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林毅夫叛逃案 家屬求助新政府 [列印本頁]

作者: a-ing    時間: 2008-05-13 16:46     標題: 林毅夫叛逃案 家屬求助新政府

林毅夫叛逃案 家屬求助新政府
〔記者胡健森、田世昊、許紹軒卅綜合報導〕出身宜蘭縣的林毅夫,月底將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資深副總裁,多年來一直想返鄉探親;他的大哥林旺松昨天說,盼新政府盡速結掉叛逃案,畢竟兩岸關係已不比當年,林毅夫只是個學者,希望能為兩岸經濟發展有點貢獻。

馬營︰未就任言之過早

對於林毅夫家人希望準總統馬英九未來能網開一面,讓林毅夫回台,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羅智強對此表示,馬英九目前尚未就任,現在談這個未免言之過早。

國防部︰沒撤銷的理由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池玉蘭昨天表示,針對這個問題詢問過軍法單位,由於林毅夫當年叛逃後,軍方依法對他發布通緝,目前並未超過追訴期,也沒有撤銷通緝的理由,林毅夫至今仍是我國軍法通緝的叛逃軍官。

林毅夫本名林正誼,一九七九年擔任金門防衛司令部馬山戰備連連長時,泅渡過海投共,二○○二年父親過世,林毅夫想要回台奔喪,卻因當年「叛逃」的罪名未能成行,當時國內政壇也為了要不要讓他回台奔喪爭議許久。

林毅夫的大哥林旺松說,他因為生意往來常到中國,也與弟弟見面,兄弟倆閒聊時,林毅夫多次提及希望能回故鄉看看,與老朋友聚聚,但是如果回來還得躲躲藏藏,似乎也沒什麼意義。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may/13/today-p13.htm

***************************************************************************************
也許林毅夫能為兩岸經濟發展有貢獻,但是叛逃就是叛逃,當初因為樣板的他不告而別連累了很多人,跟以前因為想家想要回大陸而被判刑的老兵來說他的叛逃更是不應該,如果就因為能為兩岸經濟發展有貢獻或兩岸關係已和緩而撤銷「叛逃」的罪,那對相關的人是極度不公平的.....
作者: 序列    時間: 2008-05-13 16:50

如果這樣都可以撤銷,那以後軍人都無法可管了,大家都來判逃好了,得了便宜還賣乖。
作者: 匿名    時間: 2008-05-13 17:10


真是丟了一個燙手的問題
給新政府
作者: 75山砲    時間: 2008-05-13 17:25

引用:
原文由 a-ing 於 2008-05-13 16:46 發表
林毅夫叛逃案 家屬求助新政府
〔記者胡健森、田世昊、許紹軒卅綜合報導〕出身宜蘭縣的林毅夫,月底將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資深副總裁,多年來一直想返鄉探親;他的大哥林旺松昨天說,盼新政府盡速結掉叛逃案 ...
當初的個人行為而造成現在的不便就有如"各人造業,各人擔"不必寄予同情

當年因為他的事件牽連不知多少人員連坐懲處,難道只因為現在的情勢不同而就將以前犯的大錯化為雲煙
作者: 慢壘裁判    時間: 2008-05-13 18:11

不過之前新聞不是說他在大陸也做官ㄌ嘛..那個 年代..叛逃.. .還是軍官...不夠忠誠....
作者: 通作排    時間: 2008-05-13 18:15

兵敗自裁 被俘和投降不同 但是都是在外在環境不利的情況下 國家無法顧及到個人時 不得不然的決定
但是叛逃 就是只顧及個人 而陷國家人民於不利 與前者完全不同
現在雖然兩岸來往頻繁緊密 甚至很多黨政高層 民意代表來來去去 可是至少是在政府的允許下出入境 和叛逃完全不同 更何況要是這些人帶著機密給予對方政府 還是叛國與通敵 又豈是一句"兩岸關係不同"可以帶過
叛國 不可原諒
作者: 羅伯特    時間: 2008-05-13 18:20

叛逃就是叛逃
沒有人情可講
若是這樣每個軍人都嘛可以這麼做
那還有什麼軍法紀律可說

作者: 浪花    時間: 2008-05-13 18:46

系統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而自動隱藏
作者: 阿布    時間: 2008-05-13 19:30

早知如此 何必當初
背叛國家還敢這樣說?
既然問心無愧
何必改名???
作者: 鐵男    時間: 2008-05-13 19:36

可能過幾天他搞不好就會以感性的口吻說想在死後埋在台灣等等的屁話,當初叛逃過去被牽連者的家屬到時候可能會去堀他的墳拖出來鞭屍吧......................................
作者: 浪花    時間: 2008-05-13 19:40

系統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而自動隱藏
作者: 祭司蔡    時間: 2008-05-13 20:07

聽上士排副講過他是226師.叛逃後金門五個師連夜大調動.226師就被調回坑道.
台灣是有法治紀律的國家.就等追訴期滿再回來吧!
作者: 匿名    時間: 2008-05-13 21:30

叛逃就叛逃

回來銃山小
作者: 阿六    時間: 2008-05-13 22:19

當年有種叛逃,現在就要有膽回來受審。
虧他還曾經是馬山連的連長,我看不起這種人!
作者: 小瓜呆    時間: 2008-05-13 22:20

林毅夫是284師的,關於他的「豐功偉業」,還有在小蔣當權時,他從成功嶺到陸官的言行,請見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kuan0416/3/1281895894/20061231233444/#1344485
作者: ryoo    時間: 2008-05-13 22:47

管他在對岸混得多好,就算他混到國家主席的地位也一樣
在台灣,他不過是一個不能堅守本分的失職軍人罷了!

當年違反軍法夾著尾巴逃跑!如今他回來大家要舖著紅毯迎接他!?豈有這種歪理!

給他特赦?!怎麼對得起台灣千千萬萬退役或現役的守法軍人與民眾?

個人認為惡例不可開
否則無異是助長歪風,變相鼓勵軍人叛逃
再回來「衣錦榮歸」乎!?
作者: 雲山    時間: 2008-05-13 23:44

連一向很少動怒的我也看不起這種人!

要回來台灣就低調一點偷偷回來就好了..弄得大家都知道只是讓更多人唾棄他而已...

這種人的人格不適合當職業軍人..請他捫心自問是否還是個帶種的男人!!
作者: 匿名    時間: 2008-05-13 23:46

284師於1976年8月底才從馬祖北竿移防回台灣,師部在桃園龜山下湖(關渡師),大約1978年底再移防金門。他在1979年初直接擔任馬山連連長,結果害慘了一票人。
作者: 軍犬士    時間: 2008-05-13 23:55

我個人是認為,當年的他是否會想到今日這種後果及結局呢?當年他的同學,他的部隊,他的長官,他們都是該死的嗎?台灣有法治,如果說換了政府就換了腦袋,那不就天下大亂了,我們沒有限制他的家人去看他,只是不准他回家,其實他要回家也可以啊,回來自首接受審判,看是敵前逃亡死刑,或是其他什麼軍刑法相關條文來審判,這都可以啊,哪有犯法又要人家不要處罰的,那之前那些被叛軍法的人就是活該囉。
作者: 白目東    時間: 2008-05-14 00:07

補個八掛:
此人叛逃行為,因為人還在境外,屬繼續犯,也就是說他老大不回到復興基地的 台 澎 金 馬 等 中華民國領地,然後藏龍起來,他的追訴期永遠都不會滿....................

再者,當初領到的補償金到那去了?還政府沒?政府不收就捐嘛,好歹製造出一點誠意吧,沒誠意也要有心意,但是我看起來連假意都沒有!

最後,那他回來了,那逃兵被關禁閉被判刑的算山小?每個都可以跳出來請國賠!!!!!!!!!!!!!林背卡細漢,所以我該死嗎!!!!!!!!!!

以上,打完收工.............................
作者: 雷霆    時間: 2008-05-14 03:09

引用:
原文由 suzh1234567 於 2008-05-14 00:07 發表
補個八掛:
此人叛逃行為,因為人還在境外,屬繼續犯,也就是說他老大不回到復興基地的 台 澎 金 馬 等 中華民國領地,然後藏龍起來,他的追訴期永遠都不會滿....................

再者,當初領到的補償金到那去了 ...
個人作孽個人當啦
像個男人點可以嗎
敵前逃亡唯一死刑
還要新政府來收尾
這是哪門子的歪理
虧他還是位軍官哩
比一位小兵還不如

作者: 行政排    時間: 2008-05-14 06:40

林先生如果回來,狗房部對他沒有任何處置的話,那大家兵都算是白當了,尤其是外島的。這樣說話的口氣還算平靜,如果新政府真是這樣白目的話,就要研究一下集會遊行法了。
作者: 惡烈    時間: 2008-05-14 08:16

雖然二岸情勢已經和緩
不是對立的狀態
但說到原諒
個人不予同情看待
相對那些二岸對峙而犧牲的學長
是活該嗎??
叛徒就是叛徒
須要原諒嗎???
叛逃是他的選擇
但後果也須自已承擔
作者: 精誠連大帥    時間: 2008-05-14 11:17

:testI :testI
罪該萬死
罪魁禍首
罪有應得
罪大惡極
:testK :testK :testK :testK :testK
作者: sniper    時間: 2008-05-14 11:42

叛逃就是叛逃~ 何必屁話一堆~ 講那些話要給誰聽?  凸
作者: 師經理士    時間: 2008-05-14 12:52

叛逃...還帶走連旗與防區圖, 這已不是單單的政治理念不同, 還妄想到彼岸後能加官晉爵, 此人簡直是叛國~我全國軍民同胞應一致抵抗的漢奸, 想回台灣當然歡迎啊~但叛國罪也應一起算一算!
作者: 大膽炮兵    時間: 2008-05-15 00:16

呵呵呵~~~~~~他最好是敢回來
只要他敢回來,小弟保證所有的電視台記者一定會把他那狗屁倒灶的歷史,一件一件,仔細的報導一遍
讓全國人民公審他
作者: 1518    時間: 2008-05-15 10:21

這種人工於心計,明知回來會受到責罵及羞辱,仍尋求機會回台,只因以其目前地位,若能獲得台灣支持,對其地位影響力必能大大獲利,回台融冰之旅只是其第一步。
不過人家既然表達思鄉之情,就讓他回來吧。
但是從哪裡出去,就從哪裡回來,就請他抱個籃球從廈門游回金門吧。還好當初他駐地不在馬祖,要不然就得要從福州游回來。
作者: 浪花    時間: 2008-05-15 10:29

系統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而自動隱藏
作者: 匿名    時間: 2008-05-15 10:33

在台灣人眼中的林毅夫
  是有愧國家栽培攜帶機密文件自戰地的判逃軍官
  是依陸海空軍刑法第二十四條投敵罪的通緝罪犯
  是害了長官部屬為其背黑鍋的不義之人
  是打擊國軍士氣對不起千千萬萬同樣在前線服役過
  官兵罪人
  是當年若運氣不好海流不順漂回金門,早就被五花大
  綁在眾目睽睽之下槍斃於戰地了
在中國人眼中
  是創辦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經濟學者,是帶領中國現代經
  濟研究的領航者,也一直是中國政府決策部門重要的智庫之一
  頗受高層倚重,是中國經濟成長的舵手級人物
在世界上
   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兼主管發展經濟學的資深副行長,是
   具有世界級地位的經濟學家
同樣一個人能夠扮演這麼極端的角色與評價,實在是不平凡的人生
作者: 匿名    時間: 2008-05-15 10:47

如果他現在回台灣,軍方依法將他抓起來起訴,明天世界各大頭條新聞將是:「世界銀行副行長被台灣軍方依軍法起訴...............」,
事情大條了,所以在軍法未解決之前政府不會讓他回來。
作者: 浪花    時間: 2008-05-15 10:53

系統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而自動隱藏
作者: a-ing    時間: 2008-05-15 12:19

若是他想回來那就讓他回來,但是前提是要去面對"判逃"罪,我想應該沒有人敢對他"特赦"吧?!
不管再怎麼有成就,為了自己的利益將國家棄之如敝屣,就算避的開大家的指指點點,心理的陰影是永遠抹不去的....
作者: 匿名    時間: 2008-05-15 13:17

林毅夫在台灣是狗熊在中國是英雄
以前很多架機來歸的「反共義士」在台灣是名利雙收的英雄,在中國是狗熊,(現在不知是什麼好像都低調度日)
同樣一個世界,是是非非隨時空轉移而不同
作者: 政戰士    時間: 2008-05-15 14:48

浪花兄,你又開始激動了,別氣壞身體。

昨晚,我們一群無聊中年男子,在聊天、聊地、聊女人(不然還能怎樣)之餘,不知何故,竟然談到逼樣〝林毅夫〞。

在海鮮熱炒及啤酒催化下,我們幫Deserter林毅夫想到一個讓大家都能原諒他的辦法。

有種再叛逃回來啊,我們就原諒你。如果你是偽叛者,也該是時候說明了。

這次不用游泳了,讓你坐飛機也行,機密資料也不用帶。只要肯為當年所作所為認錯及向因你而受牽連的人道歉,我們還是會尊敬你。我保證我在茶餘飯後,一定不再說你壞話。
作者: 北洞六    時間: 2008-05-15 15:02

當初叛逃!不知道被他害到的長官有多少個.現在還敢求助政府!!

真的是......ooxx....
作者: 浪花    時間: 2008-05-15 15:18

系統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而自動隱藏
作者: 匿名    時間: 2008-05-21 12:00

" 在中國人眼中
  是創辦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經濟學者,是帶領中國現代經
  濟研究的領航者,也一直是中國政府決策部門重要的智庫之一
  頗受高層倚重,是中國經濟成長的舵手級人物
在世界上
   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兼主管發展經濟學的資深副行長,是
   具有世界級地位的經濟學家...."

    這論點,我不敢茍同,據我二姊夫(任職中研院經濟研究所)說:林義夫今天的成就,並不是自己的學術論點所掙來的,而是在大陸的樣版戲下"捧ㄆㄥˇ"來的.    能得到世界銀行XXX的職務,是恰好今年輪到大陸的缺,加上大陸吆喝底下陪襯國家搖旗吶喊才登上位....並非真得到歐美經濟學術界的認同.
作者: 匿名    時間: 2008-05-23 20:32

站在台灣的立場當然討厭林毅夫,但借用某某人的說詞(誰知到是真是假)把人全盤否定實是人們的通病,中國與世界銀行的情況起還是30年前的文革時期?北大在世界上的學術地位與學生素質可以去打聽看看?那有那麼好混?競爭比台灣還激烈,只憑井底蛙般無知的見識掩蓋自己的眼睛無法認清事實意氣用事的人,不能知己知彼永遠無法戰勝敵人。
作者: 浪花    時間: 2008-05-24 10:05

系統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而自動隱藏
作者: a-ing    時間: 2008-05-24 10:27

我們這些井底蛙最起碼忠於職守沒有判逃,不管他的學術地位多崇高、能力多強,判逃的事實永遠存在..............
作者: 輕鬆    時間: 2008-05-24 10:29

引用:
原文由 Guest from 210.202.75.x 於 2008-05-23 20:32 發表
站在台灣的立場當然討厭林毅夫,但借用某某人的說詞(誰知到是真是假)把人全盤否定實是人們的通病,中國與世界銀行的情況起還是30年前的文革時期?北大在世界上的學術地位與學生素質可以去打聽看看?那有那麼好混?競 ...
北大在世界上的學術地位與學生素質可以去打聽看看?
這好像討論我家鄰居多有錢 可是實在不光我屁事一樣!
鄰居有錢 又不是我多有錢!
搞清楚 這傢伙回來台灣有什麼幫助? 現在利害的是中國 林毅夫一個能代表什麼?
作者: 輕鬆    時間: 2008-05-24 10:37

再補充一點!
台灣一年有多少人去中國.....
還有"後備軍友"白天消滅萬惡男共匪 晚上解放大陸女共匪"
這些軍友可不是井底蛙!
作者: 匿名    時間: 2008-05-24 12:51

小高兄的用詞激烈了些且含攻訐語句難免引人不快,您的原意應是要大家以較宏觀的角度看林毅夫,但在文尾「不能知己知彼如何戰勝敵人」這敵人是否指的是林毅夫(亦或中國),這表示您仍是站在台灣的角度看此事。大約在2000年阿扁執政開始民進黨透過林毅夫的關係與中國高層建立溝通管道,他以一個雙方都信任的角色為執政黨做了一些事,大家聽了可能會很不爽,但在政治抬面下的運做就是如此見怪不怪,所以少有民進黨人士攻擊他,爾後他想回台奔喪係經由民進黨大老蔡同榮出面向政府請托但礙於法律與軍方的反對而做罷,由此可知台灣社會普遍對對林毅夫的不諒解情緒提高到政府實際操做面並非如此。
作者: 煙斗    時間: 2008-05-25 00:05

晚上的2330看了tvbs的101高峰會
由李四端先生專訪林毅夫
其中還有林毅夫夫婦召開記者會
有記者問到30年前是如何抱著籃球叛逃的
陳雲英女士(林毅夫之妻)說,並沒有籃球的事
毅夫很會游泳是沒錯,但是沒有人能抱著籃球游過台灣海峽,不信的話記者先生抱抱看......
看到後面還是沒講到叛逃的過程,只是否認有籃球的事

不知來龍去脈的人問我,到底他是如何游過台灣海峽的
我只好請他去看小瓜呆大大的報導了
作者: 浪花    時間: 2008-05-25 09:19

系統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而自動隱藏
作者: 阿布    時間: 2008-05-25 13:50

叛逃就是叛逃.沒有怎麼好說
無法盡忠職守去函在大放厥詞
今天就算你做到聯合國秘書長還是中共主席
永遠都無法抹煞你曾經擅離職守背叛國家
北大多好.....對我而言又怎樣?
他好會分你好處嗎??
競爭那麼激烈為怎麼.不就是每個人想要出人頭地嗎?
不然它競爭那麼激烈踩人家肩膀上去幹麻.
不就是為了自己嗎?
作者: 匿名    時間: 2008-05-27 16:12


作者: 輕鬆    時間: 2008-05-27 16:26

道不同、不相為謀 可以不用滾啦
可以用趴的 當初2004年總統大選 連先生 宋先生可是用趴的愛台灣啦!
想我在234師砲兵時 聽學長訓話都用趴的 原本學長那時是叫我們這樣做是愛台灣啦
學長們 你們比政治家還偉大!早就比他們先發明愛台灣的方式啦!
難怪 我當時會投票給他們
因為他們跟我一樣用趴的愛台灣啦!
如果林毅夫能用趴的方式回台灣 我也許會感動啦!
大大不用滾啦!可以跟我一樣用趴的愛台灣啦!
作者: 輕鬆    時間: 2008-05-27 16:55

話說回來前馬山戰備連連長林毅夫也真厲害!
之前找民進黨政治人物幫忙回台灣一事 現在又有民進黨政治人物口中的籃色統媒幫他作專訪 順便還指導台灣的經濟....真是紅 籃 綠通吃!
看這樣子 林毅夫夠趴數可以跟我一樣用中華民國前副總統用趴下愛台灣方式!

我以前菜鳥時在部隊都在中午最熱時被學長叫去趴下愛台灣!
林毅夫連長夠趴數 可以入列啦
作者: 政戰士    時間: 2008-05-28 18:46

能寫出這〝專21點〞的人,

肚子裡有東西,應該是個讀書人。

只是讀書人會覺得這樣好玩嗎?
作者: 705    時間: 2008-05-28 18:54

系統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而自動隱藏
作者: 二寶    時間: 2008-05-28 18:54

本區已設定成路人無法發言....日後開放與否將視投票結果作決定~

補充說明:歹勢~是寶弟刪的,寶弟刪文都是從有問題的文章裡開始刪,所以從很久以前就提過說不要回應,不然我刪除後未看過該篇問題文章的人不會懂得我們在說什麼••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文章的延續,請各位見諒!
作者: cccyt    時間: 2008-05-28 19:03

浪花大可能不知道一件事
他那篇文章 按回應 沒反應
也就是說 不能回應
奇摩那邊常出這種問題說!!
作者: 60砲長    時間: 2008-05-28 23:14

我狀況外

不知發生何事?

怎樣?有人衝著浪花來嗎?

網路的好處....可以躲在暗處罵人嗎?

要論述,歡迎!但請先登錄.
作者: ㄚ志    時間: 2008-05-29 01:26

好久沒來了!上來看到浪花兄暱稱改了。

和砲長一樣,狀況外!但是浪花兄,加油!同梯小學弟的挺你。

我對林先生叛逃想回來,只有一個想法:

當初國家樣榜栽培你,你頭也不回的過去對岸

不管國家安全,提拔你的長官受牽累,下屬的感受

如今你以在那邊居高位,不用回來了!

想回家,先抓起來叛軍法。

國家可善待你的家人,別出來抱怨了。
作者: 南洞捌    時間: 2008-05-29 08:55

[email=http://www.cy.gov.tw/XMLPOST/xml_di/attach/0912100432-1.PDF]http://www.cy.gov.tw/XMLPOST/xml_di/attach/0912100432-1.PDF[/email]

林正義案—監察院對國防部暨金門防衛司令部糾正案文

監察院監察調查處「調查報告格式範本」說明資料 2001/9/4

糾正案文
壹、被糾正機關:國防部暨金門防衛司令部。
貳、案   由:為國防部處理金門防衛司令部二八四師八五一旅步五營第二連連長林正誼涉嫌叛逃,違反法律規定與社會正義,且金門防衛司令部對於如何確認人員失蹤之程序未予週延律定等缺失,爰依法糾正由。
參、事實與理由:
林毅夫本名林正義,民國(下同)六十一年間就讀國立台灣大學農工系一年級,於接受成功嶺大專寒訓後,申請轉入陸軍官校正四十四期就讀,適為六十年二月美國與中共簽訂「上海公報」,我國於該年十月退出聯合國之際,其從軍之舉因而聞名一時。六十四年官校畢業任中尉官階,留校擔任學指部第一營第一連排長,因與其他軍官同姓名而改名林正誼,六十五年考取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六十六年十二月晉升上尉,六十七年八月一日獲得碩士學位後,調任金門防衛司令部(下稱金防部)二八四師八五二旅步八營第三連連長,旋於六十八年二月調任該師八五一旅步五營第二連(下稱馬山連)連長,駐防金門馬山據點。然渠竟於該年五月十六日夜間棄職失蹤,國防部綜合相關跡象研判係涉嫌叛逃,惟因「生未見人,死未見屍」及其他因素之考量,一直以「失蹤、死亡」淡化處理,並發給其家屬撫卹金。林正誼叛逃投共後改名為林毅夫,迨本(九十一)年五、六月間,因父喪而有意返台,經媒體披露之後引起社會關注,並且質疑該部之處理方式不當。案經本院調查,國防部暨金門防衛司令部處理本案核有下列之違失:

一、林正誼叛逃投共係一起預謀行為,金防部對其疏於考核,保防體系亦未發揮防範作用,核有闕失。
依據金防部六十八年五月二十三日「陸軍二八四師八五一旅步五營二連上尉連長林正誼失蹤(涉嫌叛逃)案初步調查報告」載述:「林員調任為馬山連連長時,曾表示不願前往,自覺有被利用的感受。」、「五月十四日晚間八點左右,林正誼至班哨巡視,曾指示哨兵:如發現水鬼,只要他不侵犯,就不要開槍招惹他們,並編述血堡故事,以殺害水鬼,將遭報復恐嚇士兵。」、「六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自台灣休假回來,林員情緒很不穩定,並稱希望能回陸軍官校任職及兼課,對未能參加培英案考試內心很失意。」、「又於五月十六日上午八時,以當月份潮汐表繕印有問題為藉口,向該連辦理文書之一兵廖振柱索取本月份潮汐表,並予以留閱。」而五月十六日係下午一六○○滿潮,二二○○退潮。當日二一三○時,該連上兵文書童進耀即發現林正誼不在寢室,迨十七日凌晨○○四○時二八四師人員因林正誼擅離崗位遍尋不著,經清查發現該連短少物品包括救生衣乙件、帆布腰帶乙條、水壺一個、指北針乙只、急救包乙個、軍人補給證乙枚、及連長保管之作戰計畫與司令官對金門防衛作戰指導講話全文。馬山連於同年月十八日移防時,復發現連旗遺失。另據聯合報八十五年九月四日第九版報導林妻陳雲英女士向該報記者表示:「當年林毅夫是從金門游泳到大陸」、「我知道他這一走,兩人可能永遠無法再見,但他說不去會感到遺憾,我就同意了」。足見林正誼係藉其擔任馬山連長職務之便,熟知當地海岸地形及崗哨部署情形,安排其泅水逃亡之安全路線,並備妥逃亡及證明身分所需物品,算準潮汐有利時間,摸黑潛逃對岸,顯係有預謀經過縝密規劃之行為,然金防部對駐守前線重要據點之幹部,竟疏於考核,且當時雖有上述諸癥候,然軍中內部保防體系未能即時查覺,有效反映,發揮防範作用,致使叛逃得逞,經核均有闕失。

二、馬山連衛哨迄未發現林正誼潛至崗哨旁海邊泅水逃亡,其監視警戒顯有欠嚴密確實,亟應檢討改進。
依據金防部六十八年九月十三日(六八)堯精字第○九七四號呈報「林正誼失蹤案檢討報告」等相關案卷文書暨九十一年六、七月間分別訪談當時擔任二八四師作戰官之朱維忠上尉、案發當夜查哨之訓練官林文彬上尉、馬山連輔導長楊正平等人筆錄,金防部於當時實施有宵禁及陣地關閉後官兵不得外出之規定,惟六十八年五月十六日夜間二○三○時,馬山連上兵文書童進耀赴營部接領新兵,經過伙房時遇見林正誼在伙房內,童員向其報告要到營部接領新兵(此為所知林正誼當夜之最後行蹤)。二一三○時,童員帶回新兵欲向林正誼報告,林正誼已不在寢室。二二○○時,童員透過安全士官向各據點找尋未果,二二三○時仍未見其蹤影,即安排新兵就寢。二二五○時,該師查哨官向太平、林文彬上尉等二員至馬山連查哨時,遭衛哨兵阻擋進入營區,該二員即要求通知連長前來,通報後發現林正誼不在寢室或連隊,經詢問安全士官得知上情後,即向副連長徐季生中尉、輔導長喻雲寶及楊正平(楊員於五月十七日接任輔導長,五月十四日到任銜接)中尉查詢,均不知林正誼去向,隨即通知該連各班、排全面實施陣地搜索。二四○○時,證實林正誼失蹤,即於翌(十七)日○○一○時反映師部。十七日○○四○時,師長周仲南少將指派副師長劉國嶼少將、副主任徐文宣上校、政四科科長周朝發少校抵達馬山指導搜尋,仍無所獲,並清查發現該連短少救生衣等物品,○一二○時反映金防部。另林文彬於九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訪談紀錄表示,師部進行前述搜索之後,師長詢問渠何處有通往海灘之通路?渠告知該連通往海邊之陣地前緣斜坡一處垃圾堆,有一小路勉可通往(按:位於該連防區西北角,接近五號哨),且為雷區,在師長指示下,由渠前往查看並發現乙隻寫有「連長」的球鞋,隨後尋獲另一隻,研判應為林正誼所有。綜上,足見林正誼係於五月十六日二○三○至二一三○之間暗中自寢室潛往海邊,穿著救生衣,利用退潮之際泅水逃至大陸,該連衛哨對於營區通往海灘小徑及海岸線之監視警戒顯有欠嚴密,致未發現林正誼自馬山連連部潛往海邊泅水逃亡行跡,亟應確實檢討改進。
作者: 南洞捌    時間: 2008-05-29 08:55

三、確認人員失蹤之程序未作週延律定,致發現林正誼離開崗位之後未立刻陳報指揮系統因應處理,錯失有效搜捕之時機。
(一)按馬山連距對岸角嶼僅約二、一三○公尺,以一般游泳速度加入海流因素,估計約需兩小時即可橫越到達對岸,而在夜間無照明之下,由該連連部前往五號哨約需七分鐘,由該處避開哨所及地雷區潛至海灘下水應需十分鐘以上,而六十八年五月十六日夜間二○三○時,該連上兵文書童進耀在伙房內看到林正誼,二一三○時自營部接回新兵欲向林正誼報到,此為該夜發現林正誼不在寢室之第一時間點,故林正誼應係在該兩個時間點內由連部潛往海邊,據此估計自二一三○時童員發現林正誼不在寢室,迄林正誼通過海灘下水泅泳至海域中線範圍之有效搜索時間不超過一個半小時,亦即在二三○○之後進行之搜索已無實益。
(二)經查馬山連上兵童進耀於發現林正誼不在連部之三十分鐘後,即二二○○時始透過安全士官向各據點找尋,在無所獲之情況下,於二二三○時逕行安排新兵就寢。二二五○時,師部查哨官向太平、林文彬上尉前往該連查哨,發現林正誼不在寢室及連隊,向該連副連長、輔導長等軍官查詢,均不知林正誼去向,隨即動員該連各班、排全面實施陣地搜索,惟仍未發現林正誼蹤跡,始於次(十七)日○○一○時反映師部,師長於獲悉後,立即指示第一線部隊加強海面搜索及海岸線戒備,另指派副師長劉國嶼少將等人趕赴馬山瞭解狀況並指導各項搜索事宜及物品清查。金防部於○一二○時接獲反映後,立刻通報所有防區加強海岸監視及各漁港哨管制諸活動,指示該師於任務地區內實施局部「雷霆演習」,並通知北海岸各砲兵營完成戒備待命,各觀測所及海岸哨使用所有夜視器材,嚴密海、陸搜索,並於○三○○時,通知兩棲偵察營,完成待命準備,於○五○○至○六三○時對北海岸實施海面搜索,○九三○至一一○○時實施東海面水域搜索。迄一一○○時,該連經四次搜索,均未有所發現,該旅即召集旅部軍官及曾服務於馬山之副連長、排長等,編成小組,再次於馬山據點內及海灘反覆搜索,仍無所獲。
(三)經核:據國防部說明外島地區若發生人員失蹤、逃亡事件,其搜尋(捕)標準作業程序係依「雷霆演習」計畫辦理,然該計畫係關於逾假不歸及不假離營已經確認後之搜索作為,缺乏如何確認之程序規定。本案士兵發現林正誼離開崗位之初,未立刻陳報因應,其後復自行透過安全士官向據點查尋,均未進入指揮管理系統,查哨官向該連副連長查詢之後,亦僅作陣地內搜索,進行海岸線及海面搜索之時早已錯失有效搜索之時機,顯示確認人員失蹤之程序未作週延律定之下,動員大批人力之「雷霆演習」,其效果卻為徒勞無功。
四、國防部明知林正誼涉嫌叛逃,卻未指示軍法機關依法偵辦,且以失蹤案淡化處理,其後又辦理撫卹,發給其家屬撫卹金,違反法律規定與社會正義,使本案對於國軍之傷害延續至今,顯有違失。
(一)經查金防部六十八年五月二十三日以(六八)堯精字第○四號呈,陳報陸軍總司令(下稱陸軍總部)及參謀總長之「呈本部二八四師八五一旅步五營二連上尉連長林正誼失蹤案,初期調查報告」中,經綜合各項資料研析,認為林員叛逃可能性較大,且成功率頗高,並指出林員因個人自視甚高,急功近利,見異思遷,對中共心存妄想,導致叛逃。該部復於六十八年九月十三日以(六八)堯精字第○九七四號陳報陸軍總司令之「呈本部二八四師『林正誼失蹤』案檢討報告」中,針對防逃措施之缺失與改進措施提出檢討,及對師長等各級失職人員提出懲處建議。另陸軍總部(政四處)六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簽呈「檢呈陸軍第二八四師上尉連長林正誼失蹤(涉嫌叛逃)案初步調查報告」之第六項「結論與建議」(一)登載:「就以上研析結果,林員顯然涉嫌叛逃,惟是否得逞,尚待證實。」其後,陸軍總部政四處於六十八年十月一日簽報,併案建議將懲處建議轉報國防部,該案僅用印至副處長王廉中上校,並記載有「面示 王處長囑稍緩辦理」等字,然未批示或署名,國防部研判該等字跡為當時擔任處長之趙一龍上校所寫,所稱「王處長」為當時之國防部政四處處長王子英少將,其原因應係該案說明三所述:「林正誼失蹤經過及調查情形,本部前已報告國防部,惟對失職人員懲處乙節,原預定俟狀況判明後再議。」因此,金防部及陸軍總部之內部陳報與處理方式均認林正誼涉嫌叛逃,金防部且已對其所屬失職人員提出懲處建議,應無刻意掩飾。
(二)總政戰部第四處於六十八年五月十七日簽報參謀總長宋長志上將,建議本案採「外弛內張」、「不刺激官兵及戰地民眾心理」及「不肇致謠傳」措施,經參謀總長核定。總政戰部(第四處)嗣於六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簽陳「駐金門之二八四師連長林正誼涉嫌叛逃案可能發生之影響及擬採措施」,依其內容:「綜研有關跡象,林正誼涉嫌叛逃。」、「對於本案爾後之處理,自說法以至應採之相關措施,均宜衡量其對軍中、國內及海外可能發生之影響,以及敵人或不法份子可能利用之作為,統盤考量,權衡利害,相互配合,保持彈性,適宜決定,以儘量減少其不利之危害。」、「在未獲證實林正誼叛抵匪區時,不論於宣告『林正誼失蹤』或『林正誼死亡』時,均按國軍有關之薪、卹規定辦理,惟在作業技巧上加以研究,以達外收堵口、內別是非之要求。」、「如證實林正誼已叛抵匪區,則停止林正誼一切給與、疏導其家屬免為不法份子利用,並分採適當之對內教育與檢肅措施。」,其附件「林正誼涉嫌叛逃可能之影響及應採措施之研究」對於此一事件在軍事、政治、心理方面可能發生之影響,以及中共等方面可能藉此對我進行之打擊及應採措施加以陳述,包括「軍事上:判其(指林正誼)所接觸有關軍事訓練機密之資料有限,應無造成重大軍事危害之顧慮。」、「政治上:以林某於台大一年後志願入陸軍官校正期就讀,政大研究所畢業,並獲頒優秀青年獎章,加以其籍隸宜蘭,在政治上可能造成國際人士某種錯覺,影響對我國之看法與信心,尤對海外忠貞愛國僑胞產生親痛仇快之反應,減低對政府之向心。」、「如證實林正誼叛抵匪區時,...視狀況,於適當時機,就本案加以檢討,究明責任與教訓。」、「本研究奉核定後,作為本案爾後處理之準據,並將其中有關事項分別即時密予轉達陸總、金防部等有關單位主官,以期統一行動,適切配合。」案經參謀總長宋長志上將於簽陳當日核定。
(三)金防部二八四師乃於六十八年五月二十六日以(六八)榮正字第三七一一號函發布林正誼「失蹤」通報。另依據陸軍總部政四處六十八年五月二十六日及六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簽呈,該部指派二八四師政戰主任李醇典上校率員於六十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前往宜蘭將林正誼失蹤情形通知家屬,告知內容如次:「一、林正誼之失蹤,部隊已盡全力搜尋,迄無所獲,依事實研證顯係下海叛逃。二、林正誼罔顧國家培育之恩...此種叛逃行徑,實非體面之事,如對外宣揚於公於私均無益處,必須保持鎮靜,相信政府適當之處置,...當依規定盡力協助與照顧。」林正誼之妻陳雲英獲告知上情後表示,希望在失蹤案未明朗前,政府不要公開宣布,渠亦保守秘密,暫不告知父母及兄長。嗣於林正誼失蹤屆滿一年之際,該師以六十九年五月十七日(六九)陸誠字第三三八三號函請按留守業務規程辦理死亡通報。國防部於六十九年五月二十四日以(六九)禪餉字第六七八一號令核予「陸上失蹤屆期宣告意外死亡」,聯勤總部留守業務署以(六九)禪餚字第一○三六五號令核定依「視同因病死亡」辦理撫卹,並按林正誼服役年資八年四個月又十八天,給卹六年十一個月,撫卹金共計台幣四七萬五、一四○元(一次卹金一一萬七、二七五元,功績卹金一、八○○元,年撫金三五萬六、○六五元),分由其父林火樹及其妻陳雲英領取,已於七十六年五月給卹期滿。
(四)查國防部雖明知林正誼涉嫌叛逃,卻未指示軍法機關依法偵辦,竟即以失蹤處理,失蹤期間並繼續將薪資發給其家屬,於屆滿一年後,又發布「陸上失蹤屆期宣告意外死亡」及辦理撫卹,顯然違反陸海空軍刑法、軍事審判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與社會正義,且使本案對於國軍之傷害延續至今,顯有違失。
五、國防部於八十二年起即發現林正誼叛逃至大陸改名為林毅夫,竟未撤銷其意外死亡宣告,並進行法律追訴程序,始終採取淡化處理,導致追訴時效是否完成等爭議,該部對本案之處理,顯有欠積極妥當。
(一)依據總政戰部八十二年六月三十日簽呈,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於八十二年六月間情資,指中共北京社科院要員林毅夫係六十八年自金門馬山泅水投共之林正義,該項情資移由總政戰部研處。總政戰部綜據該單位檔案資料研判,林毅夫可能即林正誼,但為避免衍生政治問題,影響兩岸關係或引發國際爭議,以保持現狀,不動聲色方式處理,負面較小。本案係由總政戰部主任楊亭雲上將核定。
(二)依據總政戰部八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簽呈,八十三年二月間陳憲良自美函陳:林正誼叛逃成功後,受中共栽培化名林毅夫赴美深造,現已擢升國務院農林經濟部副部長。總政戰部認為林正誼投共赴美,應可認定為事實,惟本案匿息多年,主動查究可能造成極為不利影響,如中共方面未有所運用動作,建議仍採不動聲色方式,避免外界猜疑藉詞,造成二度傷害。本案係由總政戰部主任楊亭雲上將核定。
(三)八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陸軍總部反映:「八十五年九月四日聯合報『兩岸邊緣人』報導:林毅夫當年從金門游泳到大陸,亟思鄉情,欲申請返台」。該部經會請人事、軍法部門覆稱:如當事人以「林正誼」身分抵境,且經科學鑑驗確證,「死亡宣告」、「叛逃」等軍法部分,可檢具相關資料逕行告發;如另以他名身分申請返台,則依內政部現行規定辦理;審酌本案如尚無適處之道,目前宜爰採淡化處理方案。自八十七年三月起,有關本案之媒體報導陸續出現,陸軍總部乃於該年四月間預擬處理林正誼入境來台可能涉及問題與限制因素研析處置建議表,其內容略以:「林正誼確經宣告意外死亡請卹,倘證實其屬意圖逃亡,則應追繳撫卹金,並依法治罪。」、「林正誼係屬『敵前逃亡』,法律追訴時效為二十年(迄八十八年五月十五日止),本部或其家屬可向司法機關提出『撤銷死亡宣告』,如另發布通緝,因其已不具現役軍人身分,應由司法機關辦理,所涉『敵前逃亡』罪行法律追訴時效將可延長五年。」總政戰部第四處就上述陸軍總部預擬處理建議表簽經總政戰部主任曹文生上將核定後,以國防部八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八七)祥秘(一)○四七五號令核覆審查意見略以:林正誼所涉罪行,追訴時效為二十年,若於追訴期間回國,渠已不具軍人身分,應由司法機關追訴審判;處理本案面臨「身分恢復」、「司法管轄權」、「入出境權責」及「兩岸政策」等諸多限制因素,且鑑於當前兩岸政治環境,本案宜續採「保持現狀,不動聲色」淡化處理原則,縝密應處。
作者: 南洞捌    時間: 2008-05-29 08:56

(四)依據國防部於本院約詢後之書面補充說明,在八十八年十月三日改制前,軍法偏重於統帥權而非司法權。本案係由林正誼當年任職所屬政戰部門調查,軍法單位自始即未獲任何林正誼叛逃相關資料,自無從查辦,迨八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陸軍總部軍法處接獲該部政戰部門會辦報載林正誼相關資料,始獲得上情,惟按當時林正誼已無軍人身分,依軍事審判法笫五條第二項規定,犯罪在任職服役中,發覺在離職離役後者,應由司法機關追訴審判,是軍法機關在無具體資料佐證,其所屬單位亦未移送之情形下,並不宜主動發動軍法偵查權。本案發生之時,除因證據不明確,以致未立即移送軍法單位處理外,考量當時兩岸正值對立之緊張氣氛,又逢中美斷交時期,而林正誼入學軍校前係台灣大學學生,身分敏感特殊,囿於當時之時空背景與政治情勢,或有其不得已之考量,於今事隔多年,軍法單位從媒體管道雖可得知林正誼當年之行徑梗概,惟因礙於現行法令規定,始未採取法律行動。
(五)經核:林正誼以現職軍官身分涉嫌棄職叛逃,國防部先以失蹤處理,其後發布失蹤屆期宣告意外死亡,並以保密方式處理,當時處理情形並未通知軍、司法機關,八十二年國防部發現林正誼並未死亡,叛逃至大陸改名林毅夫之後,自應撤銷其意外死亡宣告,並即進行法律追訴程序,然該部不此之圖,在九十一年六月三日立法院國防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決議國防部應追回林正誼之撫卹金之前,始終採取「保持現狀,不動聲色」之淡化處理原則,導致追訴時效是否完成等爭議,該部對本案之處理,顯有欠積極妥當。
六、案發當時金防部對於軍中機密資料並未律定點收移交之保管作法,致無從查核,其管理有欠確實,亦有不當。
經查陸軍總部六十八年五月廿一日簽陳「陸軍二八四師上尉連長林正誼失蹤(涉嫌叛逃)案初步調查報告」、國防部六十八年五月廿一日簽陳「金門二八四師連長林正誼涉嫌叛逃案可能發生之影響及擬採措施」及金防部六十八年九月十三日呈報「二八四師林正誼失蹤案檢討報告」,對於林正誼涉嫌叛逃之後,馬山連是否有機密資料遺失未見記載。依據國防部之說明,案發當時機密資料之保管作法已無資料可稽,惟該部留存七十四年六月一日印頒之「軍機保密實施規定」第六十條已有相關規定;此外,該部後續處理「林正誼叛逃事件」調查小組,為釐清林正誼叛逃時有無攜走機密資料,曾於九十一年六月十三日至八月十五日訪談與本案有關人員計高華柱等四十七員,其中前二八四師政四科長周朝發、五營營長侯金生、五營二連副連長徐季生、輔導長楊正平及傳令林世言等五員表示:清查未發現連長保管之作戰計畫,但無法證實是否為林正誼攜走;前二八四師作戰科長詹賢德及五營輔導長周國緯表示:清查短少由林正誼連長保管之「防區作戰計畫講習資料」,作戰科訓練官林文彬表示:渠曾負責「司令官對金門防衛作戰指導講話全文」之編撰,發予連長以上幹部人手乙冊,林案後收繳該講話全文,短少林正誼所有之編號七十六號資料,並曾向師部科長詹賢德報告;另前陸總政四處副處長王廉中、總政戰部政四處副處長孫忠信及二八四師五營二連輔導長喻雲寶表示:並無林正誼帶走機密資料的證據。經核:金門於六十八年之時為前線戰地,而作戰計畫及其相關資料記載武力部署與應變方式,其機密等級為極機密(旅級以上)或機密,重要性不言可喻,然當時相關調查未予敘明,事後有關人員之說法頗有差距,足認案發當時軍中機密資料並未律定點收移交之保管作法,致林正誼當時究竟保管多少件機密資料,並無簿冊文件可資查核,對機密資料之管理,顯有欠確實,亦有不當。



綜上所述,國防部處理本案,明知林正誼涉嫌叛逃,卻未指示軍法機關依法偵辦,先以失蹤處理,後又宣告意外死亡辦理撫卹;且在發現林正誼叛逃至大陸改名為林毅夫之後,始終採取淡化處理,不僅未撤銷其死亡宣告,追回撫卹金,亦未追究其法律責任,違反法律規定與社會正義,導致本案對國軍繼續造成傷害,並衍生諸多爭議與非難,難辭違失之咎。同時,本案亦顯示金防部對重要幹部疏於考核,保防體系未發揮防範作用,馬山連衛哨之監視警戒嚴密不足,確認人員失蹤之程序未作週延律定,發現林正誼離開崗位之後未立刻陳報指揮系統因應,錯失有效搜捕之時機,以及軍事機密資料之保管作法有欠確實等缺失。爰依監察法第二十四條提案糾正,送請國防部督飭所屬確實檢討並依法妥處見復。


提案委員: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作者: 南洞捌    時間: 2008-05-29 08:58

以上引用自監察院:
http://www.cy.gov.tw/XMLPOST/xml_di/attach/0912100432-1.PDF
作者: 小瓜呆    時間: 2008-05-29 09:33

煙斗大大

您說的是我這篇拙作嗎?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 ... 894/20061231233444/

我至今依然懷疑林連長是靠小船接應去對岸的,在當兵時,我對軍方管制外島的籃球就很不以為然,現在林先生雖不承認有接應,但卻承認根本沒用什麼籃球助浮,幾十年施行下來的管制籃球,也該有個人出面為荒謬的政策道歉吧!
作者: 刺客    時間: 2008-05-29 11:43

引用:
原文由 浪花 於 2008-05-24 10:05 發表
敬告路人:
如果你自覺水準高人一等,而這裡的軍友都是無知之徒;既然如此,道不同、不相為謀,你可以請便了!
這裡是軍友劃虎爛、發表議論的園地,你可以不讚同他人,但是如果高高在上、傲人以姿,則你可以O了。
...
說實在的,小弟到目前為止都還是"編制內,狀況外",不過小弟倒是秉持著一個信念....公道自在人心,是非自有公論,
只要是站在身為"中華民國國民"亦或是"台灣人"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叛逃就是叛逃,叛國就是叛國,不論時空背景如何替換,錯的事情就是錯的,不論當事人今日有多大的成就或是有多大的能耐,當年的犯行與錯誤都不會在歷史上有所抹滅,套一句新聞詞句"歷史不能遺忘"
浪花學長說的對,道不同、不相為謀,此處軍友若真均為無知之徒,那....請便!!
作者: 大膽炮兵    時間: 2008-05-29 16:25

叛國者就是叛國者,任何理由都不能洗刷他一身的污名,即便時間的洪流滾滾,也不能那猶如刺青般的烙印

即便叛國之後取得任何所謂的成就,叛國者之名仍如緊箍咒般緊鎖其人頭上,不可拔除

也許有人目眩於北大教授,甚至是世銀副總裁,殊不知在中共的體制下,就算你是個屁,他要你去北大當教授你就是可以去北大當教授,而無人敢質疑,原因為何?因為你政治正確,因為你有統戰價值,如此而已
也許有人要質疑,以北大的學術地位,為什麼要讓一個屁去當教授呢?首先我們來談一下所謂北大的學術地位,當初北大各個學院當中,最為有名的是文學院,理工部份則以北京清華為首,至於商學院理學院,坦白說大陸至今還沒有可以拿出來談的.
好,北大的文學院為什麼有名?因為他的前身是清朝的京師大學堂,是集所有國學大師於一堂的地方,全國最好的師資在那裡,所以他當然有名,當年(對日抗戰之前)聯考第一志願是北大中文系由此可見.
叛國者林某所學為何??經濟學,而北大經濟系很有名嗎?一直就是普通而已,尤其是在中共文化大革命,大肆鄙視學術之後,整個中國的學術界就只剩空殼而已,叛國者林某師承為西方自由經濟學派,與中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互有牴觸,南到北大教授一職不是酬傭不是統戰??中國好不容易有一個台籍的叛逃者,當然要大肆拿來敲鑼打鼓,唯恐天下不知,這又起是叛國者林某本的才學受到重視所致呢??
至於是銀副總裁的位置,那更是明白不過的酬傭.試想,世銀面對一個外匯存底排名第一的國家,要拉攏巴結,隨便放一個有名無實的所謂副總裁的位置會很難嗎?而中國逮到機會,再次把叛國者林某這個老樣板拿出來敲鑼打鼓統戰一番會很難嗎?古代有唐太宗縱囚,君王與囚犯互香揣摩對方的心思,今天有世銀與中國,各自有利益的算盤,權謀政治這樣難道還不明顯嗎?這樣又有哪一點扯得上專業與學術呢???

叛國者就是叛國者,其命運就永遠只是傀儡,是永遠被唾棄的傀儡
作者: 95反裝甲    時間: 2008-05-29 19:23

不管看過幾次都很好笑 .. ^0^   

  
話說當上帝在創造人的身體時, 祂遇到了一個問題 :每個器官都想當身體的老闆.

腦部 說 :'既然我控制著每一件事情,負責作思考,我理所當然是老闆 ..'

腳則說 :'因為我帶著人到他想要去的地方 , 到達腦部想要所作所為的位置,我才理應當老闆.'

手 也開口 :'每件工作都要我完成,而且隨身攜帶金錢可以花,老闆應該是我.'

眼睛 也說:'你們每個部位都在我視線之內 , 我也讓大家知道哪裡有危險,當老闆我最有資格!'

接下來, 心臟、耳朵、肺部都輪流開口發表政見.

最後終於輪到了屁眼說話,它當然也搶著要當老闆.

其他的器官都嘲笑屁眼的想法 ,搞得屁眼惱羞成怒, 遂閉起它的'出口' 拒絕運作.

很快的,腦部開始發燒,眼睛感到疼痛昏花,雙腳疲軟且舉步維艱 , 雙手也無力地垂下 ,心臟和肺部氣如游絲的支撐著

所有的器官都妥協了,大家墾求大腦別再堅持,就讓屁眼當老闆吧!

就這樣, 屁眼登上了老闆的寶座.

所有的器官都在執行各自的任務時 ,
而屁眼只要當老闆頤指氣使,然後適時拉出一堆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並不必要是首腦,才能當老闆 '   
  
  So...如果 你公司ㄉ老闆 or 長官像屁眼一樣常會
  製造像大便一樣的問題時, 你也不用太驚訝... )
作者: 天兵石頭    時間: 2008-05-30 01:42

我一直狀況外
發生啥事?
討論林毅夫?
喔!原來我們台灣一個叛逃軍官到對岸就可以當到教授甚至銀行的副總裁.........




歡迎光臨 後備軍友俱樂部 (http://army.chlin.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