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贈獎活動】關於「校園民歌」的二三事 [列印本頁]

作者: 威爺    時間: 2008-06-13 21:29     標題: 【贈獎活動】關於「校園民歌」的二三事

【主旨】「民歌」的定義涵蓋甚廣,往往是時代的重要文化產物!民歌熱潮反而因為時代的遞嬗繼續蔓延下去!
【考試題型】簡答題(共20題,每題5分,共100分)
【考試規則】1.考試時間不限!請確定好答案再PO上來。
            2.答案一旦送出將不予受理更改
            3.如果都沒有人作答的情況,活動將於一個月後自動無效。
            4.只要分數最高者(不見得一定要滿分),將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CD當作獎品!
            5.當分數最高者出現後,一個星期內沒有人挑戰成功,冠軍身份不變。
            6.如出現更高分數者,自動再延長一星期等候接下來的挑戰者。
        ※※7.請軍友們避免只挑少數題目作答!儘可能全數作答,避免讓挑戰者有參考答案的機會。
            8.題目難易度屬個人觀感勿引起軍友間的漫罵、筆戰......等不理性之行為
            9.如有未盡事宜,可以直接在本文後回覆!請大家踴躍作答。(壓力別太大,好玩就好!)
【獎勵獎品】二選一:(1)施孝榮拜訪春天親筆簽名專輯一張;(2)邰肇玫奔放奔放親筆簽名專輯一張

【測驗開始】

(一)基礎篇
1.請問〈恰似你的溫柔〉是哪位詞曲創作者的作品?請再寫出他另外一首作品!(兩個答案同時寫對才計分)(猜詞曲作者另外的歌曲名稱)
2.王夢麟、趙樹海、黃大城這三位風格相近的民歌手,曾經組了一個什麼團體共發行了幾張專輯?(兩個答案同時寫對才計分)(猜團體名稱寫下數字)
3.請問施孝榮的經典歌曲〈歸人沙城〉,「原始版本」收錄於哪張專輯?(不可以回答精選輯)(猜專輯名稱)
4.請問在1979年,有一位歌手唱了三毛的詞、李泰祥的曲,結果竟然被新聞局禁播禁唱,理由居然是散播流浪的意念,使人心浮動的觀感。請問這位歌手是誰?唱了哪首歌曲?(兩個答案同時寫對才計分)(猜歌手歌曲名稱)
5.民歌界有著四對女生二重唱組合的「八家將」,有「邰肇玫、施碧梧」、「楊芳儀、徐曉菁」、「南方二重唱」,請問還有哪兩位歌手?(猜歌手名稱)
6.(這一題是「是非題」!請答「對」或「錯」即可) 請問〈龍的傳人〉是李建復第一首發行的單曲?對還錯?
7.蔡琴和潘越雲兩位歌手曾經「撞歌」歌名旋律都一樣!後來潘越雲的版本比較走紅,請問是哪首歌?(猜歌曲名稱)
8.(這一題是「判斷題」!請回答「有」或「沒有」即可)請問鄭怡小姐,當年參加金韻獎民歌比賽,有沒有有拿到名次?(回答有的朋友,請告知第幾屆,名次如何;回答沒有的人,不需解釋說明!)
9.當年以高中生(北一女)身分參加金韻獎比賽,拿到第三屆冠軍名次的歌手是誰?錄製的第一首單曲是什麼?(兩個答案同時寫對才計分)(猜歌手歌曲名稱)
10.邰肇玫是民歌手也是音樂創作者,請問她跨足流行音樂界,最著名的一首歌曲,當年蘇芮原唱、林志炫翻唱過,許多歌唱選秀節目參賽者喜歡重新詮釋的一首歌。(猜歌曲名稱

(二)晉階篇(稍有難度囉)
11.請問民歌界之中,哪位資深中廣廣播人被譽為「民歌之母」?(猜人名)
12.1977年「新格唱片」舉辦了「金韻獎」比賽,請問在1978年,哪家唱片公司,也舉辦了類似的民歌比賽?並發行了四張專輯。(兩個答案同時寫對才計分)(猜唱片公司比賽名稱)
13.請問哪一年是「民歌30」舉辦的年份?這場演唱會的「名稱」叫做什麼?(回答西元或民國皆可)(猜年份演唱會名稱)
14.本土民歌的定義,是因為哪一年開始?請問何人出版了《中國現代民歌集》而開始出現民歌一詞?(兩個答案同時寫對才計分)(猜年份歌手)
15.「民歌高峰年年會」是施孝榮先生連續幾年和「寬宏藝術」合力製作的民歌演唱會?(請寫數字)(猜幾年)
16.哪位民歌手出身的金曲獎贏家,個人首張專輯,竟然是在七十幾年之後才得以如願發行?請問專輯名稱為何?(兩個答案同時寫對才計分)(猜歌手專輯名稱)
17.請問哪位民歌手兼詞曲創作者,在1977年逝世?他曾發表過〈美麗島〉、〈少年中國〉早期民歌?(猜人名)
18.創作過〈歸去來兮〉、〈龍的傳人〉、〈酒矸通賣否〉......經典歌曲的流亡海外的音樂創作人,請問他是誰?(猜人名)
19.目前在台灣,昔日民歌手與音樂人聯合組成的團體機構專責專辦音樂事務的單位是什麼?(猜組織名稱)
20.民歌手李建復先生曾經與一位女歌手合作推出了《旅夢》專輯,請問你還記得她是誰嗎?(猜歌手)

【題目結束,共20題完卷】請享用吧!
作者: 匿名    時間: 2008-06-13 23:22

Chien僅代表好友(民歌達人)回答下列問題
1.梁弘志、跟我說愛我
2.MIB、2張
3.金韻獎第5輯
4.齊豫、橄欖樹
5.林嘉榮、許淑絹
6.錯
7.我的思念
8.金韻獎沒有、民謠風第2名
9.王海玲、忘了我是誰
10.心痛的感覺
11.陶曉清
12.海山唱片公司、民謠風
13.2005年、民歌嘉年華會永遠的未央歌
14.1975.6.6、楊弦
15.3
16.胡德夫、匆匆
17.李雙澤
18.侯德健
19.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20.陳儷玲
作者: 威爺    時間: 2008-06-13 23:42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218.165.4.x 於 2008-06-13 23:22 發表
Chien僅代表好友(民歌達人)回答下列問題
1.梁弘志、跟我說愛我
2.MIB、2張
3.金韻獎第5輯
4.齊豫、橄欖樹
5.林嘉榮、許淑絹
6.錯
7.我的思念
8.金韻獎沒有、民謠風第2名
9.王海玲、忘了我是誰
10.心痛的感 ...
哎呀
chine連長真是不得了
完全答對100分啦!
但是要挑兩個錯字
林「佳」「蓉」
回去罰寫十遍!

請連長到我部落格留言板
留下「隱藏留言」並告訴小弟你想要哪張專輯(二選一)
註明通訊地址(含郵遞區號)、收件人姓名、聯絡電話→郵局規定的
下週郵局工作日盡速處理

報告完畢

本活動已截止!冠軍已經出爐了!
作者: 老楊    時間: 2008-06-14 14:36

其實在民歌的全盛時代,國語歌壇也不全是學生歌手的天下,
鳳飛飛.劉文正..等人亦有佳作,
像鄧麗君的"又見炊煙"就具有民歌風味,我個人亦頗喜歡.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我心裡只有妳~~

http://tw.youtube.com/watch?v=n2Gg-PIRjm4
作者: 威爺    時間: 2008-06-14 14:48

引用:
原文由 老楊 於 2008-06-14 14:36 發表
其實在民歌的全盛時代,國語歌壇也不全是學生歌手的天下,
鳳飛飛.劉文正..等人亦有佳作,
像鄧麗君的"又見炊煙"就具有民歌風味,我個人亦頗喜歡.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我心裡只有妳~~

http://tw.youtube.co ...
老楊學長所言甚是
其實民歌全盛時期    國語流行歌壇的經典好歌也有很多
我這次專出民歌題目
主要只是測試看看有沒有民歌同好的軍友
沒想到兩個小時就被chien連長給完全攻略 (不知是我題目太簡單?還是長官真的很厲害?或者兩者皆是?)
下次或許來出個經典老歌的考題好了
目前礽不得而知    我再來想想好了!
作者: 南洞捌    時間: 2008-06-14 14:54

威爺大,
下回再有類似活動先預告一段時間再出題吧。
還沒搞清楚怎麼報名,結果已經放榜啦
作者: 威爺    時間: 2008-06-14 14:58

引用:
原文由 南洞捌 於 2008-06-14 14:54 發表
威爺大,
下回再有類似活動先預告一段時間再出題吧。
還沒搞清楚怎麼報名,結果已經放榜啦
SORRY
南洞捌學長
小弟會改進!
看來大家都很熱烈參與猜謎遊戲
我再來找找有什麼CD可以當獎品
下週再來玩贈獎活動
學長要上來看喔
這次我會先預告的!一定!
作者: 小瓜呆    時間: 2008-06-14 22:17

老楊大說的有道理,民歌其實也不盡然校園,甚至也充滿著虛假的商業化。

像王夢麟當時都30歲了,退伍很久,怎麼也算民歌手?

羅吉鎮與李碧華還被包裝成「歌唱情侶」,民歌與商業流行歌很難區別的。
作者: 威爺    時間: 2008-06-14 22:25

引用:
原文由 小瓜呆 於 2008-06-14 22:17 發表
老楊大說的有道理,民歌其實也不盡然校園,甚至也充滿著虛假的商業化。

像王夢麟當時都30歲了,退伍很久,怎麼也算民歌手?

羅吉鎮與李碧華還被包裝成「歌唱情侶」,民歌與商業流行歌很難區別的。
各位大大  你們言重了
很多事情當然不能單一畫分  這道理我懂
這並非小弟出題玩猜謎遊戲的最初本意  
只是看看各位軍友的實力    好玩而已
把一些手邊全新CD清倉給音樂同好的有緣人
就這麼單純而已
Take it easy!
作者: 小瓜呆    時間: 2008-06-15 08:52

威爺大:

別放心上啦!我們這些中古兵談起20多年前甚至30多年前的往事,只是單純說說自己當年的想法而已。

那就像我們回憶當兵一樣,很多人是無愛無恨,當然也無回憶,不過這些人大概也不會來這裡哈拉。

加油啦!謝謝你的題目,也勾起了我很多回憶,或許我的文章裡,也應該準備用當時流行的民歌或西洋歌曲的歌詞,來趁機介紹一下當時的社會。

威爺大有自己的部落格嗎?
作者: 威爺    時間: 2008-06-15 09:02

引用:
原文由 小瓜呆 於 2008-06-15 08:52 發表
威爺大:

別放心上啦!我們這些中古兵談起20多年前甚至30多年前的往事,只是單純說說自己當年的想法而已。

那就像我們回憶當兵一樣,很多人是無愛無恨,當然也無回憶,不過這些人大概也不會來這裡哈拉。

加 ...
小瓜呆學長早安

謝謝學長對小弟的主題感到有興趣
並且願意和我聊這麼多、給予我指正
我剛退伍的時候有從事過唱片娛樂相關事業
擔任過專輯的「企製」人員 (雖然我唱歌一點都不好聽 = =)
但我很喜歡聽音樂    在版上也見識到一些「狠角色」    還蠻開心的!

報告學長
我的部落格「鏡花水月的愜意人生」
網址是 http://tw.myblog.yahoo.com/jw!bL_01J.FFR7q25YGUHBrSQ--

請學長多指教!
作者: 小瓜呆    時間: 2008-06-16 10:00

威爺大:

家父是小學老師,但他熱中於胡琴與月琴,在京劇票房界有還有點名聲。至於家母這邊,我大舅舅生前是在歌廳吹小喇叭,讓我在年紀很小時,就有機會見到姚蘇蓉、鄧麗君、蔡咪咪等歌星。至於我姊姊,20多年前就在光美唱片工作,帶的是剛出道的洪榮宏、蔡幸娟、麥偉林、麥偉婷、楊黎蘇等人。

從前唱片業還是手工時代,真的是百花齊放,西洋翻版、日語翻唱、台語夜市、電影電視主題曲、校園民歌,好像什麼都可以做。

相形之下,現在就只能打造虛幻的偶像藝人,拼命搞演唱會又拼命搞對嘴,離音樂似乎越來越遠了。公司裡所謂的「宣傳」,淪為跑腿的小弟小妹。唱片的國際化,讓台灣流行音樂走進了更單調的絕鏡。歷史有時還真喜歡開玩笑。
作者: 威爺    時間: 2008-06-16 19:13

引用:
原文由 小瓜呆 於 2008-06-16 10:00 發表
威爺大:

家父是小學老師,但他熱中於胡琴與月琴,在京劇票房界有還有點名聲。至於家母這邊,我大舅舅生前是在歌廳吹小喇叭,讓我在年紀很小時,就有機會見到姚蘇蓉、鄧麗君、蔡咪咪等歌星。至於我姊姊,20多年前 ...
學長好
今天下午到貴新聞台
拜讀了學長的文章
更意外發現學長的真實身分
失敬!失敬!
有這樣一位學者來指正小弟的文章    是何其有幸的難得機會
「誠惶誠恐」似乎也不足以表達內心此刻的心情

看完學長的家世背景之後
也明瞭為何學長想著手進行關於鄧麗君的文章了
很怕明天贈獎活動會被您抓包
其實我是根據「官方說法」來出題的
請學長手下留情

光美唱片是兒時重要記憶的唱片公司
愛死了邰肇玫的《奔放奔放》!
有時間再和學長聊聊以前我在唱片公司的甘苦談!
作者: 老楊    時間: 2008-06-16 21:14

邰肇玫是位才女,可惜外型並不是很亮麗,後來婚姻生活也不美滿,而導致離婚.
她的<如果>詞曲優美,是我很喜歡的一首歌..
作者: 威爺    時間: 2008-06-16 21:23

引用:
原文由 老楊 於 2008-06-16 21:14 發表
邰肇玫是位才女,可惜外型並不是很亮麗,後來婚姻生活也不美滿,而導致離婚.
她的詞曲優美,是我很喜歡的一首歌..
學長好
〈如果〉算是邰肇玫(我都稱呼她「小玫姐」)第一首發表的作品
當時還沒有個人專輯
只收錄在1977年《金韻獎(一)》合輯
也是大家首度認識小玫姐的重要單曲!
小弟也蠻喜歡這首歌的

這張合輯
還有〈再別康橋〉、〈小茉莉〉、〈正月調〉......很多好聽的民歌
1977當年  我才3歲呢 (菜逼八)
是後來滾石唱片復刻當年的專輯
我才能完整收藏!

下次應該還有機會再玩民歌的贈獎遊戲
老楊學長
請一定要把握喔!
作者: 小瓜呆    時間: 2008-06-17 09:06

邰肇玫在光美出《奔放奔放》時(約69年),我姊姊還在學校讀書,她大約是71年才進光美的。

這張專輯是邰肇玫單飛之後的第一首歌,算來也是民歌手走入流行歌壇的前幾名。製作人好像還是後來風華唱片的彭國華。至於新格的《金韻獎》,是民歌運動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民歌是我們四五年級生年輕時很重要的一部分,在那物資匱乏的時代,省吃儉用也要弄一把木吉他。到現在我還是很難接受電子音樂,我就是喜歡簡單清爽。
作者: 士兵長    時間: 2010-03-17 17:26

是啊!
當年在學校靠著一把800元買的吉他
可以騙到不少妹聚集.....
作者: cathay_cat1971    時間: 2010-03-18 09:40

15.「民歌高峰年年會」是施孝榮先生連續幾年和「寬宏藝術」合力製作的民歌演唱會?(請寫數字)
施孝榮先生..很熟悉的名字,唸國二時,曾被他教過體育課,個子不高,皮膚黝黑,聲音宏亮,
發飆時學生嚇到皮皮剉~班級民歌比賽時,選他專輯裡的那首"拜訪春天",好像也沒被加分. ,
他的音樂課和吉他,好像只教授A段班的學生.我們放牛班只有被他用球K的份..不管通往學校
的山坡路有多麼陡峭,學生都願意背著重重的吉他+樂譜,快樂地上他的音樂課.當年還有另一
位女音樂老師剛從師大畢分發到我們學校實習,長得很漂亮鋼琴也彈得很棒,常聽到他倆互相
虧來虧去.學生們上他們的音樂課是最快樂的一件事了.

羅吉鎮與李碧華還被包裝成「歌唱情侶」,民歌與商業流行歌很難區別的。
李碧華..喔!她是我學生時代的偶像+軍中迷戀的情人,哈~真望她是我的音樂老師..

[ 本文章最後由 cathay_cat1971 於 2010-03-18 09:42 編輯 ]
作者: 上尉後勤兵    時間: 2014-02-08 00:49

引用:
原文由 cathay_cat1971 於 2010-03-18 09:40 發表
15.「民歌高峰年年會」是施孝榮先生連續幾年和「寬宏藝術」合力製作的民歌演唱會?(請寫數字)
施孝榮先生..很熟悉的名字,唸國二時,曾被他教過體育課,個子不高,皮膚黝黑,聲音宏亮,
發飆時學生嚇到皮皮剉~班級民歌比 ...
施孝榮老師雖然目前沒有活躍於歌壇,但是他常常在台灣各教會、企業跟地方演唱會獻唱,也常開班授徒提攜後進。

年紀大了,脾氣好很多吧。好樣滴!

他的歌曲印象最深刻的的就是「拜訪春天」,「歸人沙城」。不用字幕還可以哼個幾句!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embed/jCYxlOOfM5U[/youtub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embed/KD-gyn3zC4k[/youtube]

[ 本文章最後由 上尉後勤兵 於 2014-02-08 02:43 編輯 ]
作者: 60砲長    時間: 2014-02-08 13:12


發帖的威爺(二排右1)好久不見了,有空時記得回後板報到.
照片拍於97年8.23,我們坐著民宿老闆的箱型車在太武山亂鑽時,忽見一民眾在某營區門口
與衛兵交涉欲入內參觀遭拒後,垂頭喪氣在玉章路上行走著,我們車一靠過去才赫然發現是
威爺.
當時他滿頭大汗,滿臉通紅.他堅持用著當年的交通工具,兩條腿加公車,尋找當年在金門留下的
足跡.


不知這算不算民歌?我們全連都會唱.為什麼?因為連長覺得很好聽,就叫大家學唱.那天部隊剛剛
結束為期5天的營綜合教練後回營.弟兄們帶著滿身塵土坐在中山室學唱.這歌不好唱,五音不全的
阿兵哥唱起來猶如鬼哭神號.
30年後我問連長此舉為何?他笑著說....怕你們太閒.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4-02-09 14:31

引用:
原文由 上尉後勤兵 於 2014-02-08 00:49 發表

施孝榮老師雖然目前沒有活躍於歌壇,但是他常常在台灣各教會、企業跟地方演唱會獻唱,也常開班授徒提攜後進。
年紀大了,脾氣好很多吧。好樣滴!
他的歌曲印象最深刻的的就是「拜訪春天」,「歸人沙

san1240 金錢 +2 這不是- 報告那個班長的啦 ... 2014-02-08 14:08
...
施孝榮的的國語其實比大多數漢人的國語都要標準得多,凡是聽過他講話的人都可證明這點,聽他唱歌也會聽得出來他的咬字腔調是很標準的。可是因為電影報告班長把他的國語刻意配音成大家對原住民講國語的印象,於是很多都以為施孝榮的國語就是那樣子了。有次曾在報上看到施孝榮對此有點小小抱怨。
作者: 上尉後勤兵    時間: 2014-02-11 00:24

引用:
原文由 士兵長 於 2010-03-17 17:26 發表
是啊!
當年在學校靠著一把800元買的吉他
可以騙到不少妹聚集.....
在民歌流行的年代,各大專院校的吉他社可是人滿為患。

中午吃飯時間,大家帶著便當麵包搶位子坐,沒座位得就擠滿窗口或是坐在講台前,呵呵,盛況空前喔!

學妹們去看優秀學長的風采
學弟們去學怎樣能精益求精

羅大佑、周華健、優克李林、黃國倫... 族繁不及備載。

每年新生最熱門、最嚮往的社團也非吉他社莫屬!

讓其他社團的社長們粉吃味呢!

作者: 60砲長    時間: 2014-02-11 09:56



很少人碰到訓練中心有勞軍節目的.我有遇過.來的是木吉他合唱團
除了他們外,應該還有其他民歌手.因為我印象中有女歌手唱歌.當時躲在斗煥坪電影院最後面
偷抽煙及溜去福利社,沒專心聽唱.整個節目只記得"廟會"這條歌.
這團會來,是因為有團員亦在斗煥枰受訓.不是跟我同連的.那天他指揮著弟兄及工作人員在戲院
整備.這位團員應該是左一這一位.

民歌在我學生時代末期興起,同學們很熱衷,我也加減有的聽.當時對民歌的印象,女歌手嗓音都很
棒,但都長的不怎麼樣.現在想來當然不是這樣,是因為她們年紀小,還不懂如何打扮.
下部隊後,步兵連沒人在聽民歌.加上身處荒島,除了莒光日外看電視機會很少,跟民歌就斷了線了.

何年何月再相逢 .到k房,偶而會點來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rdVfDCn7oU
作者: 上尉後勤兵    時間: 2014-02-11 13:19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4-02-11 09:56 發表


很少人碰到訓練中心有勞軍節目的.我有遇過.來的是木吉他合唱團
除了他們外,應該還有其他民歌手.因為我印象中有女歌手唱歌.當時躲在斗煥 ...
報告學長,跟您同時在斗煥坪的江學世,綽號叫「江呆」。他跟「煎餅」張炳輝是最早的兩位團員,參加第一屆金韻獎校園巡迴演唱會大放異彩,李宗盛才到後台要求加入的...

木吉他在台灣民歌30年的演唱會中重聚(PS 第一代黃慶元、林進成、以及第二代陳永裕缺席,而團長鄭文魁坐在觀眾席),又唱了「生命的陽光」、「廟會」,和小弟最欣賞的「散場電影」。偶一直以為後者素木吉他自寫自唱的,剛才去找水管檔案才知道 ─

素已故創作人馬兆駿(馬爺)失戀時作曲的:「這是最後的一場電影,喂!我買了2張電影票,想給你一個SUR­PRISE,請你看電影,電話那頭就... 我不行啦!我媽不在家,我要照顧我弟弟,所以我自己去看電影,電影散場了,我想說..­. 奇怪!怎麼出現一個熟悉的面孔,被劈腿了!」

... 這是不見傷感的分手...

輕快的節奏帶著淡淡的哀愁!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embed/wjiA8JQeeQ4[/youtube]

系統真令偶傷感!

謝謝兩位學長厚愛!


[ 本文章最後由 上尉後勤兵 於 2014-02-11 14:41 編輯 ]
作者: 馬蹬一號    時間: 2014-02-11 18:02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 ... e&v=fIPz6FouSxQ

這首小草應算是民歌吧!? 71年在九曲堂時,我同學值星,帶隊要去戰車場,行進間突然起音~~大風起把頭搖一搖 大風起~預備~~唱!!! 沒想到部隊竟然也真的唱了起來! 而且一遍又一遍直到戰車場, 當然有幾名弟兄應是不會唱,光傻笑!! 我也看到連長面帶微笑目送部隊離開
事後問同學:怎麼有這招? 他說: 臨時起意, 這首歌很紅會唱的人應該不少!!!
30年前的有趣回憶 !
作者: 上尉後勤兵    時間: 2014-02-12 01:40

引用:
原文由 馬蹬一號 於 2014-02-11 18:02 發表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 ... e&v=fIPz6FouSxQ

這首小草應算是民歌吧!? 71年在九曲堂時,我同學值星,帶隊要去戰車場,行進間突然起音~~大風起把頭搖一搖 大風起~預備~~唱!!! 沒想到部隊竟 ...
雖然是王夢麟唱紅的,但是作詞林建助、作曲陳輝雄,都是文化大學華岡歌詞歌曲創作研究社的。這首歌1976年12月17日於文化大學所舉辦的「第二屆華岡現代民歌展」中演出,隔年5月,入選新格唱片舉辦的第一屆「金韻獎青年歌謠演唱大會」。

附帶一提:後來賴西安退伍,去高雄的小姨子婚禮,約了在陸戰隊服役的陳輝雄參加,兩個人在禮車上哼哼唱唱,就譜出「廟會」了!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4-02-12 17:07

校園民歌手幾乎都是學有專長
唱歌是興趣而已
真正轉職業歌手的人不多
像蔡琴 王夢麟 施孝榮 百合二重唱等
民歌無法持續也跟民歌手的性質有關
對五 六年級 (前段班) 生的成長過程中
校園民歌的重要性應該是比現在的 super junior,
AKA47, 五月天 還高


李建復 馬宜中 最近製作拍的 台北101快閃 跟 北京國貿快閃都很棒
作者: 上尉後勤兵    時間: 2014-02-12 23:44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60.248.80.x 於 2014-02-12 17:07 發表
校園民歌手幾乎都是學有專長
唱歌是興趣而已
真正轉職業歌手的人不多
像蔡琴 王夢麟 施孝榮 百合二重唱等
民歌無法持續也跟民歌手的性質有關
對五 六年級 (前段班) 生的成長過程中
校園民歌的重要性應該是比現 ...
沒錯沒錯,全株好好!

(奏素偶們旅部軍官參一張文x的名言,去年11月聚餐,還用這話虧他哩!)

在下年紀小了點,也算是聽校園民歌長大的。

一上高中,就買把尼龍弦的木吉他,叮叮噹噹的「談」起來。

口惜五音不全、沒音樂細胞、又沒像優客李林的林志炫碰到志願免費教他唱歌的音樂老師,

就聽別人唱歌,加減矇矇啊當伴奏吧!

搬了幾次家,又出國留學,當年的歌譜不知流落何方。

現在又講求智慧財產權,網路上粉難找到和絃譜了。

不過,還是粉關注這些骨灰級的歌手們的消息!


[ 本文章最後由 上尉後勤兵 於 2014-02-12 23:59 編輯 ]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4-02-13 06:5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b2jXvj9CAc

台灣民歌的始祖是以上這首胡德夫(或楊祖珺)唱的「美麗島」,然後才有前面諸位軍友提到的各個校園民歌歌手
民歌之所以開始,是因為出於50-60s對西方文藝思潮席捲台灣的反思:我們都唱西方人的歌,我們自己的歌在哪?
所以,才會叫「民歌」,意思是要從土地、人民中重新發現生命活力的源頭,不要那種從西方移植過來的觀念、文藝、歌曲
因為歌名,這首歌現在可能會被看成跟某些政治力量比較有親緣關係,但實質上跟哪一政治力量都沒關係
作者: 上尉後勤兵    時間: 2014-02-13 13:49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27.51.54.x 於 2014-02-13 06:52 發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b2jXvj9CAc

台灣民歌的始祖是以上這首胡德夫(或楊祖珺)唱的「美麗島」,然後才有前面諸位軍友提到的各個校園民歌歌手
民歌之所以開始,是因為出於50-60s對西方文藝思潮席捲台 ...
沒錯,胡德夫是民歌的推手,但素,有兩個人更重要!

1975年6月6日,楊弦與好友胡德夫、賴聲川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辦「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發表九首以余光中的新詩譜成的曲,隨後民歌專輯發售。此年被追溯為台灣民歌元年。這在民歌界是公認的事實。

「美麗島」改編台灣女詩人陳秀喜的詩作《台灣》,由李雙澤譜曲。他是菲律賓華僑,卻敢於挑戰,說出:「請問我們自己的歌在哪裡?」,這是隔年的淡江事件。之後才有這首歌,原本沒有任何政治色彩的。李雙澤是影響胡德夫最深的人。民國94年的民歌30年演唱會,由當年在台下聽李雙澤唱「補破網」、「國父紀念歌」的楊祖珺,加上胡德夫伴奏,與吳楚楚三人合唱此曲,來紀念李雙澤!

簡報完畢,其餘的請路人大大上網搜索,以驗證所言為真。

作者: 上尉後勤兵    時間: 2014-02-18 12:27

翻頁囉,民歌界有大新聞了!

齊豫將在李泰祥大師百日(4月11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橄欖樹2014台北演唱會 齊豫」。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217004633-260404

她沒出席民歌30年嘉年華。曾在李大師生前回台見他一面,但未參加喪禮,係有原因滴。她今也以一封親筆信,表達對恩師李泰祥的感念與追思,並說明她要開公益演唱會的心意。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embed/eAqTntdWAKI[/youtube]

印象中一直以為這首三毛作詞、李泰祥作曲的「橄欖樹」係齊豫第一首歌。雖因政治因素被禁唱,但偶大學曾聽過,嘆為天籟之音!後來才知道,收錄在民謠風第一輯的「鄉間的小路」才素她的第一首上市的民歌。有段時間以為素劉文正的歌,當然作詞作曲的葉佳修唱過,一堆歌手也翻唱。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embed/_GtFn3h6uDM[/youtub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embed/HfLuuBfaRo4[/youtube]

聽得出來曲風的不同嗎?齊的青澀,劉的老練,素截然不同滴。但唱「橄欖樹」時齊豫已經大不相同,根據齊豫自己唆,李大師把作好了八年的歌給她唱,「他簡直是把我
當樂器來使」。當時李泰祥的要求是要把這首歌唱得「很寬闊」不能有虛音,他覺得虛音是靡靡之音。這就素成了流行歌壇開起古典新紀元之作。

校園民歌的冠軍歌手,唱紅流行音樂,又淡出歌壇,現在要回紅塵為大師送別。軍友們,這豈不素大代誌一條嗎?





歡迎光臨 後備軍友俱樂部 (http://army.chlin.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