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296師紀念碑 [列印本頁]

作者: jason1906a    時間: 2015-12-05 17:04     標題: 296師紀念碑

[/img]
昨日
安排到苗栗福星公園---功維敘隧道與崎頂子母隧道郊遊
隧道一日遊
話說到了功維敘隧道入口前
路的對面一角
有個青天白日徽灼灼的看著我
只好拖著腳往路的那邊移動
原來是座紀念碑
紀念
296師從東北成軍後一路的剿匪事蹟
紀念在大陸犧牲的官兵
在大陸壯烈犧牲卻只能在台灣立碑紀念
這........................
艱難的時代造就曲折的畫面
不勝唏噓

貼圖鏈接失敗!!拍勢

[ 本文章最後由 jason1906a 於 2015-12-05 17:06 編輯 ]
作者: yilitseng    時間: 2015-12-06 02:53

上網找到了該碑的相片及碑文
296師也是一個能征善戰令人敬佩的部隊

http://blog.xuite.net/fuli196103 ... 1%E5%85%AC%E5%9C%92



http://blog.udn.com/coyote2000/1109691

陸軍二九六師剿匪陣亡將士紀念碑文

民國三十六秋,本師奉命成立於瀋陽新城子。時東北林匪竄據法庫一帶,勢日坐大,群皆視為畏 途。獨本師以新練之眾奮往前剿,不數日即攻克法庫,襲佔康平。開源、四平因之穩定;鐵嶺、 瀋陽賴以屏障。威震東北,聲蜚遐邇。繼而竭五晝夜完成據點碉堡凡八百餘座。匪既挫敗傾巢重 犯,主客之形頓易,眾寡之勢益殊。當此時也援絕粮盡戰士飲血,然我猶能以八千飢寒之兵當九 師囂張之匪。橫挑突擊,追奔逐北,困戰達六十五日,大小戰鬥凡五十有四。而趙思源山、何家 油坊及劉家窩棚等據點其尤著焉。是役也,我張團長鳴鐸既力戰而殉職,羅連長世嶼復殺身以成 仁。亮節感召愈戰愈奮,故雖節節截斷處處被圍,而我猶能以少擊眾蓋有所由。其後兩錦整訓又 復戰遼西,激戰十餘次,所殺過當。尤以大小東山岔溝及塔山諸役為最烈。而連長陳邦俊等諸將 士之死事者亦殊慘矣。及東北易手馳援徐蚌,戰志既堅士氣亦旺。迭於淝渦地區創穫戰果,而蘇 家橋與曹家坡兩役夜襲匪巢,有利於友軍之作戰者更多。凡此皆非倖致。迨至江防棄守調戌滬 濱,奔襲羅店、瀏河鎮,激戰月浦、獅子林。聲析江河,勢崩雷電;反覆衝殺,血流成渠。鏖戰 半月之間,殲匪兩軍之夥。輝煌戰績足垂千古。鳴呼壯矣!此皆國史之殊光,豈獨本師之榮譽也 耶!今渡海整補,瞬三閱月。睹赤燄之方張,念革命之艱鉅。大功未遂,有志竟成。懼無以彰我英烈而勵後死,爰勒諸石以示不忘云爾

師長陸軍少將劉梓皋撰書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立

[ 本文章最後由 yilitseng 於 2015-12-05 14:31 編輯 ]
作者: 猛沃營參一    時間: 2015-12-06 03:35

補充一些網路上有關296師的資料,資料稀少零散,還請多多指正。

296師是存在時間很短的部隊,前身為民國36年在東北新編的暫編62師(師長劉梓皋),隸屬新6軍。

37年10月遼西會戰(共軍稱遼瀋戰役)時,暫編62師參與塔山之役。

遼西會戰結束東北淪陷,暫編62師撤至葫蘆島編入52軍改番號296師,師長仍為劉梓皋,隨52軍再撤至江蘇常州整補。

38年5月底上海保衛戰結束,52軍撤至舟山群島((鄭為元教授的論文說296師撤出上海時有5000人),6月由舟山群島再撤至澎湖;7月,52軍調台灣,駐防於新竹、苗栗、宜蘭。

52軍的2、25、296三個師38年6月到台灣後,隨即調澎湖,7月又調回台灣,駐防新竹、苗栗、宜蘭等地。東南行政公署長官陳誠,以52軍在上海保衛戰建功(月浦大捷),同意52軍仍以3師之軍整編(其他撤台各軍幾乎都縮編為2個師或1個師,也有些軍併編為其他番號)。

296師不是52軍班底,所以在8月底整編為幹部師,只留下1373名班長以上軍、士官幹部與技術士兵,其他士兵全部分撥給第2、25師。

296師編成幹部師後,受令調廈門編入第5軍,尚未出發,就接到第5軍來電說,金廈已進入作戰狀態,要296師暫緩前來。陳誠令296師原地待命(296師「剿匪陣亡將士紀念碑」即為此時所立。),但以296師與52軍"建制不融洽",所以仍命296師歸第5軍。296師等到10月25日古寧頭之役後,還是到了金門第5軍旗下。

52軍整編後,又調入40師,仍為3師之軍,38年11月登步之役後調舟山群島,39年5月調回台灣。

金門古寧頭之役後,38年12月296師調金門增強防務,隸屬第5軍, 39年底移防馬祖(師長劉明奎) ,40年改番號為獨立13師,41年中有將獨立13師與傘兵總隊合編為傘兵師的擬案,41年11月獨立13師調回花蓮,43年獨立13師解編。

「陸軍二九六師剿匪陣亡將士紀念碑」民國38年原建於南苗天雲廟前,後來因為都市計劃道路拓寬,民國55遷建於苗栗市貓貍山公園。(圖片來源: photo.xuite.net/fuli19610302/11457657/6.jpg


碑文(來源: http://mypaper.pchome.com.tw/natac/post/1270447918)

作者: Jen    時間: 2015-12-07 14:39

我之前在圖書館中有讀到一些296師的資料,因為這部份我也非常感興趣,這些資料來自國家官方資料,但我不記得是國家檔案局或是國軍的史政編譯局,文件(一份簽呈)中有提到296師除了保留部份幹部員額,大部份的兵員補充至33與34兩師(52軍的建置,駐舟山群島)。
如果還能找我當時儲存的掃描檔案,我再整理一下。

我查到書名:進退存亡 : 民國38年前後軍事檔案專輯
出版社:        檔案管理局
出版地:        臺北市 :
出版年:        民99.12
版本:        初版
規格:        206面 : :部分彩圖, 部分彩色地 ; :26 x 27公分
ISBN:        9789860258103 :
主要作者:        王俊昌(歷史)

[ 本文章最後由 Jen 於 2015-12-07 14:48 編輯 ]
作者: 猛沃營參一    時間: 2015-12-07 16:19

引用:
原文由 Jen 於 2015-12-07 14:39 發表
我之前在圖書館中有讀到一些296師的資料,因為這部份我也非常感興趣,這些資料來自國家官方資料,但我不記得是國家檔案局或是國軍的史政編譯局,文件(一份簽呈)中有提到296師除了保留部份幹部員額,大部份的兵員補充 ...
感謝指點!!!

找了您說的檔案管理局"進退存亡--民國38年前後軍事檔案專輯"查看,補充296師在38年6月來台後的資料如下:

52軍的2、25、296三個師38年6月到台灣後,隨即調澎湖,7月又調回台灣,駐防新竹、苗栗、宜蘭等地。東南行政公署長官陳誠,以52軍在上海保衛戰建功(月浦大捷),同意52軍仍以3師之軍整編(其他撤台各軍幾乎都縮編為2個師或1個師,也有些軍併編為其他番號)。

296師不是52軍班底,所以在8月底整編為幹部師,只留下1373名班長以上軍、士官幹部與技術士兵,其他士兵全部分撥給第2、25師。(前文已述及296師約有5000人撤台)

296師編成幹部師後,受令調廈門編入第5軍,尚未出發,就接到第5軍來電說,金廈已進入作戰狀態,要296師暫緩前來。陳誠令296師原地待命,但以296師與52軍"建制不融洽",所以仍命296師歸第5軍。296師等到10月25日古寧頭之役後,還是到了金門第5軍旗下。

52軍整編後,又調入40師,仍為3師之軍,38年11月登步之役後調舟山群島,39年5月調回台灣。

296師既非系出名門,又無大樹庇蔭,成軍到撤編7年之間換了3次番號,也換了3個軍,真是命運坎坷。
作者: 60砲長    時間: 2015-12-10 10:51

296師是由地方保安團改編而成

陳誠到東北之後,開始大力擴編東北國軍,將由偽滿軍收編而成的保安團等地方武裝
賦予番號,這些新部隊有十餘個師,番號均加個暫編師,總計有14個暫編師,番號自暫編50師
至暫編63師.
先將東北原有主力大拆解,新一軍分出新七軍,新六軍分出新三軍,將原屬52軍的195師分出
然後再將這些暫編師納入新成立及遭拆解的部隊.

帳面上看似部隊增加了,其實這些暫編師武器裝備差,士氣低落,反而使原有部隊戰力下降
尤其這些新編師幾乎是一戰即潰,對東北情勢毫無助益.

[ 本文章最後由 60砲長 於 2015-12-11 15:26 編輯 ]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5-12-10 16:56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5-12-10 10:51 發表
296師是由地方保安團改編而成

陳誠到東北之後,開始大力擴編東北國軍,將由偽滿軍收編而成的保安團等地方武器
賦予番號,這些新部隊有十餘個師,番號均加個暫編師,總計有14個暫編師,番號自暫編50師
至暫編63師.
先 ...
吃空額?部隊才剛減員..回鄉...又抓...難道..拉夫都拉輸共產黨?
作者: 1420    時間: 2015-12-11 13:07

喚起幾乎遺失的記憶了
此碑在我幼年時(約4-5歲)跟媽媽下山去南苗時見過
之後就沒見到了
原來是移到福星山公園咯
前年陪老爸去看看舊隧道
也就是現在的"功維敘隧道"
(此隧道南邊就是小弟童年生活的第一故鄉 東南邊是大坪頂營區)
在路邊再見此碑 已是四十多年之後了
當時記憶沒串起來
經此一提
沒錯 就是那個碑
網上搜尋了一下
找到二張比小弟年歲更老的照片

照片中 碑右邊是天雲廟 小弟認為拍照人應該在南苗車站


照片中的南榮行為現在的麥當勞 小弟認為拍照人應該在中正路與天雲街口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5-12-12 09:25

這紀念碑做成三角形  原來最初是立於現今三角公園的位置內  想是搭配三面街道而設計成如此
以前在三角公園裡常有老一輩聚集在那裡唱客家山歌  
第二張圖南榮行後面的山坡下  臺13線旁有間大大有名的將軍山大酒家
作者: 呂ㄚ家    時間: 2015-12-17 19:19

這是福星山(又稱將軍山或貓貍山)童軍營地前方的紀念塔
是紀念296師得陣亡將是英靈碑..由於296不是292師的前身
所以對於296師的文物會在苗栗市郊矗立..十分有興趣
(圖文出處..FB好友 Yumin Liu 曾任苗栗文化局局長 三義博物館館長 地方文史耆老
此碑重立經其手..據他表示,該三面塔移來此處時,工人搞不懂,致未將師長撰書碑文面
向入口路。)


碑文全文如下
民國三十六秋,本師奉命成立於瀋陽新城子。時東北林匪竄據法庫一帶,勢日坐大,群皆視為畏途。
獨本師以新練之眾奮往前剿,不數日即攻克法庫,襲佔康平。開源、四平因之穩定;鐵嶺、瀋陽賴
以屏障。威震東北,聲蜚遐邇。繼而竭五晝夜完成據點碉堡凡八百餘座。匪既挫敗傾巢重犯,主客
之形頓易,眾寡之勢益殊。當此時也援絕粮盡戰士飲血,然我猶能以八千飢寒之兵當九師囂張之匪。
橫挑突擊,追奔逐北,困戰達六十五日,大小戰鬥凡五十有四。而趙思源山、何家油坊及劉家窩棚
等據點其尤著焉。是役也,我張團長鳴鐸既力戰而殉職,羅連長世嶼復殺身以成仁。亮節感召愈戰
愈奮,故雖節節截斷處處被圍,而我猶能以少擊眾蓋有所由。其後兩錦整訓又復戰遼西,激戰十餘
次,所殺過當。尤以大小東山岔溝及塔山諸役為最烈。而連長陳邦俊等諸將士之死事者亦殊慘矣。
及東北易手馳援徐蚌,戰志既堅士氣亦旺。迭於淝渦地區創穫戰果,而蘇家橋與曹家坡兩役夜襲匪
巢,有利於友軍之作戰者更多。凡此皆非倖致。迨至江防棄守調戌滬濱,奔襲羅店、瀏河鎮,激戰
月浦、獅子林。聲析江河,勢崩雷電;反覆衝殺,血流成渠。鏖戰半月之間,殲匪兩軍之夥。輝煌
戰績足垂千古。鳴呼壯矣!此皆國史之殊光,豈獨本師之榮譽也耶!今渡海整補,瞬三閱月。睹赤
燄之方張,念革命之艱鉅。大功未遂,有志竟成。懼無以彰我英烈而勵後死,爰勒諸石以示不忘云爾。
師長陸軍少將劉梓皋撰書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立


經詢問劉館長,他稱296師殘部於38年駐紮後來得292師部師大坪頂..所以與苗栗有緣
此碑是陳誠落款題名..但是師長少將劉梓皋則是陳誠毀掉得..
由於此人網路資料不多..所以我不明其中原由
分享給大家...

[ 本文章最後由 呂ㄚ家 於 2015-12-17 19:24 編輯 ]




歡迎光臨 後備軍友俱樂部 (http://army.chlin.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