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陸軍機步旅換裝雲豹甲車 戰力升級 [列印本頁]

作者: 貓哥    時間: 2011-12-30 20:07     標題: 陸軍機步旅換裝雲豹甲車 戰力升級

陸軍機步旅換裝雲豹甲車 戰力升級


陸軍副參謀長傅少將視察機步二○○旅接收雲豹八輪甲車實況。(陸軍司令部提供)
青年日報記者王明達卅臺北報導

 陸軍機步二○○旅昨日接收首批國造雲豹八輪甲車,大幅提昇陸軍地面部隊作戰能力,並為國防自主寫下新的里程碑。陸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傅少將致詞時指出,機步旅換裝八輪甲車,可立即提昇部隊火力、機動力與防護力等有形戰力,無形中增強單位官兵執行各項任務的信心,亦代表機步部隊正式邁入新的紀元。「迅馳專案」裝備解繳接收監交典禮,昨日在軍備局二○九廠舉行,由傅副參謀長主持。傅副參謀長首先感謝研發及生產工作團隊多年來的辛勞與付出,逐一克服各項窒礙,於今日正式量產並撥交陸軍,除象徵我國防科技發展與生產邁入新的里程碑,更是陸軍地面戰力提昇的指標。

  傅副參謀長指出,獲得裝備是有形戰力的表徵;裝備妥善良窳才是戰力發揮與否的關鍵。各級幹部及官兵應確遵相關準則與技令,依「程序、步驟、要領」標準程序執行各項作業,發揮國造裝備在後勤服務方面的優勢,確保裝備妥善。
http://news.gpwb.gov.tw/news.asp ... VKen51JerGg7fm3s%3d

想必之前鋼板有裂縫及砲塔的問題都解決了.陸軍機步旅才敢換裝雲豹八輪甲車吧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1-12-31 09:42

軍備局二○九廠?

有這單位嗎

應該是聯勤兵整中心才對
作者: 陸一特    時間: 2011-12-31 10:58

引用:
原文由 貓哥 於 2011-12-30 20:07 發表
陸軍機步旅換裝雲豹甲車 戰力升級
陸軍副參謀長傅少將視察機步二○○旅接收雲豹八輪甲車實況 陸軍機步二○○旅 ...
我所知道的機步二○○旅,是繼承長城部隊34師100旅〔古北口】的血脈
呵呵呵!我三年內見証長城部隊番號的變更;34∼47∼234師!
作者: longnini    時間: 2011-12-31 11:34

200旅裝騎連 42砲排   90年退伍   200PRO  終於有像樣的裝備  感動阿
作者: 貓哥    時間: 2011-12-31 11:39

軍備局第二0九廠今編成 致力戰甲車研發




發稿日期:2011/12/28

下載新聞內容
    (軍聞社記者莊家宏南投廿八日電)國防部軍備局長劉復龍中將今天前往聯勤兵整中心,主持該局生產製造中心第二0九廠編成典禮,期許該廠全體人員致力戰甲車衍生車型研究與發展工作,以構建國軍未來陸上作戰更完整與堅實戰力。
     編成典禮由劉局長宣布編成令、頒授單位旗及印信,並與二0九廠首任廠長潘煥亞上校為廠名揭牌;劉局長對同仁們展現高昂士氣,表示肯定和嘉許。
     劉局長表示,二0九廠對於戰甲車研發,已具備優良的科技基礎,未來須持續依國防政策,結合產、官、學、研共識共策,並藉工業合作及技術轉移,整合軍民能量,民間以產製為導向,國軍則以系統整合為目標,有效運用國防資源,以自給自足及拓展行銷市場規模並重,致力技術精進,蓄積戰備能量,有效服務三軍,達成「生產支前、服務安後」建軍使命。
     由於二0九廠與兵整中心共駐同一營區,劉局長要求全廠同仁應依「三軍同駐一營區部隊指揮管理規定」,遵守兵整中心管理規範,有效杜絕危安事件,確保部隊安全。
     新編成的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二0九廠,是由聯勤兵整中心生產製造廠與研發整合處整合編成,代表軍備局整體後勤功能更趨完備,未來將持續「迅馳專案」與「各式傘具」生產研發,依年度計畫達成製繳目標,並因應國軍部隊各式作戰需求,將研發具體成效應用於武器裝備發展,有效提昇國防戰力。
http://163.29.207.53/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63813
路人大大

聯勤兵整中心以成歷史了•它與研發整合處合編成為軍備局第二0九廠了
作者: 呂ㄚ家    時間: 2011-12-31 21:55

潘煥亞上校沒記錯應該是對應正60期得兵工科長官[理工80年班]
我已經忘了在哪或在哪單位見過此位長官,不過據說他在火砲增程
與槍械制動減震都有頗深的著墨,曾因為雲豹得20公厘自動槍塔陷入風暴
現在升上校又接這麼有前途的單位指揮職,好軍人還是有機會撥開雲霧見明月
希望他仕途順遂以兵工官科順利摘星
作者: 60砲長    時間: 2011-12-31 23:18

20mm砲塔陸軍根本不要,自始自終陸軍就表明要"跟上潮流"使用30mm以上機砲
軍備局不顧陸軍需求,硬搞出被當成笑柄的怪異砲塔,這在老蔣時代,大概抓去關了.
看20mm砲塔沒人要後又花了數千萬元從南韓買了兩門過時設計的30mm機砲準備模仿
被南韓揚言提告後,這兩門落伍機砲現在應該當成供品般擺在軍備局.
這種浪費公帑行為,在小蔣時代也鐵定要去吃牢飯.
雲豹上所用的砲塔,目前仍在各方角力中,還沒建案,不知要拖到那個驢年馬月
雲豹甲車從出廠到現在10年,期間風波不斷,黑影幢幢,這些人竟有臉出來露臉,
也只能說厲害厲害
國軍10年來人員不斷縮減,官方說法是要建立小而強國軍,但其實裝備根本沒換
只有步槍跟卡車是新的,現在多了一樣,甲車是新的,垂垂老矣的V-150終於可以退休
或是轉交給憲兵使用
至於砲塔....陸軍跟關心國防的人一樣,等...繼續等.等各方角力塵埃落定後吧!

照片來自
http://www.mdc.idv.tw/mdc/army/cm32.htm
作者對雲豹甲車有深入的剖析,值得一讀.
作者: 師經理士    時間: 2012-01-01 21:05

引用:
原文由 陸一特 於 2011-12-31 10:58 發表

我所知道的機步二○○旅,是繼承長城部隊34師100旅〔古北口】的血脈
呵呵呵!我三年內見証長城部隊番號的變更;34∼47∼234師!
所以啦~機步兩百旅, 叫作 古北部隊!
據我我知~好像只有 234 所屬的各旅或指揮部, 才擁有自己的 旅部隊名稱!

不知版上其他的軍友, 有聽過其他步兵旅的部隊名稱嗎?
作者: hunterc01    時間: 2012-01-02 13:20

我們看一下二戰時期的歷史.

希特勒發動戰爭的時候.我們可以看看當時德國的幾個對手.

1.法國開戰的時候動員兵力約400萬,坦克約3500輛,火砲15000門,德軍兵力不到200萬,坦克2500輛其中1500輛是只裝了機槍的一號二號戰車,火砲7000門.
這樣看來,要打贏法國應該是很困難,就算要打贏也得打個一年半載吧?
事實上,一個半月,法國投降了.
從坦克性能上來看,德國坦克根本無法打穿法國坦克的裝甲.
法國坦克裝甲至少6公分以上,德國坦克裝甲是3公分以下.

當然,德國能贏原因很多,不過有兩樣應該是最重要的,戰術理念與兵員素質.

請問....我們那樣能贏老共?

不要說是以寡擊眾,可能以眾擊寡都得輸.
作者: hunterc01    時間: 2012-01-02 13:24

沙漠之狐隆美爾把英軍打的到處逃命的時候.

依照當時英國的作戰經驗,要打贏德軍至少要三倍的坦克.....

事實上,英軍的坦克不論是火力與裝甲都優於德軍....總歸還是一樣的問題....戰術理念與兵員素質.

德蘇開戰初期,數百萬蘇聯紅軍被消滅俘虜,坦克火砲損失以萬來計算....還是相同的理由.
作者: hunterc01    時間: 2012-01-02 13:43

我是機械科畢業,雖然退伍後從沒在機械行業工作過,不過還是有點概念.
有錯誤請指正.

如果台灣要能夠自製先進武器,其他不說,首先得發展重工業吧?
撇開需要多少資金與時間,要能達到合乎標準的重工業...我認為以後都不可能.

光是要搞出一堆重型工廠,可能到處都有人要反對吧.
就算是有了工廠,請問台灣年輕人願不願意進工廠?.....
總不能又是外勞吧?

從根基就已經有問題了,怎麼發展良好的自製武器?

記得那部"世界末日"電影吧?
那個俄國太空人在美國太空梭上說:這些電腦不管是美國還是俄國,通通是Made in Taiwan ......

以前那麼多的台灣第一,現在還剩多少?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2-01-02 13:58

從坦克性能上來看,德國坦克根本無法打穿法國坦克的裝甲.
法國坦克裝甲至少6公分以上,德國坦克裝甲是3公分以下.
==
我就不相信履帶也是6公分的裝甲厚度 即使今日的美國M1也不是
除士氣 戰術 戰略 不說
打掉履帶或發動機, 再厚的裝甲也是無用
[亂談~]
作者: 工蜂火箭兵    時間: 2012-01-02 15:24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1-12-31 23:18 發表
20mm砲塔陸軍根本不要,自始自終陸軍就表明要"跟上潮流"使用30mm以上機砲
軍備局不顧陸軍需求,硬搞出被當成笑柄的怪異砲塔,這在老蔣時代,大概抓去關了.
看20mm砲塔沒人要後又花了數千萬元從南韓買了兩門過時設計的3 ...
誠如60砲長所說的.自始自終陸軍就表明要"跟上潮流"使用30mm以上機砲.可惜的是我們的軍備局不知是何種原因.依然堅持到底一路始終如一 浪費了10年以上的光陰不說.物品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價格是連番的漲
作者: hunterc01    時間: 2012-01-02 16:10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117.19.85.x 於 2012-01-02 13:58 發表
從坦克性能上來看,德國坦克根本無法打穿法國坦克的裝甲.
法國坦克裝甲至少6公分以上,德國坦克裝甲是3公分以下.
==
我就不相信履帶也是6公分的裝甲厚度 即使今日的美國M1也不是
除士氣 戰術 戰略 不說
打掉履帶 ...
要打中移動中的坦克履帶.....似乎是高難度動作
要打到坦克背後的發動機,那得繞到坦克背後...可能自己已經先被打到了
作者: 貓哥    時間: 2012-07-18 20:20

國防部:雲豹甲車相關設備測評完整 符作戰需求
發稿日期:2012/07/18

下載新聞內容
    (軍聞社記者郭家良臺北十八日電)針對某週刊報導「萬鈞座車陷火燒車危機」,國防部今天表示,「萬鈞座車」係由雲豹甲車改裝而成,該車前於民國九十八年進行耐久測試時發生電池自燃,車室自動滅火系統隨即啟動,並完全釋放滅火藥劑,週刊報導「消防系統於該次事故中未發揮功能」,顯與事實不符。
     國防部指出,雲豹甲車原型車三輛(P1∼P3)於民國九十四年七月卅一日完成產製後,聯勤兵整中心即針對車輛各項性能及系統進行耐久測試,以驗證構型適切性,並蒐整後續維保作業參數;民國九十八年十月六日以P2原型車執行耐久測試時,同步執行新型電池(高效能錳鈦二次環保電池)性能測試,車輛於完成六十公里測試返廠途中,電池於密閉電池室內自燃;事件發生後,經聯勤兵整中心與電池供應廠商鑑定,確認肇因係電池瑕疵所致,後改用原國軍制式「鉛酸電池」,且通過測評驗證,目前使用狀況良好。
     國防部進一步指出,雲豹甲車車內裝設有自動滅火系統,以防車輛遭敵攻擊燃燒後可自動滅火,確保車內人員安全;前述電池發生自燃後,滅火系統感應車內煙霧後立即啟動,滅火鋼瓶藥劑完全釋放,系統作用正常,因電池室與車內空間隔絕,滅火藥劑無法直接噴入電池室內,致新型電池於電池室內燃燒。
     另外,針對週刊指稱「活性碳濾芯有偷工減料及以民規充代軍規」,國防部表示,雲豹甲車裝設各項系統,相關規格均通過作戰測評,並依「政府採購法」規定程序辦理採購,且經各項軍規驗收合格;核生化系統係以MIL-PRF-23137規範,經「空氣壓降」、「洩漏」及「毒氣穿透」等測試,確認品質無虞且符規範後,始裝設使用,該報導顯非事實。
     國防部強調,雲豹甲車自民國一百年開始量產,首批裝備已交部隊使用,軍備局於裝備解繳後,已多次編組產製單位赴使用部隊輔訪,瞭解部隊實際操作使用及後勤維保作業實況,使用單位所提相關建議,目前均已積極改善,符合部隊作戰需求,產製單位將持續廣蒐各項建議,以利裝備相關效能更臻完善;國軍武器系統研發過程難免發生缺失,研發人員均秉「實事求是」精神,不斷研究改進,確認各項問題獲完整解決,始量產服役,並針對量產裝備持續驗證與精進,以提昇國軍整體戰力。

http://163.29.207.53/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67054

高效能錳鈦二次環保電池有問題應該要查清楚瑕疵在那.那有換回傳統的制式鉛酸電池後.已經通過測評驗證.又用舊式鉛酸電池過關這又是官商勾結嗎?
作者: 60砲長    時間: 2012-07-18 23:02

軍備局設計用來裝在雲豹上105mm砲塔.構型與前幾年展出不同,但據悉陸軍已否決此突擊砲車提案.
我問現場軍官,此砲後座力多少?回曰約20噸.已跟雲豹大約同重,那打的時候會不會翻車?
回曰~~不會.因加上砲塔後,重量已超過20噸,所以OK!
軍官表示,砲口制退器的排氣孔是特殊設計,可使氣體往前溢出來降低後座力.不過我並不清楚各國的
低後座力火砲是否採此設計,我覺得適用於輕型車輛的火砲應該是低膛壓設計,而不是在砲口制退器上下
功夫.加上雲豹本身車體高,所以重心高.加上採輪胎,不如履帶的接地面積大,專業雜誌表示,雲豹採此砲榙
在平地射擊可以,但在斜坡上就不敢保證了.現場有播放射擊影片,車體晃得真厲害.
台灣的國防基礎薄弱,重工業向來也不是強項.能夠無中生有...其實應該是愛爾蘭提供技術支援,能夠搞出雲
豹也算不簡單了,雖性能只是平平,但也是自主國防的表現,不受制於人.應該要拍手鼓勵支持.


向前傾斜的排煙孔.


雲豹突擊砲型試射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 ... d&v=l3-Yo_oi1Kc
作者: 60砲長    時間: 2012-07-19 10:51

這應該算是軍事舊聞了,超過20年以上的老故事.

雲豹的技術來源是來自於愛爾蘭的,大概長期在看軍事書籍的人都知道雲豹的典故.

從早期的4X4構型,到取名為CM-31的6X6構型,最終再演變至8X8.

找了圖文並茂的文章,來說明雲豹的前世今生.







照片來自:

http://www.mdc.idv.tw/mdc/army/cm31.htm




歡迎光臨 後備軍友俱樂部 (http://army.chlin.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