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是何時全面資訊化的阿??

在當時約民國75年,我們連上有某一業務士帶一套用DOS 3.0系統電腦和印表

機到連上業務士小房間內。

大家都覺得新奇好玩,因為他都可幫弟兄們算命(八字軟體)並列印~~

連我們副連耶亦很有興趣;但是介面十分不友善(全是英文) ;繁體中文還要另外

裝入像”倚天”等中文套裝軟體才能使用!!

而當時軍中並沒網際網路這種東東,故也沒觸犯到保防規定;或許連保防官都不

知它要如何操作阿~~

我看後版弟兄已經有”電腦士”這種我們當年連隊上並沒有的人員編制… .

請問後來的弟兄軍中那時候開始有網際網路,軍隊是何時全面資訊化的阿??

請後版弟兄解惑一下…… ..
評論(19)



我說一下小弟我的經驗.
81年接文書後, 我們指揮部沒有電腦這個東西
所有公文上呈下頒, 都還是以手騰或打鋼板刷油墨為主
約至82年年中左右,
師保防科有行文要求, 因應資訊作業,
要呈各營連打字文書兵個人安全考核.
大概是那個時候開始這一項新的業務,
歸納進了每月安全考核報表中!
也再那時候, 有了影印機這個東西
也免去刻鋼板的痛苦!
不過,影印出來的文件還要造冊編號,
識別用的浮水印, 也須清晰.
這可苦了我們這些常在外面影印文件的文書阿

[ 本文章最後由 Ever么653 於 2013-03-17 19:38 編輯 ]



在國軍尚未完全資訊化的時代,「兩么砲」所屬各營級單位皆配有一部「中文打字機」,那部被丟在營部辦公室角落的打字機,別說字盤上的鉛字缺東少西的,也還很難找到一個真正熟悉會操作的,但是砲指部的各參辨公室卻要求各營連所有上呈的文案計劃都需以中打製作,手寫的一律拒收退件。


另在「中嚦火車站」的左側有一條通往「桃園客運」的道路,路旁交錯的有近十家的「打字行」,當年每打一份A4(週)課表的「公定」價是三佰元(每一份課表包含;腊紙底稿一張、油印課表三張(一張上呈指揮部參三科,一張原單位存查,一張張貼於公佈欄。)。)。所以各營連的行政事務費,每月都有一筆千餘元的固定支出,祗是這種因違反規定的行為所支出的費用自然無法如實的紀錄在「丁種帳冊」上,接下來考驗的就是各單位行政的「專業功力」和與眾多商家的「合作默契」。


難道祗有「兩么砲」如此?其實當年看著每間「打字行」的門前,幾乎天天都有著進進出出的軍人就知道。不過國軍這種「祗問成果、不管手段」的傳統,卻也為中壢當年兩所雖為一時瑜亮但卻各有千秋的職業學校女學生,提供了一個符合所學的打工就業機會。看著青春洋溢、身著制服的女高中生,專注的坐在電腦螢幕的後方,十指靈動的在鍵盤上飛舞,也難怪有些阿兵哥寧可坐在打字行裡當四個多小時的痴漢,也不願到附近的速食店裡補眠吹冷氣。



大約是82年底,我的大學同學6月從研究所畢業,
後來他成了通資電本部---網軍的第一屆義務役預官!
當時的網路還是用電話,網站還是BBS的年代,
我同學就花了很長時間,跟我解釋了些乙太網路的架構...雖然我聽不太懂!

不過國軍的資訊化起源更早,早在82年6月的時候,
營部就有任天堂發下來啦

可是我從沒玩過...



民國80年有撥發一部單色螢幕的筆記型電腦與矩陣式印表機.這部電腦用最多的地方就是計算福利社的銷售與個人消費金額.
彼時因為沒有配套的應用程式,所有程式要自己寫,然後儲存在磁碟片中.至於文書作業??文書室的人完全不想用.因為與當時公文,表單格式不符(因為當時中文是採直寫或由右至左寫).手寫只要幾分鐘.打字列印還要調間距.文書們試了幾小時後放棄了,因為比手寫還麻煩.
至於我的部門只是庫存而已.手寫,人工盤存還快多了.如果有現代物流業的裝備,應該就會清鬆許多.
聽說譯電有拿去試用,確實比翻電碼本快許多.如果電腦沒應用程式,又無法連線,跟打字機沒兩樣.
所以到81年海軍尚未全面資訊化.
PS.在81年漢光時中科院有來演習船安裝與測試無線戰術網路,演習完又拆走了.應該是發展成後來的大成系統?而且當時還有附帶配備連美軍都還未普遍配發的掌上型GPS.美軍軍規制式的.

[ 本文章最後由 長腿哥哥 於 2013-03-26 07:26 編輯 ]




發表評論
標題 (可選)
選項
禁用 URL 識別
禁用 表情
禁用 Discuz!代碼
使用個人簽名
接收新回覆郵件通知

       [完成後可按 Ctrl+Enter 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