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本 站
國 軍 臂 章
軍 旅 札 記
後 備 之 友
留 言 版
後  版
檔 案 備 份
 
發新話題
列印

前226師師長劉超榮將軍回憶錄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知兵堂出版社預計在明年初出版前226師師長劉超榮將軍回憶錄,我將節錄其部份的文章讓各位軍友先行目睹。


簡介:
劉超榮,廣東梅縣人。民二十一年九月十六日生。廣東省立梅州中學畢業。民三十八(一九四九)年秋以首名成績考入廣東省第九行政區軍政學校,該校旋與胡璉兵團之怒潮軍政學校合併後東渡台灣。其後考入台灣鳳山新制陸軍官校。先後畢業於美國步兵學校及台灣之陸軍指揮參謀大學與戰爭學院正規班,三軍大學兵學研究所。美國三軍工業大學函授績優結業,國防乙種特考優等敘級。歷任重裝步兵師排、連、營、旅長,國防部聯三作戰參謀官,師參謀長及關渡師師長等職。民七十八年於后里軍副軍長任內退役後未久即移民加拿大迄今。所撰評述戰史,臧否人物,懷鄉念土,移民側記之作,散見於台海兩岸、香港及北美諸報刊雜誌,其「太平天國北伐軍戰略缺失評述」及「林竹君將軍傳略」兩文,為北京國家圖書館收集。

  一、軍旅生涯話從頭

我投筆從戎,緣於民三十八(一九四九)年秋考入廣東省第九行政區之軍政幹部學校。那年是我國近代史上最混亂的年代,國共之爭戰,以中共全面勝利而接近尾聲。共軍全面渡江後,大軍如潮水般南湧,我故鄉廣東梅縣。迅速亦受波及。五月中,省六區行政專員李潔芝,縣長張軍燮與駐梅城之兩個省保安團(團長曾天節魏漢新)叛變(中共稱起義),與中共閩粵贛邊區縱隊司令員劉永生結合,我嘉應五屬「和平解放」。我就讀的廣東省立梅州中學原本是學風純樸的名校,也因時局紊亂影響而變得紛紛擾擾,捲入政爭之高二高三學長大打出手,學朝迭起,校長與老師多人的傷心落淚,全校師生亦都惶惶不安。我也就在那種混亂狀況下初中畢業。不久,國軍胡璉兵團徑江西南下掃蕩,七月中旬,梅縣又「光復」了。縣長兼行政專員由兵團副司令柯遠芬中將兼任。柯先生是梅縣人,黃埔四期畢業。他於八月下旬成立了一所「廣東省第九行政區軍政幹部學校」(以下簡稱幹校)於嘉應五屬公開招生。我與同學商議,認為目下時局紊擾,暫時恐難有安定之繼續求學環境,乃毅然投考。考場是在凌風東路縣立一中校區,考試課目有國文、史地及數學四科,國文之作文題目好像是「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之比較」。我因為是唸省中,文理科都有相當之基礎。數天後在東校場民眾教育館放榜時,在數百錄取名單中,我赫然發現自己竟名列榜首,乃懷著興奮與期待之心情依時報到。因時局緊張,八月二十八日晨,我們全校四百餘師生,乘坐民用卡車二十餘輛,浩浩蕩蕩離開梅城,南駛粵東濱海區之潮州庵埠。九月五日,幹校與胡璉兵團之怒潮軍政學校合併,我們被編在第四隊。
    「怒潮」兩字,取名於黃埔軍校校歌首句「怒潮澎湃」之前兩個字。當年徐蚌會戰國軍失利時,胡璉司令奉先總統蔣公「重整舊部,以備續為國用」之西諭,乃臨危受命,於浙贛兩省編練大軍。斯時眾多大中學校學生及社會智識青年志願追隨國府南遷,胡將軍獨具卓識,於江西南城成立軍事政治學校,廣納彼等學生及智識青年。隨著戰局繼續惡化及粵東嘉應五屬「和平解放」,胡兵團為避免腹背受敵,乃有如前述南下掃蕩粵東之作戰行動。並確立以閔粵贛邊區為基地,與漳廈地區李良榮兵團共建閩粵濱海戰爭面,與南下共軍作長期抗衡之戰略構想。基於該項構想,胡將軍於閩西粵東掌控之地區陸續招生擴充兵員,將南城成立之軍事政治學校改明為「閩粵贛邊區軍事政治學校」。對外則以「怒澎學校」為代號,幹校編入怒潮當天,我脫下梅中學生制服,換上國軍軍裝。自茲正式開始我投軍徑戎之漫長軍旅生涯矣。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60砲長 金錢 +6 2011-11-28 21:21

  • 天津台商 金錢 +2 讚!讚!讚!定將拜讀將軍大作! 2011-11-28 09:55

  • 天津台商 威望 +2 讚!讚!讚!定將拜讀將軍大作! 2011-11-28 09:55

  • ttt0920 金錢 +5 好文! 2011-11-28 08:23

  • ttt0920 威望 +3 好文! 2011-11-28 08:23

引用 TOP

二、怒潮第四隊
    廣東省第九行政區軍政幹校在潮汕庵埠與怒潮學校合併時,幹校四個中隊的學生,大部份均編入怒潮第四、第八及第十二中隊,以我第四隊為例,梅縣十二人,蕉嶺三人,平遠四人,興寧多達十八人,粵東同學相加起來,已是一個區隊之人數了。
    我們的隊長是彭介軍是湖南人,軍校十八期,軍校十八期畢業,在徐蚌會戰時受傷,失去了右眼,因受淚腺困擾,經常貼以紗布。戴金邊眼鏡,不失其神采奕奕之英俊氣慨。據告他是沙場勇將,極得胡司另官賞識。他國學基礎深厚,書法流暢。他止摯友李光前團長於古寧頭之戰時壯烈殉國,他在怒潮日報上撰文悼念,讀者無不感動。性鋼烈,騾子加火爆脾氣,勿知頂撞了多少他的上官,得罪了多少同僚。他對區隊長隊附也相當不客氣,但他對同學却很好,對年幼同學尤其愛護備至,我個人對其關愛感受,尤其深刻。怒潮畢業後,我分發至十一師三十三團當見習官,部隊駐郊 礁溪,他在礁溪一一八師史部參三科任職,甚多怒潮同隊同學告知,他對現職不甚滿意,拒見同學,我未置信執意往訪,竟蒙親切招待。民八十一年初我移加前,探悉他獨居台南縣楠西鄉下,特修書請安,彼力即賜覆(復函如附件)。抵加後,我每年仍郵寄賀卡問安,惟未見回音。民八十七(一九九八)年賀卡遭退回,悉已辭世,上駟將才,無緣於沙場馳騁而孤零凋謝。一嘆!
    另一令我印象深刻之隊職官,是第一區隊區隊長隊附謝廣來,謝是廣東博來客家人,他於成都軍校二十二期砲科畢業不久,即分發至幹校我第一中隊服務,且是我第一區隊之區隊長。我們於八月二十八日離梅,次日黃婚我隊於興寧水口鎮南岸宿營,凌晨忽聞槍聲大作,我們莫知所措,惶恐不安,他立即以鎮靜堅定之語勢撫慰我們這群老百姓,並分析槍聲或係土共襲擾,但我們有胡司令官派兵保護,毋須過慮;果然整夜無事,我們對謝區隊長之鎮定頓生敬佩之心。幹校整編,他編入我四中隊,職務却降低了一個階層,任第一區隊區隊附。他術科動作乾脆利落,對長彭介軍艦極賞識他,常叫他作基本教練與刺槍射姿等示範。
    四隊有幾位同學文筆很好,他們是:
李正(後改名李正寰):在怒潮時似未顯其寫作才華。民六、七十年間,經常在中央日報及青年日報副刊上看到他的作品,民七十五年台灣龍應台出版了一本「野火集」,她把台灣社會病態誇大描繪得很刻薄,很合反對黨及同路人之胃口,銷路不錯。李正寰在青年日報多次撰文駁斥。大概因為他在政工幹校受過嚴格之思維邏輯訓練,對龍評述之很多觀點我都有同感。我任為龍應台的作品有很明顯譁眾取寵的傾向,自看完她之野火集後,她爾後之作品,我就很少過目了。
羅非:他曾在怒潮日報副刊發表過多篇抒情之作,其文如行雲流水,才氣縱橫。他之創作潛力極強,如能筆耕不輟,必能在台灣文壇佔有一席之地。惟怒潮畢業後,即未知其狀況。民八十年出版之「怒潮人名錄」,查其通訊連絡地址,亦係一片空白。殊為可惜。
劉惟雄:在四隊時亦未顯其寫作才華。民五、六十年間,其作品常見中央副刊,都係側記其在特戰部隊服務之週遭事物。當年中副選稿嚴謹,門檻極高,其作品能頻頻登堂入世,突顯其有深厚之藝文根基與嫻熟之寫作技巧。
王澄清:在四隊時,曾示我其懷鄉念妻之散文,乃知其長於寫作。澄清文章流暢,談論時政見解經闢,臧否人物亦頗具其個性之論斷。我移加後,彼此仍於學術上研討與交換意見,其贈我之「旗山墾荒記」與近作「怒潮浪花」兩書。可讀性均頗高。
    四隊與我互動較密切之同學,有李德進、劉士耀、王澄清、鄧克榮、劉招興等五位。
    德進與我最早深交。省立梅州師範畢業,入幹校前是小學老師。他常以兄長立場愛顧我。我們非常投緣。他知道我喜歡口琴,特別陪我到新竹市選購,並助我十元新台幣。那年台幣改制,十五元新幣可購買黃金一錢,在那個堅苦年代,德進之情何其濃厚哉。怒潮畢業後,我們各奔東西,民四十二年間彼此還聚首,以後竟失去連絡,不久却傳來其英年早逝之噩耗。
    我與士耀身交之事在本書「家烈叔」一文中以略述矣!
    澄清是福建武平客家人,與我同區隊。他在進入怒澎前,曾當小學老師。澄清不僅文學流暢,書法也很好。在四隊時,他與德進一樣對我倍加照顧。怒潮畢業分發後,我們互通音訊持續迄今。他完整的保存我歷年給他之信函,徑這件事上可知他是一位重情講義之摯友。
    克榮與我相知久矣。他是我梅中學長,當年我們同寄宿學生宿舍復興齋,每早同晨操,每晚同在雪亮之煤氣燈下之教室自修。怒潮同隊,曾在同一重裝師服務,他當砲兵指揮官,我當步兵旅長。在我所識之梅中學長中,我認為他說話最懇切,待人最誠摯。他當陸總作戰署副署長時,謝廣來區隊長為其隸屬之副組長,克榮對昔日之老區隊長照拂有加,這就是他崇高德性之一面。
    我與招興深交始於怒潮畢業兩年半後我們服務於新竹埔頂同一單位。實在說,我們倆人之個性全然不同。他屬樂天派,天塌下來也不在乎。我較內向,具求知毅力,並引導他多多進修向上,他對我倒是言就計從,虛心請教。招與待人熱誠,為朋友兩肋插刀而不悔,惟處事大而化之,是其極早脫離軍職之主因。零八年春季我孩子在台婚宴,他是第一個到場祝賀之來賓,突顯他與我之間友情之深厚也。
    怒潮係胡璉司令官於一九四九年中樞無主之大動亂中為國儲才所創之學校,據告曾有與當時孫立人所創軍訓班合併為軍校之議未果。怒潮第一期同學於民三十九年秋畢業後,各奔前程,惟因國難當前,同學本投軍徑戎報國之初衷,多留在軍中發展。我四隊之鄧克榮曾曹登俊,考入軍校二十四期,楊傑明為二十五期,李正、謝天霖考入政工幹校第三期本科班,我年齡較輕,以自修高中數理化課程取得高中畢業同等學歷資格後,考入四年新制之陸官二十七期深造,克榮與我更有幸任將級指揮職後榮退。其後我隊同學陸續有轉入教育界及政府機關任職,亦有經商卓然有成者。往事如烟,謹以此文向胡司令官,柯校長及怒澎第四學生中隊之所有隊職官致最大之謝意與敬意。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引用 TOP

[img][/img]

前226師師長劉超榮將軍回憶錄

長榮演習

長榮演習是本師參予年度步兵師實兵對抗演習之代號。在台灣,兩個重裝步兵師實兵對抗演習是國軍規模最大耗資最巨之軍演。目的在使部隊獲得近似實戰之經驗,有一不成文之規定,凡是重裝師師長,在其任內必須參予師實兵對抗一次。
      本師於演習時為家軍,亦稱藍軍。對抗部隊乙軍(紅軍)為新化師。師長李榕發不僅是官校同期,在陸參大與陸院戰研班亦系同期。我們倆私交極好,是名副其實的同室操戈。七月初,我們同接奉陸總頒「年度步兵師實兵對抗訓令」,演習地區為台中以北,演習時間為八天,由演習兩師發揮創意,其戰術做為不受統戰部限制。
      元月上旬,本部集結於新竹湖口週邊地區。為了明示意圖與振奮士氣,我集合全師及配屬參演部隊於湖口台地,舉行閱兵誓師大會。目睹全裝之參演部隊軍容壯威,我內心至感振奮,亦對演習成功產生無比之信心。
      依統戰部頒之演習想定,本部之使命為「師(欠)儘速向中港溪之線推進。鄉機殲滅當面之敵後,繼續向大安溪河畔進出,以利軍團爾後之作戰」。簡言之,本師初期係屬守勢作戰。奉命後,依據指揮程序,本部以有力之一部任掩護部隊。元月十五日,與乙軍掩護部隊接戰。依據統戰部之考察評述,本部之掩護部隊能着眼以空間換取師防禦部署時間,而乙軍之掩護部隊因「平分兵力,未形成重點,直支砲兵營,無法有效支援。又未控制預備隊,致進展遲緩」。我掩護部隊「遲滯乙軍對其主陣地之擊達一日半之久,成就較大」。
      在守勢作戰時,我部官兵用命,表現不俗,惟因對△高地東之地區疏於防範,為乙軍三個營迂迴突入,一度且對我主指揮所構成威脅。
      元月十六日入夜,本部轉移攻勢。師以一步兵營旅先期擊滅中港溪河畔乙軍。經十七日整日之戰鬥,我順利向南推進,並將後龍溪強樑掌控及建立橋頭堡。
      十八日晨六時,師依計畫以三旅併列主攻在東,向乙軍發起全面攻擊。因主攻進展順利,誘致乙軍投入主力於該方面與我苦纏死拼;我看破?機,以預備隊步兵營特遣隊沿省縱貫逼向南突進,於一六三○時許,已挺進至乙軍指揮所(位於銅鑼)南方之三義附近,澈底截段乙軍之補給線與後路。
      綜合各裁判組、陸院教官、隨習師長及統戰部評述與總長講評,對長榮演習之甲乙兩軍均給高度肯定與正面評價。本部裁判組組長係嘉義軍軍長王天進中將,他對我之評語為:「甲軍師長劉少將亘演習全期,從容鎮定,冷靜沉着,指揮卓越」;統裁官軍團司令羅本立中將對本人之總評:「演習全程主動積極。本機動作戰之精神,創機造勢;尤以元月十八日之攻擊戰鬥,在作戰指導上,顯示其戰術素養深厚。對部隊掌握確實,督導各級補修作業深具實效」。總長對我們兩師長之檢討報告亦深表嘉許。他說:「從兩位師長的報告(及)總裁判官之講評中,大家都充分的看出來,現在的報告有味道…有醇酒之味,有濃茶之味,已表示我們的戰術素養有了相當深度。這次兩演習師長都是戰研班受過訓的,另外劉師長到兵學研究組受過訓,李師長當副師長時,我要他到陸院做兼任教官一年,因為他們接受過踏實有精度有深度的戰術教育,所以才能提出有精度有深度的演習報告」。而本部在演習前實施大閱兵,轉移攻勢時全師依計畫分秒不差的發起攻擊以及將乙軍退路澈底截斷,似均係國軍重裝師對抗演習史上之首創作為。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ryanking 金錢 +6 統戰部? 統裁部? 2018-07-09 09:38

  • 西洪差假士 金錢 +6 精品文章! 2018-07-08 16:31

  • 工蜂火箭兵 金錢 +1 2011-12-09 22:53

  • 兵器連觀測兵 威望 +1 同樣的,藍軍有輸不起的壓力;應該沒聽過藍軍輸的吧,攻勢比守勢更嚴的標準吧? 2011-12-09 18:40

  • 兵器連觀測兵 金錢 +1 同樣的,藍軍有輸不起的壓力;應該沒聽過藍軍輸的吧,攻勢比守勢更嚴的標準吧? 2011-12-09 18:40

引用 TOP

後 備 軍 友 俱 樂 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回上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