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回憶:剿匪戰役-孟良崮戰役及後續:

  1946年底開始,國軍徐州方面相繼發動了蘇北魯南攻勢。至1947年初,國軍攻入山東南部地界;同時,駐守濟南的王耀武所指揮的山東地方部隊(以73軍為主力)則沿著膠濟鐵路南下,企圖與徐州方面國軍會師臨沂,南北夾擊,全殲華野。華野為擊破國軍,採取南徹北攻的戰略戰術,主動放棄中共山東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臨沂市,以一個空城為代價,換取了萊蕪戰役全殲國軍一個綏靖區司令部的重大勝利,徹底擊垮了山東地方部隊,使得南北夾擊計劃破滅。
  1947年春,國軍自臨沂徐圖北進。為防止華野再次突襲,國軍採取平推戰術,以74師為中央,以83師,25師,11師,第7軍等為側翼,相機攻佔蒙陰,新泰。5月,華野再度捕捉戰機,在坦埠地區之孟良崮圍困國軍精銳74師,迅速殲滅,造成了孟良崮大捷。
  而此役中郤出現非湯部第7軍之部隊,因此部隊出現造成了,共軍提前發動總攻。殲滅國軍精銳74師,這是一段老11師軍士官兵心中的痛,未能完成老師長陳誠的命令,但也抓出了共軍潛伏在國軍高層的共諜。
    孟良崮位於山東省蒙陰縣東南的蘆山,面積僅1.5平方公里,海拔500公尺。
戰役日期:1947年5月13日-5月16日
地點:中國山東省蒙陰縣東南的蘆山孟良崮
結果:孟良崮戰役是1947年5月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在山東省中部的一次重大戰役。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東野戰軍取得了戰役的勝利,國民革命軍第74師被完全消滅。解放軍勝利,國軍整編第74師、整編第83師19旅57團被全殲,國軍全面從山東撤退。解放軍實力大增。
雙方參戰兵力:
參戰方                  
中國共產黨                中華民國政府
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      中國國民黨
                          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
指揮官
陳毅                        顧祝同
粟裕                        湯恩伯
王必成                      張靈甫
                            黃百韜
                            胡璉
兵力
200,000人                 600,000人
傷亡
傷亡約13,000人            陣亡11,000,
(陣亡2043人,傷9300人) 被俘19,000人







   抗日戰爭結束後,山東大部為中共領導的解放軍控制。1946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1947年,雙方軍隊在江蘇省漣水縣發生兩次戰役,解放軍方面承受了不小的消耗,根據自己「不計一城一地得失,大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方針,退出江蘇、安徽北部,北撤山東;國民革命軍主力戰將張靈甫率領的「王牌模範軍」整編七十四師則是國軍方面的五大主力之一。國民革命軍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親自指揮六十餘萬國軍進攻山東。由於國民革命軍採用了齊頭並進的戰術,將軍隊控制在一個範圍內,導致解放軍的遊擊戰朮無法奏效。但粟裕提出以山東解放軍主力決戰的方式粉碎圍攻的方式最終被採用。
    5月10日,國軍南線兵團整編七十四師與二十五師等作為主攻渡汶河。11日攻取重山、艾山,12日佔黃鹿寨、三角山、楊家寨,13日攻佔馬山、邁逼山、大箭,距離坦埠已不到6公里。不料當夜,附近垛庄等地的道路被解放軍經一夜150里夜行軍佔領,切斷了74師與周邊部隊的聯繫。此時張靈甫沒有選擇從其它方向與大部隊會合,而是命軍隊進佔孟良崮山頭,固守險要地形,等待解放軍進攻;而其重裝備(重型裝甲車輛及重火砲)留滯在湯部。因為孟良崮重型裝備無法上去,而將其提供湯部整合火力運用。
    張靈甫的作戰計劃:原意為本師固守孟良崮,待其解放軍包圍我部時,25師、83師、第7軍、65師,將包圍我部之解放軍反包圍。並將其計劃告知湯及蔣委員長。
  蔣中正在聽說74師上山後,表示又驚又喜,並致電湯恩伯、張靈甫等說明其戰略想法。「顧司令祝同兄北恩伯、靈甫兄勛鑒: 今已得知靈甫之74師被圍孟良崮,甚驚,又甚喜。其驚之因是靈甫被困,隨時有危險發生。其喜之因是靈甫給我國軍尋找了一個殲滅解放軍陳粟部於孟良崮的大好機會。因為我74師戰鬥力強、裝備精良,且處於有利地形;再之,有恩伯、敬久、歐震三兄兵團大軍雲集,正是我國軍同陳粟決戰的好機會,現命令74師靈甫部堅守陣地、吸引解放軍主力,再調10個師之兵力增援74師,以圖裡應外合,中心開花,夾擊解放軍,決戰一場,殲陳粟大部或一部之兵力,一舉改變華東戰局。總之,一切均仰仗諸位精誠團結,協同作戰,為黨國大業獻身出力,乃千秋之榮也。」
  然而蔣委員長對於當地地形是否適合美式機械化部隊進行防禦卻缺乏足夠的考慮。
    5月12日中華民國國防部作戰廳長、中共間諜郭汝瑰到蔣中正官邸參與軍事會議,郭汝瑰將孟良崮戰役作戰計劃交給共產黨任廉儒。
    1947年5月12日下午,時任國防部第3廳(作戰廳)廳長的郭汝瑰接到蔣介石侍從室主任俞濟時的電話:“今晚8時30分,請到總裁官邸出席晚宴並彙報戰況。《官邸彙報》在當時是國民政府官場人人羡慕的事。郭汝瑰與2廳(主管情報)廳長侯騰同時到了蔣介石官邸。這時,山東軍情緊急。解放軍一度解放泰安,並進入了卞橋、梁邱一帶。郭汝瑰與侯騰分別彙報了戰地形勢。
  蔣介石歸納了眾人意見並作指導,推斷認為孟良崮西北面的坦埠是魯南解放軍物資軍需的集散轉運中心以湯恩伯兵團攻營城、沂水,以歐震兵團攻南麻,以王敬久兵團攻博山。郭汝瑰將此一一記下。
  郭汝瑰一回到家,便將作戰部署抄錄了一份,交給前來聯繫的任廉儒,並且特別叮囑說:“這一次的戰鬥序列中,有整編74師,全部美式裝備,要解放軍特別小心。”果然,在孟良崮戰役中,郭汝瑰的情報起了重要作用。
  74師被合圍,師長張靈甫自殺成仁,蔣介石重點進攻山東的計畫遭到嚴重受挫。而這一切距《官邸彙報》僅4天( 5月16日 )。
  就這樣,國民政府的作戰計畫一份份經郭汝瑰的手交給單線聯繫人任廉儒,再由任送給中共地下黨轉到解放軍的作戰指揮部。
5月13日下午七時開始華東野戰軍集中九個主力縱隊共二十萬兵力,其中四個縱隊阻擋在山東的約四十萬國軍的反包圍,另外五個縱隊圍攻整編七十四師。5月13日下午七時開始華東野戰軍集中九個主力縱隊共二十萬兵力,其中四個縱隊阻擋在山東的約四十萬國軍的反包圍,另外五個縱隊圍攻整編七十四師。
  在南京的國民政府總裁蔣中正認為七十四師佔據地形優勢,裝備精良,加上在外圍國軍兵力雄厚,遂命令七十四師堅守待援,等外圍國軍對解放軍反包圍之後再「中心開花」。
  當時國民黨至少有四十多萬軍隊在孟良崮周圍一百公里範圍內,按照正常行軍速度一天之內都可以到達救援,而以七十四師的訓練、裝備固守一、二天是完全可行的戰術想法。
  此時雙方的戰略意圖都已非常明顯:如果國民革命軍其他師隊在七十四師被消滅前趕到孟良崮,則進攻孟良崮的解放軍將陷入腹背受敵。同時,這也是國民黨方面一直尋求的與一貫進行遊擊戰的解放軍正面對決的機會,如果計劃成功,則陳、粟指揮的華東軍力將面臨滅頂之災。而陳毅、粟裕的計劃則是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消滅裝備最精銳的王牌七十四師,嚴重打擊國民革命軍的士氣。
  在山東聚結的國民黨軍隊超過四十萬軍隊,第八十三師、六十五師、二十五師等奉命支援,卻無人能突破解放軍的防線支援張靈甫軍。而整11師胡璉奉命於南麻地區實施清剿。
  二十五師師長黃百韜困於覆浮山、天馬山,損失萬餘人。近在咫尺的八十三師師長李天霞和張靈甫有宿怨,雖然早在5月11日 之前就接到掩護74師的命令,卻只在戰前派了19旅57團下的一個連攜帶電台接近74師冒充是執行掩護的19旅,並命令最靠近74師的57團團長羅文浪可以隨時撤退。57團是八十三師中裝備最差的部分,但是羅文浪為了免做戰後李天霞的替罪羊,最後仍然與74師會合,並在堅守孟良崮時一起被解放軍消滅。
  在解放軍方面,陳毅等卻表現出了整個國共內戰中共產黨極少見的孤注一擲的姿態,對於部下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消滅七十四師。
  「蔣介石拚死和我們決戰,把我們反包圍了,情況十分嚴重。現在成敗在此一舉,要不惜一切代價吃掉74師,拿下孟良崮。你們打掉一千,我給你們補一千,打掉兩千,我給你們補兩千,那怕縱隊打光了,只要把敵人消滅也在所不惜。我給你們補充,恢復你們的番號。誰攻上孟良崮,誰就是英雄!現在只有衝鋒,後退就是死亡。」
  5月13日全天,整編74師佔領孟良崮北面艾山、牧虎山高地,掩護工兵營在汶河上架起浮橋,以51旅作為預備隊,隨後以57旅、58旅各一部分別強渡汶河,經過整個白天激烈攻防、反復爭奪後,74師終於佔領了汶河北岸馬牧池、岸堤兩個前哨要點,師部當日設于汶河南岸。74師前哨指揮官根據馬牧池、岸堤兩地解放軍戰況分析,在兩地正面疑有解放軍主力集結,但前哨指揮官的分析結果,報給師部與南京國防部後,張靈甫雖有疑慮,但南京國防部始終認為孟良崮以北不可能有解放軍主力,仍然堅持原計劃-命令74師擊潰當面之敵迅速佔領坦埠。13日徹夜,大批解放軍對上述兩地進行猛烈反攻,在馬牧池、岸堤兩處夜戰中,兩地74師守軍各俘獲數名解放軍戰士,經過突擊審訊,從解放軍戰士口中偵知在馬牧池東北有解放軍20萬,在岸堤以北有解放軍10萬!前哨趕緊將軍情報告張靈甫,張靈甫這時確信解放軍主力已在面前,且有全面反擊之企圖。
    是夜,四面軍情緊急,張靈甫召集官佐在師部開會,當即決定全師向汶河以南後撤。
    5月14日白天,解放軍正面攻勢猛烈,74師各旅交替掩護回渡汶河,向孟良崮方向撤退,上午孟良崮以南垛莊受到解放軍主力猛烈攻擊後失守,74師南撤之路被切斷。這時張靈甫已經感覺到這次解放軍要對74師動真格的了-圍殲!中午他向南京國防部通報戰況,得到的郭是郭汝瑰命令:全師撤上孟良崮山區固守,等待周圍友軍增援。
  下午74師撤到孟良崮以北5公里左右的趙家城子、瓦莊一線,解放軍的炮火已經從四面圍攏過來。此時張靈甫曾有趁解放軍保衛圈未形成,朝西面攻擊前進向蒙陰南麻附近的胡璉整編11師靠攏,且會有九成把握成功。但張靈甫恐違反軍令擔當軍責,始終不能下定決心實施此計畫。
  5月14日傍晚時74師完全收縮到孟良崮南面山腳下的幾個村莊中,在師部會議上,對上山還是趁解放軍立足未穩向西面攻擊突圍大家爭議不決,最後張靈甫終因恐違反軍令擔當軍責,並堅信友軍一定會馳援,乾脆“舍小我,成全大我”吸引解放軍主力于孟良崮地區,並配合友軍完成對解放軍主力的包圍決戰,於是他決定全師甩下輜重上山,同時命令各旅分別佔領孟良崮山區的大崮頂、540、600、620、雕窩等各個高地。當夜,張靈甫及74師官兵陸續登上孟良崮,從此走上了不歸路!
  是夜,74師各部佔領了孟良崮山區的大崮頂、540、600、620、雕窩等各個高地,構築簡單防禦工事,師部設在前沿的大崮頂上。解放軍炮兵集中向山地轟擊,山鳴谷應,震耳欲聾,人馬亂竄,傷亡頗多,加之山地為岩石質,又不能挖掩蔽部。

[ 本文章最後由 海鵬部隊 於 2012-06-12 03:57 編輯 ]
評論(27)



國府統治區徵兵令...沒寫退伍日期及服役期限



會給家屬安家費,但兵員大部分是抓來的.


跟百姓伸手偶而會給收據.


老父親在隊伍裡找兒子,這是北平陷共前所拍,傅率部投降後,共軍以兩個師"溶化"一個國民黨師,將國府士兵納入共軍編制.

老母親的殷殷叮嚀.

大陸陷共前夕,國府高官家屬攜著細軟,狼狽逃命,大嘆:寧作太平犬,不當離難人.



引用:
原文由 jw98259 於 2012-06-13 18:47 發表
1. 來自遠方的援助. 蔣介石運輸大隊長... 別當真,只是為了宣傳
2. 土改成功. 運用暴力手段強制分田分財產,迅速取得執政正當性(雖然完全無公平正義可言)
3. 組織嚴密. 動用地方組織力量,迅速徵集大量人力
(其實共黨 ...
共產國際對外輸出革命,首先是從工人階級開始煽動,這在歐洲地區成效是不錯,但是用到亞洲來,卻發現成效不如預期,因為亞洲工業革命較晚,工人人口佔比例並不高,所能激起的能量有限.中共最早也是搞工運,但是跟本對國民黨毫無威脅,工廠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及大城市,對廣大的農村地帶幾乎起不了作用.但是共產國際很快的便調整其鬥爭策略,將煽動目標轉移至人口佔大多數的佃農身上,並且取得了絕佳的成效.中共能在廣大的農村地帶激起巨大的運動能量,就是所謂的"獲得民心支持",與其鬥爭策略成功有很大關聯.

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雖也曾局部性的實施土地改革,但是並無法推展至全國.除了國民政府不願全面開罪地主之外,另外全面性的土改需要完整的地籍,有些區域還不見得由國民政府控制的了,它本來就不是一個統治基礎很穩固的政府.土地問題其實本來並不很嚴重,中國的地主與佃農關係從來並無激烈的對立,不像歐洲對立那般激烈.但是人性本就自私自利,共產黨巧妙的抓住人性的弱點,在農村雖用粗暴的手法實行土地重分配,但是獲得利益的佃農自然對共黨感激的五體投地,誰管那些被鬥爭死的地主(有的地主不見得有欺負過佃農).

時至今日,許多國家都有階級對立的問題,階級之間或許有矛盾,但是問題是否真有那麼嚴重?相同的是,居間煽動的政客一定都說的很嚴重,於是共黨口中的資產階級就成了其他地區的"特權階級",都是要被鬥爭打倒的對像.等到他們打倒了別人,自己反而成了新的特權,這正是歷史的吊詭之處..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2-06-13 21:21 發表
國府統治區徵兵令...沒寫退伍日期及服役期限



會給家屬安家費,但兵員大部分是抓來的.
http://upfile.kdnet.net/UploadFile/2010-4/2010423132 ...
感謝砲長的珍貴資料!
但是我遇過12歲就被抓狀丁的老芋仔呢?只要比步槍高就入列?
真的歷史悲劇!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2-06-13 20:33 發表
翻閱所有關於共軍在內戰中裝備,從未找到有共軍使用蘇製武器裝備的文章或圖片.
或許蘇聯沒有提供,亦或是相關訊息被封鎖.
但共軍大量使用俘虜兵是確定,或許有過於浮誇,但對於國民黨俘虜兵隨抓隨捕
再經過政治教育,使 ...
蘇聯提供的蘇製武器。及捷克武器。德軍武器足以裝備共軍數十個師。。

楊逵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即有提到此事。。

毛澤東在林彪大軍入關前。。還特別數次電文林彪。要求林彪入關部隊不得攜帶任何蘇製。捷克製武器入關。以避免影響人民觀感。。。

此電文也已解密。。

另外。。共軍在36年中以前。。浮虜之國軍不過數萬。俘虜之槍枝也不過數萬。且共軍大多打敗仗。。但共軍卻迅速自100萬擴編至400萬大軍。。

可知共軍之成長。和俘虜並無直接關係。。。

至於共軍大批浮虜國軍。或是國軍成建置降共。。除了少數個案外。基本上已經是三大戰役後期了。。

套句股市術語。這已是盤後交易。事實上不影響大盤。



共軍一開始在農村徵兵.以1.5趴為標準..

即1萬人.徵150人..後來吃緊.從2趴.又增至3趴...

各地區情勢不同..最高曾有6趴的..如蘇北.魯西....

6趴有多可怕呢..就是每1000萬人.徵60萬人..每1億人.徵兵600萬人...

民夫最高可徵到5倍軍人..意即最高30趴..30趴.就相當於所有青壯男女.無一遺漏了....

楊永發書中有提及..我手邊無資料.只約略記得"共黨70年"(大概是這書名).還有楊永發有些期刊論文有提及...



引用:
原文由 海鵬部隊 於 2012-06-12 03:54 發表
  國民政府的統計資料統計整74師戰役結束後死亡失蹤25323人。
山東解放區支持共產黨的民眾實行了堅壁清野,出動7.6萬隨軍民工,15.4萬二線民工,69萬臨時民工,運送彈藥、糧食和傷員。 ...
小弟的同學曾計算..打整編74師的人數是40倍..意即共軍動用40倍的人數才吃下74師...

人海戰術實在是可怕...



引用:
原文由 阿三 於 2012-06-13 22:31 發表

蘇聯提供的蘇製武器。及捷克武器。德軍武器足以裝備共軍數十個師。。

楊逵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即有提到此事。。

毛澤東在林彪大軍入關前。。還特別數次電文林彪。要求林彪入關部 ...
應該還有美製武器。

二次大戰時美國提供非常多的30春田步槍、M4戰車、道奇6輪卡車等,還有不計其數的各類補給品給蘇聯打德軍。(可是蘇聯二戰的照片、影片幾乎看不到美製裝備)

這些美製裝備在二戰後期,因為蘇聯自己的軍工生產能力提升,也為了蘇聯的面子與宣傳,所以大部分都撤出第一線封存。這些美製裝備幾乎都與美國援華的一樣(除了M4戰車),搬到中國也分不出是美援還是蘇援。

至於蘇聯接收80萬日本關東軍裝備,以及在歐洲戰場擄獲德造、捷克造的79口徑步機槍,這些原本就是在中國戰場非常普遍的武器,更分不出來是從哪來的。



抗戰期間國府在敵後的遊擊隊及民團組織約有數十萬眾,日本投降後這些傾向中央的遊擊隊
基本上已被共軍吃光,吃不下的,共軍甚會幫日偽軍帶路去殲滅之.
期間所穫之俘虜槍隻須列入計算.
林彪出關確是只有10餘萬眾,但別忘了東北有30萬偽軍.抗戰結束後這些偽軍要求國府收編
陳誠口出狂言,三個月校滅共匪,連這些偽軍也一鍋煮了.
此路不通~~去找毛澤東.這些東北子弟自此投靠共軍,給予大量的人力來源....對了,還有金日成部
再加上俘虜之國軍,加一加已近百萬之眾.
但是,我還是認為共軍並無蘇聯提供之槍械,把擄獲之槍械移交中共簡單,但子彈砲彈除非蘇聯持續以戰利品
供應,實無持續作戰用之可能.....這個你要找證據說服我!
國共內戰,共軍第一個大型殲滅戰役在內戰之初即有戰果,1947年在萊蕪即吃掉李仙州部.氣的蔣介石大罵
"就算五萬頭豬,共軍三天也抓不完!"
http://zh.wikipedia.org/zh-tw/%E ... C%E6%88%98%E5%BD%B9



引用:
原文由 猛沃營參一 於 2012-06-13 22:48 發表


應該還有美製武器。

二次大戰時美國提供非常多的30春田步槍、M4戰車、道奇6輪卡車等,還有不計其數的各類補給品給蘇聯打德軍。(可是蘇聯二戰的照片、影片幾乎看不到美製裝備)

這些美製裝備在二戰後期,因為 ...
幫你補圖,蘇聯使用美國M4




引用:
原文由 猛沃營參一 於 2012-06-13 22:48 發表


應該還有美製武器。

二次大戰時美國提供非常多的30春田步槍、M4戰車、道奇6輪卡車,還有不計其數的各類補給品給蘇聯打德軍。(可是蘇聯二戰的照片、影片幾乎看不到美製裝備)

這些美製裝備在二戰後期,因為蘇 ...
抗戰後期..軍用品是以4比1分的...

因為共軍也是國軍.共軍佔5分之1..所以41分...

共軍(4.8路軍).在重慶設有辦事處.共軍的重慶辦事處有數百名共軍職員..任何到重慶的美援.共軍都分走5分之1..包括美金.槍械.彈藥.醫藥..

也就是說.共軍也領到不少美式裝備..
而國軍的美式裝備.打日軍消耗不少..共軍卻是把美式裝備留著日後打國軍..再硬說是從國軍拂俘獲的...

這些事共軍不會提.國軍不想提..

關中的博士論文有提到一部分.

[ 本文章最後由 阿三 於 2012-06-13 22:59 編輯 ]



引用:
原文由 60砲長 於 2012-06-13 22:51 發表
抗戰期間國府在敵後的遊擊隊及民團組織約有數十萬眾,日本投降後這些傾向中央的遊擊隊
基本上已被共軍吃光,吃不下的,共軍甚會幫日偽軍帶路去殲滅之.
期間所穫之俘虜槍隻須列入計算.
林彪出關確是只有10餘萬眾,但別 ...
東北偽軍不到30萬..小弟國共內戰分配到的課目就是"偽軍與偽幣"..金日成軍約10萬...

另外.哈爾濱有數座兵工廠..內有大量蘇聯工程師顧問.大量日本技師..加上東北物資工業力量.可源源不絕製造持續共軍作戰所需大量彈藥及負責槍械維修...

剛剛找了一下..楊逵松所著..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8章..此章專探討國共內戰蘇軍援助共軍武器來源..

手邊無書..詳細內容無法一一寫明..僅憑印象...不知可有軍友有此書...

還有最諷刺的四保臨江之役..下次小弟蒐集多一些資料..再來談四保臨江的這一場荒謬..國軍用鮮血生命來編寫一場可悲的荒謬故事..想來就心酸...

臨江的處境..全世界未曾見過...國軍在此環境下.如何打勝仗啊....

[ 本文章最後由 阿三 於 2012-06-13 23:26 編輯 ]



有關舊蘇聯紅軍於二戰歐陸戰爭期間,獲得美援(戰備物資,如M3等),知兵堂25「徐蚌會戰」書中16頁有提到,關鍵是美國「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

大致書中內容,不克以一指神功用手指寫入(我狠怕投票文,蓋過努力),茲減下維基百科資料,分享其文,

驕傲的英國人二戰都使用美軍裝備,靠美國人反攻歐陸,何況是其后如吃了大力丸令人刮目相看的蘇聯紅軍呢?我覺得該已落後的美製裝備極可能轉運私交中國共產黨(東北民主聯軍,林彪東北野戰軍),在中國,美製M3, M4輕戰車便可縱橫中國內戰戰場了,


---------- 維百文 ----------

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是美國國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通過的一項法案,目的是在美國不捲入戰爭的同時,為同盟國提供戰爭物資,因租借法案使得美國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

法案在1941年3月11日生效,為第1776號案,授權美國總統「售賣、轉移、交換、租賃、借出、或交付任何防衛物資,予美國總統認為與美國國防有至關重要之國家政府」。租借法案改變了原來軍事物資需要現金交易的慣例,亦改變了原來「中立國」的意義。法案最初授權總統借出不多於十三億美元的物資。羅斯福總統在1941年10月即以此案向英國提供超過十億美元援助,在法案通過之前,美國已在1940年透過與英國達成的基地租用協議,向英國及加拿大提供驅逐艦,以換取使用英國在西半球的基地。

租借法案對盟軍在二次大戰取得勝利有直接影響。特別是美國於1941年12月參戰前,英國、蘇聯等盟國在戰略物資生產皆處於下風。而在美國正式參戰後,租借法仍然繼續為盟國提供物資,一直至1944年。接受租借法援助的國家包括英聯邦国家(佔約60%,调整后约占58%),其中的英国(占约45%,调整后约占40%)、蘇聯(佔約22%,调整后包括英联邦国家转交的约占总比例的32%)、自由法國、中華民國等,共38個國家,總值達五百億美元(1940幣值)。




發表評論
標題 (可選)
選項
禁用 URL 識別
禁用 表情
禁用 Discuz!代碼
使用個人簽名
接收新回覆郵件通知

       [完成後可按 Ctrl+Enter 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