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佚事

後版海軍及海陸比較少.我爸是潛龍59梯的.
這些是我之前聽他說,年代久遠難免疏漏及記錯的,或許也參雜著謠指部的消息?
當年海軍汽車大隊是超肥缺,盜賣軍油是常事,膽子小的在左營軍區賣給老士官長一加侖桶40元,膽子大的到高雄市內可賣60元,他們大隊長都是上校,呆不久就要打包走人!
有位大隊長,在週一週會時說,我知道你們都在搞,但可不可以搞少點;軍區司令家裡才一位下女,你們有人家裡有兩三位下人,但這是針對士官長,又說家裡有冰箱,洗衣機.(在那年代很不簡單)
油是怎麼多搞來的呢?
就是軍艦靠岸,要運補就要用車輛,駕駛隊就拿蹺了!
先說明一趟算三趟,不然艦艇兵會搬送到死人,如果油再不夠直接陽字號洩下來!
有位大隊長丟官的原因是,民國50年左右,海軍駕駛大隊有人毆打當時的高雄市長!
所以一個退役多年的中士竟然也在將要昇少將,而不明事件死亡的上校案件中牽扯在內,從這就知道海軍夠X的?
拍謝國文不好!

[ 本文章最後由 兵器連觀測兵 於 2011-11-06 00:05 編輯 ]
評論(33)



   沒有 北洋艦隊 北洋水師 黃海甲午戰役 專篇?
120年 設權限~

==

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7048/7514182


&x=0&y=0&sw=0&sh=0&exp=3600&w=800

張作錦/丁汝昌,和北洋艦隊及大清帝國,一起沉入黃海

2023/10/20 聯合報/ 張作錦

2023年5月間,中國大陸有網友發帖,表示為孩子買的歷史讀物《寫給孩子看的中國史》出現重大錯誤:在講述甲午中日海戰那段歷史時,竟用上一幅「丁汝昌投降圖」
網友紛紛表示,作為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寧死不屈,自殺殉國,何來投降一說?

有自稱「丁汝昌後人」的網友留言:「甲午海戰距今也不過短短一百多年,我們丁氏後人都一直視祖先為民族英雄。對於這種汙蔑行為,我們考慮提出訴訟。」

出版方「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立即道歉,並將書全部收回。

在中國的歷史人物中,丁汝昌算不得「赫赫有名」
但是他代表的那個時代和他個人的遭遇,卻教中國人刻骨銘心。


1836年丁汝昌出生於安徽省廬江縣丁家坎村。

幼時曾入私塾。

1854年丁汝昌先後參加[太平軍、湘軍、淮軍。

1862年參加劉銘傳的「銘軍水師營」並參與多次戰役。

1868年授總兵,加提督銜。

1877年朝廷調丁汝昌往甘肅,途經天津時,因傷病復發而滯留。

後得李鴻章賞識,奏准調往新購的「飛霆」號熟悉海軍知識。

...
北洋水師自1888年正式建軍,到甲午戰爭,六年沒有再添置鐵甲艦。
   似曾相識的即視感

1891年戶部尚書翁同龢奏准暫停海軍購買外洋槍砲船隻三年。

因此在開戰時的北洋海軍,已經沒有多少「大艦巨砲」優勢可言,甚至連砲彈、火藥都不夠。
...

甲午戰敗,雖然清廷的腐敗、積弱是主因,但作為北洋大臣的李鴻章和水師提督的丁汝昌,也不能說毫無干係。

第一、李鴻章為安徽合肥人,丁汝昌是安徽廬江人,李不次拔擢丁,能說沒有同鄉的私心?

第二、丁汝昌雖有短暫的「銘軍水師營」的資歷,但基本上算不上海軍出身,一下子擔任「海軍總司令」,恐有「小材大用」之嫌。
李鴻章不應見不及此。

第三、丁汝昌因為是「行伍」,所以「海校」出身的幹部對他不免輕視,以致他無力領導和統御下屬。

第四、中國因疆土廣袤,常易滋生地域觀念,因為「馬尾船政學堂」的關係,北洋水師幹部多為福建人,對安徽人丁汝昌或不無「另眼看待」之處,既影響團結,自亦無法提升士氣。

路人 101.12.19.x


大清帝國正在籌建海軍,緣起是這樣的:

1874年6月,清政府藩屬國琉球的幾艘漁船,因為大風意外飄流到台灣,漁民與當地原住民發生衝突。
清政府已作處理,但卻引起日本的注意。
日本早已在琉球國內部暗中發展勢力,企圖在條件成熟時以琉球為跳板侵占台灣。
因此,他們以這次漁民衝突中清政府袒護台灣為藉口,於1874年6月15日派出幾艘商船祕密出發,陰謀占領台灣。

清政府得到消息,急派林則徐的女婿總理船政大臣沈葆楨,率領幾艘近代化兵艦前往台灣。
第一次見到大清國的艦隊,日本兵十分驚慌,因為他們乘坐的只是幾艘商船。
迫於清軍威力,紛紛逃離台灣。

這場近代史上中日雙方的第一次正面衝突,似乎以清軍的獲勝結束。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7048/7514182

  斯卡羅 續集 ?

路人 101.12.19.x


1894年5月下旬李鴻章校閱北洋水師時,英國觀察員看完操演後上書海軍部,也認為北洋艦隊戰力不容小覷。

後期因李鴻章解僱當時訓練海軍的英國人琅威理,引致水師軍紀出現問題,
「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見海軍提督正與同僚同坐鬥竹牌也」

英國遠東艦隊司令裴利曼特(Edmund Fremantle)評論說:
「中國水雷船排列海邊,無人掌管,外則鐵鏽堆積,內則穢汙狼藉,業已無可駛用。」
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7048/7514182

   曾任 副長 管內務 的 海軍校官作家曾評: 船艦艙室通風不易, 溼度熱度不佳, 衣物不易晾乾, 只有在靠港時趁機拿到甲板曬乾, 沒規矩之下, 連砲管都成為衣架的 軼事.

"全艦飾"的由來?

路人 101.12.19.x



發表評論
標題 (可選)
選項
禁用 URL 識別
禁用 表情
禁用 Discuz!代碼
使用個人簽名
接收新回覆郵件通知

       [完成後可按 Ctrl+Enter 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