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大陸拒絕國外專業救援隊伍的原因

原來災區附近是高度機密的軍事核研究所啊

大陸新聞中心卅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規模7.9強震後,法國輻射防護暨核子安全研究所(IRSN)表示,四川有些製造燃料或研究用反應爐的核子設施,因距離震央不到100公里,恐因強震受損。而中國環境保護部也在強震發生後,立即啟動「核子與輻射及水污染防治應急預案」,派遣專家組趕赴災區,指導環境應急救援工作。

這次距震央不遠的綿陽市也是重災區,當地設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是中國「兩彈一星」的重要研究基地,院內製造燃料或研究用反應爐是否真有損壞,外界還不得而知。不過,綿陽迄今至少有5400人不幸罹難,1300人失蹤,1萬8千餘人被埋,受傷2萬多人,估計直接經濟損失逾600億元人民幣。

因災情慘重加上該市「非常敏感」,12日地震發生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於13日下午轉赴綿陽查看災情,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省長蔣巨峰更是坐鎮綿陽指揮救災。

另據新華社報導,環境保護部已向四川、寧夏、甘肅、青海、陜西、山西、重慶、江蘇、湖北、雲南、貴州、西藏等地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嚴密監控核子設施的環境狀況,確保核子與輻射安全萬無一失;並且要求及時了解化工廠、危險化學品、污水處理場等環境敏感設施和區域的相關情況,防控可能出現的環境污染事故。

由於中國啟動「核子與輻射及水污染防治應急預案」,引發外界的關注,目前網路上也有未經證實的消息指稱,有災民看到大隊軍車裡有身穿白色「防護衣」人員,顯得很不尋常。

深處中國內陸的四川之所以會成為核子研究重鎮,主要是上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面臨美蘇兩個超強的核武威脅,毛澤東決心推展「三線建設」(沿海為一線、中部是二線、西部和西北部是三線),轉移沿海的重工業與國防工業。根據毛澤東的指示,1964年中共中央召開的工作會議上做出了「三線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此後中國開始投注大批人力、物力、財力於三線。

不過,目前由中共國防科工委負責管理的中物院,其起源比「三線建設」的正式上馬時間還早。該院前身是中共中央於1958年批准,開始建設定名為221廠的核武器基地,廠址選定青海海晏縣金銀灘。同年,成立北京「第九研究院」。1963年,北京的相關研究人員陸續往大西北搬遷。1964年,中共中央決心推動「三線建設」,確定要建設代號為「九○二工程」的核武器研製基地,分佈在四川省綿陽和廣元市的山區。

1969年,在西北的科研人才開始移往四川。1983年9月,中共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在四川綿陽市近郊建立新的科研基地,定名為「八三九工程」。1985年1月,九院改名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1990年該院所屬單位逐漸集中在綿陽院區,科研基地主體座落在綿陽市的涪江之畔,占地4千多畝,建築面積150多萬平方平方公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8千餘名,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千餘名。

根據官方網站報導,中物院現有5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設有研究生部,有9個博士學位授予權專業和21個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有物理、數學、原子能科學與技術3個博士後流動站,涉及等離子體物理、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子物理、凝聚態物理、應用數學、計算數學、核技術及應用、核燃料迴圈與材料等學科專業。


新聞來源    東森電視

引用 TOP

系統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而自動隱藏

引用 TOP

若有輻射外洩污染環境,那不讓國外專業救援隊進入就真的情有可原,若沒有輻射外洩只是想要保護機密,那做法就有爭議了.........

勝利奠基於戰備           戰備落實於訓練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