
那時北竿在地老百姓頂多千餘人
90%都聚集在塘歧
其他人口分佈以坂里其次,再來就是后沃及橋仔
另外白沙午沙上村等有零星聚落
島上兩所小學(塘岐國小及坂里國小)一所國中(中山國中)
不過有意思的是
中山國中設在芹壁==全島人口最少的村落

下:迎賓館
這應該是擴建後的樣子
記得那時迎賓館門面並不起眼
二層樓建築面對大街
旁邊就是老百姓商店
42砲上塘岐此地是一定要報到的
原因無他
借它的WC舒服的解放一下
因為這裡不會缺水....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往坂里的道路
右邊上去就是坂山大道
紅圈處曾經是我們連上幫老百姓蓋的養雞場
更早時前面駐防的兄弟營曾在此養豬

紅線表示以前的路只有這麼寬
也沒有雙線標示
那時大概也沒必要
因為老百姓也沒有轎車或機車可開
只有軍車及軍方支援的中型巴士跑這段路
往返白沙到塘岐
早上6時到傍晚6時每小時單趟一班
宵禁後停駛
本來坂里站下車地點是在坂里國小前
不過開車的駕駛弟兄都會讓我們在此下車
省去由下面再走上來的一段路線

193D578R6BWPN42P
269D806R6BWPN120P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