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英軍的刺槍術 [列印本頁]

作者: 訓練士    時間: 2009-11-28 04:53     標題: 英軍的刺槍術









怎麼跟咱們英勇ㄟ國民革命軍差很大
作者: 誠實小人物    時間: 2009-11-28 11:36

這刺刀是直接套在槍口處這樣要開槍的時候不就又要把刺刀拿下來才能使用  還真是不方便!
作者: 阿三    時間: 2009-11-28 17:17

引用:
原文由 誠實小人物 於 2009-11-28 11:36 發表
這刺刀是直接套在槍口處這樣要開槍的時候不就又要把刺刀拿下來才能使用  還真是不方便!
`
圖五`
細看圖五`刀是側的``所以還是可以直接開槍`不用拔刺刀````

只是給它長的有些奇怪就是了````
作者: 匿名    時間: 2009-11-28 17:58

沙包還會流血??

該不會是 刺對地方才會流出血漿吧???
作者: middle    時間: 2009-11-28 19:13

引用:
原文由 阿三 於 2009-11-28 17:17 發表

`
圖五`
細看圖五`刀是側的``所以還是可以直接開槍`不用拔刺刀````

只是給它長的有些奇怪就是了````
ㄏㄏ,這種刺刀裝法
好像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設計
到了21世紀的現在,英軍又師法19世紀的設計
蝦米啊
作者: 精誠連大帥    時間: 2009-11-28 21:43


不何

作者: 阿丸    時間: 2009-11-28 22:54

白刃貼身作戰的機會已隨著武器系統的進化變得少見
刺刀的存在與否以及用途已經有很大的變化
刺刀的用途已經超出最初的所賦予"刺"的功能,而偏往求生與功能
只要有刺槍存在,刺槍術一定也會有(總還是會想把刺刀的功能多發揮一些出來)
但已經是"以防萬一,備而不用"
作者: 60砲長    時間: 2009-11-28 23:09

引用:
原文由 阿三 於 2009-11-28 17:17 發表

`
圖五`
細看圖五`刀是側的``所以還是可以直接開槍`不用拔刺刀````

只是給它長的有些奇怪就是了````
刺刀柄是採"套筒"方式套在槍口上,不影響射擊.

國造68式步槍(無配發部隊)亦有此種套筒式刺刀.

剛在網路上找了半天沒找到照片.
作者: sam    時間: 2009-11-28 23:33

系統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而自動隱藏
作者: 60砲長    時間: 2009-11-28 23:38

是這把沒錯,只有少量配發空特部隊作為測試之用.

現國防部已開放部分史料

已經去申請,看能不能挖些寶出來

http://archive.mnd.gov.tw/index/idx_items.asp?idx=00046426
作者: Sunny    時間: 2009-11-29 00:56

國造68式步槍的照片,出自全球防衛雜誌"國造槍械列傳",2000年1月出版




68式步槍及套筒刺刀

作者: sam    時間: 2009-11-29 01:21

系統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而自動隱藏
作者: Sunny    時間: 2009-11-29 07:51

SAM大貼圖的這把T68,並沒有覘孔(提把)的部份,瞄具為另行加裝,較類似AUG警用版的設計

另外,在靠近槍底托的部份,我翻拍的圖片是有開孔可供握持,應是為了刺槍抓握之用.
作者: 士兵長    時間: 2009-11-29 13:09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114.40.11.x 於 2009/11/28 17:58 發表
沙包還會流血??
該不會是 刺對地方才會流出血漿吧???
麻布袋中裝的,
全是教育班長的肢體
所以才會越剌越激動
作者: 匿名    時間: 2024-06-10 10:04

廢刺槍

擁刺派,盡出
上校 官校體育組長 達人…
不外乎 傳統 規距 ( 祖制)

廢 (疑 )刺派
… 從 新訓 下部隊 銜接 基地 專精
鑑測 技測
都不一樣了
軍規 不一樣
作者: Alona    時間: 2024-06-12 16:07

五十八年我在步兵學校 戰技班 學習 日式刺槍術,受教於 步兵學校刺槍術【老師】張鏡宇老師傅,張老師是大陸時期黃埔軍校刺槍術總教官。另外張老師也是 劍道五段高手。
我跟學半年,稍有一些心得:如果真要拚刺刀,那已經是沒有子彈、手榴彈的境地了。有些戰局問題會因為戰場的氣勢和心理因素而改變,我的意思是 會有一部分、或大部分的人會 觀望,甚至出現棄守的情形。

城鎮作戰不能忘掉 心理戰 的因素,不練 刺槍術的意思是用不上,還是撐不到那個狀況....

我覺得以目前的氣候,不練刺槍 是無所謂的,戰爭的勝負未必需要動用刺刀。

台灣有句俗話【台灣人 有食偎爸 冇食偎母】,這是個關鍵點。
(附註 我無意挑起 任何意識型態,我只是說出我想的。)

[ 本文章最後由 Alona 於 2024-06-12 16:41 編輯 ]
作者: 60砲長    時間: 2024-06-13 09:54

現代步槍裝著光學瞄準鏡,紅點瞄準,夜視鏡,有的還裝上榴彈發射筒,這樣的
步槍要如何拿來刺槍術
戰場作戰講究火力至上,平時的彈藥攜行是6+1個彈匣,美軍上戰場還會盡量
多帶.子彈如果打光了,就找鄰兵要,鄰兵也沒子彈,就去拿敵人的槍枝用,再沒
子彈,就想辦法離開戰場
要找敵人肉博?你要先確定他們槍上也沒子彈,不然當你端著刺刀往前衝時,對方會
把你打成蜂窩.

俄羅斯侵烏戰爭,壕溝戰時出現,網路上影片很多,都是用無人機,手榴彈先轟,再
拿步槍掃射,躲在建築物的敵軍,直接用火砲都更,不會有手拉栓步槍時代的肉博戰.
國軍刺槍術,步兵練,砲兵,裝甲兵,海空軍也都在練,這不是練兵,這叫神經病,發給
士兵一把現代步槍,不思模仿美軍的各種應用射擊,反叫他們去練刺槍,這種與現代
戰爭背道而馳的體能訓練,如今總算廢除.

[ 本文章最後由 60砲長 於 2024-06-13 10:02 編輯 ]
作者: Sunny    時間: 2024-06-13 18:27

以前勤練刺槍,除了傳統步槍M1,M14(T57)長度夠長不能連發,國軍珍惜子彈
以刺槍術練體能、練膽識、練默契、殺時間之外
另一個原因是懷抱著反攻大陸理念,戰術想定是我方要渡海登陸對岸往內陸推進
進攻方步兵的彈藥攜行量少,補給不足或中斷時,彈盡援絕只能拚刺刀搏生

現行想定是國土防衛,國軍本土守防衛彈藥給養總比入侵者充足了吧
雙方步兵對射時,先耗光子彈要上刺刀衝鋒的是登陸的PLA
守軍還有彈藥時,誰要跟你近身拚刺刀,當然是扣鈑機用子彈招呼過去

國防部把刺槍術改為槍械格鬥是合理的
別再搞整齊畫一後退十三步對齊那些了,敵人又不是方陣列兵跟你一一過招

法櫃奇兵名場面-刀劍耍得再順,抵不過一顆子彈

[ 本文章最後由 Sunny 於 2024-06-14 00:05 編輯 ]
作者: 匿名    時間: 2024-06-14 10:12

引用:

現行想定是國土防衛,國軍本土守防衛彈藥給養總比入侵者充足了吧 ...

不過,有網友們研究,現有的後勤,不跨區支援就算了,自己的防區,中戰車彈藥支援人手不足,自己的營連彈藥的庫存也沒有人可以補上。

還真的會,身上的彈藥,打完就可以收工。

拼命掙扎刺槍?
又不是 傻強!
作者: 匿名    時間: 2024-06-16 07:19

王臻明:刺槍術已不適用現代步槍

為什麼近代刺槍術逐漸被淘汰,
這原因很多,
但很關鍵的一點是今日的步槍與過去的步槍,在外型上其實相差很多。
或者更進一步來講,
冷兵槍時間就出現的槍,與今日的槍是指完全不同的東西。
今日的步槍雖然也借用槍這個字,
但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今日的槍早已經不是以前的槍了。

有玩過世紀帝國的人,應該都知道
長槍兵克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的槍是一桿長木棍,安裝上金屬刀尖,可以有效反制騎兵。

而火槍剛剛問世時,殺傷力差、精準度差、前膛裝藥所以射速非常慢,
當時的火槍,更像是一把能發射子彈的冷兵器長槍,
士兵打完幾發子彈以後就進入短兵相接的階段,變成長槍兵,
因此刺槍術無比重要。

不過隨著後膛裝藥技術的成熟,
子彈的殺傷力、精準度都大幅度提升,

此時的步槍開始變的更像現代槍械,
而不是冷兵器時期的那桿長槍,
但仍然保留了長刺刀,

同時當時的冶金技術有限,
為了要提高射擊的精準度、射程與殺傷力,
長槍管還是很重要。

結果就是加上刺刀的步槍,高度幾乎快比士兵高。

當時拿著步槍的日軍士兵,步槍加上刺刀已高過士兵的身高,
當時的刺刀還是屬於長刀型。

那個年代的步槍還沒有連發能力,
你打完一發要自己拉槍機退殼進彈,

大家都聽過二十一英呎法則,
在近距離時如果敵軍持上了刺刀的步槍朝你衝過來,
你再拉槍機上膛,肯定是來不及,
所以刺槍術在那個年代,還是很重要的戰技。

但隨著步槍快速發展,設計越來越緊緻,也就是槍身越來越短,
還開始出現半自動步槍,三發點放,全自動步槍。

步槍已經長的跟過去冷兵器時期的長槍完全不同。
不只步槍越來越短,連刺刀都越來越小,
最後刺刀變成求生工具之一,僅供緊急時自衛之用。

反而是現代步槍都有特殊設計,方便在近距離的限制空間內戰鬥,
上了刺刀反而不利在狹小空間內活動。

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國家放棄刺槍術,
因為今日的步槍,你已經很難拿著進行刺刀衝鋒。

當然,如果你在站衛兵時,遇到有人企圖奪槍,你最方便的反擊工具,還是手上那把步槍
,所以有許多國家把步槍融入近戰格鬥中,
教你在危急時,如何利用步槍的槍托、槍口攻擊敵人,或者當成保護自己的工具。

陸軍未來應該汲取這些國家的經驗,發展適合自己的近戰格鬥技巧。

至於傳統刺槍術,是上古時期留下來的東西,真的已不再那麼適合今日戰場了。

(刺槍術聊一下發展歷史,討論一下存廢問題,
※本文授權上報 Up Media轉載自作者臉書
,女口是頁,




歡迎光臨 後備軍友俱樂部 (http://army.chlin.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