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黃的鎏金歲月

第1發       前 言        

     相傳「鎏金」是把金和水銀經烈火交融之後塗在銅器的表面.然後再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在銅器上不易脫落的一種技術.傳統的鎏金工藝技術在戰國時代已經有相當的發展.「鎏金」過後的器物色澤要美.當然要有足夠成分的金.經過完整鎏金的器物.不但美而且光澤歷久彌新.「鎏金歲月」指的是真心體會的生活記錄.也以同音意指在金門服役時那段有汗水有淚水.寂寞與歡笑俱存.每逢單號傍晚就鑽進碉堡深處躲砲擊....永遠銘記我心的難忘歲月恰似”鎏金”一般.
    民國5.60年代.是全民一致.萬眾一心.殺朱拔毛.消滅萬惡共匪的大時代.在那個社會氛圍之下.血性男兒莫不以反共抗俄.解救水深火熱中的大陸同胞為己任…中華民國號稱有60萬大軍又在美軍的軍事援助下. 先 總統蔣公信心滿滿.認為光復神洲大陸指日可待.
    想當年.全台灣從北到南有5.6個預備師專門訓練新兵的單位.在訓練從嚴.克苦耐勞.勤簡建國.演習視同作戰的指導原則下.各訓練中心發展出不同的訓練風格..才有淚灑關東橋.血濺車竉埔的傳說.
    二黃也躬逢其時.先是在民國59年底大專寒訓的初體驗.在聲名恐怖的車籠埔光隆營區受訓8週.把我這個死老百姓訓練成不怕苦.不怕難.不怕髒的半個軍人….
    63年順利考上24期步科預官.7月12日初秋到號稱有2個太陽的鳳山步兵學校報到接受基礎訓練及分科教育.經過6個月的酷熱陽光烤驗與東山教練場嚴格磨練.光是714高地那片長滿含羞草的坡地就不知道連滾帶爬過幾十次….自認為是巔峰戰士有信心能上戰場了….
    結訓前的重頭戲是一個個魚貫上台抽籤….籤書上祇寫著類似七九八九附XX…等的部隊信箱代號….經熱心區隊長當場解籤.偶抽到的籤書是嘉義中庄師. 旅費為220元.64年元月13日中午1200.自行到嘉義火車站憲兵隊報到….

[ 本文章最後由 二黃 於 2012-05-13 22:04 編輯 ]
評論(564)



引用:
原文由 42砲 於 2023-04-22 06:04 發表
是的,就如學長所述
這句流傳在外島觀測官間的心得
的確歷史悠久

如前述外島觀測所位置都是山頂地形險要之處
基本上伙食就必須在附近步兵單位搭伙
例如板山觀測所就搭本營營部連
里山那邊就搭鄰近步X連的伙
...
65年4月到81砲排報到後第2天吃中飯時;
餐桌上又出現一位少尉軍官一起用餐;
是25期一梯步兵預官;
原來是第一連排長;現在官拜觀測官.
觀測所就在黃厝旁小山頂上的制高點;
但不幸的是就在營部隔壁.隨時可以被叮.
為了避免抛頭露面;寧願走下山到81砲來搭伙.

至於觀測官日子爽不爽?
他老兄倒是寧願回去當排長守海防;
當排長除了當值星比較累;其他時候就很輕鬆.
當觀測官還得管2位觀測士( 42砲;81砲支援);
24小時/7天日夜3班輪流觀測; 日子枯燥的很.

他認爲觀測官不如守海防是因爲當年小金門一綫守海防規定白天要有一半兵力留守在據點;
大部分時候排長也跟著一起打混,
而觀測所因情況緊張;隨時得觀測對岸動靜;
尤其是在炮擊的時候. 更不能偷懶;
觀測官又還得每天值班8小時.遠不如做排長威風.




[quote]原文由 42砲 於 2023-04-23 13:56 發表
聽到砲兵同梯所說他們連長的"英明"決定
頗令42砲感概
步兵營裡的兵器連及步兵連中
有沒有非領導職的軍士官呢
嚴格說起來還真的有
(例如中士政戰士就是)
各位大大大家好:
但步兵排級軍官就這麼幾個到底"非領導職"軍官是何方,不是別人,就是新來乍到剛下部隊的預甲菜官
在拿到正式任官令之前有好幾個月是見習官身份,換言之領導職是看是否有領導加給的
看以上所列各種情形,就我所知,好的位置(輕鬆的)好的職缺(錢多的)大概先分給志願役的(不然你也來志願役啊!),反之給義務役的,軍官/士官皆一樣,看起來也比較公平!!領導加給大部分給"長"字輩的,例如師長/營長/連長/排長/班長等,中士政戰士領的應該是政戰加給,我們長城部隊在台北衛戍(教官只分到衛戍師及關渡師實習),還有一種"非領導職"軍官,那就是考取學校教官的,需先分發到部隊實習,看看部隊是長的怎樣,軍官/士官如何領導/指揮部隊作息,將來回學校也好回學生的提問,這種"非領導職"教官,就在部隊裡跟了半年,整天跟著部隊作息,甚麼事也不必做,連長也不管他,半年後就回學校當教官了!!

[ 本文章最後由 玄A370340 於 2023-04-24 08:20 編輯 ]



外島的砲兵觀測所大致如42砲學長所說的那樣
飯菜越少, 越快樂.
首先, 我下部隊前半年就是待在觀測所(位置在東莒島燈塔附近, 景色優美)
觀測所上層是戰勤區, 有大倍率望遠鏡, 電話線直通其他觀測所, 營部, 連部
觀測所後方的下層是生活區, 有一間獨立房(觀測官住), 一間略大的房間(觀測士,兵住), 有一個小客廳, 另外有一個廁所(自由落體式)

平常工作, 就是定時記錄/回報5000公尺內的船隻航跡. (非正常工作就是看從福正開上來的長官車...)
另外, 有射擊任務時, 大多是到外面的平台或是屋頂, 因為視野比較好. 有些亂飛的彈比較能看得到
但是, 我那觀測所離連部太近了, 只要是沒排戰情的都是隨連部行動. 連吃飯也是到連部中山室用餐. 只有戰情人員才會打便當在觀測所吃
學長也是有交接, 觀測所有一條路可以不經連部下到福正. 不過沒什麼時間下去逛就是了

================== 以上是少數砲兵觀測所的生活 ========================

南竿的砲兵觀測所, 我去參觀, 拜訪同學過3個. 可以說是世外桃源啊
1. 雲台山上那個 : 佔地寬廣, 生活設備齊全. 除了離長官太近
2. 另二個觀測 : 地方也不小, 都是和附近的步兵搭伙, 觀測官不用跟連隊. 完全是土大王 (notebook, 眷探...)

HHK


引用:
原文由 HHK 於 2023-04-24 11:17 發表
外島的砲兵觀測所大致如42砲學長所說的那樣
飯菜越少, 越快樂.
首先, 我下部隊前半年就是待在觀測所(位置在東莒島燈塔附近, 景色優美)
觀測所上層是戰勤區, 有大倍率望遠鏡, 電話線直通其他觀測所, 營部, 連部
觀 ...
看到了飯菜越少就越快樂真是有感
草綠服時代,一個步兵旅有三個42迫砲排。在外島時
其中一個排在下基地,一個排在旅部當旅長火力主隊,一個排是副隊
當副隊的那個排由排長帶領來主隊報到長期駐紮

當年我曾是那個副隊帶隊排長,剛開始時按步就班的參加主隊早晚點名
吃飯時也進主隊長官桌,不敢造次⋯
過了一段時間,漸漸發現隊長也不太管我們,先是三餐也不去中山室吃,
只要有自由,三餐自己吃泡麪也心滿意足毫無怨言
後來乾脆連早晚點名也不去了,想說當兵當到這樣要怎樣就怎樣

難得有這機會脫離連上掌握,要殺要剮隨便你,寧可風流死,也不獨守寒窯
這樣自行脫離掌控也過了幾個月,可好景不長,現實總是殘酷的
我連長把我調回連上看管,換見習官的學弟來打茫⋯



引用:
原文由 專35期 於 2023-04-24 19:31 發表

看到了飯菜越少就越快樂真是有感
草綠服時代,一個步兵旅有三個42迫砲排。在外島時
其中一個排在下基地,一個排在旅部當旅長火力主隊,一個排是副隊
當副隊的那個排由排長帶領來主隊報到長期駐紮

當年我曾是 ...
報告學長 飯菜越少就越快樂也不一定喔
半年看海的日子過後, 我去接學長的地盤-排部. 我們是重砲連
排部和連部各2門砲,火力相當, 人力就少了連部班, 觀測班大多數
其他就五臟具全. 中山室, 政戰點, 福利點, 集合場, 伙房,總機, 電台, 指揮所...都有
營區也是離連部有一段距離的獨立營區, 而且離島上的最熱鬧的地方很近

吃飯, 本來就是我一個軍官坐長官桌, 後來拉了2個砲長過來坐. 所以我的飯菜絕對是最多的, 比在觀測所時多

二黃 金錢 +12 我很贊同!阿中山室有附設 撞球檯嗎? 這樣才不會無聊,
有SEGA, 我從台灣帶片子去玩

[ 本文章最後由 HHK 於 2023-04-26 12:35 編輯 ]

HHK


引用:
原文由 HHK 於 2023-04-25 11:17 發表
報告學長 飯菜越少就越快樂也不一定喔
半年看海的日子過後, 我去接學長的地盤-排部. 我們是重砲連
排部和連部各2門砲,火力相當, 人力就少了連部班, 觀測班大多數
其他就五臟具全. 中山室, 政戰點, 福利點, 集合場, 伙房,總機, 電台, 指揮所...都有
營區也是離連部有一段距離的獨立營區, 而且離島上的最熱鬧的地方很近

吃飯, 本來就是我一個軍官坐長官桌, 後來拉了2個砲長過來坐. 所以我的飯菜絕對是最多的, 比在觀測所時多
學長您還忘了寫往大砲排的路上都是黃土+碎石子,長官車到不了,真的是當山大王



外島加給在我們那時候只有志願役軍士官有
義務役一毛錢都分不到
剛下部隊的領士中士全部加總大概輕鬆破萬五
苦幹實幹實在很幹的42砲就算拿到領導加給
也只有人家三分之一
部隊要帶責任要扛砸鍋要揹
狗屁倒灶的任務要限期完成
好康沒有但一旦排裡有事
肯定被層層長官批的體無完膚,罵到變成豬頭

事情做的達到標準是長官英明領導有方
任務辦砸了都是排長混吃等死怠忽職守

那個XXX排長你再混嘛?!
部隊怎麼帶的?什麼都不懂!!
這麼"簡單"的任務搞這麼久還沒好
多用點腦筋行不行
限你多久時間內必須完成
否則唯你是問!!!
到時候你自己看著辦!!


砰!吉普車車門一關上車走人
這場景記憶裡是再熟悉不過
剛退伍時做夢都還會被那關車門砰的聲音驚醒
X的!!樓上的王八蛋住戶,半夜裡別搞出掉東西的噪音好嗎??



第43發            千英吋靶射擊

    中華民國64年5月底移防到頂堡溝基地營,主要任務就是準備營測驗,次要任務,則是大約每週各一次的卸船及夜間威力行軍,雖不必構工了,但偶爾還要派公差支援友軍,但全副武裝行軍則是特別加強訓練。

    再來就是實彈射擊,頂堡位在金門南北較窄處的中段偏西中央公路以北,距離各靶場都較遠,為應付營測驗的實彈射擊項目,各連都會找距營區路程較近的適當地點加強射擊訓練。

     由於附近沒有正規的標準靶場,為節省時間,通常就在連集合場上,面對我連集合場北側的車輛半掩體(土堤高度約有1.5公尺),由訓練官規劃為千英吋靶(25碼)射擊場,將就一下。但後面就是百姓的花生園或是番薯田,再過去就是頂堡村落了,嚴格說來; 這也屬於實彈射擊的危險場地
。                                                      
     當時(約在民國64年7月) 陳O卿排長(預官23期第一梯)早已退伍 (由我接第三排),專修班的李O成(一排排長)及預官24期第二梯的李O儀(二排見習),他們都是5月中才報到,第二排 王O銘天兵排長 連長不敢交代他,所以被連長指定為射擊教官。

     連集合場,長、寬各約有4~50公尺左右,北邊靠西側是3~4個連續的車輛半掩體,再往西就是兵器連範圍,中間隔著約1公尺高的土堤,靠東側則是平坦地形連接村民的番薯園、花生田,再往東就是本連半掩體廚房,其上有對空監視哨,集合場南邊就是到約有2公尺深的『地下半掩體寢室』通道為止,靠通道邊緣種一排約碗口粗的木麻黃,相當克難。  (頂堡溝營區,目前已還地於民,荒廢了)

      大概是一次可以有5-6人同時上場射擊縮小靶(千英吋靶),射擊時是每兵5發,單發裝子彈,每射擊一發就關保險,槍口朝前平放地面置槍,看靶一次,射擊線後面等待射擊弟兄,槍枝也是關保險槍口朝前平放地面置槍,人員戴鋼盔原地坐下。因地形關係,我通常都是站在部隊後面約10公尺處監督,距離後面那排樹就剩不到7~8公尺了。

    有一天,大約在上午11點左右,嚴O祥poa出來看第二排的射擊狀況。一時技癢,下場和我來比一下誰的準確度高,各挑一支步槍,用戰鬥標尺,先各射擊3發作為歸零射擊(註1)。當年我的視力非常好 (超過2.0以上),連打中哪裡都看得很清楚,然後用一元硬幣粘貼在千英吋靶正中央,2發定輸贏,開始比賽。

      poa讓我先打…我用M-1步槍(第二排的槍榴彈發射槍),用戰鬥標尺(12響),從照門連準星看過去,25碼外靶上的硬幣只剩一個不到準星寬度的亮點,慢慢瞄準、停止呼吸、輕扣板機,一發命中…。再來換poa,他用57式步槍,2發未中硬幣,再加一發也是未中,但都有命中那個縮小靶。      
     
      隔天,poa又興沖沖來看我們第三排的射擊課,他這一次是挑一支M-1步槍(6月中才到貨的新槍,是連上唯一的狙擊步槍,狙擊鏡尚未發下來 ),待弟兄都打完一輪後。

      poa下場了,五發的彈夾(註2),一次就全把它全壓下去,也是用戰鬥標尺,先來3發歸零射擊,關保險,為萬全之計,把槍交給我,自己去把一元硬幣粘在千英吋靶頭部稍下正中位置,調整呼吸後,ㄆㄧㄤˋ一聲…一發命中,彈著點真的打到硬幣中心的梅花,果然是「超越陸官的蝴蝶」。一陣歡呼後,弟兄們繼續上實彈射擊課程。  
   
     我和poa,向後再稍稍退個3-4步到樹蔭下,並肩輕聲交談,他拿著那
一枚硬幣看…看,很得意的話當年在政戰學校時,如何、如何…。

     突然間; 很尖銳的ㄆㄧㄤˋ一聲爆響(音爆),從我們兩人耳際間穿過,緊接著就是一股很濃的灼熱煙硝味,一時之間我們兩人的耳朵都暫時聽不到了,射擊課暫停,部隊交給值星班長原地坐下,等待後續處理。

     還好; 我們兩人互相檢查,身上都沒有「被穿洞」,只是耳朵暫時聽不到而已。明明是前面才有槍及子彈啊!

     稍稍回魂後; 在當時我們兩人站立的左後方約5-6公尺的地方,發現一支橫倒地上像是57的步槍,沒看到槍主。

     嚴poa把它拿起來,槍管還燙燙的,唉! 是M-14的步槍,第三排裡,就只有上士班長蕭O聰大俠是持用M-14步槍, 阿人 ㄌㄟˋ?

     原來是他看poa下場射擊混亂時,偷偷跳下後面那條半掩體通道,跑回寢室去彈他的吉他了。離開前,就把槍斜靠在樹幹上,鋼盔放在旁邊,避免被跨過傷了「槍神」的禁忌。(這是他事後跟poa說的)

      這也不對啊! 通常頂堡這裡,夏天近午時分根本就是一點風都沒有,悶得很,樹幹也有「大碗口」粗耶,不可能風吹搖動,若是槍內有子彈又沒關保險,在倒下時也不至於騰空擊發,頂多是在強力碰撞地面那時才有可能擊發,莫非又是那個看不見的『祂』來作弄我們吧!

      還好;『祂』沒把玩笑鬧大,事後和poa還原現場推測,在騰空擊發的那一瞬間,角度稍稍偏下一點,就一箭雙鵰了。又若在碰地時才擊發,那就慘囉! 有3個班的弟兄就坐在前面平射彈道內,啊喲! 那我兵就當不完了,阿彌陀佛 好險 !

註1:千英吋靶射擊~~~它的理論依據是以M-1步槍來說(57式步槍也是援用此一準則),依美軍的操作手冊,以12響的「戰鬥標尺」為準,在無風力干擾情況下 瞄準線是直線而彈頭射擊出槍口後,是由下往上飛行, 於距槍口千英吋(25碼)處第一次通過瞄準線,再往上飛行成拋物線飛行,後於下墜時在前方500碼處再次與瞄準線交叉。


註2: M-1步槍 彈夾為5發裝,彈匣為8發裝。
              




引用:
原文由 二黃 於 2023-04-25 19:28 發表
第43發            千英吋靶射擊

    中華民國64年5月底移防到頂堡溝基地營,主要任務就是準備營測驗,次要任務,則是大約每週各一次的卸船及夜間威力行軍,雖不必構工了,但偶爾還要派公差支援友軍,但全副武裝 ...
報告學長,測試工作太久了,看到問題馬上反應,請學長見諒

M-1 步槍的彈倉容量是八發,所以它有一個特別的八發彈夾,要用時直接壓入,然後打完之後夾子會自動彈出,所以才有鄉野傳說說敵人會等聽到這彈夾彈出的聲音來衝鋒,殺個老美GI措手不及。
另外拉一打一的春田式M-1903式步槍是五發彈倉,所以彈夾是五發,壓入時只有子彈,彈夾進不去,和 M-1 不一樣,當然也不會有打完後彈夾彈出的聲音。

這兩種步槍使用的都是 .30-06 的步槍彈,所以使用同樣彈種的,大家都說是三零機槍,或是三零步槍,要不然是三零自動步槍

[ 本文章最後由 M2_4.2 於 2023-04-26 07:08 編輯 ]



引用:
原文由 二黃 於 2023-04-25 19:28 發表
第43發            千英吋靶射擊

    中華民國64年5月底移防到頂堡溝基地營,主要任務就是準備營測驗,次要任務,則是大約每週各一次的卸船及夜間威力行軍,雖不必構工了,但偶爾還要派公差支援友軍,但全副武裝 ...
M1 步槍是我在成功嶺大專寒訓用的步槍;
槍身很重;打靶時後座力強,
最可怕的是持槍前進臥倒的單兵動作;
身體要往前撲,
用槍托點地著陸臥倒;
一開始很容易來個嘴啃地.




引用:
原文由 老K 於 2023-04-26 10:17 發表

M1 步槍是我在成功嶺大專寒訓用的步槍;
槍身很重;打靶時後座力強,
最可怕的是持槍前進臥倒的單兵動作;
身體要往前撲,
用槍托點地著陸臥倒;
一開始很容易來個嘴啃地.
老K大: 用這種方式臥倒..代表偶們都是 LKK.一族
    民國59-60年第一次大專寒訓.偶是在有"血濺車籠埔"名聲的營區受訓8週. 排長是陸官正期 葉O隆中尉..他教偶們的"M-1三點式臥倒"印象中; 大概就是[左手握住槍機前方護木.右手緊握槍頸.夾槍前進..聞 臥倒口令時 身體往前傾.左手打直前伸.雙腿往前躍起打直.分開約30度.右手也須打直用力.以槍托下尖部觸地.左手略往右前推.接著就是出槍狀態...]

   M-1步槍護木是用堅實硬木製造.堅固耐用..亦可用來做破門工具使用..但57式步槍的上下護木都改為塑膠纖維製造..較不耐衝擊...所以持用57式步槍的 臥倒方式也隨之改變..好像是; 右手提槍.身體左側前傾.左腿在前.雙膝微彎.左手肘微彎.手心向下.手掌著地臥倒...
   


[ 本文章最後由 二黃 於 2023-04-26 21:16 編輯 ]



[attach]2917[/attach]

☆  圖文取材自網路   ☆

           57式機搶小檔案:

     50年代聯勤在決定仿製生產M60機槍與M14步槍後,赴美國石島、春田兵工廠,挑選了220部造槍用工具機;但美國表示M14生產線即使封存仍得維持75%產能供戰備使用,僅願意以軍援額度出售其中的196部,缺少的機具另外從美國民間廠商採購179部機器、聯勤再由當時生產機具當中改造362部、自行製造50部、國內工具機廠商生產64部,這851部工具機在每日工作8小時的狀態下一年可生產6000支步槍、1200挺輕機槍。

     從民國58年起至民國68年止,57式步、機槍生產結束(仿製美軍M-14、 M60機槍),前後十一年,有記錄機槍總數8510挺。

     57式機槍一挺重量約10.5公斤,預備槍管組重量約3.5公斤,子彈與57式及M-14步槍彈相同為7.62X51mm,初速850公尺/秒,有效射程約1100公尺,自動射擊,射速約550發/分鐘。

     其進彈機構為單止逆爪式,雖然比較簡單,但也比較不可靠,這問題迫使副射手必須「托平彈鍊」,才能正常發射。

     槍管需要戴上石綿手套隔熱才能更換。槍管、準星與腳架、氣管、活塞固定成一組,更換槍管時需把整組氣管與活塞都換掉,雖可保持槍管及氣管潔淨,但更換速度亦較慢。

     當年57式機槍班的組成: 射手(攜帶機槍)、副射手(攜帶預備槍管)與彈藥兵合抬一箱機槍彈鏈(好像是500發彈鍊)。

     57機槍因製造工藝與材質遜於美國,因此小毛病很多,諸如槍管易過熱、裂縫、滑機、無法連發、無法退殼、扳機組脫落,機匣鉚釘鬆動、氣體鎖螺鬆脫射擊時飛出等等,加上保養與操作不確實,因此國軍步兵連編裝下配賦的6挺57式機槍中能有半數可正常運作已屬「良好」

       由於57式機槍有著種種缺點,因此並不受部隊歡迎,生產不到1萬挺後就停產。

       國防部聯合後勤指揮部吸取教訓,參考比利時的FN MAG機槍於民國71年開始研製,次年即有樣槍給步兵學校測試,民國74年定型,為T74排用機槍,該年57式步、機槍列為汰除裝備,逐步汰換,57式機槍快速的從中華民國國軍部隊中淘汰。


[ 本文章最後由 二黃 於 2023-04-27 19:18 編輯 ]

 附加檔案: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五七式機槍的預備槍管連結著腳架,缺點是攜行時重量較重
但最大的優點是射手換槍管時,不必定要有石棉手套,直接抓住沒有溫度的腳架
就可抽出槍管.這問題我以前就在想美軍為何要這樣設計,到看過影片才清楚人
家這樣設計是有道理
但其比較大的問題是撥彈爪是單爪,進彈會比較沒力,尤其是沒有副射手托彈時,
所以越戰美軍會在進彈口自行綁個空罐頭,讓進彈順暢點
五七機槍是聯勤好大喜功的失敗作品,材料完全不行,故障率很高.是把大爛槍
五七機槍性能諸元及更換槍管規定

https://a2928796.pixnet.net/blog/post/340611914



[attach]2915[/attach]

   第44發      射擊驚魂 ----- 觀音山乾溝 57式機槍射擊

    『64.08.11 晴  上午 觀音山乾溝內  57機槍射擊  驚魂記…』,每當翻開當年隨身攜帶放在上衣口袋的記事小冊子,看到這一則記載,時光彷彿回到當年的情境。

     大約是在民國64年8月初,步槍兵的實彈射擊訓練已大致完成,機槍實彈射擊危險性太高,也就無法在連集合場作實彈射擊,依照營訓練官的指示,請連上第一排的紅標老士官長帶路,前往他口中的「觀音山乾溝」,連上3個機槍班攜帶6挺57式機槍、預備槍管及3箱彈藥,還有配合立靶、補靶的公差,一行約有2-30人。

     第一排沉默寡言的排附,他靜靜走在前頭帶路,沒多久,來到一處看起來是平坦略有小小斜坡,約略呈東南朝西北向的乾河床,約有2-30公尺不等的寬度、兩側是拔地而起,超過30公尺高的不平整的砂岩陡峭山壁,上頭長滿雜草及小樹、大樹穿插其間,盛夏進入到這裡就像走入冷氣房,很涼爽只是目標區稍微陰暗了一點。

    機槍班卸下裝備、架起機槍,公差放下機槍彈,跟排附繼續往下游轉彎處走去,約200公尺左右就是左側延伸而去的山壁擋住,先把兩個全身靶間隔約2-30公尺立在那兒,也是河流稍稍右轉處,公差就躲在右側山壁延伸的河流轉彎掩蔽處後面,如此安排確實是稱得上安全的野外射擊場。(註)

     雙方連絡方式,只用攜帶式喊話器,通知換靶及報靶 (當時的排用C-6無線電,雜訊太大不能實際使用,僅供裝備檢查用。77無線電則是管制品,不得任意攜出,亦不可以用明語通話),安排妥當後,排附緩緩走回,坐在後頭看我們表演。
     一次兩挺上陣,二黃就在射手的右後方約10來公尺處用喊話器發口令,距離200 、射手定標尺、試瞄、副射手裝彈、好----、拉槍機進彈、開保險、3-5發點放,開始射擊,噠、噠、噠、噠…沙地上彈起陣陣砂塵。

     阿呀! 糟了、糟了…,看靶、補靶的公差…怎麼有4-5人,就在這同一時間大喇喇走出來,用喊話器喊也來不及了(音速600多…子彈初速超過850…),時間就像靜止了。

     這時; 機槍射手也發現不對勁,即時停止射擊。關保險、起立、離開機槍、退後坐下…。排附起身,大聲斥喝…,找死啊!  接著就是 一陣陣 連珠炮 國罵…,脹紅了臉、怒罵個不停。

     還好; 上天有憐憫我們遠從台灣來到金門,戍守前線的弟兄們。那4-5人就在那驚險一瞬間反應很快,反身拔腿衝回山壁後,從這邊看過去 是沒有人員受傷,我不敢大意,和排附立刻快步過去了解,還好,人員無損傷只是驚嚇而已,我們弟兄又躲過一劫了。 阿彌陀佛!

     原來是帶班的第一排某位中士班長的誤判(第一士校 白白胖胖的,平常就是屌兒郎當…瞇著眼、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他把射擊方的射擊口令聲,經兩側高聳的山谷間的回音傳播後,誤聽為看靶的口令聲,就叫弟兄出去看靶。

     隨後,在戒慎恐懼下很順利打完3箱機槍彈,回到連上也沒把這事件向上報告,下午就是機槍徹底清洗細部保養,我晃到中山室看弟兄打「司諾克」。
         
     無意間往外看,什麼? 那位中士班長怎麼被理光頭,還是一副無所謂、瞇著眼無所謂的表情、右手捧著臉盆、左手提著褲頭(腰帶被抽走、鞋帶也被抽走),跟在他排附後頭往下坡走去…,關禁閉了。怎麼…這麼快,莫非是,早上我們這2-30人當中有「細胞」。
   
    晚餐前,請教嚴poa 這事情的原委。他說是前一天到中心教練場支援完畢後,傍晚支援公差行軍回連上經過某處戰備道時,王大排長一個不小心仆倒,鋼盔滾落路旁,這位中士班長恰好就跟在後面,順勢把它踢到旁邊小水池裡,後來王排長回來找連頭,哭訴…。

註: 當時金門地圖是極機密管制品,書店買不到,每一連就只有一張塑膠材質
   彩色作戰地圖,由連長保管鎖在木箱內,各個小村落外也大都沒標示村名,
   所以就是曾經走過也記不起正確的相關位置,通常由熟門熟路的老士官長帶
   路,地名也是他說了算。

       依當時場景的模糊記憶,來對照地圖,老士官長口中的「觀音山乾溝」   
   應該就是─「湖尾溪」接近中堡第一個左彎向西的方向不遠處。


 附加檔案: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步校三個兵器隊各有所學
但42砲隊的室內課應該是最多的
尤其中期之後42砲的射指作業水平計算
繪製射擊圖沙盤模擬射彈觀測修正等科目繁多
所以別的步兵隊在714攻山頭攻的不亦樂乎時
我們都坐在教室裡度咕 (因為實在聽不懂)

室外課就是實地操作那幾門重到靠背的42砲
(X的!!!為什麼咱們這期還是訓42砲?)
從大部分解組裝高低機方向機調整座鈑工事
瞄準具使用遠近標竿設置方向盤射向賦予
所有同學都必須歷練各個不同的位置
從瞄準手裝填手信管手標竿手傳遞手彈藥兵通通來一遍
來來回回整隊報數雞貓子喊就砲口令用力跺步跳砲操
一個上午方基課下來,精疲力盡程度不下於攻3遍714

期末重頭戲就是全隊拉到屏東里港實施42砲實彈射擊
比起後來自己帶領120砲排基訓到此地出射擊任務
頭一次真的緊張 (其實教官比我們更緊張)
一個班只打一發體驗現場感受就換下一班
不過蹲在火砲之後等待發射那當口
在場每個人心跳絕對快到不行
42砲射擊時的聲響比瘦不拉嘰的120砲要猛多了
難怪外島回來的老砲手都認為打120砲沒什麼勁
射擊力道完全是不同量級的區別




發表評論
標題 (可選)
選項
禁用 URL 識別
禁用 表情
禁用 Discuz!代碼
使用個人簽名
接收新回覆郵件通知

       [完成後可按 Ctrl+Enter 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