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求助 - 金門之熊 - 戰三團一營的暴行犯上事件 [列印本頁]

作者: jw98259    時間: 2012-10-26 14:32     標題: 求助 - 金門之熊 - 戰三團一營的暴行犯上事件

最近在看古寧頭大戰的相關書籍,對於戰三團一營戰後的暴行犯上, 陳振威營長因而一眼失明的事件一直不是很了解. 有一說是獎金分配不公,也有起因於陳振威營長行伍式領導風格的說法
不知後版上哪位長官了解此一事件的真相??
作者: Roach-H    時間: 2012-10-26 20:03

引用:
原文由 jw98259 於 2012-10-26 14:32 發表
最近在看古寧頭大戰的相關書籍,對於戰三團一營戰後的暴行犯上, 陳振威營長因而一眼失明的事件一直不是很了解. 有一說是獎金分配不公,也有起因於陳振威營長行伍式領導風格的說法
不知後版上哪位長官了解此一事件的真 ...
老實說,您這問題問錯地方了.

您應該去問當事人,戰三團戰一營戰一、三連人員.

也許您會說,您不知道也沒有辦法跟這些老兵取得聯繫;
那其實也是表示,您不需要去追尋這個事情,我也不認為您在網路上取得的資訊,能夠接近多少真相.

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當事人陳營長一直到往生都沒有公佈這事的真相.
我相信官方應該有相關的調查紀錄檔案,不過應該不會公佈(攤手).
作者: jw98259    時間: 2012-10-29 09:52

抱歉, 不應該用真相二字, 其實想要知道的, 與其說是真相, 毋寧說是經過.
一個事件的真相是不容易釐清的, 即使同為當事人, 事後追述的經過都可以不一樣, 更何況是真相呢??

駐印軍的裝甲兵歸國投入內戰之後, 裝甲兵始終沒有傑出的表現, 裝甲武裝的投入也沒有發輝扭轉戰局的效果, 這固然與後勤補給有關, 更大的原因恐怕是因爲陸軍將領對配屬裝甲兵的不當使用所導致 (比如說, 有令戰車開上城樓充當活動砲台使用者)

大陸新敗之於, 國府好不容易在古寧頭取得勝利, 全殲來犯的近萬共軍. 在此一被宣傳為扭轉乾坤的大捷中, 裝甲兵功不可沒, 在許多陸軍將領以及裝甲老兵的回憶文章中, 都提到裝甲兵應居首功

可是這支裝甲兵應引以為傲的部隊呢? 在日後裝甲兵的整編中, 竟然未能成建制的被保留下來, 這對向來重視傳承的國軍而言(當然是指那時候的國軍), 幾乎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這難道不值得後世治軍史者深入研究? 或是引起無關緊要的人的好奇?

沒有人是完人, 個人雖然偏愛國軍軍戰史, 但也不至於要求事事都要偉光正.
可是如果歷史處處要爲尊者諱, 爲長者諱, 爲這諱爲那諱, 那一部歷史不成了諱史??

研究歷史, 不是要揭人瘡疤, 也不是要發人陰私, 只是想要知道, 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如此而已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2-10-29 10:34

引用:
原文由 jw98259 於 2012-10-29 09:52 發表
只是想要知道, 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如此而已...
官僚老兵會說(狂飆): 不甘你的事! 自己的事情顧好就好... 機密的事別亂問, 你要害人嗎??
(os; 我曾經遇過類似的回應~ 不同事情而已~~)
作者: pp5070    時間: 2012-10-29 18:41

引用:
原文由 Roach-H 於 2012-10-26 20:03 發表


老實說,您這問題問錯地方了.

您應該去問當事人,戰三團戰一營戰一、三連人員.

也許您會說,您不知道也沒有辦法跟這些老兵取得聯繫;
那其實也是表示,您不需要去追尋這個事情,我也不認為您在網路上取得的資訊 ...
不認同。有疑問就要追查,不要以自己的觀點,叫人家不要問?
作者: Roach-H    時間: 2012-10-29 20:01

引用:
原文由 jw98259 於 2012-10-29 09:52 發表
抱歉, 不應該用真相二字, 其實想要知道的, 與其說是真相, 毋寧說是經過.
一個事件的真相是不容易釐清的, 即使同為當事人, 事後追述的經過都可以不一樣, 更何況是真相呢??
駐印軍的裝甲兵歸國投入內戰之後, 裝甲兵始終沒有傑出的表現, 裝甲武裝的投入也沒有發輝扭轉戰局的效果, 這固然與後勤補給有關, 更大的原因恐怕是因爲陸軍將領對配屬裝甲兵的不當使用所導致 (比如說, 有令戰車開上城樓充當活動砲台使用者)
大陸新敗之於, 國府好不容易在古寧頭取得勝利, 全殲來犯的近萬共軍. 在此一被宣傳為扭轉乾坤的大捷中, 裝甲兵功不可沒, 在許多陸軍將領以及裝甲老兵的回憶文章中, 都提到裝甲兵應居首功
可是這支裝甲兵應引以為傲的部隊呢? 在日後裝甲兵的整編中, 竟然未能成建制的被保留下來, 這對向來重視傳承的國軍而言(當然是指那時候的國軍), 幾乎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這難道不值得後世治軍史者深入研究? 或是引起無關緊要的人的好奇?
沒有人是完人, 個人雖然偏愛國軍軍戰史, 但也不至於要求事事都要偉光正.
可是如果歷史處處要爲尊者諱, 爲長者諱, 爲這諱爲那諱, 那一部歷史不成了諱史??
研究歷史, 不是要揭人瘡疤, 也不是要發人陰私, 只是想要知道, 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如此而已
我覺得您誤會誤很大.

您這問題問錯地方也問錯人,這才是我想要說的;因為我並不認為在這裡會有正確答案.

給您的建議畢竟是建議,您可自行取捨.
我無權命令任何人,該說的話我說了,已盡人事,接下來的,我無法干涉.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49.219.61.x 於 2012-10-29 10:34 發表
官僚老兵會說(狂飆): 不甘你的事! 自己的事情顧好就好... 機密的事別亂問, 你要害人嗎??
(os; 我曾經遇過類似的回應~ 不同事情而已~~)
60多年前的事,不算機密了吧?只是我並不認為官方會公佈相關的資料.
引用:
原文由 pp5070 於 2012-10-29 18:41 發表
不認同。有疑問就要追查,不要以自己的觀點,叫人家不要問?
就回覆這一次.
請看清楚前文內容,一沒命令人,二沒質疑人,三沒挑釁人.
看不懂不是我的問題,我沒義務解釋.
引用:
原文由 阿侯 於 2012-10-26 17:27 發表
後憲版上有說到 正不正確就不知道了  
後憲論壇關於此事的文字,小弟已自行刪除,抱歉.
引用:
原文由 阿侯 於 2012-10-29 21:02  發表
後憲版上是閣下的大作? 可以在後憲說 為什麼不引導去後憲板上看呢 邏輯怪怪的
大作是不敢當,不過是百多字的概略回文而已.
該文回覆於2005-10-17,發文至今已事隔七年,除了我挑頭講了開頭以外,
並沒有見到任何與該事相關的回覆,顯然此事除了當事人以外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內情,
而且既然已經不想多談此事,我又何必保留哪段文字?

這裡是後版,在這發的文就在這回,引導去後憲才是有問題的邏輯.

[ 本文章最後由 Roach-H 於 2012-10-29 21:25 編輯 ]
作者: 兵器連觀測兵    時間: 2012-10-29 20:42

又插個花!
介紹一下逢甲水湳,誰叫我住逢甲跟水湳中間,要為台中拚經濟。
一個論壇一定有左右不同的立場,大家互相容忍一下!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住海邊的。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2-10-29 21:48

I think this is long time history, no one can really know the real reason.
作者: jw98259    時間: 2012-10-30 10:05

網路上搜尋到此事件經過的說法之一

2009/10/29 馬祖日報電子報
(http://www.matsu-news.gov.tw/new ... open&UID=106327)

古寧頭戰役憶舊卅嚴茂林

古寧頭大捷,戰車營獲得了各界讚美,收到近萬銀元的犒賞金,1、3兩連的士兵受到挑撥,指陳振威侵吞了大部份犒賞金,11月上旬,一天晚上,趁陳駕車外出,途中將陳攔住,拉下車,打成重傷,右眼打瞎,左腿打斷,遍體鱗傷,氣息奄奄,是件非常惡劣的行為。陳振威被襲,我們立刻調回台灣。

 陳被襲受傷後,金門防衛部以專機把他護運返台,送入臺大醫院治療,保住了一條命,住院期間,蔣經國,宋美齡都曾探過病,可見陳當時受寵愛的情形了。陳成了終身殘障,被安排在台糖公司當顧問,支乾薪一生。陳河北省人,行伍出身,老機械化部隊骨幹,參加過崑崙關對日作戰,是位標準的燕趙勇士,民國六十七年十月間過世。蔣經國特頒《勳跡昭著》挽額,追念他功在國家。蔣緯國親臨主祭,慰問家屬。陳夫人王慧敏女士,女兒陳治平,兒子陳治安,在靈堂治喪服禮,備極哀榮,還印行了一本《永遠的誠愛熱》紀念冊,發表了陳的兩萬多字《戎馬生涯》自述,可說是「轟轟烈烈」走完了一生。蓋棺論定,稱得上是一條好漢。





歡迎光臨 後備軍友俱樂部 (http://army.chlin.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