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俚語

台灣俚語 快消失了,儘量回憶台灣俚語吧。

* 青暝仔娶某:暗爽。
* 乞丐背葫蘆:假仙。
* 放尿攪沙:做堆。
* 鴨蛋丟過溝:看破。
* 火燒林投:死心。
* 乞丐拜墓:卸祖公。
* 打不見藥單:註死。
* 蚊仔叮卵巴:歹打。
* 茶古破孔:漏題(茶)。
* 墓仔埔放炮:驚死人。
* 戲棚頂的皇帝:做無久。
* 蚊仔叮牛角:無採工。
* 鹽甕生蟲:豈有此理。
* 棺柴裡老鼠:吵死人。
* 食紅柿配燒酒:存死。
* 鴨母放落埤:一去不回。
* 缺嘴吃米粉:看現現。
* 牽豬哥拍無見錢:無彩潲。
* 圓仔炒麵線:膏膏纏。
* 小卷、花枝:無血無目屎。
* 蕗蕎蔥:不成算;蒜。
* 啞巴壓死子:有苦說不出。
* 青暝吃圓仔:心裡有數。
* 牛爛拖土:毋是腳肖。
* 缺嘴咬目蚤:歹看兼吃力。
* 老人吃麻油:鬧熱;老熱
* 碗盤車倒擔:去了了;缺
* 林投葉擦屁股:顛倒差;插
* 嚴官府出厚賊,嚴父母出阿里不達。
* 娶著歹某,卡慘三代無烘爐,四代無茶鼓。
* 火燒姑寮全無望,擔沙填海了憨工。
* 不食牛犬,功名不顯,吃了牛犬,地獄難免。
* 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嫁乞丐背筊只斗。
* 與好人走,有布可經,與壞人走,有子可生。
* 正月寒死豬,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夫。
* 做雞著筅,作人著並,做牛著拖,做人著磨。
* 隨人的竹腳無竹刺,公家的廳堂生青苔。
* 寵豬舉灶,寵子不孝,寵查某子未落人的家教。
* 第一緣、第二錢、第三生美、四少年、五敢、六好膽、七痞、八綿爛、九強、十敢死。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人沒害虎心,虎有傷人意。
* 日頭赤炎炎,隨人顧生命。
* 媳婦哭禮數,女兒哭腹肚。
* 輸人毋輸陣,輸陣就歹看面。
* 頂司管下司,鋤頭管畚箕。
* 偷掠雞,也著了一把米。
* 家己種一叢,恰贏看別人。
*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 樹頭顧乎在,不怕樹尾做風颱。
* 做到流汗,嫌到流涎。
* 緊事緩辦。
* 有樣看樣,沒樣家己想。
* 時到時擔當,沒米煮蕃薯湯。
* 識時務為英雄,知進退為俊傑。
* 一個半斤,一個 八兩。
* 龜笑鱉沒尾,鱉笑龜粗皮。
* 你看我普普,我看你霧霧。
* 一個滲屎的換一個洩尿的。
* 十肥九呆,無呆狀元才。
* 一聲不知,百聲無代。
*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
* 一貓,二矮,三蚺毛。
* 十子十媳婦,放一個老寡婦。
* 一人孽一樣,無人相親像。
* 人情世事陪甲到,鼎灶提去寄人兜。
* 一妻無人知,二妻相捨代。
* 大厝大海海,餓死無人知。
* 一代娶矮某,三代出矮鼓。
* 大賊劫小賊,魷魚劫墨節。
評論(2727)



鄉下六七十年代流行喝除草劑、殺蟲劑自殺的案例。

我認識的人就有三起,其中一例喝殺蟲劑,藥罐子與啤酒瓶相仿;下班途經醫院發現有幾個熟面孔,停車問了一下立即進診間找醫生問要怎辦?
醫生說:也不知她喝哪一種,所以無從下手。除非你去把農藥罐子找來。

我趕忙出來問在哪一塊田的哪裡?經說明後騎著野狼狂催12公里到了草寮,現場有三個比較新的罐子躺在外面,研判之後三個一起帶走,又急馳而回。我拿著罐子問她:點頭老實說是哪一個?

她躺在擔架上對第一個比較新的點頭,另兩個搖頭。於是趕緊又找醫生,老醫生已經八十歲但是這方面是拔尖人物,遞個放大鏡要我當助手,把商標上的英文字唸出來,他逐一抄錄後說:

有救!走吧...
於是先灌腸在打針,三天後就出院。 所以我說 很多自殺者遇到生命已近尾聲 都會產生想活的念頭。

有位老友也是主管,前幾年喝 巴拉割 三天稱心如意抬出醫院



以前在醫院服務時曾遇到過多位服農藥自殺案例,經送到醫院來急救,首先就是插胃管洗胃,那時都是直接用大量的自來水灌洗。有次遇到一位較清醒的case,看到我們用自來水給他洗胃,直嚷著:自來水沒煮過不衛生有細菌,要我們改用生理食鹽水,醫師沒好氣的當下回他一句:「哪來那麼多的生理食鹽水,農藥都敢喝了還怕什麼自來水」,害我們聽了莫不捧腹大笑。



在生 無人認  死了歸大陣

俚語反映人心,細看其實大部分也反映時代的風氣、背景以及生活樣貌。
不只老年人,連孑然一身的孤獨老人活著的時候,事實上很少有人理睬,但一聽到死了卻一窩蜂地趕到,每個來人都有自己的理由、關係或交情;說甚麼﹝三叔公他四嬸婆的外頭家孫﹞、﹝外婆娘家的外甥孫媳婦﹞,一表三千里。為什麼要如此賣力攀比?

有子女的﹝飼子無算飯、飼父母愛算頓﹞多得是,聽過一個水電師傅說:
他應邀去幫人拉設電源插頭,老人房的外頭總共拉三條電源線設三個插頭,每個月電源按照〝伙鬮〞更換。老人有三個兒子,食伙鬮就是輪供餐食。
這個故事很現實,也實際得無可如何,活著已然是個消費者,是孩子的拖累,孩子還要慢慢熬,熬到老人死了才能出頭天,對於遺產斤斤計較也沒啥好稀奇。老人還在 是兄弟,死了 變親戚。現實風氣如此,爭產官司比比皆是。也有老人離家棄子,老了回頭要孩子報恩。

有些田產的如此,如是獨生子女事情就比較單純,因為﹝責無旁貸﹞遺產歸一。

在生 無人理會,死了一傢伙圍過來,除了演戲說關心以外總少不了看有沒些搞頭。現實人生其實也怨不得誰。

[ 本文章最後由 Alona 於 2016-05-15 09:54 編輯 ]



家己擔肥 不知臭

家己 即自己,以前公家機關有所謂〝水肥隊〞負責挨家挨戶在市鎮清理家戶〝大肥〞,那是﹝肥水不落外人田﹞的年代,鄉下農戶耕作需要水肥。清潔隊一組就有七八個人把清理的往鄉下擔,田頭有所謂〝田頭窟〞就是存放發酵池。這些水肥是賣錢的,隊員清理以外還有外快。

俗說:久入庖肆不聞其臭。人力的年代〈四、五十〉一隊隊從城區往鄉間移動,自成一個景觀。
我家也有田頭窟,從國小四年級開始挑水、兩個半桶挑起,但是挑水肥那時感覺很噁心,這些穢物是堆肥間所必需的,每星期總要清理幾次,尤其豬圈牛牢,牛的尿騷最刺鼻,做久了也就漸漸地感受減輕。半年還要〝翻糞土〞那個熱氣薰蒸臭味雜陳,腳底發燙有經過的人才知苦況。

有唸大學的孩子帶朋友回家,門口遇見正挑著大肥的父親要下田,同學問:這人是誰?
孩子擔心被同學看輕於是說:是我家長工。

父親聽在耳裡悶聲不響的下田,回來後對兒子說:沒有我這長工挑大肥,看你腳乾手乾怎麼去都市讀書!

家己擔肥 不知臭,真正的意思是:自己做的事不覺得自己有錯有問題,光說別人如何不好〈其實是自己臭不可聞〉。

[ 本文章最後由 Alona 於 2016-05-16 07:29 編輯 ]



日落梳妝

這句來自戲曲傳說的〝嘉慶君遊台灣〞,位於竹山的照鏡山的典故。根據歷史考證 嘉慶君 並未遊歷過台灣,有些民間傳說都很牽強附會,久而久之口耳相傳連廟宇都蓋了起來。

原本是〝日出梳妝〞,中間扯上嘉慶君的傳說:〝日落梳妝〞。
日出即早起,正常的作息;太陽升起梳妝打扮是良家婦女的正常生活,因而有 日出梳妝出美人的說法。傳說中指陳 嘉慶君聽成日落梳妝,因此說整個地氣亂了套。因為〝日落梳妝〞必是風塵煙花,倚門賣笑的行當。

自古風行的所謂地理師對於〝地理〞的理論闡釋影響了數千百年,富戶巨室更是不惜重金禮聘〝地理師〞看陰宅擇陽宅,言之鑿鑿。俗說〝江湖一點訣〞既是談到江湖兩字就不是甚麼正統,風水輪流轉,還是勤儉打拚比較實際。看人樓起見人樓塌最主要還是在人的作為心性。

日落梳妝出後街,倚門賣笑也無奈。



出門 看天色 入門 看面色

有調皮的歌:今仔日 風真透,頭家的 面臭臭。正解釋這句俚語的妙意。

人生在世重要的是懂得自己需要甚麼,更要了解人家需要甚麼?孔老夫子說: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到底是甚麼意思?說穿了就是立場、見解上的差異性,也就是需求的問題;子貢因為〝告朔〞沒甚麼其他儀式,只殺一隻羊來擺著,覺得這樣很不捨,因此希望讓羊活命。可在老夫子的見解裡認為羊還是要殺,時間到讓大家知道還有一個告朔儀式。

這裡頭附帶這老夫子的需求;我定禮制,中間有我一個歷史名望的問題,連羊都不擺那我不就沒轍了?

此為人生處事為人最根本的觀念〝尊重〞,給人面子﹝打狗要看主人﹞,不然﹝汝看我 普普、我看汝 霧霧﹞。有些人正義感充分,但是得不到人家〝關愛的眼神〞,不是沒原因的。

為人﹝轉頭越尾﹞三色要看清,這樣就有好處,當大官以前哪個 哈巴狗特性缺乏,不可能當大官的。但是人生要過得洽意些,不能不懂得這個道理。楣角就藏在這兒﹝出門 看天色,入門 看面色﹞。



卵脬皮 划剃頭刀 〈危險〉

剃頭刀磨好以後,師傅還得持刀在牛皮帶上划兩下,這個動作六十年代以前理髮間還常看得到,電剪問世後剃頭刀也被刮鬍刀取代,現在還用剃頭刀的地方很難找。

以前幫弟弟們〝剃芋仔頭〞要先在西瓜、瓢瓜上頭練習,剛開始戰戰兢兢反而時常劃到,頭皮出血趕緊拿放在身邊的〝金狗毛〞止血,後來熟手就運刀自如,不像先前跟狗啃的一樣。在農村這句俚語時常聽到,諸如慫恿人去摘虎頭蜂窩、抓蛇,對方就會說:

哇得無咧 卵脬皮 划剃頭刀,食飽嫌甚閒咯!

這句話已經隨著理髮電氣化而慢慢消失,連〝牛皮帶〞都不知所終,這個皮帶作用於將剛磨利的刀刃上的細鐵屑去除,划兩下刀刃更銳利。想想就覺得恐怖,怎麼可以拿卵脬皮來抵充呢?



聖旨

哀鳳的時代 突然聽到〝聖旨〞,頭發暈差那麼一點點就摔下椅子;也不先通知一聲,食到拿拐杖的歲數還是頭一擺聽聞,駭異啊。
〝邀請函〞不過一張剩紙而已,幹嘛說得那麼大氣?民主社會根據憲法民選 總統不過是個 公僕頭子,看成聖旨真是要命的奴性,他奶奶的兇啊,有點語無倫次吧?

如果是我接到,我說如果;保外就醫,那張帖子絕對不是〝聖旨〞,是〝繩子〞!去了就是自己拿著往脖子套!沒見過總有聽過吧?毒藥都是糖衣包的。

講個聖旨的故事吧:宰相某某素來就是皇帝的眼中釘,只是還找不到殺他的理由,有天早朝某某未上朝,皇帝一問,身邊的佞臣就獻計說:宰相得了癰疽在背,皇上帶隻大鵝去讓他補身子就成了。
宰相一聽皇上駕到立刻爬下床接旨。聽到 賜大鵝一只,心頭不由得震了一下,謝過皇恩。皇帝一走,某某說這擺明是要我死,還用上 皇恩浩蕩 四字哪。
癰疽發背食鵝必死啊!

﹝聖旨﹞常常是要命催命符。



騙鬼不食水〈騙鬼咧食水〉

意思是;汝咧騙我〈肯定的語句〉。一如﹝裝痟的﹞作弄我,或者語態是﹝糟蹋阮﹞。台灣話〈閩南語〉有些語句要把你我他先做位置定位,把虛構的主角撇開,假使往虛構的角色去想那無法弄清語意,因為有沒〝鬼〞?吃不吃水都不是主要的,它只是一個比擬。

所謂〝騙鬼〞這個鬼是虛擬的,也可以說〝騙神不食水〞,所以鬼神不是主角,吃不吃水也不是問題;重點是肯定 你在騙我,這才是本句的要旨。

鬼神是一個假托的概念,大家都知道鬼神不會怎樣,所以社會上﹝欺神騙鬼﹞的事很多,這些都是人搞出來的,為何會這樣?因為沒有甚麼是真的鬼神,有的話只是一種虛擬,讓人產生恐懼而藉此掌控他。

所以連孔夫子都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自古鬼就不是甚麼東西,你不瞭解所以怕它,這樣才會讓你遵照教條孝順父母長輩。

騙鬼不食水,句意是:你在騙我。〈政治人物跟著拿香朝山,其實就是演戲,藉由遊戲的參與達到要選票的目的,這就是騙鬼不食水,重點是信眾都不懂,所以選民永遠只是選民〉。



少年 拚出名 食老 顧名聲

年輕力壯要努力打拚,闖出名堂;士農工商行行出狀元,在我那年代大多數的同儕都不太有機會讀書上學,於是國小畢業離鄉背井出外當學徒,幾年過後當兵回來開工廠、公司當老闆的不計其數,後來演變成繼續求學唸書的反而去公司當職員替同學老闆 提公事包,讀書識字反而要看人臉色吃飯。
年輕有衝勁 逮到機會敢衝自然會有成就,而唸書的卻只能當人家〝薪勞〞,這是很無奈的事。

人生不斷的奮鬥轉眼間時光老去,因此要守住本分把自己留給人家的印象好好保持,這就是食老顧名聲。有人老來失節,做人的基本原則丟失,給人不好的印象是會留下罵名的。這個反差更會影響子孫給人的概念,一個人臨老失德,子孫的同儕、鄉親會記住流傳上一代人 很差勁,直接間接或多或少讓子孫失去許多機會。

食老要顧自己的聲名,連同子孫給人的觀感都要注重。



奇怪 龜不食蕹菜

天下無奇不有,沒有養過龜也該看過龜走路,說正格的,還是有不少人沒看過龜走路,所以連烏龜吃甚麼也不知道。
小時候陸龜很多,龜沒牙齒但有一副銳利的喙,屬於雜食性的動物,但主要是吃地瓜葉、蕹菜等,水果則是成熟的木瓜、西瓜,我養過的經驗烏龜最喜歡香味四溢的蘋果,拿著蘋果引誘牠,他會追著人跑。

烏龜和兔子賽跑,從古自今烏龜都是勝利者,因為牠努力、肯動腦筋,永遠保持他們祖先跑贏兔子的紀錄,最近龜兔大賽:烏龜兄弟也是高唱凱歌奪標拿走所有蘋果,兔子很納悶說:

奇怪 龜不食蕹菜?
烏龜迷糊蛋忘了 獎品 就是耶破蘋果。

言歸正題,這句話的意思是烏龜是很喜歡吃蕹菜的,但他有更好更喜歡的食物,有選擇的機會當然不吃囉。甚麼是蕹菜?
請注意囉:就是俗稱的空心菜,應菜是也。

句意是:明明知道他會喜歡的,怎麼現在看起來不喜歡呢?這真是奇哉怪哉!也就是丈二金剛摸不著腦門的意思。

這般解讀應該是入木三分吧?這個詞跟烏龜有關;古代人〝題字勒石〞筆力萬鈞,寫上去以後百年不變,主要是靠〝烏龜尿〞發墨,因此才能入石三分,後來的人就比照引喻用於讚揚人家見解獨到稱之為 入木三分。問題還沒結束,烏龜尿如何去取呢?很簡單弄一片反光鏡把烏龜放在上面就得了。中藥裡頭烏龜尿可以穿石,就拿來治耳聾。



精食憨 憨食天公

聰明靈巧的人用腦筋做事,想辦法去動憨實人的腦筋,思慮反應慢的人全靠努力勞力來營生,也就是靠老天賞賜,沒有投機取巧的機會。

詐騙在島上已經是世界排名首屈一指,而且輸出國際舉世聞名,這些傢伙就是 〝精的〞。被騙的人當然也就是〝憨的〞,跟讀書、職業位階沒甚麼關係,遇到騙徒電話就老老實實的雙手奉上,連五院的秘書長、老師校長、郵局的局長都曾經是上當的憨者。

社會上也分三教九流,每個職分都有精憨之別,上焉者如政客華廈千頃跑車嗶嗶,下焉者替人算錢賺開心,拿著旗桿跑龍套,戲一代代演下去,就如同洗衣人 流自己的汗洗別人的汗,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 本文章最後由 Alona 於 2016-05-22 12:48 編輯 ]



查埔人 總有一路破

在父權的封建社會裡,這句頗具時代性;說男人都有一種不良嗜好或壞習慣,吃喝嫖賭通通包括在內。有的搞糟了當和事佬的都會安慰他的家人,從輕發落原諒他一次,這時講的就是這句話。

有的妻子比較想不開或是趁勢〝糾筋〞把家務丟下者大有人在,此時娘家父母也會說:查埔人 總有一路破,小事啦。

現在的平權社會,有些女人也不遑多讓,有時候也搞到夫離子散,這句就得改成〝人總有一路破〞,不該全都怪男人了。

至於啥是一路破?
就是不良嗜好;舉凡花錢無節制的月光族、賭徒酒鬼以至於色鬼....壞習性纏身有礙家庭和諧安定的都屬之。一路破也稱之為〝破格〞,針對錢財用度的方面,尤其是爛賭為最。

[ 本文章最後由 Alona 於 2016-05-22 21:48 編輯 ]



無錢罔暫度 食飯配菜脯

調皮地會說 食飯配菜脯,儉錢開查某。這之前還有一句 無錢罔暫度。

暫度即渡時機,日子得過且過,吃稀飯配菜脯算是很慘了,荒年戰亂有蘿蔔乾好吃算是很棒的。以目前地瓜〈番薯〉比稻米還貴的時局,看得出〝在地經濟〞前景一定有問題,不能常說〝時到時擔當,無米煮番薯塊湯〞,米都吃不起了哪來番薯好下鍋?煮地瓜湯的年代,我賣一斤地瓜扛上卡車才四毛五,時代不同。

﹝在地經濟﹞動個腦筋細想一下,它代表工商蕭條,前景堪慮;一個年輕人的收入尚不足以支出每月的消費用度。同樣的多數父母親的收入也是有問題,想要貼補孩子的虧空並非易事,這是國家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裡的噩夢,意味庶民要準備;無錢罔暫度,食糜配菜脯。

註:在地經濟就是無〝新錢〞來滲〈透〉〝舊錢〞,表示工商前景黯淡。靠在地自給自足,生食無夠,冇倘曬干。

[ 本文章最後由 Alona 於 2016-05-23 15:58 編輯 ]



半暝食西瓜 透早反症
西瓜寒涼、性冷,瓜皮去翠衣用瓜白肉取汁即所謂 白虎湯。用於對付高熱發燒,若是症狀虛寒畏冷,西瓜吃下去那還真是有得瞧。胃冷者會嘔清水,吞酸嘈雜。有人偏不信邪〝無掛牛嘴籃〞好爛蒐〈亂吃〉,不反症有鬼。

中藥的白虎湯是〝末帖藥仔〞,用於高燒不退。若是症狀沒抓準可是會反效果;有一個中藥店學徒與師父的故事,師傅外出收帳交代三天始回,師奶奶突然病發要小學徒抓藥煎湯,學徒迫於無奈遂依照師父所教﹝凡是他人母,便是白虎湯﹞,熟料一劑而愈,師傅返來師奶奶告知小學徒有能耐治好她的病,師父一問:
你用何方?
學徒:師父所教:凡是他人母便是白虎湯....

師父:靠!...
徒弟:她不是我母親啊...

有恙在身的人,尤其有久年病的都不可以碰西瓜,吃下去挖不出來。此為半暝食西瓜 透早反症的道理。
......
回 車輛管制老兄弟  這句用來罵人 隔夜就改變承諾或決定的善變態度 說得沒錯。

[ 本文章最後由 Alona 於 2016-05-25 04:37 編輯 ]




發表評論
標題 (可選)
選項
禁用 URL 識別
禁用 表情
禁用 Discuz!代碼
使用個人簽名
接收新回覆郵件通知

       [完成後可按 Ctrl+Enter 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