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俚語

台灣俚語 快消失了,儘量回憶台灣俚語吧。

* 青暝仔娶某:暗爽。
* 乞丐背葫蘆:假仙。
* 放尿攪沙:做堆。
* 鴨蛋丟過溝:看破。
* 火燒林投:死心。
* 乞丐拜墓:卸祖公。
* 打不見藥單:註死。
* 蚊仔叮卵巴:歹打。
* 茶古破孔:漏題(茶)。
* 墓仔埔放炮:驚死人。
* 戲棚頂的皇帝:做無久。
* 蚊仔叮牛角:無採工。
* 鹽甕生蟲:豈有此理。
* 棺柴裡老鼠:吵死人。
* 食紅柿配燒酒:存死。
* 鴨母放落埤:一去不回。
* 缺嘴吃米粉:看現現。
* 牽豬哥拍無見錢:無彩潲。
* 圓仔炒麵線:膏膏纏。
* 小卷、花枝:無血無目屎。
* 蕗蕎蔥:不成算;蒜。
* 啞巴壓死子:有苦說不出。
* 青暝吃圓仔:心裡有數。
* 牛爛拖土:毋是腳肖。
* 缺嘴咬目蚤:歹看兼吃力。
* 老人吃麻油:鬧熱;老熱
* 碗盤車倒擔:去了了;缺
* 林投葉擦屁股:顛倒差;插
* 嚴官府出厚賊,嚴父母出阿里不達。
* 娶著歹某,卡慘三代無烘爐,四代無茶鼓。
* 火燒姑寮全無望,擔沙填海了憨工。
* 不食牛犬,功名不顯,吃了牛犬,地獄難免。
* 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嫁乞丐背筊只斗。
* 與好人走,有布可經,與壞人走,有子可生。
* 正月寒死豬,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夫。
* 做雞著筅,作人著並,做牛著拖,做人著磨。
* 隨人的竹腳無竹刺,公家的廳堂生青苔。
* 寵豬舉灶,寵子不孝,寵查某子未落人的家教。
* 第一緣、第二錢、第三生美、四少年、五敢、六好膽、七痞、八綿爛、九強、十敢死。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人沒害虎心,虎有傷人意。
* 日頭赤炎炎,隨人顧生命。
* 媳婦哭禮數,女兒哭腹肚。
* 輸人毋輸陣,輸陣就歹看面。
* 頂司管下司,鋤頭管畚箕。
* 偷掠雞,也著了一把米。
* 家己種一叢,恰贏看別人。
*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 樹頭顧乎在,不怕樹尾做風颱。
* 做到流汗,嫌到流涎。
* 緊事緩辦。
* 有樣看樣,沒樣家己想。
* 時到時擔當,沒米煮蕃薯湯。
* 識時務為英雄,知進退為俊傑。
* 一個半斤,一個 八兩。
* 龜笑鱉沒尾,鱉笑龜粗皮。
* 你看我普普,我看你霧霧。
* 一個滲屎的換一個洩尿的。
* 十肥九呆,無呆狀元才。
* 一聲不知,百聲無代。
*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
* 一貓,二矮,三蚺毛。
* 十子十媳婦,放一個老寡婦。
* 一人孽一樣,無人相親像。
* 人情世事陪甲到,鼎灶提去寄人兜。
* 一妻無人知,二妻相捨代。
* 大厝大海海,餓死無人知。
* 一代娶矮某,三代出矮鼓。
* 大賊劫小賊,魷魚劫墨節。
評論(2727)



苦請懶鳥 不放尿

有些狀況不一定是壞,卻推辭,邀請的人就會說這句:報你好空耶,苦請懶鳥不放尿。
是實上人與人相處,好空或壞空  很難定論。如相約去喝酒不算壞吧?但卻有機會出事,假若個人覺得不妥不想去,就無需勉強。人際關係中呼朋引伴難免,但動機不一,有些場合原本無事卻偏偏搞出大簍子。

又如抱怨說要男娃撒泡尿做藥引,卻苦求不得也會用這句。以前挫傷的症狀就用過,我看過手抄藥方:少林打倒回魂方,就是童子尿一泡,韭菜七根擠汁,白酒少許。正需要時小朋友不尿!
據說童子尿中有 類固醇成分。

如果是老男人 這句俚語就是針對自己了;攝護腺肥大,無法  放暢尿,憋得死緊比起挫尿還慘,曾看過一個喑啞老人比劃他的困難,真的很苦憐。
.......
回上尉後勤兵   說得很有根據,經斟酌後改成 〝苦請〞,但音猶原唸  姑。謝謝。

[ 本文章最後由 Alona 於 2016-04-18 19:06 編輯 ]



滿山樹 不是師傅 找無材

蓋房子師傅經過三年四個月的磨練學習後,到山林裡找建屋材料,最主要在於挑找梁柱,若沒有真功夫是找不到合宜的。
同樣時間的學習,真用功的會發現許多問題及時請問解決,有些卻不專心,反正時間到了就出師,但是〝師傅不盡〞;一上陣到樹林裡就露餡,就是這句俗語的本意。
俗語又說:有真徒弟 無真師傅。師父只是教些原理原則,剩下的要隨時〝變巧〞,自己去思考面對問題,懂得變就通,死腦筋的永遠〝半桶師〞。

看過 泥水師傅 捏石獅,有的捏得活靈活現端莊大氣,有的捏出來一看就笑歪了;營養不良的老獅婆,公母湊一對滑稽極了。

學習的事真的要下功夫。



讀六冬 不識一塊屎桶板

三四年級的同儕同樣都受國民義務教育,當時的師資很雜,最高的是 師範 學校畢業的老師,但是一個小學校能有一兩個就算不錯了。通常占多數的是;初農初商或是去日本學做飛機視同初中畢業的挑大樑。再來就是鄉音很濃的輔導轉業安置的老兵,學校的工友幾乎清一色是報退老弟兄。

第一個問題是語言出狀況;聽不懂,語音不標準,除了師範老師以外,常會造成鴨子聽雷的狀況,當時有省籍之分,那怕是本省籍的老師也一樣。
第二是 家長沒能力輔導,甚至不讓孩子上學,留置孩子在家帶弟妹或下田幫忙。
第三 小朋友本身不懂得要,貪玩、或不想學,因此讀了六年所得有限。

公所來了稅單,家長不識字,孩子看不懂也說不出所以然,更別說寫信。這跟鄉下務農又不注重教育有關,更別說耕讀傳家,還是〝三頓顧乎飽〞重要。這是日後社經地位弱勢低下的主因。

因此﹝讀六冬,不識一塊屎桶板﹞就這樣流傳著。



貪俗 食破粿

以前家庭孩子眾多,嗷嗷待哺,做父母兄長的為了養大子弟,除了努力工作增加生產外,對於錢的用度也很在意分配的問題,尤其是吃食方面。買肉買菜都比較晚去市場,因為次級品 生意人準備收攤就會降價求售,如此可以買到更多的食物。

碗粿,菜頭粿...這些粿類都有些邊緣、旮旯型的碎份,商家會說:這些通通給你算三塊五塊錢就好。於是在孩子多錢又有限的情形之下一掃而空,一大包就能滿足一日所需,這就是﹝貪俗食破粿﹞的由來。

現在的社會不一樣,許多人遇到便宜貨就〝血拚〞盡買些無用甚至是瑕疵品,買回來一無用處只是佔了空間,這是新時代〝貪俗食破粿〞的樣態。

兩相比較,早期的〝食破粿〞買得實在不浪費。



閒罔閒 看命愛錢

俗說:窮算命 富燒香。算命的桌子前翹二郎腿,看他閒閒的沒事,過去算命可就要拿錢也。本來就窮怎麼算命都是一副窮酸相,算命仙讚揚幾句,空中畫個海市蜃樓,或許心中就燃起希望感覺踏實些,然則〝孔方兄〞就得掏出來。

這句話的意思是;算命的他有他的〝生理嘴〞,看他閒適地的在那晃腳搖腦袋,沒事幹,你怎麼知道他看到你以後心裡頭想些啥?基本上從氣色、步態、眼神、穿著,八九就掌握了你的意向,心裡惦念的是你口袋裡有多少貨。知道你會不會挨近,等到錯身而過,急忙出聲警告,口說先生要參考一下,您是印堂發黑,口焦唇燥,想必有甚麼需要排解。

如果,如果算了以後不要錢,說您且保重。那就不妙,若說要錢!沒關係 就殺個價吧。

算命要錢,說心理輔導比較實際。算命的也要過活,掏些小錢算是打發自己心裡的鬱悶,這也無可厚非。不過 建議 去看心理醫生才是上策。
.......

回 龍友老兄弟  乞食也是因社會經濟有關,荒旱餓死的人多,所以乞食是賤命,看命無褒食水都無,說好命是一種安慰兼消遣的話;萬戶侯、千總...有人供著,揶揄中帶著訕笑,亂賊的。

[ 本文章最後由 Alona 於 2016-04-21 14:18 編輯 ]



歹囝仔 專詼諧

詼諧唸〝虧頦〞,也有說:歹囝仔厚挪頭,所謂〝歹囝仔〞是不守常規、刁鑽我行我素,都在這個範圍。
〝挪頭〞時下講即轉移焦點,東扯西扯來搪塞應付,跟〝詼諧〞專專齣頭是同樣的意思。說白一點就是 耍寶、賣乖,但一直不面對事實要旨。

徵之時下社會風氣已經是 專詼諧、厚挪頭,百家爭鳴妖氛瀰漫,東拉西扯都有道理的現況,主流意識潰散,社會分崩離析,真正是需要正視的時候,尤其道德重整的問題刻不容緩。

說詐騙集團接回來又放走,這個問題可以看出 所謂民主社會荒唐至極的法律漏洞,也看出部分意見領袖無知無識的內裡慘白,〝歹囝仔〞越多,回來不詐騙島內民眾那真是有鬼!社會病態至此,又弄了些 請鬼提藥單 來看守國家,著實是亡國之兆。



賣茶講茶香 賣花講花紅

從來就沒人說自己生的孩子〝醜臍〞,就是說孩子長得不端正,瓜類也都長有〝臍〞假若臍歪歪的即是歪臍也說醜臍。不端正賣相差價錢自然往下掉,因此要挑、分級,因而賣茶的都會說他的茶香,父母親也依樣說自己的孩子很乖不會做壞事;孩子出國遊玩、打工去,不是甚麼詐騙集團。

生意人包括種田的,生產販賣的農產也會作手腳,一大簍蔬菜瓜果裝籠,會先挑賣相好的放一邊,把難看〝醜臍〞的放下面,再將好的擺〝籠面〞,然後看起來很漂亮說他的西瓜很甜〈賣瓜說瓜甜〉,你買了整簍倒出來看就知道中招。

賣茶說茶香 賣花說花紅就是告訴人要記得,都是為了要你口袋的錢,說得很好聽,小心別上當了。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無請家己去。

在孔孟思潮風行的年代,這兩位聖賢是漢民族推崇的古人,七十三指的是孔老夫子活了七十三歲,孟子則活了八十四歲,意思是老年人活到這個年紀,要看開,要放得下,聖賢都去了甚麼也沒帶走。自己心裡要有準備隨時都會死亡。

以古代的醫學若是在窮鄉僻壤能活過七十歲已屬不易,也因此古代有所謂〝鳩杖〞;拐杖的手把雕了一隻斑鳩,表示推崇高齡。這在我小的時候曾祖母曾祖父都曾收到 鄉公所送的 鳩杖、豬腳、麵線,只是現在已經不時興送鳩杖了。
古時有六十〝杖鄉〞七十〝杖國〞八十〝杖朝〞,以表示尊敬,八十歲的老人皇帝還要舉辦〝千叟宴〞,八十老人們可以拿著鳩杖到朝廷巡視。

現代電子化的社會腳步快,壓力大、作息時間顛倒失序,飲食又大量西化,文明病隨之而至,盡管醫藥發達想要長壽其實以六年級生來說並不容易。個人以為這個年齡層以後的各世代普遍發病會集中在四十五到五十五之間;這不是危言聳聽,尤其夜貓子會更快。
可能未來﹝四十五、五十五,閻王無請就家己去﹞的會特別多。



不懂女箴

所謂〝女箴〞就是﹝女史箴﹞;此乃  東晉 的“張華”為了勸誡警示當時昏君“晉惠帝”的皇后“賈氏”收集各代先賢聖女的事跡所寫成的告誡文章。後來又經當時名畫家“顧愷之”繪成﹝女史箴圖﹞用以昭示婦女的清規戒律。

在閩南語發音來說即是〝不動女騫〞〈不懂女箴〉,也和﹝野驢野馬﹞湊成一句,即父老所謂:不懂女箴 野驢野馬。這是一句專門罵女孩兒家不懂事、不正經的話。

台灣自從有電子花車跳脫衣舞後,這一句話自動銷聲匿跡,男的愛看自然不能再有所說嘴,這裡明擺著以前假道學因為西方文化衝擊而潰退的父權式微。女孩也再不是以前的閣樓閨秀,這個變化轉點在六十年代,三四年級的稍稍回想一下印象自然鮮明起來。

若是對照聯想〝鹿港〞現存的古厝建築二樓挑高的繡房,就會明顯的對照出時代差異與觀念的改變,想像纏足的衣衫鬢影在欄杆迴旋的腳步聲,將感受到那個時代已經去了好遠。



有用叫兄 無用叫名 用了叫汝行

人間世無論 人、政治、宗教、...以至於軍隊在組織中相對待裡總會讓人發覺〝功利〞是社會團體結構的主要元素。許多組合中聚散分合是一種常態,〝利用〞無可諱言是主要的互動模式,諸如 ‘可用’也必須是能用、幹嘛用、用多久...皆是分合考量。

但人與人之間私下的互動,屬於完全的人性,個性修養,、知識..等等來相對待,之間就會有不同的干格怨懟;於是乎抱怨難免,﹝有用叫兄  無用叫名  用了叫汝行﹞現實得很。

我倒覺得埋怨也是片面之詞個人說法,人性間吃虧的大都不太會講,有些講者反倒是為了要掩飾自己的不堪而大肆放送。俗說人有百百款,聽一面之詞尚屬管中窺豹,因為這些批評都流於二手傳播,是次文化,破壞別人的聲名,同時也阻絕自己的人際管道。

俗語一句讓人有所了解人性,也懂人性絕非單一,懂就好;多聽多看多想、少說,因為人絕無全然的對錯與無暇。



鹹菜歸拗 米心無透

來自古早故事;農業時代對於祖先的奉祀通常都不敢怠慢,因為怕祖靈生氣,所以早晚三炷香外〝生忌、死忌、年冬月節〞都特別注重,要殺雞宰鴨買魚買肉好好的祭奠一番。不僅家長要督促,連族長、宗長都會干涉指導,因為自己也怕〝死無人拜〞,背景既然如此,當媳婦的都格外小心謹慎。

有家媳婦下田慢些回來,就快錯過正午用餐時間,想起〝大家〈婆婆〉〞死忌,於是趕忙洗米下鍋,一方面將就拿些乾料充數湊個六碗,連同尚未熟透的乾飯一起上供桌。這事只有她自己清楚並無其他人看見。隔幾天婦人開始生病,一直未見起色,左鄰右舍替她拿主意,說要〝問神〞看看哪裡沖煞?於是婦人丈夫找來〝童乩、桌頭〞開始請示神明。

桌頭翻譯:鹹菜歸拗,米心無透!
嚇得婦人一直求饒,解釋說因為時間來不及把甕裡的鹹菜掏出來折一折就放入盤子上桌,又因為趕時間〝緊火冷灶〞所以米心未透,說下次不敢了。

鄉里傳說因而甚囂塵上,說是故去的婆婆靈聖,回來教訓媳婦。
不過!根據幾十年的觀察我覺得是 神棍 編出來得故事。

[ 本文章最後由 Alona 於 2016-04-27 08:16 編輯 ]



怨生 無怨死,怨死無道理。

虎死留皮,人死留名;有的人留下臭名,嚴重的說是遺臭萬年。但是基於人已故去,若一味再叨唸其實也沒啥意思,反而顯得自己還活在過去,讓那個負你的人繼續折磨也沒必要。這就是 怨死無道理的要旨。

人與人相遇干格難免,有些是一笑置之可也,〝一樣米飼百樣人、人百百款〞長來短去所在難免,活著或許還會相遇,遇到了小心別再著了他的道就好,若是死了也就罷了。

說個還活著的故事:有位同事接受交辦特定剛性法規的業務,整套文案也經簽收,隔個十天半個月來辦公廳喳呼:為什麼作業期限快到了還沒給我文案?是不是想害我犯法?.....
讓他盡情地講完後,我慢斯條理地從抽屜整包端了出來說:這是作天傍晚有位先生撿來的,裡頭還有存摺印章不知是否你丟掉的?然後他一把搶過去頭也不回跑開了。後來首長追問是啥事?我說沒事都處裡好了,小誤會。

這個人到現在二十年了,遇到我就閃。還好沒跟他一般見識,不過倒是領教了他拗人的功力。

[ 本文章最後由 Alona 於 2016-04-28 20:28 編輯 ]



家己面無肉 怨人大腳尻

此句很俚俗,街頭巷弄尤其婆婆嬤嬤聚在一起常會聽到。

自己消瘦牽拖的人家的臀大,真正的本意不是這樣;這只是拿來做比喻,是不齒某人對某些人事物議論言行的指摘,比如說某人批評哪個人穿著太招搖,打扮得如仕女等等,話一傳開,那個場域立即形成兩個對立或三方面不同見解,婆婆媽媽們即刻使出看家本領就自己的見解立場與目標的交情開始攻防。之間持對立面的就會說出這句鄙夷的俗語﹝家己面無肉 怨人大腳尻﹞。將她的臉與別人的屁股連在一起,此乃街頭巷尾的口頭禪,婆媽們經典的語句。

這也是階級對立意識形態展現的常用語,街巷的次文化表現在三五成群婆媽之間,縱使打進了那個團體還是有對立存在,三三兩兩交頭接耳,其實每個人道東說西都是 面無肉怨人大腳尻的角色。

所以說不能去得罪,否則飼無雞,因為人的口水很毒•﹝呸嘴濫乎雞食,雞都死﹞。



作戲空 看戲憨

戲台上的人生是一種虛擬的劇本,由演員來擔綱鋪陳,演戲就是遊戲模仿,扮演超出自己的一個我,稱為作戲空〈痟戲〉。
看戲的人台下隨著劇情高潮起伏逐漸融入情境以至於到了忘我之境此為看戲,此看〝憨戲〞也,傻瓜一個。

農業社會看憨戲的多;劇本是〝三國演義〞,扮演曹操的演員在散戲後出了後台,遭到一群人圍毆,以至於隔天不敢再上演。因為看戲的太忘情了說:演戲都這麼奸詐了,可見你這個人有多壞,不教訓你才是沒天理。作戲空 看戲憨啦!

民主社會的選舉也是在甄選演員,參選的人已經不敢標榜〝選賢與能〞,所以阿貓阿狗都上了舞台,為了選票還不是使出渾身解數狡詐多變?支持、反對各有群眾,最糟糕的是詐騙,其實演戲的本質就是詐騙。以現下的環境先騙先贏,贏了再說;因為政見不一定要兌現。

所以這句俗語要改為【作戲騙 看戲痟】必較有時代性;騙痟的時代,看戲更憨,只是可憐的後果要自己承擔。



黑面賊

誰是【黑面賊】?沒良心失信用又賺暴利的事都是。
比方說 買茶葉,好壞很難分辨,外觀看起來都一個樣,包裝得緊緊的,在價錢與品質間都得靠賣方的良心;否則同樣一桶的查價差幾可數倍,因此說賣茶是黑面賊,除非講究信用,否則當冤大頭。

又以前長輩過世,為人子者會請耆老陪同去選看〝大厝〈棺木〉〞,棺木也是 黑面賊,除非還沒上漆的白身,上了漆看不到坑坑洞洞,價錢殺來殺去還是吃虧。稻穀白米買賣也是黑面賊,新米參砸舊米,在地米參雜進口米都是。

這意思說 商人看錢,部分生意人用少許成本將玉米做成米粉,米粉沒有稻米的成分,油也一樣,都是屬於黑面賊行業。




發表評論
標題 (可選)
選項
禁用 URL 識別
禁用 表情
禁用 Discuz!代碼
使用個人簽名
接收新回覆郵件通知

       [完成後可按 Ctrl+Enter 發佈]